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生09:合成系男神小說>重生09:合成系男神最新章節列表 >重生09:合成系男神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生09:合成系男神-第五百四十一章:元老
更新時間:2023-12-20  作者: 辛老板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辛老板 | 明智屋小說網 |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 小說在線閱讀 | 辛老板 |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正文如下:
元老的面相,比周瑞前世記憶里網上看到的,要年輕一些。

但,依舊已經是耄耋之年了。

見到這位,周瑞才反應過來,為什么前世沒聽過湘省農業多出名,卻是稻米大省,產量能夠和萬年黑土地的黑省并駕齊驅。

正是因為元老在這里。

這里也是雜交水稻誕生的地方。

能認出元老的不止周瑞,開明智能的其他員工,乃至項慶良都認出了這位,但凡讀過幾年書,都不會對這張臉陌生。

顯然旁邊這片“冬稻”,就和元老有些聯系,至少也是徒子徒孫的項目。

這位老人八十多了,又是在未開春的冬季,依舊親身來到田間。

元老看著“農神”,感覺很新鮮,笑呵呵道:“我聽小李說你搞了一個新農機啊,就是這個么?”

元老的鄉音很重,但還聽得懂,甚至有種莫名的喜感和親切感。

周瑞立馬自豪的說道:“是的,叫‘農神’,運用無人機技術.”

他帶著元老走到農神旁邊,為其介紹各種功能和作用。

“原本的地面農機,只能承擔‘耕、種、收’,但一旦作物成型就無法下地,無人機在這方面有很大優勢.”

“高空優勢,加上智能化系統,效率是人工的200倍.”

看著兩人的身影,一旁的關歌下意識就拿出相機,想要拍一張老板和元老的合影。

不過周瑞壓了壓手,示意她先收起來。

元老是一個在科研前線工作了一輩子的科學家,不會排斥新事物,他對這些“改變”的意義,理解的很快。

“有點厲害.打藥撒肥都標準化了,管理起來就方便嘍!”

“標準化?管理?”

元老指著后面的冬稻試驗田,說道:“這邊就是管理出了問題,抽穗情況不理想.我剛才還在批評他們呢”

陪著元老一起的幾個人,羞愧的低下了頭。

這里面大的五十多歲,小的也三十好幾了,但在元老這里,也只是徒孫級別的

這時一架大型無人機歸巢,元老仰著頭,好奇道:“這東西全自動的么?我看沒人操控啊。”

周瑞道:“這就是開明算法的能力”

他干脆從農神里薅了一架無人機出來,實物展示。

周瑞講得很詳細,元老聽得也很認真.

一連20分鐘,元老都蹲在地上,聽周瑞的講解。

結果起來的時候,可能是年紀大了,眼睛一黑,踉蹌了兩步。

嚇得周圍人發出一聲驚呼。

還好周瑞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支撐著元老的身體。

周瑞:好險好險.差點功德清零了.

元老緩了緩,尷尬道:“老了老了!蹲一會兒就難受。”

他是個不服老的但心不服,身體也得服

元老從口袋里摸出一包煙,抽出一根對周瑞揚了揚:“小伙子叫什么名字,抽煙么。”

周瑞出于禮貌,接過香煙,然后才說道:“我姓周,我不抽。”

元老一愣,心想你不抽為啥黑我一根煙

我被管著呢,一天幾根都有數嘞!

不過這個“農神”,確實有點厲害。

小年輕展示了自己的東西,元老也準備介紹一下他的領域,笑瞇瞇的招招手,說道:“你想不想看看稻子,我帶伱轉轉!”

周瑞欣然應往。

元老和周瑞走在前面,背后也跟了不少人,不過都維持了一段距離。

主要是田埂踩不下,都擠上去,埂都踩塌了。

“小伙子哪里念書的?”

“我復大畢業的。”

“這么年輕就博士畢業了?”

“我本科畢業”

元老:

當然,橫跨好幾個時代,學歷這東西元老并沒有太看重,學歷不是本事的唯一證明,甚至不是科學的唯一證明。

“我聽小李說,這套東西都是你自己發明的,公司也好大了。”

“一點點小成就罷了。”

“對農業感興趣啊?”

周瑞思慮片刻,微微搖頭:“準確的說,不是對農業本身感興趣,而是對升級生產力感興趣,而開明算法的諸多應用里,就屬農業生產方面最簡單,最好下手。”

元老點點頭。

周瑞好奇道:“元老,咱們現在畝產多少斤了?”

說起來前世光聽個概念,雜交水稻產量年年創新高,但具體是個什么數字卻忘了。

元老道:“不同品種不一樣嘞,最高2000斤有嘍。”

雖然對這個數字的概念理解不深,但周瑞知道一定是很強的,所以很真心實意的夸了一句:“真厲害。”

元老卻搖搖頭,指著地頭的“冬稻”,說道:“像我們搞這種試驗田,打個比方畝產2000斤,但是給到普通農民手里,產量要打個七折,如果土壤差一些,還要打個對折。”

周瑞好奇道:“為什么差別這么大?”

“歸根結底就是管理有問題一樣的種子,一樣的藥肥,一樣的氣候,但普通農民種啊,產量就是達不到,撒肥不均勻啊,病蟲害防治不到位啊,很多問題,種莊稼是個技術活,不是說隨便灑灑種子就行滴。”

“果也好,糧也好,菜也好,農科院一直教啊教啊,但真干起活來還是每個農戶不一樣.有勤快的,有懶的,有聰明的,有笨的.”

“你這‘農神’啊,提高效率了是一方面,能夠標準化作業很重要,只有標準化,才能推廣開來,否則我這試驗田哪怕畝產做到3000斤、5000斤,如果只有科學家才能種出來,也沒意思!”

周瑞點點頭,確實是.這倒是以前一個忽略的點。

種地是門科學,而且是現代科學,需要發展,需要總結歸納,需要教育引導.

種地最厲害的一定不是地頭老農,其實是農學家.

正想著,就看到元老走著走著,突然眼睛一亮,跳進了田里,周瑞趕緊跟上。

只見老人從無數植株中,托起一株看了半晌,最后對后面的人說道:“這個標記一下,這是雄不育株,回頭送回去留樣。”

周瑞大為震撼,這一地的植株,在他眼里根本一個模樣.

更不要說對方都80多歲了。

后面自有人來標記,元老繼續走著,說道:

“雜交水稻美國也在搞,他們那邊試驗田1200斤產量,交給下面種能有1000斤產量,我們試驗田2000斤產量,下面農民很多種出來才800斤,好多人就說中國雜交水稻技術不行,都是騙人的,還有人說中國人不行,氣得我呀”

元老表情還挺活靈活現的,是個有趣的老人。

“人家都是大糧商,是公司化在種,我們都是農戶在種,管理水平差太多了.要是我們也全搞公司化種植,小農戶生計又受影響,難搞難搞.

“你這個東西,如果可以將一部分中間環節標準化,就厲害了。”

比如現在“新農人”,一般都不會去愁“耕種收”,因為這些東西高度機械化了。

稍稍有點規模就得上機械,種子也都是農科部門研制的高產作物,都是標準化操作。

真正導致產量、質量差距的,恰恰是“藥、肥、蟲”這些還無法大規模機械化的領域。

而這個領域,就是農神的領域。

(本章完)

翻上頁

呼出功能

翻下頁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