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因緣庵小說>因緣庵最新章節列表 >因緣庵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因緣庵-第二二五章 教孫女
更新時間:2023-02-10  作者: 雷的文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因緣庵 | 雷的文 | 小說在線閱讀 | 明智屋小說網 | 雷的文 | 因緣庵 
正文如下:
“外公,有些人是沒法愛人的。”實娘也不想再說母親了,她愛過誰,其實也無所謂了。不過再想想,又覺得還不錯,她至少愛過人,她的人生并沒有虛度,她至少在自己心里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悲劇少女。比起很多人來說,她其實還是更好些。

“那跟你有什么關系?”呂太公笑了,輕敲了她的額頭一下,又強調了一聲,“別人蠢,跟你有什么關系?”

“蠢?”實娘抬頭看著呂太公。

“你覺得不會愛別人的人,會愛自己嗎?其實他們是連自己都不愛的,因為連自己都不愛,才誰都不愛的。”呂太公搖頭晃腦。

“別聽你外公的,我們是少思少慮。本來做生意就夠難了,回了家,還要斗心眼子,我們還活不活?那種在家里還要和妻子兒女斗心眼的人,就全是沒事找事了。”老太太喝了一口茶,搖搖頭,輕輕的嘆息了一聲。

“所以你們知道了。”實娘看向呂太公夫婦。

“其實怎么說呢,程太師這個人,之前沒當親家,就有接觸了。看著他和長公主相似,相信因果,無為而治。不過呢,也四不像。”呂太公輕笑了一下,“我有時也會想長公主說的因果之說,你等著看,程太師因果才剛剛開始。”

“說那些云山霧罩的東西,也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你別搭理你外公,他啊,這幾年生意交給你大舅了,人就閑出毛病了。”老太太斥了太公一下,自己笑笑。想想,“老太師怕是讀書人,聽我爹說,那些讀書人最是無趣,好好的話也不會好好說。所以有些事,許也是大家誤會。四十年,縱是個石頭在懷里也揣熱乎了。老太師這些年對老太太也算不錯,所以有些事,外人是很難明白的。

就跟剛說的,送相公出門這事。現在你做了,做九十九次,人家都不會覺得好。可是有一次你沒送,那就在人家心里掛上號了。至親至疏是夫妻,第一次做,興許會覺得好,之后就覺得那是理所應當的。再后來,只怕還要疑,你是不是圖我家什么,不然,你為什么這般對我?程老太太就是做得太好了,又不會為自己和女兒爭取,于是老太師就當這一切理所當然了,甚至還要懷疑老太太心有圖謀,對她防范起來。生意是有來,還要有往。誰也不是圣人!”

“是,就像出去理發,你不說,就任著師傅把頭發弄得亂七八糟,給了錢,回來氣個半死,可是明明中間有很多時間和師傅溝通,表明自己的態度,可是你不說,誰又知道你的心意。然后花錢買氣受是一個道理。回頭去吵架時,還要說,就是啊,你為什么不說,鬧到這種程度,算不算是不教而誅?”呂太公點頭,拍手叫好。

“所以外公外婆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實娘笑了,她就不說,不教而誅的,是呂顯,而不是她。

“過會要去各家派喜帖了,照說二房分出去了,只是他們現在在呂府,就得按著呂府的規矩來,這個長公主會不會介意?”老太太開始說正事了。

呂顯是二房獨子,二房早年讀書進學,如今在福建主政一方。呂顯也是上屆探花郎,去年考績為優,留在了翰林院,再過幾年就要去六部歷練,再去地方學習,之后回京,走的是標準的宰輔之路。

而呂家是皇商之家,縱有皇字打頭,也是商人。他們的兒子出世,官家的規矩和商人的規矩是不同的。

當初為何老太爺為呂顯另備大屋,就是官商避嫌。這時,六娘子在呂家生產,滿月之前,就只能在呂家,那么就得按呂家的規矩,通知呂家的老親,喜慶辦酒,這些全都得按著呂家大房孫子的標配來。

呂顯和六娘子當然不會介意。但是六娘子現在娘家倒了,能做主的就是長公主了,那么長公主能答應嗎?

“那您放心,您剛也說了,長公主最講因果,您兩位是一片慈心,六娘才能這般順利,真指著我二哥,我都不敢多想。所以就按著呂家的來,寶寶能得呂家庇護,那是他的福氣。”實娘忙笑著點頭,“我過會先回去告訴老夫人六娘子生了,再回長公主府,我大娘和四娘只怕也擔心著呢。”

“好!好!”老太太點點頭,輕輕的拍拍她的手背,深深的覺得這孫女果然善解人意。

“你倒是可以多看看長公主,她做事講公允,她真的向善。哪怕是扶當今上位,史書都不會說她是自私,怕死。而會說,她是賢公主。

那是動蕩最小的解決之法!你想,她是田將軍的遺霜,誰當皇帝,也不能把她怎么著。但她當時給出了最優之解法。

真的換成宗室旁支,旁支那么多,各有擁躉,那才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只怕之后十年,朝廷就會在不斷的動蕩之中,走向沒落。

這樣的人,縱是沒你這個女兒,她這輩子也錯不了。所以,不是她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她。你啊,是運氣好,投于她的膝下。”呂太公點頭,輕輕嘆息了一聲,“你啊,還是學的小聰明,沒有她的大智慧。”

“你真是,她才多大,跟她差不多的孩子,哪個比她還聰慧?縱是六娘子,都是比不上的。”老太太這會就不干了,實娘怎么說也是親的,自不能被說了。

呂太公又笑了,但還是急急的又說了一聲,“別在意一城一池之得失。”

實娘本來也在笑的,但是聽完呂太公的話,又怔了一下,說程家事,老太公為何又扯到長公主,又扯到了舅舅上位,又扯到,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這是什么意思?

不過老頭習慣了點到為止,說完就跟失憶一樣,帶著她看看花園子,然后到點早餐,完全忘記了自己剛剛和她說了啥。

等實娘離開呂府,老頭老太太也沒再提一句有用的,一塊和她去看親生兒,然后張羅著去各家報喜。忙得腳不沾地,但實娘覺得他們就是不想再對上自己了。所以自己身邊都是聰明人,合著就只有自己一個傻瓜嗎?

地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