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明話事人小說>大明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大明話事人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明話事人-第二百八十章 技術問題政治化(上)
更新時間:2023-10-15  作者: 隨輕風去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大明話事人 | 隨輕風去 | 小說在線閱讀 | 明智屋小說網 | 隨輕風去 | 大明話事人 
正文如下:
第二百八十章技術問題政治化(上)第二百八十章技術問題政治化(上)←→:最新網址:mayiwxw

大明政治其實是公文政治,內閣制度成型后,中樞的奏疏運轉流程理論上應該是以下這樣的。

第一步,司禮監文書房在會極門(之前叫左順門)代表皇帝收取奏疏,然后將奏疏呈交給皇帝御覽。

第二步,等皇帝看完后,奏疏下發給內閣,由內閣進行票擬。

第三步,然后將票擬交給皇帝,如皇帝沒意見就讓司禮監批紅,再發回內閣草擬正式詔書。

但這個流程實在繁瑣麻煩,皇帝自己都不耐煩,漸漸的就簡化了。

如今實際操作中,司禮監文書房收了奏疏后,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就直接交給內閣,內閣先票擬,然后再連帶奏疏呈給皇帝。

四月十二日武試第二場結束的那天下午,林大官人四處串門子,砸了幾家大門,但也都現場賠了銀子,在法律的邊緣瘋狂試探。

四月十三日,首輔申時行來到文淵閣上班,剛在房中坐定,就看到文書房小太監王安送了奏疏過來。

奏疏歸類挺整齊,比如邊鎮來的歸為一堆,從都察院來的歸為另一堆等等。

鑒于最近的形勢,申首輔先翻看了從都察院過來的奏疏。

他在心里默默數了一下,前幾天只有四份奏疏攻訐王之垣,今天就增加到了八份。

再細看內容,大都是連王之垣和林泰來一起彈劾。措辭無非是狼狽為奸、沆瀣一氣這種,以及指責王之垣包庇林泰來。

還有說林泰來德行有缺,不宜取材,應當逐出武試的。另外還有更懂行的,居然揭發林泰來在王家庇護下為害地方。

看完后,申首輔深深的嘆了口氣。

如果庇護林泰來為害地方的人是王家,那申家又在哪里?

旁邊親信李姓中書舍人問道:“閣老何故嘆氣?”

申首輔指著奏疏說:“今天這么多人彈劾林泰來,居然沒有人捎帶老夫。

就在十天以前,他們還說我肆意縱容門客林泰來橫行不法。”

李舍人無語,申首輔你的語氣怎么還挺失落?

別人又不傻,他們主要目的是為了拉王之垣下馬。在首輔明確表態之前,誰愿意招惹首輔?

所謂票擬,大體意思就是內閣代替皇帝草擬處理意見。

申首輔對這八份奏疏的票擬是:“下都察院詳細勘查回奏,并委派御史巡視武試考場。”

李舍人看到這個處理結果,十分愕然,難道林泰來這是反出了申家,申首輔要清理門戶?

在大明體制里,言官上奏彈劾算是風聞言事,但都察院勘查就算是啟動“司法程序”了。

但這股攻訐風波本來就是左都御史辛自修操縱的,再發回都察院處理,那結果不言而喻啊。

這種情形,有點“堂下何人為何狀告本官”的意思了。

八份彈章壓身,剛過了中午,戶部左侍郎王之垣又提前下班回家,再一次閉門謝客。

王之猷、王象蒙都不在家,林泰來也不在家。

王少司徒只能對十五妹問道:“林泰來人呢?”

王十五答道:“應該是去都指揮使鄭府了。”

所謂都指揮使鄭府,就是鄭貴妃父親鄭承憲的府邸,參加武試的鄭國泰作為兒子,當然也住在這里。

王之垣愣了半天,就是理解不了林泰來去鄭府干什么。

王十五又補充說:“聽林君說,他要去找鄭國泰以武會友,單挑決勝。”

王之垣:“.”

單挑這個詞怎么聽怎么幼稚,跟兩小兒打架似的,武科大比在你林泰來眼里就是兒戲嗎?

回過神來后,王少司徒對王十五說:“其實吧,那高家的日子雖然可能平淡了點.但這林泰來的行為實在太.飄忽了。”

王十五勸道:“兄長不必擔心,林君折騰出的動靜越大,在武試里就越穩,考官越不敢造次。

所以林君這一切舉動,都是為了壓制鄭國泰皇親國戚身份帶來的加成。”

王之垣有點生氣的說:“你是不是忘了?我們的重心爭奪戶部尚書,而不是那個破武試!”

王十五笑嘻嘻的說:“林君不是說過了嗎,戶部尚書位置就是摟草打兔子順帶的事情。”

站在帶俸錦衣衛都指揮使鄭府的大門外,林大官人負手而立,率領十來個伙計將大門外面堵得嚴嚴實實。

林大官人最近在京師的行為,已經隱隱然有門子克星的跡象,各家門子總是成為林大官人示威的犧牲品。

所以鄭府門子連小門也不敢全開,只透著一條門縫,與外面的林大官人對話。

“請貴府國泰大爺出來說話!”林泰來對著門子大喝道。

門子答道:“我家大爺靜心準備武試,概不見客!”

“呸!”林大官人大聲說:“伱們鄭家本就是皇親國戚,處處受到優待。

如今竟然又使出了場外招,唆使一批言官攻訐我!敢做不敢當,算什么好漢!”

不知為什么,鄭家表現得非常低調,只讓門子傳話說:“此事我鄭家無關!”

林大官人又道:“先前武試里,我與鄭國泰皆為上上等,如不出意外,最終武試第一就從我們兩人當中產生!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練又說真把式。

我林泰來沒有別的本事,請鄭國泰出來,面對面公平較量!”

門子又回答說:“后日就是第三場考試,考場上見真章,不接受私斗!”

林泰來大笑幾聲,“后日第三場就是刀槍兵器項目,考生舞刀弄槍,評定等次全靠人為。

我林泰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平民出身,在人為評定的項目里,又哪里比得上皇親國戚?

你們鄭家連發動言官攻訐我這種場外招都能用上,難道就不會在評定中做手腳?

到時候給鄭國泰評一個上等,給我評一個中等或者下等,我又該去哪里找公平?”

縱然林泰來堵著門叫囂,縱然林泰來似乎有理有據,但鄭家始終沒有人出來,讓林大官人也無可奈何了。

但林大官人也沒閑著,又又轉場到了御史方萬山家門口,畢竟這是敵方的“先鋒大將”,要多關照一下。

只是昨天被林大官人砸爛的大門完全沒有重新修葺,方家就這么門戶大開,完全不設防。

然后還有幾個白發蒼蒼的老頭,蹲在影壁下,透過沒有門板的門洞,與林大官人對視著。

這就讓林大官人有點苦惱了,怎樣才能像昨天一樣,不必沖進大門就可以騎臉羞辱?

想了又想,最后還是弄來很多墨汁,在外墻壁上直接寫大字報:御史言官,勾結皇親!

又到次日,也就是四月十四日,左都御史辛自修到了衙署后,便聽到了林泰來昨日的行為。

但他不以為意,這都在預料之中,本來就猜出了林泰來必然要將鄭家與那幾個言官捆綁。

然后又收到了旨意,讓都察院勘查林泰來,以及委派御史巡視武試考場。

這就讓辛總憲有點意外了,因為這個反饋來的太快了。

昨天才有一批奏疏送進宮,今天就有旨意傳達下來,這效率快的實在不像是大明朝。

以辛總憲的經驗,肯定是首輔票擬的快,然后皇帝也沒什么更多意見就順手轉回,內閣又迅速下發。

但是,那林泰來不是申首輔的門客嗎?

大概年少輕狂的林泰來為了女色,脫離申家轉而投靠了王家,引發了申首輔不滿?

如果真是這樣,倒是一個利好消息。

隨即辛總憲就把去考場巡視的任務,交給了資深掌道御史方萬山。

本來就是方御史檢舉的問題,再由他負責進一步勘查,這很正常吧?

又過一天,到了四月十五日,萬歷十四年武科會試第三場如期舉行。

第一場是策論,第二場是弓箭或者膂力,今天第三場就是刀槍兵器項目了。

當然這肯定不是林大官人最期待的“大亂斗”,考生只能規規矩矩的持械演武,然后由點講臺上的考官打分。

這個場景說起來,有點像是后世的武術比賽似的。

今天來參加第三場的考生們都明白,武試第一肯定與他們無緣了,他們所能爭取的就是武進士名額。

畢竟上場考試出了兩個罕見的上上等,武試第一肯定出自這兩個人。

今天這場指定兵器就是刀或者槍,這也是軍中最常見的兩種制式武器。

林大官人選擇了槍法,畢竟從戚少保那里學了幾天“唐氏六合槍”。雖然沒怎么實戰過,但上場掄幾圈還是能做到的。

就是當初時間有限,林大官人就學了些招式樣子,以后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所以在專家眼里,林大官人的槍法還是花架子成分居多。

被點到名字后,林泰來就提著大槍上了演武場,行云流水的打完了一套。

最大競爭對手鄭國泰也站在場地邊上,仔細看完了林大官人的槍法演練。

于是鄭國舅便稍稍放了心,就林泰來表現出來的水平,明顯不是頂級。

只要自己演武評分更高,就能超越林泰來,成為第一,這應該不難。

不多時,眾人就聽到了林泰來得到的評分,在上等、中上、中下、下等四個等級中,林泰來拿到了中上。

(本章完)

最新網址:mayiwxw←→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