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農門有福女小說>農門有福女最新章節列表 >農門有福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農門有福女-第109章發作了
更新時間:2022-04-05  作者: 月下無人煙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農門有福女 | 月下無人煙 | 小說在線閱讀 | 明智屋小說網 | 月下無人煙 | 農門有福女 
正文如下:
臘月二十六早上,聽到老宅那邊傳了信過來。

說是梁氏生了一個男孩,可把之前怎么看梁氏不順眼的鄭氏給樂壞了。

對此,李福月就看著笑笑不說話。

三房是紅是綠她現在也不想搭理,因為李家搬家就定在了這一年的臘月二十九。

對于二房打算速戰速決地搬家,李老漢其實是不大贊成的,老一輩人的觀念里,一年搬兩次家是不吉利的,影響運勢。

但是李樹卻是不在意,現在整個柳風村,有誰能說他運勢不好?

再說了,林地老宅終究不是自己的家,趕在新年之前住到自己真的家里,那叫做沾喜氣,不叫不吉利。

幸好在古代的新房子沒有甲醛的困擾,李福月今天穿著繡著福字的紅色對夾襖子,邊上細致的縫著兔毛,里面套著淺藍色的細棉布內搭,她翻了年便七歲了,面容也長開了一些,眉毛不濃不淡,眉形彎彎,一雙眼睛還是一如既往的黑亮,雖然還是稚嫩的模樣,但也看得出未來的好模樣了。

此時李福月很是快樂地搬著自己的小物件,一步兩步地跟在兩個姐姐的后頭,同樣穿著上好的新衣裳的李芽月和李苗月也是高興的,走在村子里,只覺得脊背都挺得更直了,雖然是寒冬里也抵不住心頭的雀躍。

只是短短的一年時間,他們家的境遇已經大大不同了。

當她們將東西拿到新宅子時,陸原已經將自己的書本妥善放好,走出來打算回林地老宅,算了下腳程,李苗月三姐妹也正是這個時候來,便站在院子前等著一同回去。

經過這幾個月的調養,陸原與當初那個過分靦腆緊張的少年也不大一樣了,原本瘦弱單薄的身體也更加健康幾分,而且此人很是白凈,這幾個月下來,垂目靜靜站著的樣子,竟然有了兩分惑人。

當然這個被惑到的人就是李苗月本人,雖然她不承認。

“喂,書呆子,你在這里待著干嘛呢?你的東西已經拿完了嗎?”

陸原微微笑了起來:“已經搬得差不多了,我算著你......你們應該要回來了,所以想在這里等一會兒。”

兩人的相處模式李芽月和李福月兩人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彼此對視一眼之后,李福月很熟練地跟著李芽月走進新房子。

因為于氏發動估摸著也就是這兩天了,所以于氏并沒有和其余人一起參與搬家,而是提前就來了新宅院,這時候正坐在院子里擇菜,見姐妹三人過來,又想站起來幫著收拾,但是肚子卻有些礙事。

李芽月忙去阻止:“娘,你還是坐著吧,別起這么急,當心摔著。”

于氏撫著肚子,也是后怕:“也不知道這孩子什么時候出來,待在肚子里光折騰老娘了,對了你爹啥時候過來?”

李家的小件東西可以靠著人力弄過來,但是大件的東西卻是不行的,所以李樹是去村里借牛車了,好將東西給搬過來。

“應該快了,爹說一個牛車估計都要跑好幾趟,所以還托了人在隔壁村借呢,爭取午飯前給搬好。”

于氏這才放了心,臨產這幾天她總是有些焦慮,生怕家里出了什么變故。

李福月猜想,這大概也是產前焦慮癥的一些表現,用言語不好安撫,只有讓于氏認識到不會出什么事才能讓她安心。

李福月便在旁邊問:“娘,我們去接姨姨和小舅舅來我們家好不好?”

于氏便是眼前一亮,有自己的妹子兄弟陪著,心里也安定點。

李芽月便將這件事給記下了。

李家搬家的規模不小,但是需要李福月來搬的東西其實很少,剩下的芽月苗月和陸原再回去一次就能將小樣東西給搬完,因而將自己的東西在房間里放好之后,李福月躺在炕上,昏昏欲睡。

沒辦法,這樣的天氣實在是太適合睡覺了吧。

而且小孩子就是貪睡嘛。

李芽月也知道她困勁兒大,見她在被窩里磨蹭,就知道自家小妹是困了,便將被褥蓋好墊好,李福月也很順從地乖乖躺好,抱著手里自己用棉花縫的一只丑萌的娃娃,陷入了綿長的夢境。

李福月是被食物的香味給喚醒的,她揉了揉眼睛,有些迷糊地睜開眼睛,聞著怎么這么像是烤鴨的味道,李福月從來不虧待自己的胃,穿好外衣后便循著香味往灶房走。

全新的灶房,修建的還特別的寬敞,此時灶房里站著大肚子的于氏,幫著燒火的陸原,李芽月李苗月兩姐妹,以及正洗了手用粗布擦手的李樹。

于氏三人注意力都放在鍋里,最先注意到李福月的是李樹:“福寶,醒的正是時候,餓了沒,過來吃這個酥皮鴨!”

李福月自然是蹦蹦跶跶地往鍋那邊走,只見鍋里架著只色澤焦黃的誘人鴨子,而表皮上均勻地分布著一些油漬,李福月定眼一看,才發現那并不是什么油漬,聞著有些香甜的氣味。

本著不懂就問的可貴精神,李福月歪了歪腦袋,指著那香甜的色澤:“姐姐,這是什么呀?”

“是蜂蜜!”李芽月眼里有著興奮的光芒,“這只酥皮鴨是爹托人從鎮上帶回來的,本來就是熟食,能直接吃的,結果把酥皮鴨從油紙里拿出來的時候,不小心給弄到蜂蜜了,沒想到味道居然沒有被毀掉,反倒是更香更饞人了。”

蜂蜜這類東西,本來就只是作為一種珍貴的“藥材”或者零嘴而存在,少有人用它來當做食材,但是李芽月從這一次小小的失誤中,卻看到了蜂蜜作為食材的價值,先別說其他的,單是那只酥皮鴨,摸了蜂蜜之后不久變得更香更入味了嗎?而且色澤都好看了很多,看著身價直接翻了幾倍不止。

李福月聽了李芽月的解釋之后,瞬間了然,原來姐姐和爹娘這是無師自通了“蜜汁烤制”的精髓啊!

因為物資條件貧乏的緣故,這個小山村的人對于烹飪一道上普遍缺乏了創新,也少有人愿意去嘗試新的做法的,因為失敗的話,浪費的可就是食物,對于這些以糧食為天的莊稼漢來說,浪費糧食真是最可恥又罪不可恕的行為了。

這只烤鴨本來就是烤制過的,這些又加上了香甜的蜂蜜,氣味也就更加豐富了。

鴨腿比起雞腿要大很多,李芽月將兩只鴨腿給切好,想了想,又將之前的蜂蜜放在一邊,要是有喜歡吃甜的還可以當做蘸醬。當然,李福月是沒有這樣的福利的,因為她正在長牙的時候,就連平日里吃的小零食也已經換成了咸口的了,所以李福月吃得鴨腿上只有薄薄一層蜂蜜,只能嘗嘗甜味。

“加了蜂蜜之后口感是要更鮮一點!”李樹是個說不出什么溢美之詞來的,對于滿意的食物,往往就是幾個評價,好吃,鮮,香,好味道。雖然說不出什么多好的話,但是表情卻是很豐富的,此時他大口吃著鴨腿,一個勁兒的點頭。

李苗月腦袋里確實有了些別的想法,心里頭更加的有信心了幾分。

在晚飯的時候,李樹就在飯桌上談及了在鎮上開飯館的事情:“我看中的地方有好幾個,我自己也想了想,最后就剩下兩處地方,一處是金銀一條街的街頭,是一個新裝潢出來的門店,之前是賣首飾的,但是主人家要搬走了,便將店鋪連同地契一起出了。”

“第二個地方是在老街那邊,位置要偏點,是一對老夫婦經營的酒水店,也會做些小菜的生意,這對夫婦也是孩子出息了,當了地方上的官老爺呢,所以打算將父母雙親給帶到任上方便照顧。”

“第一家位置好,又是新裝潢過的,主人家也不急著出,所以要價也要高一點,要七十一兩銀子,而第二家位置比較偏,又是急著出的老店,所以要價低,只要四十兩銀子,你們怎么看?”李樹說著都有些訕訕,沒想到有一天居然會從他的嘴里說出“只要四十兩銀子”的話。

飯桌上每個人都陷入了思考,于氏和李芽月都不是腦力掛的,因此只是吃著飯,等著看家里其余人是怎么想的。

李苗月也在深思,其實以他們家的存銀,兩家鋪子都可以盤下來,但是能省就省的觀念是包含在每個靠譜的莊戶人的三觀里的。

李苗月思索一陣后道:“其實我倒是覺得,第二家不錯。”

李樹也跟著點點頭:“這倒是,第二家要便宜不少。”

李苗月搖搖頭:“爹,這只是其中一點優勢,第二點,那對老夫婦本來就是經營酒水店的,還賣點吃食,他們這樣長久經營下來,肯定也有不少的老顧客,換我們接手之后,這些老顧客本著習慣也會賞臉關顧一下,這樣下來就是我們的機遇了。再來看第三點,既然這對老夫婦是被當官的孩子接去享福的,又是急著出,咱們在這個關頭把店面給盤下來,也算是和這個當官的大人扯上了點關系,也算是擴展了個人脈了。”

這樣說下來,老店鋪的優勢其實很大。

李家其余人如夢初醒,對呀,還有這么一茬子事呢,要是能和官老爺搭上關系,那可是天大的好處呢!這可不是幾兩銀子就能換來的,而且老店鋪還更便宜呢。

李苗月這一番話,算是解決了一大難題。

李樹神情都輕松了很多:“苗丫,還是你機靈。”

李苗月被夸獎了,臉色微微發紅。

就這樣,李家就定下了老街道上的酒水鋪,對于重新修繕裝潢也簡單,李家的新宅子才剛剛建好呢,李樹和鎮上的工匠都還很熟悉,打個招呼的事情就能夠叫到人,倒是被請來裝潢的工匠震驚了,又是修新房子又是在鎮上盤鋪子,李家的二房可不得了啊!

所幸這些工匠也算是見過世面的,而且和李樹的關系也不錯,因此沒有在鎮上到處亂傳。

而李樹卻是在另一件事情上遇到了麻煩,那就是這間店要叫什么店名。

南云鎮不是什么十分富庶的鎮子,這也決定了南云鎮的店鋪名字都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和文藝含量,一般就是某某氏某某店一類的名字,非常的接地氣。

李樹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學了一些字的李苗月躍躍越試,但是想出來的店名都是從她認識的字里挑出來的,而她此時學的多是一些詩歌,這也就是導致了李苗月提出來的名字都過分的文藝風,一般的粗人估計還不知道是個什么意思,實在不適合用在這個小鎮上的小飯館身上。

而陸原倒是很靠譜,只是提出的幾個店名李樹也覺得讓人云里霧里,和李苗月是一個路子的。

沒想到居然困在了這里。

就在一家人正在抓耳撓腮地想店名時,李福月很是天真無辜的補充說:“爹爹,不如我們就叫做好味道吧!大家一聽就知道是吃飯的地方呢!”

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注意,李樹本人也想要這么直截了當的店名,但是李苗月卻是覺得這名字太普通了,李福月便又道:“那可以換成其他的好吃的嗎?”

李苗月只覺得靈機一閃,小飯館說到底不就是做飲食生意的嗎?好味道有點太直接了,不如就叫做好飲食啊!李苗月向來是個想到說到的性子,當即就跟其余人說了,李家其余人都很是贊同,陸原還給出了不俗氣不清高,恰恰合適的評價。

好飲食的店名也就這樣定了下來。

而一波剛落下,另一件事又來了,那就是大著肚子的于氏,發作了。

于氏是頭一胎,又被大夫說了不好生養,所以一家人都很是重視緊張,于氏這邊剛開始疼起來,那邊李樹已經去找了穩婆過來。

李芽月在灶房里燒熱水,十二月的天氣硬生生出了一頭的熱汗,李苗月很是緊張,和李樹在產房外頭隨時待機,就怕穩婆差人的時候沒人在,而向來淡定自若的李福月還是第一次見識到這樣慘烈又血腥的場面,本來就白的膚色此刻更是蒼白,她緊緊捏著衣角,瞳孔微微縮著。

向來就有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晃悠的說法,李福月上輩子受過基本的教育,知道女人生孩子變數很大,而在這樣的生產技術尤為落后的古代社會中,婦人生子更為殘酷幾分。

李福月看著那些不斷端出來的血水,聽著房間里于氏的凄慘的叫聲,鼻尖感受到的是在寒冷的月份中依然在空氣中彌漫的淡淡血腥味。這是她第二次直面封建社會的殘忍。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