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首輔是個嬌氣包小說>首輔是個嬌氣包最新章節列表 >首輔是個嬌氣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首輔是個嬌氣包-第十五章 編排
更新時間:2020-09-02  作者: 薄荷雨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首輔是個嬌氣包 | 薄荷雨 | 薄荷雨 | 首輔是個嬌氣包 
正文如下:
(女生文學)

大花兒有點臉紅,脖子的筋都繃起來了,可又不能說二花說的是錯的。她是木訥了些,但不傻,認真想一想,二花的憂慮也不是不可能。

魏瑧沒有去摻和兩個姐姐的嘴皮官司,她現在忙著考慮要不要再弄點花樣出來。

就這二合面鍋盔夾菜,現在已經有人在盜版了,哪怕味道不太好,總有圖便宜和方便的人愿意買。她要做的從來不是跟人低價競爭,而是帶引潮流。

鍋盔這東西,南北方都有,差異還比較大。到了長安那邊,軟面皮餅子加鹵羊肉牛肉就是肉夾饃了,但在西南方,還有一種鍋盔跟這個不同,口味卻有其獨特的地方。

她媽媽的老家是個有名的盛產鍋盔的地方,基本上很多西南人一說到鍋盔就會想到那個地方。魏瑧沒有做過,但是吃過不少,做法也會,就是火候需要琢磨。

最重要的是,這種鍋盔很費油,她現在的實力還不到能隨便用大油的地步,除非能弄出菜籽油或者大豆油出來。

大豆油的出油率遠不如菜籽油和花生油。但是在目前糧食生產的情況來看,大豆油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因為黃豆的價格真的是相當的低廉,哪怕黃豆的出油率不高,綜合計算下來,它的成本也比菜籽油便宜。并且菜籽油大多是南方西南方的人喜歡并且接受的,對于北方和華北華東一帶的人來說,菜籽油的氣味讓人很難接受。

而現在花生的栽種還不太廣泛,利用花生來榨油的更是從未聽說過,魏瑧并不清楚花生在市場上的價格,也就無從比較三者的成本性價比了。

本地的人還不會吃植物油,能有動物油脂炒菜已經非常讓人羨慕了。而且說實話,在這個年代來看,動物油脂比植物油脂更能讓人產生飽腹感。

但問題是動物油脂的價格高還量少,如果只采用這單一的油來做食物,價格上肯定不會便宜。

對于如何用大豆榨油,魏瑧只聽過而沒有親手接觸過。她所在的那個扶貧點就有一個老式的榨油坊,兩臺榨油機,一臺是榨芝麻油的,另一條廢棄不用的就是榨大豆油的。

這種老式作坊里面,榨油一般采用的是冷榨浸油法,而現代工廠為了提高出油率,會采用高溫熱榨,兩者效率極大的不同就沖擊了傳統的手工作坊,所以魏瑧當時去的時候,除了芝麻油的機器還在運轉外,大豆油已經停工了。

她那個時候好奇,也跟著扶貧辦的科技人員聽了一耳朵,對大豆油的榨取有個粗略的了解,現在只要能找到合適的工匠,弄一個粗軋榨油機還是能行的,大不了多弄兩步沉淀過濾的步驟就好。即便如此,算下來的成本應該也是低于動物油脂的煉油成本。

計劃是可行的,但還有一個難題梗在前面。她要如何才能找到合適的工匠,并且如何給榨油找個借口?

這可不是做吃的這種小事,不是一個巧思就能解釋的。

魏瑧雖然心急想要創新,但也不傻,更不會因為心急吃熱豆腐而傷了嘴。她一邊細細的思考如何完善計劃,一邊努力發掘其他的項目以擴大自己的經營范圍。

這時候二花就自己蹦出來了,她說完全可以兼搭著賣饅頭。

饅頭還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食物,沒餡兒的叫白饅頭,有餡兒的叫肉饅頭。二花揉面和面的功夫比魏瑧強,她就干脆把這一塊交給二姐來負責,她專門研究如何調餡兒。

東西都一樣,誰家味道好就能賣得更多。

魏瑧天生有個靈敏的舌頭,什么味道她一嘗就能嘗出個大概來。

托了大姐夫從縣城里帶回幾個據說特別暢銷的肉饅頭回來,魏瑧全部嘗了一遍,心里也有個數了。

跟其他人不同,肉饅頭她會做,也肯定得做,但是她還打算弄個新奇的花樣出來。

這個花樣其實是脫胎于東北的花饃。她要做的很簡單,就是用蔬菜汁揉面,再加入胡蘿卜汁的面皮,疊加成三種顏色,做出花蕊白色花瓣紅色葉托綠色的精致點心來。這種點心還得是甜的,用的石蜜調味。

這么精致的點心可不能隨便售賣,只提供定制。另外還用了椒鹽和小蔥末做了椒鹽味的花卷,跟白饅頭一個價,但是比白饅頭的口感味道更豐富。

肉饅頭的餡兒暫時只用了菜末粉條和菜肉沫兩種,但是菜肉末里面的味道比起她大姐夫從縣城里帶回來更好吃,連她大姐夫吃過都贊不絕口。

有了這幾樣,她家的生意又更好了些。甚至還出錢租了陸家竹林一間鋪子的面積,做了個簡易的竹舍,專門售賣食物。

生意做了三個多月,一切都上了正軌,基本上每天售賣的數量也有了個估計,備好的面差不多用得精精的,硝石制的冰也被她用來給外賣保鮮了。

魏瑧腦子活,專門讓張小三打了個藤箱,做成搭鏈的形式,放在驢背上,左右兩邊的箱子里面用破舊的布料鋪好。再將定好的鍋盔饅頭等物放置其中。因著天氣熱起來,她還用竹筒裝水放入溶解了硝石的冰中制冷,在送餐的時候,將冰竹筒放入食物中間,便能保持箱子里的溫度,使其不至于太熱而讓食物腐敗變質。

張小三老實歸老實,也是個踏實能干有誠信的小伙子。他照著魏瑧的指點,在送餐的時候順便也接了其他的活計。他還讓魏瑧教他寫了自己的名字,做了自己的竹對牌,這樣一來,找他送貨定外賣的更多了,甚至他還讓他兄長也跟著一起幫忙。

他家不可能再買一頭驢,他兄長便一大早去到鎮上候著,但凡有人招呼送東西,穿著特制工裝背心的張家兄弟就照著流程做下來,短短一個月時間,在鎮上就奠定了基礎,甚至還有人專門找他們幫忙往縣城送東西的。

以往這種事兒都是拜托商隊順帶幫忙送過去,大件的還好,小件又急用的,要么自己動腳跑,要么就得花高價找人專程送一趟。現在張家兄弟做了這門生意,還特意去衙門里面備了案,當成個正當營生在做,其他人算一算成本,便樂意找到他們跑腿。

張家得了好處,日常更偏幫魏家姐妹,但凡弄個屋頂劈個柴什么的,張家兄弟給自家做的時候,順帶就幫忙給魏家一起弄了。眼紅他家的不是沒有,斜對面張大家的可不就各種羨慕嫉妒恨,還故意編排了魏瑧跟張小三有私情。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