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風華于晉小說>風華于晉最新章節列表 >風華于晉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風華于晉-第二八七章 楊韻建議 再立太子
更新時間:2021-04-24  作者: 李佳格格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風華于晉 | 李佳格格 | 明智屋小說網 | 李佳格格 | 風華于晉 
正文如下:
修無際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趕快調轉馬頭趕回宮城向司馬景文回稟。

而龐清也明白了,他自己留下與查鏞匯合,必要時他甚至要去荊州探聽消息。

情況緊急,分別行動。

無際在回城的路上遇到了青鶻和展鵬,將王敦從水路逃走,查鏞會從水路攔截,司馬彥有可能已經到荊州的消息告之了青鶻和展鵬。

展鵬一聽便趕緊跟著無際回城,快馬回到丞相府將情況通知了王導。

“你是說兄長已經出城走了水路。”

聽到展鵬說王敦已經逃了,王導暗自舒了口氣,若是能就此逃掉也好,只是他擔心王敦會反出朝廷。

“不過查鏞會在水上攔截,恐怕......”

“查鏞?”

王導聽到這個名字,身子不由的向前傾了傾,隨后又軟軟的靠在了椅背上,王導知道哥哥此次恐怕必死無疑。

“不過清河公主好像提前出城了,青鶻無際他們在漢安公府和公主府都沒有發現她的蹤跡,應該是提前出城了。”

展鵬的話讓王導陷入了沉思,若司馬彥到了荊州,這定是王敦早就計劃好的,原來他早有謀反之意呀。

王導痛心之余,他的想法跟無際如出一轍,擔心司馬彥作亂。

于是派兒子王棱前往荊州,勸住王興。

“去把王棱叫來。”

“是!”

王棱是王導的侄兒,王導早逝兄長王荀的兒子,由王導撫養。

王棱與王敦之子王興年齡相仿,兩人一起讀書一起長大,雖然是堂兄弟,卻如親兄弟般,所以王導想讓王棱勸住王興。

很快王棱便過來了。

王導對著王棱交待了一番,王棱領了叔叔的囑托,便帶著十幾個護衛上路了。

這邊司馬景文聽到修無際和青鶻的稟報,半響沒有說話。

他在思考著萬一司馬彥謀反,該如何面對。

楊韻看到司馬景文緊鎖的雙眉,也在積極的想著辦法。

“陛下,如若司馬彥和王興謀反,她必然要有個理由的,否則他們孤掌難鳴,天下人都可以討伐他們,所以我們必須在他們發檄文之前,做好應對之策。”

“嗯嗯,夫人說的沒錯。”

司馬景文點點頭。

確實司馬彥想要謀反,必然要荊州甚至南北士族的支持。

如果是清君側,便是有要清之人,他們能針對的恐怕是裴氏。

如果是想擁立新皇,必然要有現在皇帝失德的理由,并且要看她是支持王興,還是司馬氏的子弟了。

“陛下,既然龐清過去了,他一定會很快傳回消息的。陛下不必過于憂心。不過臣妾覺得有一事,需請陛下早做安排。”

“何事?”

“立太子之事。”

“立太子?”

司馬景文的眉頭不禁皺了一下。

上次王敦提過立太子,司馬景文以自己還是壯年,現在立太子還太早為由當廷駁了王敦。

之后便發生行刺圣駕一事。

王敦的意圖很明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然后再自立。

如今楊韻又提起來。

只見司馬景文說到:“三個皇子,紹兒雖然仁厚,卻性情優柔寡斷,難成大事。

沖兒性情沖動魯莽,喜歡刀劍卻不好讀書,不是帝王之才,但是可以做個帶兵的將軍。

我們的翌兒又太小,若是立翌兒恐怕受朝廷大臣的非議和反對呀。”

關于太子的設立,司馬景文不是沒有想過,只是他覺得三個兒子都不合適,他想再等幾年,楊韻的兒子長大一些再看。

“陛下,我觀紹兒就不錯,雖然性子柔了些,以后卻可做個仁慈的君主。”

“你是說要立紹兒?”

這讓司馬景文有些驚訝。

“如今司馬彥謀反在即,如果陛下此時立了太子,確定了東宮,這是給朝臣一個交代,讓大臣們安心。”

司馬景文看著眼前這個聰慧賢淑的夫人,他感動的說不出話來。

歷來皇權之爭都是你死我活的,只有不死不休,哪有拱手讓人的?

可楊韻卻顧全大局,沒有一點要立自己兒子的意思。

司馬景文摟住楊韻:“再給我生個兒子吧。”

楊韻笑了:“陛下,我覺得公主很好。”

司馬景文寵溺的看著楊韻,只要是她生的都好。

此時他的心里又有了一個想法,他要立皇后。

第二日早朝,皇帝還沒有上朝,大臣們便早早的到了,大家交頭接耳,話題無外乎王敦一事。

朝堂上的消息,傳是當真是異常的快。

“聽說漢安公....哦,逆賊王敦眼看著就開荊州地界了,江面上忽然出現了一伙水匪,連船帶人都殺了個jing光。”

“你說是陛下還是......”

“噓......”

旁邊的人指了指王導,示意他別說了。

此時王導和裴興都面無表情的等著皇帝的到來。

隨著一聲:“皇帝駕到。”

一身龍袍的司馬景文上朝了。

“眾位愛卿,王敦豢養殺手營刺殺朕,并多次刺殺朝廷大員,結黨營私,私收貢賦。

王敦之罪,十惡不赦,依律本應誅其九族,但瑯琊王氏早已經將其逐出宗籍,丞相王導也已與其斷絕來往,所以此罪為王敦一人之罪,如今王敦已經伏法,其黨羽也被剿殺。

朕決定,不再進行誅連。”

最后一句,司馬景文說得鏗鏘有力。

聽到皇帝說不再進行誅連,很多人心中暗自樂開了花。

“陛下仁慈,當屬天下之幸呀。”王導首先跪下。

“陛下仁慈,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此景恐怕是司馬景文登基以來,朝臣們最由衷的山呼聲了。

朝堂的這些大臣,要說跟王敦完全沒關系的,恐怕不出五個,絕大多數都是墻頭草型的。

不一定跟王敦有多近,但是巴結的時候總是有的,尤其是家族不算強大的,不過是想靠個大樹而已。

賈后之政,他們很多人都經歷過,誅連下來,恐怕這朝堂上要少很多人。

所以當聽到皇帝說不朝廷誅連,這不只是腦袋保住了,連官也保住了呀。

此時王導上前奏道:“臣聽聞,王敦將司馬彥送往荊州,驍騎將軍王興為王敦之子,手握十萬細柳營,為防司馬彥與王興生變,臣已派王棱前往荊州穩住王興。”

“丞相勞心了,朕已說過,王敦之罪,罪他一人,若清河公主與王興愿同逆犯劃清界線,朕愿保留其二人現有身份。

尤其清河公主,畢竟是大行皇帝之女,其公主府繼續保留,供奉不變。”

朝臣們又一陣山呼。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