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風華于晉小說>風華于晉最新章節列表 >風華于晉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風華于晉-第二八九章 眾人商議 應對謀反
更新時間:2021-04-25  作者: 李佳格格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風華于晉 | 李佳格格 | 明智屋小說網 | 李佳格格 | 風華于晉 
正文如下:
雖然司馬景文想立楊韻為皇后,但是奈不住朝臣們的反對。

在司馬景文看來,楊韻的心愿便是恢復重振楊氏,而楊氏曾經出了兩位皇后,所以他也要立楊韻為皇后。

但經歷了種種過往,道道坎坷,楊韻已經不在乎皇后的名份,何況司馬景文已經下詔不再另立皇后,冊封自己為皇貴夫人,又令太子司馬紹、東海王司馬沖,都按母親之禮事奉她。

雖然名位沒有,但位份卻在。

如今有皇帝的寵愛,又有了兩個可愛的兒子,楊韻已經很滿足了,她知道從今以后自己的人生將為是順風順水的,因為她已經在權利的頂端,沒有人能傷得了她了。

雖然小田哥不在自己的身邊,但是周蓉將他養得很好,青鶻也教的不錯。

并且她想小田哥的時候,周蓉便把他帶進宮來。

自己的兩個兒子。分別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的孩子,這對楊韻是莫大的安慰。

她偶爾也會想起慕容迦,偶爾會抬眼看看天上的星星。

她知道他一直在保護著自己和兒子,也在祝福著她現在的生活。

龐清很快傳回來了消息,。

因為龐清是江湖人士不方便在朝堂上,于是被鳳珠接進宮中,將荊州之事回稟給司馬景文和楊韻。

應龐清的要求,他們將王導、裴興和吳澤也請來了。

原來司馬彥到了荊州,本想讓王興去接王敦,就在王興動身之時,傳來了王敦被殺的消息。

司馬彥讓王興找到王敦的尸首,哪尋得來,早被查鏞燒了個干凈。

不死心的司馬彥便讓人王敦生前的遺物,做了個衣棺,在細柳軍中設立靈棚。

司馬彥撫著王敦的衣棺,嚎啕大哭,表現的悲痛欲絕。

同時司馬彥將王敦行刺皇帝,陰謀造反一事說成是皇帝忘恩負義。

她以未亡人的身份,聲淚俱下的控述著司馬景文的種種不是,說當今皇帝在瑯琊王氏的支持下登上大位,然而自從皇帝納了鄭氏為夫人,便聽信妖妃鄭迎春的挑唆,任命奸臣裴興和吳澤,猜忌王敦,甚至不顧瑯琊王氏之聲威,下令查抄漢安公府。

聽得細柳營的將士個個義憤填膺,誓死要為王敦報仇。

隨后她又讓王興在靈前發誓,一定要讓司馬景文和楊韻血債血償。

整個過程,她只字不提王敦飛揚跋扈,自收稅賦,擁兵自重。

隨后司馬彥下令將王棱押上來,她命人將前來勸說的王棱殺掉祭奠王敦的在天之靈。

這王興也遺傳了其父王敦的兇狠暴虐,此時已經完全被復仇之心沖昏了頭腦,絲毫不顧與王棱的兄弟情,竟然還親自動了手。

龐清的話,讓司馬景文氣急敗壞,裴興和吳澤憤恨不已。

而王導聽聞王棱竟然被王興殺頭祭旗,當著皇帝的面,心痛的當場流下了眼淚。

哭道:“棱兒,心疼死我了。”

這王棱雖然不是他的親兒子,可也是他自小養大的,王棱甚至比他自己的親兒子都合他的心意。

聽到王棱之死,怎能不心疼。

王棱的死也讓司馬景文感到心痛和惋惜。

王棱是瑯琊王氏年青一代的大有為之人,司馬景文正準備重用于他,卻沒想到就這樣慘死在司馬彥和王興之手。

司馬景文痛心的說道:

“沒想到司馬彥竟然如此狠毒,王棱之仇,必報。”

龐清又道:“陛下,現在司馬彥和王興已經派人使前往梁州、湘州,還請陛下早做決定。”

“梁州、湘州?那是甘卓和司馬承的地界,難道他們要約二人一同起兵。”裴興聽聞大為詫異。

此時王導已經顧不得悲傷了,聽了裴興的話,他向皇上說出了事情的嚴重性:

“陛下,甘卓和司馬承都曾擁立你有功,尤其是司馬承更是被陛下封了湘州刺史,如果他和甘卓與司馬彥、王興一同謀反,那江南則有半壁落在了他們手上,我們只有死守江東了。”

是呀,如果他們一同謀反,我真的就只剩江東可守了,而我手上只有三萬禁軍,兩萬巡防營,而他們一旦聯合,那將是十五萬大軍呀。

司馬景文陰郁著臉,此時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司馬承?”

司馬景文嘴里念了這個名字幾遍,便不說話了。

大家不知皇帝在想什么,在場的各位都不說話了。

而楊韻則看出了司馬景文的心思,他是擔心司馬彥以擁立司馬承為帝號召宗室一同反對司馬景文。

于是楊韻道:“幾位大人,你們看,這司馬彥是何用意,是相約他們一同起兵,還是想擁立司馬承?”

幾個人聽了楊韻的話,也明白了皇上的心思,這事確實要弄清楚。

只聽楊韻繼續道:

“隨從起兵和被擁立為帝可不同,若司馬承只是隨從起兵,司馬彥必須有所承諾,可是她現在只是起兵,她的承諾就算兌現,也只要等謀反成功。

可如果司馬彥擁立司馬承為帝,則不同,這就變成司馬承為自己打天下了。”

“沒錯,娘娘所言極是,這其中的差別可是大得很呀。”說話的是王導。

聽了楊韻和王導的話,司馬景文連連點頭,向楊韻投來贊賞的目光:

“夫人所言極是,不過依我看,司馬彥未必愿意擁立司馬承。”

說是司馬景文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首先司馬承是高祖皇帝(司馬懿)的弟弟司馬進的后人,譙剛王司馬遜次子,雖然位份極高,有些威望,卻屬于宗室旁支,在宗室中的號召力不強。

其次便是這輩份,那司馬彥便應稱其為一聲皇叔。司馬彥怎么會擁立一個比自己位份還高,很難掌控之人呢。

王導聽聞也贊同道:

“陛下英明,以司馬彥和王興的性格,就算現在為了起兵擁立了司馬承,最后也未必會兌現承諾。”

聽了大家的話,裴興也豁然開朗:

“對對對,娘娘聰慧,陛下圣明,老臣佩服。但凡天下起兵,無外乎三種人,一種為是附庸,一種為反對,還有一種為觀望,而這觀望者占之為最。

司馬彥之所以派人聯絡司馬承,無非是想借他的威名,籠絡湘湖,乃至江南的民心,只要能穩住司馬承,便穩住了江南的觀望者。”

裴興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竟有些喜色。

司馬景文點了點頭,表現贊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