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茍在手術室加點升級小說>茍在手術室加點升級最新章節列表 >茍在手術室加點升級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茍在手術室加點升級-第二百六十二章 開個小馬甲
正文如下:
第二百六十二章開個小馬甲(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開個小馬甲(求訂閱)←→:最新網址:mayiwxw

“這東西,你會操作的?”林介墨看到方閑主動靠近,倒是也反應了過來。

方閑是個啥人啊,見兔子都未必撒鷹。

“可以的,鄧教授。”方閑看了看這臺頗為熟悉的儀器,覺得中正公司還是挺講人情味兒的,把他之前在慈縣人民醫院里搗鼓的那一臺儀器直接搬運了過來。

只是方閑不知道為何沒有得到通知。

不然的話估計林介墨教授也不會直接打電話罵人了。

“那就好,可以試一下么?我已經讓人從門診收治了幾個病人過來。”林介墨教授問。

湘南大學附屬醫院,一般是不讓骨折的患者直接住院的,是因為骨折的手術比較簡單,懶得占了床位。

不過,還是有骨折的患者,會選擇來湘南大學附屬醫院里,診治骨折,只是總住院會酌情看是否能手法復位。

“可以的,林教授,但是選擇骨折分型的時候,還是不要太狠了。這樣的手法復位輔助儀,目前可以提供的手法復位的熟練度上限就是3級。”方閑解釋了一句。

科室里,其他的教授和副教授們,則都嘖嘖稱奇。

宋煜副教授聞言則是說:“好家伙,你到底還藏了多少東西啊,進去了創傷中心后,楊老教授和周老教授,沒少給你投喂吧?”

這一點,真的是很多人都羨慕不來的。

方閑能夠通過創傷外科進入到創傷中心,本就是方閑自己爭取到的。

只是進了創傷中心,未必能留下來。

像方閑這樣,在創傷中心里面,一進一出,如今更是直接跳出來的,更是少數。

雖然說,目前而言,專科和操作的巔峰是在專科,但是作為醫生,在創傷中心里,治病救人,這種其他專科難以比擬的成就感,有時候也不是專科的醫生可以羨慕得來的。

創傷中心很累,可專業也不輕松。

林介墨教授只是給住院總打了個電話過去,早就準備好的骨折病人,就被人從急診科陸陸續續地帶到了創傷外科的操作室里。

只是,這病人咋一看,好家伙,科室里站了二十多個白大褂,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皆備,一下子就緊張起來。

“不是,醫生,教授,伱們這?我這病很嚴重嗎?”

這陣仗可是真的有點嚇人的。

“沒有沒有,你放心啊,我們今天只是為了測試一款相對比較新穎的儀器,你就是個小骨折,沒問題的。”林介墨教授上前走了兩步,一邊走近輪椅。

宋煜副教授見狀,則是立刻把家屬帶到了一邊,開始談話簽字等去了。

這手法復位輔助系統,目前屬于是新事物,可以開展的東西非常多,科研嗅覺但凡稍微靈敏一點的,都知道可以開發出很多大小課題。

玩笑歸玩笑,鄧勇教授還是耐心地給患者解釋了一下這個儀器的用途,以及大概介紹了一下科室里站著的人,到底有多少。

聽完鄧勇教授的解釋,這個患者的心情才稍微好轉一下。

“原來是這樣啊,可算是嚇壞我了,我還以為我摔到了不該摔到的地方,有生命危險。”這漢子拍了拍胸脯,短時間內都忘記了疼痛。

比起在急診科內,很多醫生基本上愛答不理的態度,驟然間跑出來這么多白大褂對他一個人招呼。

一般人都會覺得自己是命不久矣。

待得宋煜副教授把知情同意書拿來后,方閑看到了上面的簽字,才說:“好的,大叔,辛苦你要躺上來,你是左側脛骨的骨折。”

“對,你的患肢不要用力!”方閑一邊攙扶著他,一邊靠近了手法復位輔助系統的躺位平板上。

且方閑在談話簽字這段時間,就已經對他的X線照片十分熟悉,所以沒有特別的地方,交待他耐心躺好后,方閑就立刻打開了紅外骨成像系統。

他才躺上去,方子業就先找到了脛骨骨折的固定位設計卡槽以及操作位的軟墊橡膠卡槽,待得固定位的卡槽將股骨內外側髁平面固定好后。

方子業大概調整了一下患者的參數,一邊解釋說:“鄧教授,這里需要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還有體重,大概計算一下患者的骨直徑,也可以測量得到結果。”

“然后根據公式把相應的數據調節好后,操作位就會釋放出從無到最低限度的牽引力值。”

“其緊急制動的上限是雙倍牽引力,這個是不用擔心會對患者造成損傷的。”方閑說話間,按下了兩個按鈕后。

只見,操作位與固定位中間的床墊往兩端撤開懸空。

分別固定好后,力量正以2N3N的速度在逐漸跳動……

大概在紅外顯示儀上看到骨折的斷端已經徹底松解分開,斷端形成遠離移位后,方閑才又操作輔助儀器對骨折的近端和遠端進行對合設計。

大概十秒鐘的處理后,操作位就開始上下左右移動,預先設計的模式圖在顯示屏上認為復位對接接近解剖復位時,牽引的力道才慢慢松懈。

在斷端分離移位只有三毫米的時候,它再次經過了調整……

兩分鐘后,牽引的力量全部松懈,斷端就此卡緊。骨折復位成功。

與此同時,下方已經撤開承重板,也是適時閉合,穩穩當當地接住患肢的重力,沒讓患肢再懸空。

再接下來的操作,就是石膏外固定術了。

這一操作,林介墨教授沒有讓方閑親自做,而是找了之前方閑的一個師弟去給病人打石膏的時候,林介墨才稍微有了門道。

問:“所以,現在這手法復位的輔助系統,我們需要操作的步驟就是開機,去紅外儀感測骨折部位,然后操作位和固定位兩個點位會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地進行旋轉到位?”

“是的,鄧教授。”

“之前的設計只有一百八十度,且不能識別復雜骨折,但是如今都是已經修正了過來。”

“操作的過程也很簡單,重量參數,骨折的寬度,得到一個大概的計量牽引力的結果,然后交由手法復位輔助儀自行復位即可。”

“這套儀器現在有三個緊急制動點。”

“一個是力量過大,不僅是牽引力過大,骨折斷端之間的壓力超過30N,也會緊急暫停,避免壓縮性骨折。”

“第二個是錯位的尺度超過了骨直徑的十分之一,也會緊急制動。”

“畢竟,功能復位不是手法復位輔助系統的最終標準。”

“第三個,如果操作過程中,發現任何隱匿性骨折,一律緊急制動。所以,這套儀器需要在術前,對骨折的分型等進行一下大概的分析和統計。”

“可以直接和影像科的閱片系統連接……”方閑細細的解釋。

而聽到方閑說這么多,林介墨教授愣了愣,然后道:“你是參與了全過程設計么?你怎么了解這么清楚?”

不可能啊,方閑哪里來的這么多時間?

一般而言,這樣的操作復位輔助系統,從出現到臨床應用,至少也需要一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方閑怎么可能有這樣的時間。

那是一般人去開發,方閑目前的手法復位術的水平,豈能是一般呢?

這是最好的帶教經驗粗胚,基本上沒有方閑無法復刻和模擬的,甚至方閑還可以站在對方的層次和角度去理解一個病種,從而得到他的疑惑點,精準地予以指點或者修正。

甚至方閑非常有理由猜測,5級技能可能是臨床操作以及治病救人的一個巔峰,但是5級技能再往上走,就是純粹的理論和帶教方面的能力提升了。

幾乎所有的學者,或者對學習這個活動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教學,要么就是三種模式,一種是學生自學,誰上課都無所謂,第二種就是哪一個人上去照本宣科,或者另類的照本宣科。

第三種,能夠通透學生的視角,知道學生需要什么,處于什么一種狀態的人,少之又少,幾乎只存在于理論中。

在華國,大部分的老師,不,應該是全世界的絕大部分老師,在教學環節,都是采用的高能量灌溉。

即老師的認知范圍遠遠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然后進行講述形式的灌溉,基本沒有什么人能夠轉化為學生的視角,管控自己的認知能力局限到學生的水平,知道他們需要什么。

技術的發展也是一樣的,之所以很多技術、理論的突破,是需要天才來推動的,就是因為,只有天賦,才是決定一個人絕對上限的因素,而不是單純的努力。

同樣的情況下,你與一個資質比你好的人同樣努力,你只會別他拉開得越來越遠。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想要對一個機器進行教學和修正,那難度系數就更加大了。

但方閑不一樣,他在手法復位術方面,是可以把自己的認知都給壓制下來,然后又可以把壓制的認知紗布給撕開的。

這個境界的手法復位術,無法通神,但能夠在教學層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自然,方閑也覺得,可能5級手法復位術之上,還能精進,只是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認知和水平,需要進一步的去拓展。

而拓展這樣的突破的途徑,除了提升科技水平之外,就是理論性的突破。

但每一種都很難,自己所能夠達到的,只是當前時代的最高標準。而無法躍遷到數千年甚至數萬年后。

緊接著,林介墨教授就好奇了起來。

當即打發走第一個病人,讓宋煜副教授跟著他去復核術后復查的平片后,就讓方閑手把手地教他該如何使用這個機器。

這一次,是沒有病人情況下的教學。

方閑說得也很仔細,科室里引進這么一臺機器的花費不小,如果不能發揮作用就是浪費,但如果可以發揮效用,把它放在手術室或者是急診科的操作室,那就是物超所值。

大概二十分鐘后,林介墨教授就在方閑的指點下,按部就班地開始了一臺手法復位術。

說實話,鄧勇教授第一次做手法復位術,時間可以推送到二十年以前,那時候的他,做好一臺手法復位后是很興奮的。

但是這么多年以來,鄧勇教授早就麻木了。

莫說是手法復位術,就算是重建一個骨盆,也不過是日常工作,常規開展的手術而已。

就像你第一次日收一千時,肯定非常興奮。

但是常規月入十萬,突然有一天只有兩千五,他會覺得沒什么啊。

是一個道理。

林介墨教授操作了兩臺后,也就覺得失去了樂趣和意義,只是感慨道:“人類啊,偷懶才是進步的原動力。”

“你們玩吧,差不多也應該會了。”

林介墨一走,接下來的主場就是另外一個教授了,也就是剛從創傷外科行政主任退下來的郭教授,郭教授之后是他們組的副教授……

林介墨與方閑并行,一起先下了樓。

“小方,自己搗鼓,忙不忙啊?”林介墨關心著問。

“還好,林老師,有點忙。”方閑也不虛偽,要說不忙真是假事,但事情總要一件件做,不能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

“如果需要人手幫忙的話,創傷外科的人手雖然相對不夠,也可以給你勻過來幾個。”

“帶隊伍這種事,其實還是自己人好。”林介墨如此建議。

方閑目前帶的人,除了秦瀧和鐘康罄外,一個汪洋,另外一個楊鏤關,都是個啥玩意啊。

方閑知道骨科的老師都記得自己是創傷外科出身,或許以后自己也要回到骨科去。

便轉頭說:“林老師,還好的,如果有需要的話,我肯定會開口的。”

“目前的話,我們團隊也還挺不錯的,人手也夠。”

“雖然說,汪洋老師之前可能是有點聲名欠佳,但他現在已經慢慢學會了收斂。”

“楊鏤關師兄,最近也和汪洋師兄之間合得來,相互探討得非常積極。”

“要是他們能夠安定下來,不爭爭吵吵就好了。”

林介墨狐疑轉頭,聲色錯愕:“你是怎么做到的?這兩個神仙你也可以收攏他們的性子?”

方閑認真地想了想,回:“可能是我比較年輕吧!”

(本章完)

最新網址:mayiwxw←→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