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落難情緣小說>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落難情緣-第264章 落葉歸根(2)
更新時間:2023-10-29  作者: 洪門十一少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洪門十一少 | 明智屋小說網 | 落難情緣 | 放逐 | 情緣 | 神醫 | 強勢回歸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正文如下:
“你先去準備船只吧。”六祖看向法海,“老衲要落葉歸根了。”

法海一聽,頓時明白六祖要回新州老家了,只好點著頭說;“師父,弟子就去準備船只。”

法海離開大雄寶殿后,六祖惠能見弟子們仍然有疑惑的表情,便繼續開示說:“諸位弟子,你們要排除心中妄念。保持內心的寧靜與清凈。如果想要獲得無所不知的智慧,必須要通達一相三昧與一行三昧。”

有位剛到來不久的年輕弟子站了起來,問:“何為一相三昧呢”

六祖惠能解釋:“如果不執著迷戀于那些有形可見的東西,不生厭惡喜愛之情,不起貪取和拋棄之念,不計較成敗得失,心中無牽無掛,安適閑逸,恬靜淡泊,超然物外,這就叫一相三昧。”

年輕弟子再問:“那么,何為一行三昧呢”

六祖惠能釋義道:“無論身在何處,無論行住坐臥,若懷有一顆單一純正的心,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那么,就日日好日,處處好地,自己便真正擁有一方極樂凈土。這就叫一行三味。”

眾人大悟:“原來如此。”

六祖惠能:“如果你們擁有這些,就像種子埋藏在地面一樣,自然會長出菩提之芽,結出菩提之碩果。”

眾人贊成:“師父今天替我們說法,猶如天降及時雨一樣,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六祖惠能的壽眉一展:“你們本來具有的佛性,就如同地里的種子,遇到雨露的滋潤,便會萌芽生長起來。繼承我的禪法宗旨的人,定會得到善提正道,結出真正的佛果。我再送一首偈語給你們吧。”

眾:“請師父開示。”

六祖惠能又吟誦起偈來: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念完倡語后,六祖惠能再向門徒講到人的本心如同教法一樣,并沒有兩種,鼓勵大家各自努力,在日后弘法時,要根據各自的不同境遇去靈活行事。

坐在前面的法達忍不住將困在心頭許久的疑惑提了出來:

“請問師父,從佛祖開始傳授佛法,迄今共有多少代了”

六祖惠能:“從遠古以來,諸佛出現于世傳法,不計其數。我們禪宗早期于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在莊嚴劫中,有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在賢劫中,有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合稱七佛。釋迦牟尼佛所傳的一祖是摩訶迦葉尊者,二祖阿難尊者,三祖商那和修尊者,四祖優婆掬多尊者,五祖提多迦尊者,六祖彌遮迦尊者,七祖婆須密多尊者,八祖佛馱難提尊者,九祖伏馱蜜多尊者,十祖脅尊者,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十二祖馬鳴大士,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十四祖龍樹大士,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祖羅候羅多尊者,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二十祖暗耶多尊者,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祖摩拿羅尊者,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二十四祖師子尊者,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尊者,二十九祖慧可大師,三十祖僧璨大師,三十一祖道信大師,三十二祖弘忍大師,我算是三十三代祖了。以上諸位祖師,都有傳承,以心印心。希望你們將來也能代代相傳,不要令佛法中斷失傳。”

眾門徒聽后,眼界大開。

六祖惠能見沒有門徒再提出新的問題,才叫眾人各自散去。

一日,六祖惠能踏著晨霜到寶林寺各處走了一趟。

輕風吹來,高大的菩提樹上有幾片黃葉悠悠地飄下,落到六祖惠能的面前。

六祖惠能彎腰撿起地面的一片黃葉,置于眼前凝視了好久,自我吟哦道:“呵,落葉歸根!”

這時,法海與神會一邊談著寺中的事,一邊朝這邊走來。

法海趨步上前,匯報說:“師父,您昨天吩咐弟子去辦的船只已準備好了。”

六祖惠能道:“神會、法海,為師該啟程返回新州了。”

神會巴眨著眼睛:“什么時候啟程”

六祖惠能:“就在今天。”

神會感到意外:“這么快”

六祖惠能:“不算快,是時候了。”

法海問道:“師父,你要帶多少人去”

六祖惠能:“僅帶六人,你與神會也要隨行,從水路出發。”

曹溪溪口,寶林寺所有和尚都穿戴整齊,到來替師父送行。

山風,吹拂著兩岸山坡的李樹林。

六祖惠能身穿金紅色袈裟,拄著錫杖,登上小舟。

神會、法海與智常等六位僧人攜著行囊,隨后上船。

六祖惠能深情地眺望著曹溪這片使他佛業宏張的寶地,望著岸上擠得滿滿的弟子,吟哦道:“葉落歸根,來時無口。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我此形骸,歸必有所。”

眾徒弟問:“師之法眼,何人傳授"

六祖惠能答:“有道者得,無心者通。”說完與眾弟子揮手作別。

六祖惠能乘坐的木船從韶州出發,從曹溪兩旁的李樹林穿出,輕舟徐徐離岸,沿著北江順流而下。

清清綠水,點點白帆,脈脈青山,燦燦野花,深深藍天,片片白云……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美好。連佇立船頭的六祖惠能的蒼老身影,也融在這和諧的大自然里。

江水碧綠如緞,兩岸峭壁似削。

藍天遼闊,水鳥翱翔。

眼前是美景無限,但在六祖惠能眼前浮現的卻是人生走過的一幕幕:金臺寺聽經,到湖北東禪寺投奔五祖,也得祖傳圣衣金缽,及后躲藏懷集、四會、新州十六余年,直至復出后廣州法性寺剃度,在韶州寶林寺大開“頓悟”法門,眨眼之間,又三十多年了。

這長途跋涉的人生之路,何等的曲折,何等的艱辛!思前想后,六祖惠能止不住情思萬千,感慨良多。

輕舟在江面行了好多天,由北江順水直下珠江,再溯流而上,到羚羊峽口時,已是殘陽夕照,歸帆點點了。

在落霞滿天之時,六祖惠能他們所乘的輕舟經過古城端州,在城西一個碼頭泊定。

船家見天色已晚,指著被風浪打得左招右擺的輕舟,對六祖惠能師徒說:“大師,現在天色已晚,江上刮起大風,浪頭那么大,連夜行船,不大安全。我們倒不如把船靠泊,先燒飯吃了,歇息一晚,明早再啟程,好嗎”

六祖惠能點了點頭:“好、施主,那就先休息一晚吧、你行了幾天船,也夠累的了。”

神會向六祖惠能道:“人說這里風景如畫,我們何不趁隙上岸一走,瀏覽一下城中美景呢”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模版設計:,。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