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劍來小說>劍來最新章節列表 >劍來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劍來-第八百八十七章 春山
更新時間:2023-05-11  作者: 烽火戲諸侯   本書關鍵詞: 武俠 | 武俠仙俠 | 劍來 | 明智屋小說網 | 烽火戲諸侯 | 古典仙俠 | 烽火戲諸侯 | 劍來 
正文如下:
第八百八十七章春山第八百八十七章春山←→:

皇帝宋和說了句開門見山的言語,卻見陳平安好像根本沒有說話的意思,稍等片刻,宋和顯然沒有就這么打道回府的想法,瞥了眼桌上的酒席碗筷,便挪動手邊一張椅子,稍稍更換位置,傾斜向陳平安那邊,問道:“陳先生,我們坐下聊?”

陳平安點點頭,跟著挪了挪椅子,再扯了扯褂子,坐下后,翹起腿。

露出腳上一雙白底黑面的千層底布鞋。

宋和說道:“陳先生多考慮一下,我可以等。”

陳平安笑問道:“是太后的意思?”

宋和搖頭道:“是我自己的想法。”

宋和也不覺得自己開口請求,對方就會馬上答應擔任大驪國師。

三撥人,三張喜宴酒桌,都不相鄰。

皇帝陛下跟陳平安單獨一桌,自然是要談正事,雙方此刻都已落座。

一個山下君王,一個山上宗主,是同齡人。

兩人既不相對而坐,也不各自面朝酒桌上的殘羹冷炙。

皇后余勉站在另外一張酒桌旁邊。

此次出宮,皇帝宋和自然是微服出巡,除了皇后余勉,身邊就只帶了三位扈從,一位富家翁裝束的司禮監老宦官,和一位在大驪朝野不太拋頭露面的宋氏供奉,是宋氏皇陵的守陵人。最后一位扈從,這會兒留在了邊家大門外的街道上,負責看守那輛馬車。

余勉貴為大驪皇后,加上大驪宋氏近百年來,有國師崔瀺在,從不擔心什么后宮、貴戚、宦官干政,所以余勉也見算過不少山上的得道之人了,風流倜儻如北岳山君魏檗,風雪廟那位貌若稚童的仙師,云林姜氏老家主的豐采長髯,望若神仙。

此外,還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例外,讓余勉更加印象深刻,比如龍泉劍宗的圣人阮邛,這位大驪王朝的首席供奉,不能說是不修邊幅,但是木訥寡言,每次入宮覲見皇帝,阮師傅都沒什么話,幾乎都是皇帝在問話,阮師傅每次回答得也極為“言簡意賅”了,就像……著急回山中打鐵鑄劍。還有像個村夫老農的西岳山君佟文暢,粗布麻衣,一年到頭還喜歡赤腳,不說跟魏檗站在一起,就算跟中岳山君晉青并肩而立,說實話,她余勉再不以貌取人,也會由衷覺得那位佟山君,確實有幾分寒酸了。

佟山君坐那兒的時候,余勉都要擔心對方什么時候就會摳腳。

至于眼前這位落魄山的年輕劍仙,當然也會讓余勉記憶鮮明。

余勉是個極心細的女子,她方才一眼就發現了那雙針線細密的布鞋。

最后一桌,當然就是雙方子女剛剛喜結連理的兩家姻親了。雙方都是大驪京城的官宦人家,官當得都不大,不過都是科甲正途的清流出身,但是如今有資格參與早朝的,其實就只有一個,邊文茂。

人人屏氣凝神,沒誰敢竊竊私語。

一雙大婚新人,激動得臉色漲紅,做夢一般。

林守一作為唯一的外人,坐在同窗石嘉春身邊。

先前皇后余勉轉頭笑望向他們這邊,伸手虛按兩下,示意大家都坐下。

等到所有人坐下后,結果邊文茂發現皇后娘娘還在那邊站著,他就想要站起身,只是剛抬起屁股,就覺得更加不妥,只得默默坐回。

皇帝宋和開口道:“我一直有個疑惑,想要請教陳先生。”

陳平安說道:“問就是了。”

宋和問道:“好像陳先生在當年那些遭遇過后,對大驪朝廷的觀感卻并不差?”

比如根據大驪諜報顯示,陳平安在第二次遠游途中,路過寶瓶洲中部的梳水國,與江湖武夫宋雨燒成為忘年交,雙方面對那支萬人騎軍的大兵壓境,大陣之中,手持槐木劍的少年曾自報名號,公然撂下一句“大驪陳平安在此!”

陳平安擰轉手腕,多出一只朱紅酒葫蘆,喝了口酒,再將養劍葫輕輕各方在膝蓋上,“我第一次出遠門,就是跟林守一他們去往大隋境內的山崖書院。從野夫關出境,進入當時還是大隋高氏藩屬的黃庭國,返鄉路線,還是從黃庭國入境,不過卻走了條棧道,從牛柵欄入的關。當時風雪極大,期間遠遠遇見了一隊邊軍斥候,其中一騎突出,是個年輕騎卒,當年大概最多也就二十出頭吧,當年我不太理解為何那名騎卒,策馬而至之時,會是一種毅然決然的眼神,我是后來才想明白的,這隊精騎起先將我誤認為敵國諜子了,而且可能會是個練氣士,所以當時最正確的做法,是立即通知附近大驪鐵騎的那些隨軍修士,而且這場風雪茫茫中的狹路相逢,雙方極有可能瞬間分出生死。等到我自報身份,再遞過去那份龍泉縣衙頒發的通關文牒,勘驗身份無誤后,那名坐在馬背上的騎卒,沒有隨手將關牒丟給我,而是翻身下馬,他在遞還關牒后,還笑著跟我說了一番言語,大致意思是天氣糟糕,風雪阻路,要是擔心遇到麻煩,就可以去他們烽燧休歇修整,備好食物,等風雪小了再趕路。”

一位早已走過千山萬水的遠游客,將這段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娓娓道來。

皇帝宋和極有耐心,一字不漏聽在耳中,只是聽完之后,難免有幾分狐疑。

就只是這么件小事?

陳平安問道:“陛下是不是覺得事情太小,有點不敢相信?”

宋和點頭道:“確實如此,我會覺得不敢置信。”

陳平安笑道:“真是小事嗎?”

搖搖頭,陳平安自問自答,“我看未必。身為大驪鐵騎,面對山上神仙,悍不畏死。身為邊關斥候,對大驪百姓十分上心。”

這讓當年才剛剛開始練拳習武的龍泉郡槐黃縣少年,一個去福祿街桃葉巷都要擔心草鞋踩臟青石板的泥瓶巷窯工學徒,對那個虛無縹緲的“大驪王朝”,有了第一個相對清晰的印象。

陳平安拎著養劍葫敲擊膝蓋,“在我看來,為浩然挽天傾者有三,劍氣長城的劍光,北俱蘆洲的俠氣,大驪鐵騎的馬蹄。”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