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落難情緣小說>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落難情緣-第216章 醒世妙語
更新時間:2023-09-22  作者: 洪門十一少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洪門十一少 | 明智屋小說網 | 落難情緣 | 放逐 | 情緣 | 神醫 | 強勢回歸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正文如下:
夜幕降臨,曹侯村被濃濃的夜霧籠罩著。

劉志略剛剛和惠能說及他的姑姑,真是“日不講人,夜不講神”,說“曹操,曹操就到”。這時,在夜幕籠罩下的夜色中,只見一陣衣袂之風卷來,劉志略家大門口處出現了一位中年尼姑。

劉志略一見,連忙起身向惠能作介紹:“她就是我的姑姑。”

中年尼姑雙手合十:“阿彌陀佛。聽聞施主從虎口中救了我侄女志秀的性命,真是大恩大德,堪比天齊。”

惠能笑了笑:“積德澤行善,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

尼姑自報家門:“貧尼法名‘無盡藏’,配住在南邊的山澗寺。”

惠能問道:“大師,你平日念的是《涅槃經》,還是《金剛經》”

無盡藏驚詫:“啊,你也懂得經文貧尼日常念誦的是《涅槃經》。”于是,她跟惠能談論起《涅槃經》來。

“《涅槃經》是佛陀圓寂之前所說的最后一部經典,也是佛教最為重要、最深奧的佛經之一。后秦道朗大師說它‘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寶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正因為此,中國歷史上誕生了‘道生說法,頑石點頭’的著名典故。從古到今,有許多人窮其一生傾心研究《涅槃經》……”惠能侃侃而談。

劉志略平時也篤信佛學,故此,不時插進話來。三人越談越投機,一談已到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小鳥在屋后那株荔枝樹枝頭“吱吱喳喳”地叫,無盡藏方起身告辭回山澗寺。

在劉志略的再三挽留下,惠能暫時在曹侯村住了下來。

他經常與劉志略到山澗寺聽無盡藏誦經。

惠能善于領會經中的大意,聽其誦讀后,便能向無盡藏與劉志略講解經義。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劉志略和惠能又到山澗寺聽無盡藏誦經。

行走在通往山澗寺的山道上,清澈透明的山溪清泉環山澗而過,天藍、地綠、水清、寺凈、路暢,雖是秋日中午時分,卻依然能感覺到山間清風帶來的陣陣涼意。源自山澗寺后龍山上的山泉水順著山溝潺潺流下,為山澗寺勾畫出一派“小橋流水,脫離塵俗、幽靜清秀”的美景。

無盡藏一見到劉志略和惠能,便請他們上座。

喝過茶后,無盡藏拿起放在桌上的那本佛經,向著惠能,道:“昨晚夜讀這本佛經,有幾個字我不認得,正巧今天你們來了,正好向你請教請教。”無盡藏翻開佛經,指著書頁上面那幾個字,遞到惠能面前。

惠能剛想接過經書來看,突然,他覺得耳邊嗡嗡作響,凝神細聽,似是一個老和尚在跟他說話:“法王謹記,在世人面前,尤其是佛門中人,千萬不要透露您讀書識字之事,恭請謹記于心。善哉、善哉。”

這聲音,惠能感到熟悉,似在哪里聽過……

惠能在心里問:“大師,為什么不能說呢?”

老和尚言:“凡事皆有前因后果之理,法王又何必為未來之事相問呢?您還是好好養好身體,早日上路求法去吧。”

此時,惠能就覺得自己好像被這沙啞帶磁性的聲音籠罩著,兩耳和頭上都充滿了綿綿密密的聲音,似乎說話者就在頭上,就在身邊。

無盡藏見惠能癡呆地立在那里,嚅動著嘴唇,似乎在和其他人說話。

無盡藏見惠能欲接經書而不接,忍不住再次指著書頁上面那幾個字,遞到惠能面前,說,“請指教指教。”

“向我請教文字”此對,惠能回過神來,言不由衷哈哈地笑了起來。

惠能笑罷,搖著手道:“說來慚愧,我牛頭大的字也不認識;不識字讀不了經。”惠能說到這里,又不忍卻了劉志略姑姑的意,故又說,“不過,大師若是把經文讀出來,或許我能為您解答其中的意思。”

“牛頭大的字也不認識?”無盡藏笑容可掬的臉上,浮起了一絲淡淡的凝云……

無盡藏垂下眼簾,以略帶責備的口吻說道:“佛戒妄語。所以,學佛之人,誠實第一。你連個字都不識,怎么能解釋經文之中甚深的佛法呢?又如何能解釋經中的含義呀”

“佛法真理,與文字無關!”惠能語出驚人!

劉志略被他的這句話震驚了:“什么?神奇玄妙的佛法,與文字沒有關系?那么,還要這些珍貴的佛經做什么?唐僧歷盡艱辛,去西天取經,不就是為了帶回經書嗎?”

惠能又道:“佛法的精妙之處,并不在文字上。”

劉志略和他姑姑像不認識他一樣看著惠能。

而惠能,卻莫名其妙地吸了吸鼻子,一邊四處尋覓,一邊說道:“花香從哪兒來的?”

這惠能,不但是個“文盲”,而且真的像瞎子一樣,連無盡藏供在佛龕前的那簇爛漫的山花都視而不見。

無盡藏用手指著供桌上的花瓶說:“貧尼每天清晨采野花供佛。室內的淡淡馨香,就是佛龕前那簇爛漫的山花散發出來的。”

惠能沒有說話,只是側著耳朵,像在傾聽著什么……突然,不著邊沿地問:“哪里有人彈琴呢?”

劉志略聽惠能如此一問,真個是有點哭笑不得,沒口氣地解釋說:“這座寺廟之所以叫山澗寺,就是因為附近有一道山澗,澗水叮咚,宛若琴聲一般。你看,就在那邊。”劉志略的手指向寺外。

惠能的目光沒有順著劉志略的手指指引的方向望去,而是認真打量著他的手指頭。

劉志略又好氣又好笑,說道:“賢弟,你本來是一個十分精明的人,今天是怎么啦?你看我的手指干什么?手指既不是澗水,也不能發出聲音!”

這時,惠能才哈哈大笑著說:“你們看,佛法的真諦,就像美妙的花香,也像動聽的流水;而文字,就猶如你們指給我看的手指。手指能指出花香與流水的所在,但你們的手指本身,并不是馨香的山花,也不是動聽的溪水。而且,看美麗的花朵,聽山澗的流水,并不一定非要通過手指不可。”

最后,惠能點撥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所以,不能對經文產生執著。”

無盡藏聽了惠能一番醒世妙語,如醍醐灌頂,“天哪,您簡直是一尊肉身菩薩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貧尼何德何能,竟然得遇活菩薩光臨!”

無盡藏站立起來,整理好袈裟,展開拜具,向惠能五體投地拜了下去……

惠能一個在家之人,無論如何也不肯受無盡藏尼師這一拜。可她是一位比丘尼,自己是一個男人,又不能用手去攙扶她,他就趕緊搶先跪了下去……

那一段時間,惠能與劉志略白天一起參加勞動,晚上便去聽無盡藏念經。聽念經完畢后,他反客為主,倒過來向無盡藏尼姑講解經義。

惠能雖然從未接觸過《涅槃經》,但他自從聽聞安道誠誦讀《金剛經》之后,心中得悟,深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三昧,所以,能夠一通百通,一聞千悟。

無盡藏更預感到惠能是個奇異的人,于是,就將此事遍告村中有德行有名望的長者,說:“惠能是一位開悟有道的人,應當請來好好供養。”

不久,就有魏武侯曹操的玄孫曹叔良和附近的居士,爭先前來瞻仰禮拜。因為惠能尚未落發出家,人們稱他為“盧行者”。

鄉里的耆老聽說此事,競相前來禮敬,跟惠能交談及聽他講過經義后,都忍不住贊嘆道:“這個盧行者有如此高明的見解,已達至天機自悟。并非一般的人所能企及,恐怕是大菩薩臨世,實在可以往寶林寺出家當大師。”

于是,曹侯村的信眾在無盡藏尼師的提議下,禮請惠能住進當地著名的寶林古寺。

惠能在寶林寺住了不久,覺得沒有名師點撥,難于成大器,他更是難忘自己本誓求師的初衷,打算到黃梅拜謁五祖。

臨走的那天,劉志略為惠能舉行了一個隆重的送行宴會,宴請了村里眾鄉親。

惠能在宴會上與村里前來赴宴的民眾一一話別。

晚上,他與義兄劉志略在客房促膝長談到深夜。

西斜的月光透進房間,水波一樣清凌凌地浮在地面上。窗外樹枝搖動,月光星星點點像散落了一地的碎銀,似乎能聽到它滑落下來叮叮當當的聲響。

惠能悄悄收拾好行裝。他把行囊挎到肩上,輕輕打開房門,側耳聽了聽,院里悄然無聲,唯有蛐蛐歌唱著明月的皎潔。

惠能走過院子,輕輕拉開大門,一只腳剛剛邁出去,從志秀的閨房方向傳來淡淡的憂傷的歌聲:

江南月,如鏡亦如鉤,如鏡未臨紅粉面,如鉤不展翠幃羞,空自照東流。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模版設計:,。

夜幕降臨,曹侯村被濃濃的夜霧籠罩著。

劉志略剛剛和惠能說及他的姑姑,真是“日不講人,夜不講神”,說“曹操,曹操就到”。這時,在夜幕籠罩下的夜色中,只見一陣衣袂之風卷來,劉志略家大門口處出現了一位中年尼姑。

劉志略一見,連忙起身向惠能作介紹:“她就是我的姑姑。”

中年尼姑雙手合十:“阿彌陀佛。聽聞施主從虎口中救了我侄女志秀的性命,真是大恩大德,堪比天齊。”

惠能笑了笑:“積德澤行善,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

尼姑自報家門:“貧尼法名‘無盡藏’,配住在南邊的山澗寺。”

惠能問道:“大師,你平日念的是《涅盤經》,還是《金剛經》”

無盡藏驚詫:“啊,你也懂得經文貧尼日常念誦的是《涅盤經》。”于是,她跟惠能談論起《涅盤經》來。

“《涅盤經》是佛陀圓寂之前所說的最后一部經典,也是佛教最為重要、最深奧的佛經之一。后秦道朗大師說它‘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寶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正因為此,中國歷史上誕生了‘道生說法,頑石點頭’的著名典故。從古到今,有許多人窮其一生傾心研究《涅盤經》……”惠能侃侃而談。

劉志略平時也篤信佛學,故此,不時插進話來。三人越談越投機,一談已到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小鳥在屋后那株荔枝樹枝頭“吱吱喳喳”地叫,無盡藏方起身告辭回山澗寺。

在劉志略的再三挽留下,惠能暫時在曹侯村住了下來。

他經常與劉志略到山澗寺聽無盡藏誦經。

惠能善于領會經中的大意,聽其誦讀后,便能向無盡藏與劉志略講解經義。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劉志略和惠能又到山澗寺聽無盡藏誦經。

行走在通往山澗寺的山道上,清澈透明的山溪清泉環山澗而過,天藍、地綠、水清、寺凈、路暢,雖是秋日中午時分,卻依然能感覺到山間清風帶來的陣陣涼意。源自山澗寺后龍山上的山泉水順著山溝潺潺流下,為山澗寺勾畫出一派“小橋流水,脫離塵俗、幽靜清秀”的美景。

無盡藏一見到劉志略和惠能,便請他們上座。

喝過茶后,無盡藏拿起放在桌上的那本佛經,向著惠能,道:“昨晚夜讀這本佛經,有幾個字我不認得,正巧今天你們來了,正好向你請教請教。”無盡藏翻開佛經,指著書頁上面那幾個字,遞到惠能面前。

惠能剛想接過經書來看,突然,他覺得耳邊嗡嗡作響,凝神細聽,似是一個老和尚在跟他說話:“法王謹記,在世人面前,尤其是佛門中人,千萬不要透露您讀書識字之事,恭請謹記于心。善哉、善哉。”

這聲音,惠能感到熟悉,似在哪里聽過……

惠能在心里問:“大師,為什么不能說呢?”

老和尚言:“凡事皆有前因后果之理,法王又何必為未來之事相問呢?您還是好好養好身體,早日上路求法去吧。”

此時,惠能就覺得自己好像被這沙啞帶磁性的聲音籠罩著,兩耳和頭上都充滿了綿綿密密的聲音,似乎說話者就在頭上,就在身邊。

無盡藏見惠能癡呆地立在那里,嚅動著嘴唇,似乎在和其他人說話。

無盡藏見惠能欲接經書而不接,忍不住再次指著書頁上面那幾個字,遞到惠能面前,說,“請指教指教。”

“向我請教文字”此對,惠能回過神來,言不由衷哈哈地笑了起來。

惠能笑罷,搖著手道:“說來慚愧,我牛頭大的字也不認識;不識字讀不了經。”惠能說到這里,又不忍卻了劉志略姑姑的意,故又說,“不過,大師若是把經文讀出來,或許我能為您解答其中的意思。”

“牛頭大的字也不認識?”無盡藏笑容可掬的臉上,浮起了一絲淡淡的凝云……

無盡藏垂下眼簾,以略帶責備的口吻說道:“佛戒妄語。所以,學佛之人,誠實第一。你連個字都不識,怎么能解釋經文之中甚深的佛法呢?又如何能解釋經中的含義呀”

“佛法真理,與文字無關!”惠能語出驚人!

劉志略被他的這句話震驚了:“什么?神奇玄妙的佛法,與文字沒有關系?那么,還要這些珍貴的佛經做什么?唐僧歷盡艱辛,去西天取經,不就是為了帶回經書嗎?”

惠能又道:“佛法的精妙之處,并不在文字上。”

劉志略和他姑姑像不認識他一樣看著惠能。

而惠能,卻莫名其妙地吸了吸鼻子,一邊四處尋覓,一邊說道:“花香從哪兒來的?”

這惠能,不但是個“文盲”,而且真的像瞎子一樣,連無盡藏供在佛龕前的那簇爛漫的山花都視而不見。

無盡藏用手指著供桌上的花瓶說:“貧尼每天清晨采野花供佛。室內的淡淡馨香,就是佛龕前那簇爛漫的山花散發出來的。”

惠能沒有說話,只是側著耳朵,像在傾聽著什么……突然,不著邊沿地問:“哪里有人彈琴呢?”

劉志略聽惠能如此一問,真個是有點哭笑不得,沒口氣地解釋說:“這座寺廟之所以叫山澗寺,就是因為附近有一道山澗,澗水叮咚,宛若琴聲一般。你看,就在那邊。”劉志略的手指向寺外。

惠能的目光沒有順著劉志略的手指指引的方向望去,而是認真打量著他的手指頭。

劉志略又好氣又好笑,說道:“賢弟,你本來是一個十分精明的人,今天是怎么啦?你看我的手指干什么?手指既不是澗水,也不能發出聲音!”

這時,惠能才哈哈大笑著說:“你們看,佛法的真諦,就像美妙的花香,也像動聽的流水;而文字,就猶如你們指給我看的手指。手指能指出花香與流水的所在,但你們的手指本身,并不是馨香的山花,也不是動聽的溪水。而且,看美麗的花朵,聽山澗的流水,并不一定非要通過手指不可。”

最后,惠能點撥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所以,不能對經文產生執著。”

無盡藏聽了惠能一番醒世妙語,如醍醐灌頂,“天哪,您簡直是一尊肉身菩薩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貧尼何德何能,竟然得遇活菩薩光臨!”

無盡藏站立起來,整理好袈裟,展開拜具,向惠能五體投地拜了下去……

惠能一個在家之人,無論如何也不肯受無盡藏尼師這一拜。可她是一位比丘尼,自己是一個男人,又不能用手去攙扶她,他就趕緊搶先跪了下去……

那一段時間,惠能與劉志略白天一起參加勞動,晚上便去聽無盡藏念經。聽念經完畢后,他反客為主,倒過來向無盡藏尼姑講解經義。

惠能雖然從未接觸過《涅盤經》,但他自從聽聞安道誠誦讀《金剛經》之后,心中得悟,深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三昧,所以,能夠一通百通,一聞千悟。

無盡藏更預感到惠能是個奇異的人,于是,就將此事遍告村中有德行有名望的長者,說:“惠能是一位開悟有道的人,應當請來好好供養。”

不久,就有魏武侯曹操的玄孫曹叔良和附近的居士,爭先前來瞻仰禮拜。因為惠能尚未落發出家,人們稱他為“盧行者”。

鄉里的耆老聽說此事,競相前來禮敬,跟惠能交談及聽他講過經義后,都忍不住贊嘆道:“這個盧行者有如此高明的見解,已達至天機自悟。并非一般的人所能企及,恐怕是大菩薩臨世,實在可以往寶林寺出家當大師。”

于是,曹侯村的信眾在無盡藏尼師的提議下,禮請惠能住進當地著名的寶林古寺。

惠能在寶林寺住了不久,覺得沒有名師點撥,難于成大器,他更是難忘自己本誓求師的初衷,打算到黃梅拜謁五祖。

臨走的那天,劉志略為惠能舉行了一個隆重的送行宴會,宴請了村里眾鄉親。

惠能在宴會上與村里前來赴宴的民眾一一話別。

晚上,他與義兄劉志略在客房促膝長談到深夜。

西斜的月光透進房間,水波一樣清凌凌地浮在地面上。窗外樹枝搖動,月光星星點點像散落了一地的碎銀,似乎能聽到它滑落下來叮叮當當的聲響。

惠能悄悄收拾好行裝。他把行囊挎到肩上,輕輕打開房門,側耳聽了聽,院里悄然無聲,唯有蛐蛐歌唱著明月的皎潔。

惠能走過院子,輕輕拉開大門,一只腳剛剛邁出去,從志秀的閨房方向傳來淡淡的憂傷的歌聲:

江南月,如鏡亦如鉤,如鏡未臨紅粉面,如鉤不展翠幃羞,空自照東流。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模版設計:,。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