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落難情緣小說>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落難情緣-第161章 隱喻(2)
更新時間:2023-08-21  作者: 洪門十一少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洪門十一少 | 明智屋小說網 | 落難情緣 | 放逐 | 情緣 | 神醫 | 強勢回歸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正文如下:
第161章隱喻(2)第161章隱喻(2)←→

這時,那頭毛驢可能栓在樹下太久失去自由,在使勁想掙脫韁繩的束縛。

青年禪僧借題發揮:“一句合頭語,萬世系驢橛。經書,本來是指示真理的工具,若是將它當作了真理本身,不啻將自己固定在了拴驢的樁子上,若想再掙脫,可就難上加難了!”

中年法師再也不饑腸轆轆,反而腹中滿滿——他羞愧交加,被自己的無能氣飽了。他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鉆進去,省得在一位村姑與一老一少面前丟人現眼……

地縫自然沒找到,就是找到他也鉆不進去。于是,他只好挑起擔子,惶惶如被人發現的小偷,落荒而逃!

中年法師走后,樂志丹伸出雙臂,發出勝利的歡呼。高興夠了,他轉身對青年禪僧說:“你很不錯。你叫什么?”

“懷才。”

“你在這里坐一會兒,等我再去摘上一籃沙梨,我帶你去見張少飛大師。”

懷才卻說:“謝謝姑娘的好意。我想,我自己能摸到那個地方。”

“有我領路,你不會繞彎。再說,由我介紹,阿飛哥收留你做徒弟的可能性更大。”

懷才嚴肅地說:“姑娘,我肚子餓了,你能代替我吃飯嗎?所以,自己的路還是自己走。這樣,雖然可能繞彎,但體會得更深切。起碼,鍛煉了腳力。”

說著,懷才起身向佛仔墩的方向走去。

樂志丹不由愣住了。他望著懷才的背影,喃喃說道:“這家伙,與阿飛哥一樣,像是很有來歷……”

這個懷才,果然很有來歷。

公元677年四月初八,佛祖釋迦牟尼圣誕之日,六道白色瑞氣從金州安康迸射出來,直沖天際。古來幾乎所有的皇帝老子都喜歡各種各樣的祥瑞、吉兆,所以刺史大人不敢怠慢,馬上奏報朝廷。

唐高宗李治問太史令:“此氣何瑞?”

是啊,大地之中不能平白無故冒白氣吧?

太史令解釋說:“釋迦牟尼佛誕辰現瑞,自然與佛門有關。六條白色瑞氣,象征著佛門的六界與六道,預示一位高僧降生了。在于金州、安康分野。”

這時,金州太守韓偕也在瞻見瑞相之后具錄上奏。于是高宗皇帝傳令韓偕,讓他親自去慰問道賀。韓偕追根溯源,順藤摸瓜,找到了那個應瑞而生的人懷才。

懷才15歲到荊州玉泉寺出家。玉泉寺當時是天下名寺,學僧云集,學習教理、研修戒律蔚然成風。

懷才在這里學教、修律七八年,心中仍像罩著一團黑漆,心地未明,性光未現。他心知,目前的修行方法沒有切入佛學的根本,不是契入禪機的最佳途徑。對于禪的領悟,可說是不得要領,對自己不適合。于是,他毅然舍棄了名山大寺按部就班的生活,與一位同參——了然禪師結伴來到了中岳。

當時,在嵩山住持法席的是老安禪師。

老安禪師將了然留了下來,而僅僅看了懷才一眼,便說道:“我不是你師父,你的師父在嶺南。”

在送他前往嶺南的時候,老安禪師莫名其妙地說:“當年,我因張少飛師弟吃了一粒道(稻)種,今日還他一個佛種!”

在老安禪師的鼓勵下,懷才輾轉數千里,從繁華的中原來到了遙遠偏僻的荒蠻之地嶺南。

當他沿著清泠泠的新江走到天露山門前時,正是日暮時分。張少飛似乎早就知道了他要到似的,恰巧站立在佛子墩的臺階上。

夕陽灑金,為寶林寺長長的石階鋪上了一層金屑,宛若一條金碧輝煌的上天之路。的確,在懷才看來,這不啻是通向極樂世界的金光大道。不知是張少飛的身體真的在熠熠放光,還是夕照余輝從側面的映照,張少飛的身體輪廓四周有一圈金色光暈,使他顯得幾許神秘、幾許神圣;幾分親切,幾分威儀;幾多清涼,幾多慈悲……

“你從哪里來?”

一句普普通通的話語,因了是從張少飛大師口中說出來的,便充滿了無限的禪機。

懷才若有所感,若有所覺,若有所得,若有所悟,可是,卻又無從下手,無法契入。他有幾分羞澀,臉上隱隱泛起一層紅潮。他有些難為情地低下頭,喃喃說:“弟子懷才,從嵩山而來。”

“什么樣的一種東西來呢?”張少飛怪怪地問道。

懷才不禁汗如雨下——他胸中似乎有團東西,可就是不能痛快淋漓地一下子全都倒出來。他愧疚難當,深深垂下了頭。

這時,一位風度不凡的年輕僧人,仰著頭走進了過來。他的禪杖震得地面咚咚作響,似乎是在告訴旁人,我來了,你們統統給我讓開!

懷才迎上去,施禮問道:“道兄從何而來?”

年輕僧人并沒還禮,傲氣十足地說:“聽說,這里來了個不識字的流浪漢來冒充六祖。帶我去看看,他的須彌山有多高!”

懷才并不動氣,不焦不躁說道:“六祖的確不識字,但絕對不是冒充的。”

年輕僧人不屑地哼了一聲。

懷才見張少飛正坐在大石上與雷公商量事情,剛對張少飛耳語了幾句,年輕僧人禪杖搗地的聲音已篤篤地傳來,震得大石的空氣也抖了起來。

張少飛與雷公相視一笑,仿佛對這種行為司空見慣。石階下,樂志丹正在分梨給大家。

雷公拿著沙梨,別有意味地說:“沙梨,熟了爽脆、清甜解渴,未熟生硬澀口。”

樂志丹問:“那怎么辦?”

雷公果斷地說:“他太生硬了,你給他兜頭澆一瓢涼水!”

張少飛說:“與其生硬澀口,不如讓其熟了!”

他們說話時,年輕僧人早已走到跟前。見張少飛等人對他視而不見,且言談中有影射他的意思,他便重重將禪杖往地上搗了一下,想引起他們的注意。

許是禪杖的震動,一片因病變而枯黃的樹葉飄飄落地。

張少飛撿起來,對著樹葉感嘆:“大好時光,你不好好生長,反而染病枯黃,可惜,可惜!”大風小說

懷才看了年輕僧人一眼,說:“誰叫他自己招惹蟲害呢,活該!”

張少飛一笑:“那么,懷才你說,這一樹的枝葉,有的欣欣向榮,有的枯黃萎縮,是向榮的好,還是枯萎的好?”

“當然是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樹葉好。”懷才隨機而答。

大神洪門十一少的《落難情緣》

第161章隱喻(2).[.aishu55]←→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