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紅樓讀書郎小說>紅樓讀書郎最新章節列表 >紅樓讀書郎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紅樓讀書郎-第二十二章 災
更新時間:2023-10-19  作者: 商狄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架空歷史 | 商狄 | 明智屋小說 | 紅樓讀書郎 | 商狄 | 紅樓讀書郎 
正文如下:
字:大中小///第二十二章災第二十二章災→

九月十五,解元崔游道,亞元杜云京帶著另外十八名新晉舉人,一同回到書院答謝夫子們。

賈雨村他們自然很是高興,一邊命人準備酒席,一邊將書院里的童生、秀才們喊到講堂處,共同見證下舉人們的風光。

夫子們是好心,希望大家能以崔游道、杜云京等人為榜樣,繼續奮勇向前,可這卻苦了童生們。

今年的秋季,較之往年還要酷熱許多。

眾人黑壓壓的擠在一處,沒多久就開始額頭冒汗。錢大有的體型本就偏胖,此刻胸襟上的顏色都開始不同。

“真邪門。”江元白朝著兩側同窗低語,“都說秋高氣爽,這中秋都過了,怎么天氣還熱的跟六月一樣。”

薛蝌站在陳恒身邊,手中的扇子小心搖晃,安慰著對方,“等秋雨一來,應該就涼爽了。”

江元白點點頭,亦是笑道:“我今天起得早,出門時剛好看到朝霞千里。說不好,這兩天就要下雨咯。恒弟,你說是也不是?”

同是農家子的陳恒,一時不知該作何答復,只露出一個些許勉強的笑容,道上一句:“我也希望能盡快下雨。”

錢大有正熱的發昏,聽到下雨的字眼,不禁問向江元白:“你還會看天象呢?”

“你們這些城里的大少爺不懂了吧。”江元白得意道,“伱去問問田里的莊稼漢,哪個不知道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道理。”

“那都晚上了,還怎么行千里?”錢大有呆了呆,繼續反問。

江元白一時語塞,趕忙把目光往陳恒身上瞧,希望對方能出來救救場。

陳恒卻無心關注他們的討論,他的目光落看上去好像盯著,前頭夫子們作揖行禮的舉人身上,其實思緒早不知道飄到何處。

好不容易等到賈雨村宣布童生們可以退去,錢大有搶先一步走出講堂,指著晴光萬里的天空,對著隨后而來的江元白問道:“這就是你說的下雨?”

眾人笑鬧一陣,才相互簇擁著回到寢屋。

“恒弟。”薛蝌剛到自己位置上坐下,就拿扇頭點在陳恒的肩膀上,又朝著江元白努努嘴。

一直在開小差的陳恒,這才想起今天的大事,一拍腦門,起身就朝江元白、錢大有倆人走去。

“錢兄,江兄。”陳恒從懷里拿出薛蝌準備好的六兩銀子,“這是你們的月銀。”

如今錢大有、江元白受聘于報鋪,每個月會將文社內選出來的文章送到報鋪,這六兩銀子,就是陳恒給他們說好的報酬。

他們兩人也不是第一次拿錢,謙讓的話自然省卻。一人接過三兩,江元白還笑著拱拱手:“謝過陳東家、薛東家。”

“三兩銀子還堵不住你的嘴。”薛蝌輕笑一聲,指了指江元白。

陳恒心中想了想,突然坐到江元白的身側,問道:“這錢,你是不是打算拿去給妹妹們買東西。”

江元白自己之前提過一嘴,沒料到恒弟連這種事都記得,點頭爽快道:“是啊,我前幾日在街上看中好幾樣呢。”

“江兄,你不如把錢攢著等一等。”陳恒規勸道,“左右離年關也不遠,你留著錢,到時候也能問問家里缺啥,自己一次買個夠。”

“行,聽你的。”這等小事,江元白也沒拒絕,直接聽從同窗的建議。

這天下課后,陳恒沒有睡在書院中。趁著傍晚天氣微微涼爽,趕緊回家。

除了還沒回來的陳啟、陳淮津兩兄弟,其他人都坐在庭院里閑聊,見到大孫子回來,奶奶忙問吃了沒有?

陳恒略作答復,也搬張凳子坐到家人身側,聽著他們繼續聊天。

家里如今已經收拾的差不多,庭院里也搭起了棚子。涼涼夜色下,陳家的人好像又回到山溪村的寧靜時光。

“還好我聽了恒兒的,沒答應讓你留在村里。”周氏將剛剛未講完的話,繼續說道,“今年秋天這么熱,真要讓你一個人下地,指不定變成什么樣。”

陳丐山哼哼兩聲,有些不服道:“再熱也得下地干活,總不能讓長熟的莊稼給曬死吧。”

“沒事,爺爺,不是還有族長他們嗎?”陳恒趕緊出來打圓場,“今年有他們在,肯定耽誤不了你的莊稼。”

陳家的十三畝地,陳恒早就想好安排。七月他們舉家搬遷時,陳啟就將這次的秋收委托給族長。

除了要交給縣里的稅賦,剩下的糧食都由族長拿去縣里賣掉。所得的銀兩,分出一層給幫傭們做酬勞,族長自己再拿走半層,余下的錢才會托人送到陳丐山手中。

莊稼人對田里的收成清楚的很,托付的又是同一村同一族,陳丐山也不擔心自己的銀子跑了,只是頗為惋惜道:“到明年,我還得回去一趟,看看我的那些地。”

大家對這個倔強的老頭,都有些無可奈何。索性還是明年的事情,也沒必要眼下就頭疼。眾人將話題轉到這次錯過的中秋燈會上。

今年因為鄉試,揚州城并沒有大辦。陳青兩姐妹很是遺憾,自己來到揚州的第一個中秋,就錯過弟弟口中說的盛景。

大家正說著話,陳啟跟陳淮津各自提著兩袋東西,滿頭大汗的推門進來。

“怎么耽誤到現在才回來,”顧氏跟李氏趕忙上前迎過自己的男人,顧氏的目光不停落在陳啟的肩上,很是好奇道,“這買的是什么?”

“別看了,都是米。”陳啟放下東西,一邊擦汗一邊勸住翻看的顧氏。

“好好的,買這么多米干啥。”顧氏完全摸不著頭腦。

“是恒兒讓我們買的。”陳淮津替兄長作答。

一家人這才把目光都落在孩子身上,自從這孩子在揚州給家里折騰出一套宅子,陳恒在家中也有了些說話的地位。

眼見大家都往自己身上瞧,陳恒咧嘴笑道:“我從報鋪那里聽說,今年米價會漲,擔心家里不夠吃。”

“胡鬧,米價能漲到哪里去。”陳丐山難得呵斥陳恒一句,正想繼續給寶貝孫子科普下買米的竅門。他突然張開嘴看向老伴,“我……”

周氏看看他有話說不出的樣子,有些急道:“你想說啥,倒是說呀。”

陳丐山擺擺手,反而一句話也不說。只默默起身,幫著兒子們一起搬米。

一家人弄不懂情況,見天色不早,也就各自喊晚輩們回屋睡覺。

晚上,陳丐山跟周氏躺在床上后,才將庭院里憋住的話說出。

“你還記得淮津頭胎剛出生時,碰上的那場旱災嗎?”

周氏一聽就皺起眉頭,有些發怒的背過身去,“好好的,你說這個事干啥。”

“你看你。”陳丐山推推她,給老伴解釋起來,“我這不是跟你說事嘛。”

“說啥。說我那可憐的孫子?”周氏被掰過身子,有些生氣道,“我是不想回憶那段日子,花錢買個菜葉子都買不到。”(注1)

“當時,你跟兒子們去縣里的救濟鋪扛米回來。不知道我跟兒媳在家多擔心。”

“深怕你們路上碰上劫道的,好不容易等你們回來,煮個米也要小心翼翼。晚上睡覺,還得你們拿著刀守在門口。”

“這樣的日子,你愛想你想,我是半點不愿意再去想了。”

“你先別急,我就是覺得,今年這秋天熱的邪乎。”陳丐山搖搖頭,滿是狐疑道,“你說這天氣,像不像我們那時候?”

周氏猛地瞪大眼睛,夜色下的眸光中,滿是驚恐。

趁著夜深人靜,陳恒鎖好自己屋內的門窗,從床底下拿出一個木質的小箱子。

箱子是陳啟的手藝,上面的鎖倒是陳恒自己買的,鑰匙就存了一把,一直都是貼身保管。將箱子放在桌上打開,陳恒將擺在最上面的話本統統移開,從最底部掏出一本小冊子。

小冊子上的內容,都是他這些年能想起的書中情節。陳恒自然不敢用字體記錄,用的都是上輩子建國后才有的拼音縮寫。

陳恒翻到其中一頁,對照著拼音縮寫,他在心中默讀出這行字的意思:劉姥姥第一次去賈府討錢糧時,應是在林妹妹十歲、十一歲左右。

他記不住劉姥姥具體幾時去的,只想起劉姥姥家是個田莊上的莊稼人,正巧那年碰上天災干旱,田里半點收成都沒有,自己一家人日子過不下去,才厚著臉皮去到賈府討些救命的東西。

當時回憶起這件事,因為跟天災有關系,陳恒當即就找本子記下來。

注1:此話的出處,來自于司琪,她去要雞蛋羹的時候,大觀園小廚房的柳嫂子就抱怨雞蛋太貴,她說:“別說這個,有一年連草根子還沒了的日子還有呢。”

這場旱災,不是我編的哈。

今天卡文是真的卡文,總感覺就是差點意思。我先去寫第二章,回頭再一起修改吧,抱歉,抱歉,讓你們久等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