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常安謀小說>常安謀最新章節列表 >常安謀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常安謀-第四章
更新時間:2021-03-29  作者: 李莫逆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常安謀 | 李莫逆 | 明智屋小說網 | 李莫逆 | 常安謀 
正文如下:
商人重利,從商的人家眼睛里都透著精明,衛璟的眼里卻干凈透徹,倒真是難得。

晚間回了謝府,謝慈音在陪謝鴻與謝夫人用膳。

用完膳,謝鴻留她說話,她借機向謝鴻打聽事情。

“父親,我瞧著各家舉辦宴會時,都宴請了那衛璟,他是個什么來頭?”她一面好奇的問,一面為謝鴻親自煮茶。

三人坐在羅漢床上,謝夫人在瞧謝慈音點茶,而謝鴻正懶懶坐在那,手中把玩著一串紫檀如意紋理佛珠。

忽然聽見女兒問,謝鴻笑著去瞧她“音兒何時會對這些感興趣了?”

謝慈音給謝鴻遞茶,謝鴻忙去接過。

“不過是聽聞他十四便登科及第,有些稀奇罷了。”她朝謝鴻解釋道。

謝夫人聽見也來了興趣,跟著便說道:“是呀,這十四歲便考到了狀元郎,何其難得。放眼整個大魏的讀書人,除了這衛璟,恐怕只有我王家的哥兒能做到了。”

說起王家,謝夫人想起一事,高高興興朝謝慈音道:“我忽然想起來,前日里你舅舅來信,說是你表哥與表妹要來我們這幾日。”

謝慈音早知道了,上一世的這個時候,她大舅舅家的王銜表哥與王鈺表妹也來了長安。

這王銜已有十八,才華橫溢,容貌出眾,又是王氏嫡系的長子,很得謝夫人喜歡。而王鈺嘛,比謝慈音要小上一歲,她不似謝慈音般如弱柳扶風,生得十分康健,模樣圓潤可愛,很是親近謝慈音。

倒也不是王銜與王鈺想來,只是謝夫人怕自己的女兒初來長安,又不善交際,沒有玩伴。這才發了書信去瑯琊,叫王銜與王鈺進京來。知曉自家母親的良苦用心,謝慈音也十分給面子。

她故作驚喜道:“是么,女兒也正愁著沒個玩伴呢。”

謝夫人笑著去摟她,模樣驕傲的道:“哪能沒玩伴,你才來長安幾日,各司各府的夫人娘子,已經將你夸上了天,這約你品茶插花的帖子,一摞一摞的。”

謝鴻滿足的瞧著她母女二人,輕輕抿了幾口茶,將方才謝慈音問的話忘到了一邊。

謝慈音從母親的懷里出來,又問了一遍“父親,您還沒說呢。”

“嗷嗷,父親都給忘了。”謝鴻忙放下茶盞。

“這衛璟呢,是長安第一富商衛家的公子,這兩年災事頻發,朝廷拿不出錢來,對商人也就寬容了幾分。這衛璟也十分爭氣,一路考上來,只考一次便奪了魁首,實在是厲害。你弟弟要是有他一半的學問,我也不用愁咯。他性格脾氣好,學問又好,誰請他幫忙,他都會應。京中許多大人都十分喜歡他,那些年紀相仿的公子哥兒們也樂得與他來往,真真是個好孩子。”

謝鴻十分贊賞衛璟,謝慈音從他語氣中就能聽出來。

“怪不得能當丞相呢,人緣竟然這般好。”她小聲嘀咕道。坐在旁邊的謝夫聽不清她說什么,出聲問道“音兒,你嘀咕什么呢?”

“沒有,我說那衛公子厲害。”

眼瞧著謝鴻與謝夫人都沒有議親的打算,謝慈音松了口氣,謝皇后卻有些著急了。

她嫁入皇室,既不得皇帝寵愛又沒有親子,如若不把謝慈音和明橫綁到一處,她怕謝家會另外栽培其它皇子。

她是皇后,出不了這大魏皇宮,明橫是太子,不好隨意去尋謝慈音,二人平日里都沒有什么機會碰面。

為了叫二人有個相處的時間,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謝皇后在宮中設宴,邀請了幾個誥命夫人,還連帶著她們家中的女兒進宮賞花,謝夫人與謝慈音自是在這邀請的行列里面。

這皇后下帖,不好不去,只是惹得謝夫人心煩,一張臉拉著,到宮中都還未收斂。

宴席設在了御花園中,那各色珍奇的花,到確實有幾分看頭。皇后在御花園中的長亭里拉了屏風,擺了長條案幾,方便眾人歇息。

謝慈音發現,這一世,隨著她決定與做法的改變,許多東西也改變了。這樣一來,會發生什么,她全然不知,比如今日皇后邀請,她心中慌亂,覺得必然要發生些什么,但又不知會發生什么。

“在想什么?”見她眉頭緊蹙,謝夫人側頭出聲問道。

“沒什么,這日頭有些大。”被母親將思緒拉回來,她淡淡道。

謝夫人本就不喜進宮,如今聽見女兒這樣說,更是煩躁,那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謝皇后在上首看著,輕輕的冷哼一聲。好在眾人不敢去直視她,也沒人瞧見她的表情,就算瞧見了,也不敢多話。

眾人在亭子中,喝茶閑聊。

不一會兒,一個二等宮女模樣打扮的,湊到了皇后身邊的宋嬤嬤耳邊說話,待宮女說完,宋嬤嬤又朝前低頭跟皇后說。

謝慈音見謝皇后瞧了她一眼,又移開目光。

她這個姑姑,若是不論婚事,確實對她寵愛有加。上一世里她嫁給太子不過幾日,太子就吵鬧著要納妃。

這事被皇后知道了,將明橫叫到宮里去,數落了許久,還讓他斷了這納妃的念想。她自己沒有女兒,便將寵愛悉數給了自己,那些公主有的東西,她也會有。

所以上一世,她才會想都沒有想就嫁給太子,一時為著謝家祖母,二就是因為謝皇后。

有宮女端來宮中特有的解暑涼茶,里頭還擱了許多碎冰渣子。謝夫人側身與簡寧王妃交談著,轉頭回來卻瞧見一個宮女端著茶滑了一下,潑了自家女兒一身。

啪嗒一下,宮女捧著端屜跪在那磕頭,一個勁的說著“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謝夫人將女兒拉起,拍落了她身上的冰渣子。積攢了一日的火氣在這一刻全然爆發,怒氣沖沖的便給了那宮女一個巴掌。

“這樣蠢笨的手腳,也敢到宮中來當差。我看,你是該死!”

上首的謝皇后十分不悅,她一宮之主都還坐在這沒說什么呢,謝夫人就已經開始發落起人來了

貴夫人們面面相覷,這謝王氏平日里瞧著雖冷淡了點,卻也是個和煦溫柔的。怎么今日,突然發這么大的火,還當著皇后娘娘的面,發落起人來。

“好了母親,我沒事,換身衣裳就行了。”謝慈音拉了拉謝夫人的衣角。

“宋嬤嬤,將這蠢笨的丫頭拉下去,打十板子。”皇后發話,宋嬤嬤著人將那宮女拉了出去。

那宮女不敢求情,朦朧著淚眼被人拖下去。

“不必罰她。想來是天熱,她站得久了,中了暑氣,一時頭暈罷了。”謝慈音瞧那宮女的年紀尚輕,不忍的求情道。

“既然音兒求情,那便不打了,就罰她兩個月的月錢。”皇后笑得和煦,十分給謝慈音面子。

知道女兒心慈,且方才那火本就是遷怒,謝夫人道也沒說什么,只拿著帕子仔細替謝慈音擦衣裳。

“嫂嫂也不必擦了,叫宋嬤嬤領著音兒去換一身衣裳吧。”皇后揮揮手,示意宋嬤嬤帶謝慈音去換衣裳。

夏日里的衣裳薄,這樣一盞冰茶焦在身上,內里也是跟著濕透了的,謝夫人謝恩,就想跟著女兒去換衣裳。

“嫂嫂就不必去了,有宋嬤嬤跟著就好,本宮已是許久未見嫂嫂,還有許多話同嫂嫂說呢。”皇后笑著叫住謝夫人。

謝夫人瞧了一眼女兒,謝慈音朝她點點頭后,她才又坐下。

宋嬤嬤領著謝慈音回鳳儀殿換了身衣裳,待衣裳換好后,又領著來御花園。

只是在回來時,忽然有宮女半道叉出來說有要事要找宋嬤嬤。

宋嬤嬤說讓謝慈音原地站著,待會另有宮女帶她回去亭中后便急匆匆跟著那宮女走了。

這樣一系列的操作,叫謝慈音還未開口,便已經被安排好了。

她明白,皇后大約不會去做什么毀她清譽的事情,約莫,是給個機會叫她與太子獨處。

可眼下,她不愿見那草包太子,一見到他,就能想起來上一世謝家被斬首的場景。

趁著太子還沒來,她自己尋著路走了。可御花園極大,宋嬤嬤帶她回去的路又不是方才來時那條。

她一直住在江寧,來皇宮的次數屈指可數,便只能胡亂走。

恐是皇后提起安排了,這一片里她走了許久,都沒見著一個宮女內侍,還走到了一片不知名的湖邊。

這湖極大,一眼竟望不到盡頭,湖里的荷花開的正好,謝慈音便索性繞湖而行,順帶賞一賞這滿池子的荷花。

約莫著再過一會,太子尋不到她,謝夫人見她遲遲不回,便會派人來找了,如此想著,她的腳步漫了下來。

過了一會,果真有人尋來,不過不是宮女內侍,也不是謝夫人,而是太子。

他在不遠處大聲喊著謝慈音“慈音妹妹,慈音妹妹。”謝慈音暗叫不好,加快了腳步。

許是瞧見了她走動的影子,太子大步朝著她走來,喊叫她的聲音越來越大,叫她心煩不已。

“難道今日非要見他不可么?我偏不見!”

這樣想著,她腳下越發的快,可她素來有些病弱,沒走個幾步,便已經氣喘吁吁,走不動了。

眼瞧著太子就快要追上來了,她不管不顧的爬到了湖岸邊的船上。掀開那船上的簾子,才發現里頭坐著個人。

那人瞧見謝慈音也很是驚奇,謝慈音愣在原地,瞧著眼前一身道袍的男子。

“小娘子這是?”男子問道。

后面又傳來太子的聲音,謝慈音迅速爬進船艙呢,將簾子放了下來。“郎君見諒,后頭有惡人追趕,容許我避上一避。”

“……”這分明是太子的聲音,何來惡人的說法,這小娘子真大膽。

謝慈音不敢再說話,待太子的聲音漸漸淡去后,才開口說話。

男子一灰青色道袍,劍眉星目,唇紅齒白,黑發用發冠束起。

這一身打扮,一瞧就是修道之人,謝慈音朝他福了個禮“叨擾師傅了,小女子這就走。”

自古士農工商,商為末首,身份極低。這些年來,邊境倒是沒有打什么仗,就是各地的災情十分嚴重;一會水災,一會旱澇的,十分勞民傷財,好在商人有錢,一筆一筆的給朝廷送錢,這番作為最終被陛下知道了,特許了商人也能參加科舉,這才有了衛璟十四奪榜的佳話。

她又偷瞧了一眼衛璟,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衛璟十分奇怪,自他到這以后,便一直有個目光跟著他。他尋著那目光回望過去,卻看見忙用團扇遮掩自己的謝慈音。

謝慈音那動作十分刻意,還帶了幾分匆忙,遮掩便遮掩了,她還要偷偷漏出一只眼睛,去瞧衛璟,惹得衛璟發笑,心中道:“這謝娘子,真是有趣得緊。”

詩會的最后,也就是那年紀輕輕就登科奪榜的衛璟奪了魁。坐在謝慈音身旁的兩個小娘子熱切的瞧著此刻正與友人談笑的衛璟,津津有味的討論著。

忽然,其中一個小娘子嘆了口氣,十分惋惜的道:“只可惜了,出身于商賈之家,背后又無人幫襯,現下還只是個從六品的官。我爹說了,若是要熬出頭,一步一步升上去,恐怕要二三十年,誰又能等得起呢!”

這樣一盆從天而降的冷水,直直將二人眼中的熱切澆滅,紛紛移開了目光。

坐在旁邊的謝慈音聽的一清二楚,心中不甚驚訝“這衛璟,竟出身于商賈之家。”

今日的喬國公府,只簡單圍了帳子,劃了場地,雖是簡單了些,但卻可自由走動。

小娘子們圍到一處,以夏為題,開了詩會。

這詩會是小娘子們展露自身才華的大好機會,大家鉚足了勁,都想為自己爭個才名。

“這衛公子,才華真是了得。”

“是呀,十四便已登科入士,模樣又生得好。”

現如今竟不知道這衛璟,出自誰家誰府?背景如何?真是罪過。

詩會有了少年郎們的加入,小娘子們便更加的賣力了。那幫忙記錄謄抄的女使,只覺手要斷了。

女兒家們是嬌客,那馬球場上磕磕碰碰的自是不愛去,聚到一頭吟詩作對去了。

喬國公家的馬球場布置的不如謝家那日的排場大,調了宮里御用的木匠去搭了專門供人休息玩樂觀賞的亭子,又用錦繡帳子圍了起來。

他今日的裝扮與那日無意,仍舊是月牙白蜀錦緞織成的圓領長袍,一把如綢緞般的頭發用一根通體呈乳白色的發簪高高束起。

這謙謙君子的模樣,叫謝慈音忍不住多瞧了兩眼。

上一世她不喜這些交際應酬,因此也只見過衛璟兩面,因著身份有些差距,她也從不曾去打聽過這樣一號人物。

謝慈音不喜出頭,只靜靜坐著,到她時隨意接兩句,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只防著我自己不被罰酒就好。

因著詩會就在馬球場邊上,幾個下了場的公子哥也跟著來參加了。好巧不巧,衛璟也在,這是謝慈音第二次見他了。

那日馬球宴后,下給謝府的帖子猶如雪花片一般的多,謝夫人挑了幾張,帶著謝慈音一一赴宴去了。

宮里的皇后先是被謝夫人推辭,后又被自己的親哥哥推辭,心頭有些惱怒,但女兒是別人家的,她又不好強搶,只好交代明橫,多去謝慈音面前露臉,博得謝慈音的好感。

這日,喬國公夫人也操辦了場馬球會,謝夫人本不想去,又想著女兒上次在馬球場上玩得開心,還是換了衣裳掐著點兒帶著謝慈音去了。

閱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