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生09:合成系男神小說>重生09:合成系男神最新章節列表 >重生09:合成系男神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生09:合成系男神-第三百一十七章:埋下伏筆
更新時間:2023-09-23  作者: 辛老板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辛老板 | 明智屋小說網 |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 小說在線閱讀 | 辛老板 |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正文如下:
最新網址:yingsx第三百一十七章:埋下伏筆第三百一十七章:埋下伏筆←→:

隨著微博不斷的推送,周瑞的冷笑話,終究還是推到正主身上了

童欣也終于在幾個月之后,發現了某人的悶騷冷笑話。

夜宵算是兩人之間的獨特暗號,但周瑞之前真的只是單純覺得有趣,隨便發發。

童欣刷到這條機場的微博時,起初也是和大部分人一樣,一頭霧水。

但越是一頭霧水,就仿佛越有一種獨特的魔力,讓她想要點進去看看這個博主是什么人,順便關注一手。

可能周瑞的20萬粉絲都是這么來的吧。

結果點進去后,發現博主每一條微博都在叫喚想要吃夜宵,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

這是有多想吃夜宵啊.

尤其是有幾張照片,明顯是在復大周圍,心中漸漸有了一個自己都覺得好笑的聯想,所以干脆截了圖找周瑞問問。

周瑞嘴硬道:“啊?什么?我不知道。”

童欣:“還狡辯,里面有一張分明是你家,而且后面還有在川省的你這也太隱晦了吧。”

“我要是沒刷到呢?還是說你是發給別人看的?”

“沒有沒有,就隨便發發!”

“伱不是說不是你么?”

“呃”

這可真是有兩張嘴也說不清。

其實蓉城這段時間,他和童欣的聯系也不是完全沒有,但確實很少。

大家都在各自努力著,童欣要在兼顧學業的同時,處理淘寶店,偶爾還要兼職產品攝影師。

聽說起色不錯,小賺了一筆。

聊了幾句,周瑞略微猶豫,沒有呼喚童欣來找他,雖然這個時機很合適。

他和童欣是非常純粹的友誼,是基于“平等靈魂”和“平等肉體”的好朋友,這樣呼來喚去的,是對人家的不尊重。

雖然作為一個健康男性,腦子里也腦補過,之前哥們努力工作,“大干30天”,現在好不容易給自己放假了,三天不過分吧?

但不合適就是不合適。

反倒是關于去樂平市領獎的事情,和童欣多聊了兩句,畢竟當時人販子事件,童欣也算全程參與的,那小女孩的衣服都是童欣給換的。

“是么,找到父母了就好,有后遺癥么?”

“據說父母條件不錯,得到了妥善治療,應該挺好的.”

這時登機口的燈亮了。

“請頭等艙的乘客,準備登機。”

周瑞給聊天收了尾,給童欣發信息道:“我要登機了,到時候給你發照片。”

“一路順風。”

周瑞站到了所謂的頭等艙登機通道,空姐看他年輕的過分,似有意似無意的補了一句:“請頭等艙的乘客站在這邊。”

周瑞看了一眼對方,沒說話,一會兒看誰尷尬。

果然撕登機牌的時候,空姐尷尬了,用甜甜的笑容說道:“周先生請登機。”

一路飛行沒有什么插曲,頭等艙除了飛機餐好一些,座位寬一些,空姐說話都是蹲在地上說,角度比較有征服感以外,沒啥特別的。

雖然這是周瑞兩世第一次坐頭等艙,但時移勢易,他已經不會因為這種小事有多興奮了。

反倒是一直觀察著機艙內和窗戶外的飛機結構,思考著民用機和戰斗機的區別。

都是飛在天上的東西,只是設計思路和難點完全不同。

目前國產民用機,或者說國產大飛機,還連影子都沒看到,清一色是被波音、空客。

“造不出自己的大飛機”,也是比較常聽到的抱怨。

當然了,其實這個世界上能造民用大飛機的也沒幾家,能100國產的更是一個都沒。

不過咱們自有特殊國情嘛,從“打火機墊片”一直叫到“羅經”,最后叫到光刻機。

好像國內但凡有一樣設備還在用外國的,但凡有一樣零件還在用進口的,就說明我們路還很長,要認清差距。

其實國家又累又高興,累是累在方方面面都第一,這是不給其他人活路么。

全世界錢都給你掙了?你問問老美,他敢說自己全工業領域第一么?

高興是高興在,這其實是潛藏在每個國人心里的潛意識。

5000年的底蘊和文明,讓很多人覺得,我們理應成為所有領域的第一。

周瑞一邊觀察著這架波音737的設計,一邊把玩著手上的徽章。

慢慢來吧。

周瑞在飛機的上的時候,有些事情也還在發酵中。

比如楊如彬,回到了京北之后的他,開始為了四象超材料的擴大化應用四處奔走。

這部分除了調動軍工力量以外,還需要一些常規工業力量的支持,來保證供應鏈、原材料的穩健和可靠。

“磨刀石計劃”,將會是接下來數年里,最重要的軍工計劃之一。

于是他來到了工X部,串聯上下游企業,熟門熟路的奔走在各個辦公室之間。

在和某個高級別人員閑聊的時候,楊如彬想起了之前周瑞提過一嘴的事情,突然詢問道:“咱們的芯片技術,現在是個什么情況。”

對方是對全國工業情況了如指掌的老前輩,大茶杯子一蓋,好奇道:“怎么?你們缺芯片?”

“那道沒有,我們軍工的芯片都是傻大黑粗的,產能和技術都不成問題,就是好奇問問。”

老前輩道:“不算太樂觀,之前幾次嘗試產業突圍,都失敗了,地方上還被騙了不少補貼。”

“為什么起不來呢?”

“我們起步晚,也沒有形成良性運作的市場機制,企業投入大量精力研發,出來的東西放在市場上也只是落后產物,無法形成正反饋,就更沒人愿意投入了,各個領域基本都是直接去買。”

其實任何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道路上,都繞不開“買”和“造”的博弈問題。

以前嘛.缺的東西太多,國家整體上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下游,自然是“買”的風氣壓過了“造”。

而現在,隨著技術上升,逐漸觸及到人為的“壁壘”時,就不得不朝著“造”的方向發展了。

“我們人才方面也比較缺失,雖然全球范圍內這個領域頂級人才很多都是華人,甚至不乏我們送出去的,但國內確實沒幾個.”

那人瞄了一眼楊如彬:“市場邏輯和軍工邏輯不一樣,你們是不講回報,甚至可以不計代價,我們不一樣,即便是國家部門,也沒有按著企業的頭做虧本生意的道理。”

說著說著,那人狐疑道:“你不會是想用軍工思維搞芯片吧?建議你不要白費功夫,沒有大市場支撐,是搞不起來的。”

楊如彬趕緊搖搖頭:“沒有的事情,只是之前和一個專家聊起過這方面,好奇現在是怎么個狀況。”

“那就好,軍工邏輯搞點大動作還行,搞這種精密的,搞不了的。”

(本章完)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