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文豪宿命小說>文豪宿命最新章節列表 >文豪宿命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文豪宿命-第73章:上部完與正是時候
更新時間:2023-06-07  作者: 蜉蝣朝聞道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蜉蝣朝聞道 | 文豪宿命 | 小說在線閱讀 | 明智屋小說網 | 蜉蝣朝聞道 | 文豪宿命 
正文如下:
榜下捉婿是為了結親而非結仇,所以仆人也只是將人團團圍住帶回主家。

到了地方顧安和顧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禮遇。

通過談話,顧安得知子主人家姓方,是京城的一名六品文官,女兒因為一則批語在京城是不好結親了,但要是讓女兒遠嫁,他又舍不得,而且遠嫁他鄉全看女婿人品,所以他選擇了榜下捉婿,捉一個人品在先,才華尚可的女婿。

方老爺本人對顧安這個小伙子是很滿意的,舉止有禮,學識也扎實,最關鍵的是踏實有人情味。

顧父最開始被捉的時候還是一臉懵加上滿腔怒火,但在方老爺的輕聲細語與誠摯道歉下,他竟覺得這是緣分。顧父沒讀過書,也就是顧安教全家識字的時候學了幾個字,但他有自己識人的智慧。

總之,如果方小姐真是被批語耽誤了,顧父覺得這是一門不錯的親事。至于批語什么的,顧父本人是不信的,還有人給他批過早夭之命,他也活到了今天。

顧父滿意還不夠,他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有主意的,他只是把自己的看法告訴了顧安就任由顧安做主了。

方老爺看后更覺得滿意,有主見,若有緣結親,他家囡囡必定是能夠當家做主的。

顧安經過思考后決定與方家結親。

既然是未來親家,自然要多多幫扶,方老爺雖然官運并不亨通,但當年也是兩榜進士出身,而且這些年一直在京城當官,對于一些時事政治與實務也頗有見解。所以顧安在殿試前的那些天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

很快到了殿試的時候,原本已經習慣了考試的顧安有種莫名的緊張,他會見到陛下嗎?

顧安的緊張只持續到太監來傳旨的那一刻,皇帝有疾,來不了了,太子代為監考。

顧安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有些失落,不過也情有可原,皇帝今年五十有二了。

試卷發下來,顧安就沒有時間再去想其他的了,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全神貫注地答題,就在他終于完成了草稿打算謄抄的時候,他注意到一雙繡著吉紋的鞋子好像已經停靠在他左邊許久了。

顧安實在好奇,就瞟了一眼,是太子,三十多歲,鬢邊就有了白發,太子看的也不是他,是他左手邊的仁兄。

突然太子的腳動了,顧安連忙收回眼神,把視線鎖定在試卷草稿上,假裝正在檢查,當然謄抄是不可能謄抄的,現在心神不寧的,萬一一個墨點子,就是前功盡棄。

后面就再沒有什么風波了,顧安老老實實地謄抄完,然后按時交卷。

放榜的時候顧安和顧父都沒有去擠,是未來岳父方老爺派人去看了。

仆人一臉喜色地回來報喜道:“老爺,九十九名,中了。”

顧安的進步很大,這讓方老爺有些遺憾,這幾天的簡單就能讓顧安取得如此大的進步,若是再沉淀個三兩年是不是就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一甲或許也并非可望不可及,他要是能教出一個一甲的學生,那成就感。

顧安看出了方老爺的遺憾勸慰道:“您不必掛懷,想來這一次是厚積薄發,知識正巧您的鑰匙打開了我堵住已久的門。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的資質,能考上二甲已是僥幸不已,也多虧了您的提點幫助。”

后面在方岳父的運作下,顧安留在了京城,在戶部當了一個小官。然后就是買房,成親。

當然顧安還利用朝廷給的探親假,帶著妻子回老家見了親人一面。

無論是有沒有跟著顧安上京的想法,但顧家二老發話要守著老家,也沒有人說跟著顧安走。

顧安走的時候還是帶走了兩個人,一個是自己的親妹妹顧悅,另一個是自己的侄子顧康。帶走妹妹是為了說一戶好人家,侄子則是視顧安為榜樣,也想走科舉這條路。

回到京城,顧安只過了兩年的安生日子,他和妻子還孕育了一個女兒起名叫顧瑜。

太子死了,猶如巨石砸進水面,就連他這個小官也受到了輕微波及,一個不知是哪一方的太監竟然來拜訪他,雖然只是為了搭上戶部尚書的線,但這也讓顧安格外不安。至于顧安怎么就備受戶部尚書青眼,這就要提到顧安的算賬本領和新開發出的賺錢本領。

對于戶部尚書而言,顧安這個能來源的比那些個只知道節流的強百倍。戶部掌管著天下錢袋子,那么顧安就是替戶部尚書裝錢袋子的人。

儲位之爭已初顯苗頭,未來的京城會更亂。這讓顧安心生退意。

——上部完

姜陵寫到這里就停下了筆,青云路在她的規劃之中就是分為了科舉和官場兩部分,正好先出科舉,結尾帶一點官場做引子,簡直完美。

精修之后姜陵就帶著稿子去找周舟,這一次她邁的步伐格外大。她,交稿,打錢!

姜陵來到觀海社后卻發現整個報社都唉聲嘆氣的,她好奇地問道:“這是怎么了?”

周舟開始給姜陵講上面傳來的禁書令。要說這禁酒令也不是第一回了,其中有松有嚴,但每一次都是報社寒冬。要過冬了,可不是每個人都沮喪了。

姜陵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那我是不是就不用交稿了?”

周舟瞪了姜陵一眼說道:“要過冬豈能不儲糧,你要趕稿子,趁著禁書令傳播的時效性,把稿子交上來。”

“什么意思?大家不是都知道了?”姜陵不解地問道。

“那是報社的私人消息,真正的禁書政令還沒到鄞縣。不過聽說京都已經關門了至少五家報社,抓捕了‘反賊’二十一人,牽連上百戶。千里,你得抓緊了。”周舟嚴肅地說道。

“看來,我來的正是時候。”姜陵拿出了青云路的稿子遞給周舟。

周舟眼前一亮,接過稿子,就看了起來:“沒想到這兩天沒去,你就給了我這么大的驚喜。不錯,不錯!有進步。”

“那是,我的手速,就問,還有誰?”姜陵最自信的就是自己的手速了,她稱第二,誰敢稱第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