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落難情緣小說>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落難情緣-第400章 雪竇寺問禪
更新時間:2023-11-27  作者: 洪門十一少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洪門十一少 | 明智屋小說網 | 落難情緣 | 放逐 | 情緣 | 神醫 | 強勢回歸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正文如下:
《落難情緣》第400章雪竇寺問禪《落難情緣》第400章雪竇寺問禪(第1頁/共2頁)→這一年,布袋和尚路過雪竇山。

雪竇山之中,有一條長達百尺的瀑布飛流直下,還有一列巍然高聳的峰巒直插云霄。

飛瀑迅疾而落,雷霆萬鈞,滌蕩人的魂靈;千仞孤峰險峻挺拔,壁立云天,令人嘆為觀止。

如此風景清幽之地,自然是禪修勝景,所以,很多年之前,就有禪僧在這里建寺修行。

這些年來,雪竇山中的雪竇寺,也是布袋和尚喜歡落腳的地方。

因為,這里的主持常通禪師,是他的知心道友。

四十年前,雪竇寺來了一位高高大大的禪師——常通禪師。

常通本是河朔邢州人氏,俗姓李。

他不遠萬里,從黃河之濱來到湘江之畔,參偈長沙景岑大師。長沙景岑大師問他,“你是何處人?”

他回答道:“是邢州人。”

長沙景岑無風起浪,陡然亮出凜冽的禪機:“我說你不從那個地方來!”

常通毫不猶豫,立刻凌厲反擊:“和尚你曾經住這個地方嗎?”長沙景岑大師開懷大笑,首肯了他的悟境。

從此,他繼承了長沙景岑的禪法,舉揚南泉普愿一脈的禪風。

他主持雪竇寺之后,有一次,布袋和尚前來掛單,依舊混跡在普通僧人中,宛若一粒沙子滾落在河灘上。

然而,常通禪師似乎識破了他的行蹤,主動對他說:“布袋,你時常到老僧這里,為何從不問一句禪話?”

布袋和尚居然說:“叫我問什么呢?”

這句傻乎乎的囫圇話,差點讓旁觀的人們笑死——一個僧人,居然不知道怎樣詢問佛法!如何是佛?如何是禪?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如何是佛法大意?……

千百年來,幾乎每一個禪者,不都是這樣向祖師們發問的嗎?

因為人人都想從師父口中得到一個圓滿的答案,從而立即開悟。而這個布袋和尚,面對這樣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竟然癡癡呆呆,稀里胡涂。

同是這句話,也差點將常通禪師給噎死。

然而,他心里明白,布袋和尚的話,看似懵懵懂懂,卻是故意裝傻充愣,而且還蘊涵著滾滾禪機。

常通是大徹大悟的人,所以不怕拖泥帶水、渾身落草,繼續試探說:“你也諾大年紀了,連個問話都不會!”

布袋和尚真的發問了,不過,他不是問什么佛呀禪的,而是漫無邊際地問道:“如何是密室?”

常通禪師回答:“不通風信。”

布袋和尚繼續問:“如何是密室中人?”

常通禪師豪氣萬丈,說道:“哪怕所有的賢圣前來請求,都不見一面。”

是啊,既然是密室中人,當然不與任何人相見。

于是,布袋和尚雙手合十,深深鞠了一躬——他這一拜,看似問話結束的禮節,卻又藏著機鋒——千圣不見,還受禮拜嗎?

常通當然明白,頌道:

千圣不能思,

萬圣不能議。

乾坤壞不壞,

虛空包不包。

一切無論比,

三世唱不起。

布袋和尚緊接著調侃說:“你也知道我,我也知道你。”說完,他肩上背著布袋,自顧自走了。

常通禪師沖著他的背影吟誦道:

袋貯乾坤,

杖挑日月。

嘻嘻哈哈聲中絕,

憨憨癡癡僧中杰。

令行兮一棒一條痕,

→友情連接:

《落難情緣》第400章雪竇寺問禪《落難情緣》第400章雪竇寺問禪(第2頁/共2頁)→p;逗機兮一摑一掌血。

別別,恰似紅爐一點血。

五年之前,常通禪師于七月示寂。世壽七十二,舍利塔建在雪竇寺西南一隅。

而今,布袋和尚祭掃了常通禪師的舍利塔后,久久佇立在寺前。眾僧疑惑不解,問他;“你在山門前站立了很久,是為什么?”

布袋和尚卻說:“你們只知道佛之滅度,焉知佛之未生!”

眾人凜然一顫,立刻感受到凌厲的譏諷鋪天蓋地而來——

果然,布袋和尚繼續說道:“茍知未生,定知無死。只要明白了無死二字,包你大事了畢,灑脫自在,從此與釋迦老子一個鼻孔出氣。這是我們僧家的珍寶,你們應當深信不疑。”言畢,且聽我偈:

無生無死佛家風,

不墮古今莫定蹤。

觸處原明常湛寂,

龍華雞足兩無從。

大家感到這個胖和尚的大肚子里裝著不少學問,就請他回雪竇寺里說法。

布袋和尚一反常態,不再裝傻充愣,果真滔滔不絕地開示起佛法來:“當絕攀緣,體會覺性。性本常住,永無生滅。以無生性中,示現生滅之法;以生滅性中,全體涅盤真如。汝自不審,認假為真,執著世諦,甘受輪回,空遭涂炭,猶未醒悟。若能回首知非,旋機破蛆,不越一念,洞見真源。”

他的意思是說,當我們的心不再向外馳的時候,回光返照,內觀自己的本性,就會發現,自性不生不滅,清凈無染,能生萬法。正因為自性不動不搖,所以在生生滅滅的現象中,能體現出它的如如不動。

一位禪僧聽得津津有味,從大眾中走了出來,問道:“如何是頓漸法門?”

布袋和尚吟誦了一首偈子:

汝心即正智,

何須問次第?

圣凡都不到,

空花映日飛。

那僧又問:“如何是道?”

布袋和尚仍然回答以偈子:

碧水映孤峰,

寒潭映皎月。

爾我不知蹤,

須彌足底越。

布袋和尚在雪竇寺住了下來。

有一天,他在寺院的一個角落,發現有一個僧人正在偷偷數錢。

他悄悄走了過去,猛然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那個僧人嚇了一跳。

他卻嘻嘻一笑,伸出一只手,大言不慚地說:“給我一文錢。”

這僧說:“布袋和尚,你為何落到了這個地步?連一文錢也要向別人乞討!”

“我是到了這個地步。”布袋和尚說。

這僧說:“若是真的到了這個地步,你就拿一文去吧。”

這時,布袋和尚反而問道:“你為何到了這種地步?”

這僧不由一愣。是啊,一個拋家離鄉的出家人,本應以修心悟道為根本,為何沾染上了銅臭氣,變成了流俗僧?

布袋和尚指著他說:“你本來是佛,為何留戀凡情?你應當速速斬斷諸緣,滌蕩惡習,全力參究心體無生,體悟妙明真性。如果你獲得了無礙圓通的智慧,就是大羅漢。否則,枉自為人一場屈殺了大丈夫。”

這僧幡然大悟,拋下銅錢而去。

然而,布袋和尚卻拈起一文錢,對圍觀的眾僧說:“這是龍華會里的。”

龍華會,是彌勒成佛、說法、普度眾生的莊嚴道場,如何會有銅錢呢!所以,眾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他的鬼話,當下一哄而散。

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明妙,惟證方知。

→友情連接: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