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馬依諾求職記小說>馬依諾求職記最新章節列表 >馬依諾求職記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馬依諾求職記-第十七章 華東三省巨型雙選會
更新時間:2020-12-18  作者: 秋秋愛寫字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現實生活 | 人文博覽 | 馬依諾求職記 | 秋秋愛寫字 | 明智屋小說網 | 秋秋愛寫字 | 馬依諾求職記 
正文如下:
(女生文學)

十一月,找工作這場戰爭在校園里已是硝煙彌漫。已經簽了工作的學生算是攻下一座堡壘,顯得從容一些,但大多沒有停下進攻更好堡壘的腳步;沒有簽到工作的學生就不那么淡定了,端槍架炮地尋找目標,隨時準備發起進攻。

這段日子,趟了一遭律師事務所的河,又與幸福感很強的檢察長一家“親切會晤”,還體驗了“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教師的感覺,又參加了一次傳銷一樣的職業培訓,馬依諾更加認真地思考自己的職業選擇。

在她原本的想象中,認為做一名大律師會很合自己的口味,但現實告訴她,大律師要從被剝削和被欺辱的小律師做起。而且,即使做到了大律師,也不會是好萊塢影片和偶像劇里面在法庭上慷慨陳詞的帥氣角色。真正的大律師,都是扛得住法官的訓斥,受得了檢察官的告誡,忍得下看守所的為難,還要在當事人面前整裝得神采奕奕的超人,馬依諾知道以自己的性格,哪一項都得扒層皮,真到了熬成大律師的那一天,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心理健康。

至于投身公務員行列或教師行業,在馬依諾看來略顯無聊,始終覺得與自己朝氣蓬勃的夢想和年齡不搭調,當然,也是由于薪酬過于“穩定”。

馬依諾從小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對生意場上的人和事根深蒂固地著迷,之前投遞一家國有公司的法律顧問崗,也是因為希望在商業環境里發展。經歷了兩次被拒絕的挫敗之后,馬依諾低沉了一個晚上,但是早上醒來,陽光明媚,看著或梳妝或讀書的室友們,被宿舍里溫暖而向上的氛圍所感染,又斗志昂揚了起來。

如若換作別人,被拒后可能愈發地病急亂投醫,恨不得馬上就找一家單位趕緊簽約;而馬依諾卻反其道而行之,她反而決定,如果不是自己真正渴望進入的公司,就不再投簡歷了。不就是被拒了嘛,就當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吧,畢竟自己也不是特別期待去那家公司和銀行任職。她下了決心,只找實力特別雄厚、待遇特別優厚的大公司大企業。什么無薪的鍛煉機會、什么畫餅的老板,什么卑躬屈膝的迎合,全都靠邊兒站吧。

“我寒窗苦讀多少個春秋,值得更好的機會!”馬依諾在心里給自己打了氣,再行動起來就像上足了勁的發條,動力十足。

她精心制作了體現自己特點的簡歷,沒有繁瑣的內容,也沒去用網上流傳的花哨模板,只寫了簡潔的一頁紙,但內容充實,又有嘉森大學校標加持,底氣十足。

“華東三省聯合大型雙選會”即將在峰夏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嘉森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給每位應屆畢業生都發了一張票,馬依諾得到一張入場券。

抱怨車展太擁擠的人,都是沒參加過大型雙選會的。其他雙選會可以用“大型”來形容,但是“華東三省聯合”的雙選會,絕對要用“巨型”來形容才足夠貼切。

招聘單位被一格一格地擺在展館里,當求職大軍涌入展館時,整個會展中心就變成了一片由人組成的汪洋,人就像海里的水滴一樣彼此之間沒有空隙。

去年,“華東三省聯合大型雙選會”還被稱為“華東三省聯合大型招聘會”的時候,有媒體發布過一張人頭攢動的照片,廣為流傳。照片是在展館上方俯拍的,有密集恐懼癥的人是無法直視那些密得發麻的頭頂的,照片外圍的人,看上去像是永遠不可能找到空隙走到中間,中間的人,看上去也不可能找到縫隙走到外面,所有人好像只能隨著人潮流動的方向,隨波逐流到招聘單位的展位。

馬依諾去雙選會之前,事先在網上查看了參會的單位,中小型企業占了大多數,看來大型公司還是更愿意游走于各大名校開專場招聘會。特別是世界五百強企業,若沒有特殊原因,根本不會來這種多省聯合的雙選會湊熱鬧。

這種全國普遍的現象,在嘉森大學的各個專場招聘會里就能看出端倪。即使大多數五百強企業已經標明“某某公司招聘宣講會嘉森大學專場”,并且招聘人員用各種行動去暗示只接收嘉森大學畢業生的簡歷,但是,只要這些公司因為避免不良社會輿論等原因不敢明示“歧視”條件,周邊普通院校的學生還是想來碰碰運氣。然而,其他院校學生投遞而來的那些簡歷,第一輪就會被無情淘汰。甚至都談不到是需求公司“無情”,因為這一輪都不是由需求公司的人力資源部親自淘汰的,要么是第三方代理公司進行預篩,要么是電腦智能篩選的。

有的微信公眾號文章鼓勵辛苦找工作的求職者,教人如何鍥而不舍,如何去寫字樓挨門挨戶地投遞簡歷,如何頂住壓力毛遂自薦,殊不知,在現實世界里,但凡有些名號的公司,都僅招收“985”、“211”的畢業生。高考的選拔,是效率最高、準確率也最高的選拔方式。即使有鳳毛麟角的優秀人才散落于普通大學或者大專院校里,也沒有哪個條件優越的企業,會放棄直接利用高考選拔紅利的機會,舍棄數量眾多的、已經在學業上付出超乎常人耐力的、大概率會將這種耐力延續到工作崗位上的名校畢業生,非要花費巨大人力成本、到普通大學去淘幾名不確定是否存在的人才。當博眼球的言論在為消滅“非名校畢業生所受到的歧視”搖旗吶喊時,其實是在假裝無視一個最基本的商業邏輯:成本和利潤的邏輯。

馬依諾在網上查看“華東三省聯合大型雙選會”的名單時,也找到了全國連鎖的新奧阮學校這樣很好的企業,但他們本來就常年在網上開放“招賢納士”的通道,這次顯然是來做宣傳的。馬依諾著實篩選了好一陣子,才大海撈針似的在眾多企業里選出了四家名聲赫赫的公司。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