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首輔是個嬌氣包小說>首輔是個嬌氣包最新章節列表 >首輔是個嬌氣包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首輔是個嬌氣包-第十七章 缺錢
更新時間:2020-09-02  作者: 薄荷雨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首輔是個嬌氣包 | 薄荷雨 | 薄荷雨 | 首輔是個嬌氣包 
正文如下:
(女生文學)

道口這里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加上行人停留,就顯得有些雜亂了。

魏瑧在觀察了一段時間后,果斷計劃將自家的鍋盔店搬到鎮上去。

“搬去鎮上?那得要不少錢吧?租房子,還要置辦器具什么的。”

大花兒一聽魏瑧的話,心就噗通噗通的跳個不停,額角汗都出來了。

魏瑧看了眼大姐,心里嘆氣。就大姐這心性,要當家也太難為她了,只怕她婆婆一放權,她鐵定得被兩個妯娌壓得死死的。

她想著去鎮上也不是隨便想的。首先鎮上環境肯定比鄉下好。其次,他們家三姐弟上面沒有爹娘撐著,在村里也是說不起話的那種,田地也沒辦法種,都只能佃出去。既然如此,在鄉下跟在鎮上其實沒差,就是鎮上的開銷肯定要大一些。

但轉個念頭想,到了鎮上,她手藝還行,開個早餐店也罷,弄點其他營生也成,都比在道口這里跟人擠強。

鍋盔這東西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但凡做面食好的,多吃兩次也就仿個七七八八了。要想長久的掙錢,還得另做其他打算。

魏瑧也就跟兩位姐姐透了這么一句便沒了下文。

大花兒盯了幾天,見她還是照舊去道口那里做鍋盔賣,心里一松,估摸著三花兒也就是隨口說一說。

但實際上,魏瑧是直接找了二姐夫私下去辦的。

她二姐夫常年在鎮上和村里來回跑,人脈也有,加上大哥在富人家中當差,消息來源比一般人要強一些。

三五天后就真被他找到了一個賣家。

“那人家里院子不大,我去看過。連正屋帶廂房一共六間,自己在院子里搭了個偏棚曬干貨。他家后院那里可以開個門,外面就是西豬市街。只是因為前后錯落的緣故,那門不太寬敞,當個夾道縫子還行,做店鋪就差了些。”

二姐夫灌了一瓢涼水,抹了把嘴繼續道。

“要說也是運氣好。他家旁邊錯后那一家也要賣,但是因為分家的緣故,不賣一整個院子,只賣偏西那一溜兒的廂房。我看了看,要是你肯讓一尺半,直接占地起個墻,把那一溜兒的廂房推倒重修,正好可以弄出兩間門臉房來。”

但是那分家賣的要價不低,一溜兒院子差不多當人家整個院子的一半價格了。她二姐夫思來想去不太劃算,有點不太想讓小姨子買這家的房。

“鎮上還有其他房?”

“暫時沒合適的了。要么就是位置不好。三花兒你是要買來做鋪子的,太犄角旮旯就沒意思了。這一個半院子雖然價錢高,位置是真的好。可唯一的問題也是價錢太高了。”

魏瑧盤算了一下,手里的錢買下一個半院子還差點,但也差得不多,若是有地方借貸的話,她寧愿咬咬牙把這個院子買下來。

“還有個問題,買下來好說,改建可不得要花錢?三花兒,你有這么多錢?”

魏瑧當然沒有,但是她也不甘心錯過這個機會。

“我想一想,想一想。”

魏瑧沒心思弄飯,讓二姐下廚隨便做了些吃的填肚子,她把自己關起來思考要怎么在最短時間里弄到足夠買院子和改建門臉房的錢來。

要說,她手里能換錢的方子有,但是每個方子她都說不清來源。如果是自己慢慢折騰出來還好,要直接賣成品方子,肯定會引來不必要的關注,甚至可能引來禍患。

她想了老半天都沒想到好辦法,最后只能不情不愿的跟二姐夫說要不行就只買那個院子好了。大不了她每天推著車去后門外面叫賣。

“那要不這樣,我先去找人說說,看他們愿意少點錢不。實在不行就跟三花兒說的那樣,買那個院子也行。”

“唉,都怪姐姐沒辦事,這點忙都幫不了你。”

等到男人出去洗漱,二花抹了把眼睛,低聲道。

“三花兒你要不再多等段時間,等我跟你姐夫把皮毛生意做穩當了,攢點錢到時候咱們直接買個好的?”

“別,那錢是要養我外甥的,還要孝敬你公婆,你可別傻到全擱娘家來。我知道二姐夫不會說啥,但是你公婆妯娌怎么說?你還要不要二姐夫在家里直起腰說話了?”

魏瑧白了姐姐一眼,收拾完趕著她去睡覺,第二天還要忙活呢。

“三姐,我,要不我跟二姐明天去寺廟那邊看看能不能多買點出去?”

“別了。那邊我們都不熟,而且我們這生意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不方便過去賣。再說了,遠水救不了近火,一天兩天的生意也不可能把買房子的錢湊夠。”

魏瑧安慰的拍了拍四花兒。

“你放心,咱們窮也就是這一兩年,等生意做上路了,姐姐保證讓你吃香喝辣,到時候給你備一份厚厚的嫁妝,讓你風風光光的出嫁。”

“三姐!”四花兒臉都紅了,捶打魏瑧幾下,“三姐不嫁我也不嫁,我就跟三姐一起過日子,等以后讓大寶給我們養老。”

“可別,大寶不得委屈死,家里兩個老姑婆,他娶不到媳婦得怨咱倆。”

安慰完姐姐妹妹,魏瑧躺床上還在想這事兒,讓她就這么放棄,終究心有不甘。但是她這年紀這身份,想要去借錢也不可能。只能找機會看有沒有大進項了。

第二天,魏瑧干脆就掛了布招,說只做上午。她打算早點收攤,帶姐姐妹妹去廟里逛一逛。

不年不節的,也就廟會的時候最熱鬧,十里八鄉的人都來這里玩,還有很多做小生意的也背著背簍挽著包袱過來擺攤。

他們家的鍋盔是肯定沒法弄過來的,但是一大早魏瑧就讓二姐幫忙,蒸了一整屜的栗米面發糕,還用紅色的果汁在發糕上點了梅花印。

這些發糕是要供佛的,剩下的才是他們自己吃。

做發糕不難,要做好也不簡單。魏瑧蒸發糕是老手,這是沒有紅糖,要是有,她還能把發糕玩出花樣來。

想到這里,魏瑧突然愣了一下。

抬手拍了拍自己額頭,她怎么就把這事兒給忘記了。她可以賣紅糖方子給大商賈啊!

在古代,制糖是門密不外傳的技術,而魏瑧卻是因為喜歡這些古方而專門了解過的,哪怕沒有真的上手做過,整套流程,需要什么東西,她一清二楚!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