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替漢小說>替漢最新章節列表 >替漢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替漢-第六十章 東部
更新時間:2020-10-05  作者: 三合一咖啡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秦漢三國 | 替漢 | 三合一咖啡 | 三合一咖啡 | 替漢 
正文如下:
孫翊在回到吳縣后,并沒有在群臣面前表態是否要北進,就連山越一事的后續處理,包括本來他十分上心的龐統投效一事他都沒有提及。

在回到吳縣的當天,他只是好好撫慰了群臣一番,便回到了吳侯府中。

群臣雖然十分關心北進一事,但見孫翊暫時無意處理此事,便也按捺下心中的急切。

孫翊是君,他們是臣,孫翊對北進一事不表態,他們這些做臣子也不能太過積極了。

他們雖然有私心,但本意還是為江東的未來考慮的,如果急切太甚反而會適得其反,要是引起孫翊的反感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些臣子不知道的是,他們的這些行為已經引起了孫翊的反感了。

孫翊心中是反對此刻北進的,但孫翊目前對吳縣的這股奏請北進的浪潮,還沒有一種穩妥的解決辦法。

孫翊打算扶植新興的政治勢力來制衡淮泗集團,但這也是將來的事了。

現在急需面對的事是,他要如何處理這股洶涌的奏請北進浪潮。

孫翊不是沒辦法,他可以動用他目前在江東的無上權威,力排眾議,將這股浪潮一腳踢進江東這片汪洋大海里。

孫翊還可以私下尋張昭、秦松、陳端等重臣說明他的心意,讓這些重臣放棄北進主張,沒有了這些重臣的打頭,這股浪潮遲早會慢慢的隱藏不見。

前為權用,后為謀用,孫翊可以權謀并用,將這股浪潮給壓制下來。

谷利甚至還建議過挑幾個領頭的大臣,將他們下獄治罪,以儆效尤,從而遏制這股浪潮。

但這個辦法被孫翊斷然否決。

這次事件中領頭的幾個大臣是張昭、秦松等人,他們勞苦功高,恩望深重,孫翊繼位以來兢兢業業,盡心輔弼孫翊。

于公于私,孫翊都不會這么做,因為一這樣做了,頃刻間就會寒了大部分臣子的心。

這不是臣子們自己甘愿為奴才的滿清時期。

而且孫翊拿什么理由將他們治罪?

這些臣子奏請孫翊起兵北進雖然是有私心,但是他們大的出發點還是江東的未來考慮,這才是他們這次奏請北進的主要原因。

他們本來就有議事建議之權,而且出發點還是以公為本。

當然了,孫翊要是想的話,罪名都會有的。

只是一旦這么做了,就肯定會形成一場大的政治風波,甚至會引發一場黨爭。

最后的結果就是淮泗集團遭受重創,江東士族勢力開始抬頭,孫翊想扶植江東士族,但他只是想江東士族制衡淮泗集團,可沒想他們坐大。

黨爭那種東西,比山越的危害還大,孫翊是不會這么沒遠見的。

要是孫權在位,他站在孫翊的立場上的話,就會這么做,他本身就是一個權謀大家。

而孫翊不是不懂權謀,只是有些事不能單單依仗權謀行事。

孫翊不想這么做,因為這股浪潮奏請的不是一般的事。

這股浪潮表面上是建議孫翊北進,但實際上是江東大部分臣子在為孫翊規劃江東下一步的戰略目標,也是淮泗集團在向孫翊表現他們的政治需求。

戰略,一個勢力的命脈所在,怎能僅僅依靠權謀來等閑處之。

孫翊運用權謀是可以壓制住這股浪潮,但是這股浪潮只是被孫翊壓住了,變成了一股藏在海中的暗涌。

假設以后孫翊攻打荊襄不利,這股浪潮就會重新涌現,并且更加勢大,可能會對孫翊進行反噬。

權謀心術是一個君主手中的武器,但他是雙刃劍,要慎用。

如果偏信權謀的效用的話,看看歷史上后期東吳的政局就知道了,那就是一團亂麻,血淋淋的那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至理名言。

但如果不用權謀來處理這事,孫翊一時間又沒有好的辦法。

因此他對這股浪潮表現得見若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想將這股浪潮冷卻一下,冷卻雖不是治本之法,但卻讓他有時間能找一位大才問計。

孫翊前世只是一個大學生,在今世他也只是對軍事謀略有天賦,對于政治謀略最多只算中人之資。

因為他雖然聰慧,但并沒有接受過正統的帝王道術教育,這是他目前的一個短板。

不過幸虧,目前有一位深諳帝王之道的大才,而且他也值得孫翊信任。

在孫翊回到吳縣的當夜,一輛馬車從吳侯府駛出,朝吳縣城中的驛館而去。

孫翊今晚要拜訪的,他所認為能解決他目前困惑的大才就是張纮。

張纮是跟隨著劉琬的使團一起到吳縣的,到了吳縣后,張纮并沒有住進往日他的府邸中。

在今日孫翊班師時,他也并未在城外迎接的臣子隊列之中。

他目前是劉協親自任命的會稽都尉,名義上還沒回歸到吳縣的政治體制當中。

現在天子使者劉琬尚在,張纮是個愛惜羽毛的人,他不會這么沒有分寸。

等劉琬走了,那自然沒那么多顧忌了。

只是張纮這樣一個愛惜羽毛的人,為了孫家,特別是為了孫翊,羽毛已經掉了不少了。

孫翊從小到大就表現的對武略有天賦,但這不是代表他文采不好,相反的孫翊文采一直不錯。

那封毗陵戰報就是孫翊親自寫的,雖說不上才華橫溢,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

但是這時代士人是以經學為本,張纮更是經學大家,身為他嫡傳弟子的孫翊自小就有光環在身。

可惜,在經學一道上,孫翊就是怎么教都教不會。

張纮授業近十年以來,他的五門經學,孫翊沒一門是算入門的,而張纮就孫翊這么一個弟子,眼看他的經學傳承就要斷了........

其實這也不能怪孫翊,主要是這時代的經學,晦澀難懂。

特別是張纮最擅長的《易》學,被儒門奉為儒門圣典,六經之首,更被一些名儒士人認為是帝王之學集大成者。

可是這門學問對孫翊來說,別說精通了,看懂都很困難。

偏偏張纮還總是能從其中發現為君之道,驚的小時候的孫翊一愣一愣的。

但讓孫翊真正敬愛這位恩師的原因是,張纮教會了小時候的他怎么做人。

小時候的孫翊因為孫堅橫死,從此性情大變,性峭急,喜怒快意皆寫于臉上,喜怒無常。

朱治曾經因為此事數次斥責孫翊,諭以道義,但小時候的孫翊還是我行我素,沒有半點改變。

孫策因為擔心孫翊這樣的性格會給他帶來大禍,因此特地讓張纮教導他。

張纮這位恩師并沒有因為孫翊的不治經學而對其過多苛責,也沒有因為他的頑劣不堪而放棄他,反而循循善誘,教導以善,規勸以道。

在張纮的教導下,孫翊的性格慢慢改變了。

在原本歷史上,孫權繼位后任命孫翊為丹陽郡守,丹陽郡可是山越最猖獗的一個郡之一,但自從孫翊到任后,山越絕跡,百姓安寧。

而且孫翊十分敬重士人,他到任后以禮羅致名士盛憲的部下媯覽,戴員二人。

在他遇害那日,徐夫人勸誡過他不要外出,但孫翊認為長吏皆有要事在身,不宜失信讓他們久待,因此還是外出,并且親自送客,從而被害。

從這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孫翊事例可以看出,孫翊在張纮的教導下已經改變了性格,可是沒想到他最后還是被害死了。

原身孫翊十分敬重愛戴張纮的,師徒之間的感情很深。

張纮精通帝王之道,與孫翊感情深厚都是孫翊深夜來拜訪張纮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在如今的淮泗集團中,張纮是為數不多的不贊成此刻北進淮南的人,張纮此番并沒有上書言明他的態度,不過他的態度孫翊很清楚的知道。

很多人以為魯肅的榻上論是江東孫氏的第一個戰略藍圖,但其實并不是,最早為孫氏提出“荊揚可一”的這個戰略構想的是張纮。

當初孫堅身死,孫策安葬完孫堅后就在江都居住,就在那時,孫策數次拜訪張纮咨詢世務。

張纮本來不想理孫策,但是孫策數次拜訪,執禮甚恭,就算被張纮拒絕多次孫策也不氣餒。

終于在一次拜訪中,孫策涕泗橫流,加上先前數次的拜訪令張纮感到孫策的心志很堅定,

因此張纮終于被孫策感動,他開始為孫策規劃了一個戰略藍圖。

這個戰略之中,張纮不僅為孫策規劃了要以江東為根基,還為孫策設定了攻伐江東的大致路線。

最后提出“荊揚可一,仇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扶漢室,功業侔于桓、文,豈徙外藩而已?”

這個戰略層層遞進,先江東后荊襄,最后全據長江窺伺中原。

張纮還表明若做到這一點,孫策的功業可以和齊桓公、晉文公一樣,到了那一步,又怎么會僅僅是朝廷外藩呢?

并且張纮根據實際還為孫策提出了第一步,“當與同好俱南濟也。”建議孫策應該在江淮之間揚名,收攬豪杰,再而南下。

從孫策后面的發展歷程來看,是緊緊按照張纮為他規劃好的路線一步步前進的。

孫策能在數年之間創下江東基業,除了他本身的才能之外,張纮的這個戰略更是起到了無比巨大的作用。

當時是公元192年,孫堅剛死不久,孫策只身一人居于江都,親人遠離,孫河、呂范乃至于周瑜當時都不在他身邊。

父親的舊部被袁術占據,孫策懷抱著報仇的愿望四處碰壁,還被陶謙忌憚,多次責難,就像一個孤苦無依,被人遺忘的乳虎。

那是孫策最無助的時候。

在那時,是張纮為孫策規劃了將來一步步該怎么走,是張纮給了孫策希望,所以孫策對張纮的感情非常深。

孫策對張纮許諾道,“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于君,策無復回顧之憂。”

能讓當時如驚弓之鳥的孫策傾心托付家人的,張纮對于孫策來說不僅僅是能臣,亦是良師,更摻雜著一些父子之情。

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孫翊也是身為張纮的弟子,偶然之間聽張纮提起過。

正因為知道這件事,孫翊才篤定張纮不會也勸他北伐,因為張纮本身就是“荊揚可一”這個戰略的首倡者。

而且就算今夜拜訪張纮,張纮也沒有好的辦法能穩妥的解決這股浪潮,但只要他能表態支持孫翊,孫翊處理這件事的壓力就會少了很多。

張昭是如今淮泗文人集團的領軍人物不假,但是張纮才是江東淮泗文人集團的奠基者。

張昭、陳端、秦松等淮泗人士文臣,全都是張纮舉薦給孫策的,吳縣一半以上的帶有淮泗背景的官員,也全都是張纮一手提拔的,

孫策時期的江東第一重臣,就是有這樣的分量!

想著想著,孫翊就來到了驛館外。

驛館并非只是一座房子,而是一個規模不小的建筑群。

張纮回吳縣后雖暫時不參與江東的政務,但也有意的和劉琬的使團分開居住了,孫翊這次來的,便是張纮的所暫時居住的地方。

孫翊下了馬車,此刻已經是深夜,但孫翊知道張纮此刻還沒睡。

近十年的師徒之情,張纮的作息規律孫翊十分清楚。

眼前的這座宅院很清靜,甚至連個門房都沒有,沒有門房,自然無法事先通報。

孫翊只得自己推門而入。

孫翊在進入宅院后,徑直往一處響著微弱燭光的房間走去,待走到這處房門前時,孫翊對谷利言道,“爾等外圍警戒就好。”

谷利臉有難色,他不知道張纮這個人在孫翊心中的分量,身為孫翊親衛右部督的他,第一職責就是保證孫翊的安全。

在他看來,讓孫翊與一個他不了解的人獨處,這不安全。

見谷利臉上的難色,孫翊笑了笑,對其言道“難道爾認為吾恩師會加害我嗎?”

說完后便揮手屏退了一眾親衛,谷利無奈之下只得領命退下。

孫翊站在門前停頓了一會,就要見到張纮了,他此刻的心情有些復雜。

但隨之孫翊就推開了房門,在推開了房門的那一剎那,房間中那個正在讀書的青衫老者,有些愕然的抬起了頭。

在看到是孫翊深夜來訪后,張纮臉上的愕然不見,緊接著浮現的是一片慈愛之色。

而孫翊看著他身前的張纮,眼前的形象與他腦海中有些模糊的記憶瞬間重合。

盡管一年多沒見,但是有些人有些事是無法淡忘的。

孫翊拱手朝張纮深深一拜,口中尊敬的稱呼道,“東部。”

江東二張,張昭被喚為張公,而張纮則被孫氏兄弟尊敬的稱呼為東部。

東者主也,部者屬也。

張纮一直是孫翊心中最尊敬的那個人,從來沒有變過。

張纮看著眼前這個一身白衣如雪的弟子,眼中浮現了思念之色,一年未見,他的這個弟子風姿氣度更甚從前呀。

他朝孫翊招招手,溫和的聲音隨之響起,

“入秋了,外面有些涼,快些進來吧。”

孫翊頓時有些凝噎,他輕輕應了聲,“恩。”

孫翊關上門,而后來到張纮身前跪坐下,張纮為孫翊溫了一杯酒。

伸手接過張纮溫的酒,孫翊仰頭一飲而盡,而后他對張纮說道,

“弟子有惑。”

張纮聞言合上手中的書本,他用一雙睿智的眼睛看著孫翊,反問道,

“有惑,還是有怒?”

孫翊默然,他坦然答道,

“皆有。”

張纮笑了起來,他說道,“三郎,你還是太年輕了呀。”

隨后他拿起書本輕輕敲了一下孫翊的腦袋,又淡淡地說道,

“不過不礙事,為師回來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