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超時空史記小說>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超時空史記-第305章 朱元璋:你們城墻掛我牌位?
更新時間:2024-04-11  作者: 業火之劍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明智屋小說 | 超時空史記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正文如下:
最新網址:dingdiange第305章朱元璋:你們城墻掛我牌位?第305章朱元璋:你們城墻掛我牌位?業火之劍:、、、、、、、

楚禎回到海城,去了一趟宋朝,和李清照逛了兩天的汴京城,再去一趟大觀園,與林妹妹又吃了一頓冬日蔬菜宴。

因還未到元宵,且記著朱棣靖難的事,楚禎就先回來了。

第二天,九點。

楚禎在電腦前看著視頻,召喚了他們過來。

一會兒后。

“你兩個未過門的媳婦都沒來?”

朱元璋從樓下走上來,見楚禎一個人坐電腦前,因此問道。

若是她們在樓上,楚禎也應該是在上面。

楚禎沒吐槽兩個未過門媳婦這句話,只回答說道:“還沒,你先坐,我看完這段視頻。”

“什么視頻?”

朱元璋聽到視頻里說什么“河流”“阿姆河”“季風氣候”,便走過去看。

楚禎邊看視頻邊說:“講的是河流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的確重要。”

朱元璋贊同:“黃河每年泛濫,自大禹治水以來,歷朝歷代都有治理,每年征發大量民夫。”

“生產力不夠的確很難搞定。”

“生產力夠了會怎樣?你們現在是怎么治理黃河的?”

“綠化和大壩。”

“綠化?”

朱元璋看著視頻,才發現里面講的不是治理水患,而是講一條河流對文明的重要性。

而且不是講黃河,講的是西域那邊,那兒有個國家,九成人口都住在河流兩岸,其余地方都是沙漠。

他漸漸看入了迷,這地方怎么把陵墓修得那么高?!

還全都是用巨石修造。

不一會,李世民也來了,接著是林妹妹和李清照,兩位少女上四樓去換衣服。

朱棣上樓后,一眼看到朱國瑞和唐太宗兩人站楚禎身后,看著些什么。

他松了口氣,躊躇一會,還是沒敢上前,裝作看地形站在地圖面。

視頻看完,李清照兩人也從樓上走下,照例和楚禎一起給他們倒茶。

朱元璋喝了一口,沒去管朱棣,先對剛才看的視頻評價:

“每年到了田地要澆灌時,缺水的地方,村與村之間總要為搶水而鬧出點事來。剛才那視頻內,幾個國家修筑大壩攔截水源,鬧出打仗的事,也和這差不了多少。”

“的確。”楚禎贊同。

李世民看向墻上的地圖:“從地圖上看,長江黃河的源頭都在西域,若是不能占據源頭,中原就會受制于人!”

唐朝現在的版圖還遠觸不到源頭。

楚禎說道:“我們的長江和黃河其實主要靠支流匯入,當然,除開河流源頭這一因素外,占據西域的好處數不勝數。”

朱元璋看了一會地圖,方才感嘆:“士兵應該保家衛國,開疆擴土,而不是死在內戰中!”

朱棣神情一滯。

這話是說三國吧?

楚禎笑了下,問他道:“燕王到大寧府了沒?”

幾人都看向了他,讓朱棣感受到了比上戰場還要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來自朱國瑞,那淡淡的、不置可否的眼神,令朱棣如芒在背!

“明日我就進大寧府城內,與我那十七弟聊一聊。”

朱棣挺直腰桿回答。

“聊什么?”

“朱國瑞”語氣平淡:“聊你們怎么學蒙古、契丹、女真、突厥,從北方南下打進中原?”

一旦燕王得了寧王的兵馬,勢力范圍也就和那些曾經的游牧民族差不多。

不同的是,游牧民族只敢在中原國力衰退時南下,而朱棣卻是在大明剛開國三十年,國力雄厚時,悍然起兵!

朱棣瞥了一眼楚禎。

這是求救援的眼神!

“還是有區別的,燕王南下,還是朱家江山!”

楚禎笑說道。

朱棣恨不能拍大腿贊同!

朱元璋的表情也緩和一些,說道:“他……燕王要不是姓朱,他即便攻下中原京城,各地的藩王也會來領兵來勤王,就跟當初靖康之難時。”

李清照躺著也中槍。

楚禎問朱棣:“現在朝廷動向如何?”

李世民問道:“上次大戰結果我還未知道,燕王可否告知?”

“抱歉,是我疏忽了。”

楚禎跟李清照和林妹妹都說了這段時間的事,但李世民還不知道。

“唐太子所求,自無不可!”

朱棣暗松了口氣,只要不是面對朱國瑞,怎么樣都成。

他開始講述上次的真定之戰。

李世民一開始就聽出燕王兵馬的強悍:

燕軍急行數日,只休息半日就攻陷了雄縣。

在援軍來之前設伏,滅了先鋒軍,再無視最近的徐凱兵馬,轉而突襲耿炳文所率主力。

聽完后,李世民贊嘆道:“燕王領軍其疾如風,侵略如火,半月間擊敗數倍于己的敵人,使燕地人心穩定,實在值得我輩多學!”

“哪里哪里,太子過獎了!”

朱棣忍不住笑。

楚禎和李清照林妹妹也在笑,論年代,是李世民更古,但論年齡,現在是朱棣大。

“人心穩定?”

朱元璋瞥了李世民一眼:“秦王你要是不說,咱都沒想到這條。真定之戰他要是贏得不漂亮,燕地如今早已人心散了,誰愿跟著注定死的燕王造反?”

李世民笑著沒說話。

朱棣也不敢看朱國瑞。

這一刻,兩位太宗此刻有了共同語言。

“這一場贏得艱難!”

朱棣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朱國瑞,說道:“我派人與領主力的朱能商議,由我親自突入南軍大營,一是趁他們剛渡河,營地防御工事還未修建,沖進去斬殺……騷擾其大軍,二是引誘他們追擊,使南軍進入埋伏圈內。”

“他換了個詞。”

林黛玉小聲跟李清照說。

朱棣繼續說:“那時我的親衛也勸我不要冒險,但我說,唐太宗圍攻洛陽時,敢以三千玄甲軍殺入竇建德軍中,他那時是秦王,我如今是燕王,唐太宗敢以身冒險,我為何不行?!于是領軍殺入,大敗南軍!”

李世民同樣謙虛的笑道:“我那時是別無選擇,時機稍縱即逝。”

“說的好,時機……”

“你就算了!”

兩人相互吹捧,朱元璋聽不下去了,罵道:“秦王打竇建德是平定天下,伱燕王打耿炳文是造反,能一樣嗎?!”

朱棣到嘴邊的話語憋了回去。

楚禎和李清照林妹妹相視一笑。

其實都一樣,李世民是造反,朱元璋他自己也是造反。

不一樣的是朱棣是在他爹面前說!

“燕王殿下,朝廷軍如今由李景隆指揮?”李清照幫楚郎君問。

“他哪里還是燕王。”

朱元璋又說道:“他造反后,他的燕王爵位早被革除,削去宗籍,如今只是庶人一個!”

朱棣立刻道:“我是我爹的兒子,這點誰也否認不了,由他怎么除名,我都要為我爹打下的江山鏟除奸臣!”

楚禎看到,朱棣一番表孝心的話后,朱元璋滿肚子的火總算平息一些。

“你說朝中有奸臣,奸臣是誰?”

朱元璋淡淡問他。

“黃子澄,齊泰二人為首,殘害我太祖骨肉!”

朱棣立刻回。

“他二人死了沒?”

83最新地址

“未曾,仍在朝中為禍!”

“哼。”

朱元璋神情冷漠,不再言語。

楚禎大概聽出來老朱這樣問,因為“清君側,誅晁錯”案例在前。

漢朝時,七國以此口號造反,漢景帝立刻把提出削藩的晁錯殺了。

盡管不能讓七國退兵,卻坐實他們反賊之名。

朱棣面露喜色,還想再說些話,但又找不到話題,只好回答李清照的問題:“如今是曹國公李景隆領兵,屯于德州、濟南、真定等地。我北平府兵馬守河間、保定。”

幾人看向地圖,除開朱元璋。

他不必看也知道這些地方在哪。

李世民對地圖也熟悉,但地名稍有些不同。

“一個月前,也就是八月末,江陰侯吳高領遼東兵馬攻我永平府,我知道后,立刻領兵馳援,擊退吳高后,再前往大寧。”

看了一眼朱國瑞后,朱棣才說出自己意圖:“準備將大寧都司兵馬收歸麾下!”

得了寧王兵馬,朱棣才有爭天下資本!

“你要怎么收?打你十七弟?”朱元璋淡淡問。

若是開打,雙方損兵折將不說,朱棣也變成殘害骨肉的一方!

朱棣篤定道:“我單騎入大寧府,十七弟與我同在北疆,關系要好,如今又同樣面臨建文削藩之禍,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抓我,何況城外還有我的兵馬。”

李清照聽了,不禁看向楚郎君,與他相視一笑。

燕王前面說那么多,結果還是帶兵前往大寧府。

“建文削藩之禍……”

朱元璋重復這話,不禁悵然,沒有再繼續問下去。

朱棣見此,以目光詢問楚禎幾人后,告辭離去。

他走后,楚禎說道:“按照史書記載,外加現在的形勢來看,燕王離開這段時間里,李景隆會領兵攻北平府。

而燕王取得大寧都司兵馬后,回援京城,在北平府外的鄭村壩第一次擊敗李景隆。”

“雙方兵力如何?”

李世民問道,又問:“皆用火槍對陣?”

“燕王大概十萬人不到,李景隆朝廷軍至少三十萬,另有一部分人在圍城。至于各類火器,當然也是有的。”

“不到一個月時間,再起一場數十萬人大戰。”李世民看向朱元璋,“洪武帝所創立的大明朝,正是國力強盛之時,兩軍對壘,此戰將會既慘烈又精彩!”

慘烈是指死的人會很多,精彩則是李世民從領軍元帥出發,希望看到一場雙方實力相當的大戰。

李清照忍不住道:“建文二年的白溝河之戰更為慘烈,朝廷軍出動洪武帝所留下的大明各地精銳,總計六十萬大軍,欲要畢其功于一役,與燕軍十萬余人決戰!”

朱元璋青筋暴跳。

李清照這才知自己說錯話了,本來是恭維洪武帝留下的大明江山強盛,卻變成像是諷刺。

楚禎說道:“白溝河之戰是之后三場大戰的開端,此一戰后,朝廷軍損失眾多,失去一戰覆滅燕軍的可能,燕王稍有喘息機會。”

“三場大戰皆是數十萬人?”李世民驚訝問。

“對,至少三十萬人。”

李世民想了想,只能感嘆:“人口增長后,大戰規模也隨之增長,楚先生后世的戰爭恐怕會有百萬人之戰?”

楚禎點頭:“七十年前的戰爭,一場大型戰役就有超過百萬人傷亡,城市被炸成一片廢墟。”

李世民朝外看一眼,看到那些高樓后,又默默把目光收回。

能把這些樓都炸為平地,足以見得后世火藥威力,以及戰爭烈度。

楚禎看向李清照和林妹妹,笑道:“幸好如今華夏國力強盛,已有七十年未有戰火,大可放心!”

李清照和林黛玉對視一眼,二人都略顯羞澀的笑著。

楚郎這番話,是怕她和林妹妹嫁來后擔心天下不太平。

朱元璋這時才問:“后面三次都是李景隆領兵?”

“不是,打完白溝河后,李景隆就被叫回應天府,換成盛庸、平安、鐵鉉等人領兵,盛庸為平燕將軍。”

楚禎說道:“但如今平安已被燕王俘虜,建文帝少了一員能打的大將!”

朱元璋一時沉思起來。

楚禎繼續說道:“許多人把靖難之役的罪怪在李景隆身上,但我認為不對,甚至首罪都算不上,李景隆沒犯多少錯誤,只是單純太過平庸,面對朱棣力不從心。”

李世民也評價說:“我沒看過戰役,但這李景隆能將五十萬軍擺開陣型,與燕王十萬兵馬對決,可見其能力。”

林黛玉難得說話,掩著小嘴笑說:“我往日看史書,看到白溝河之戰,書上寫,兩軍交戰時,忽有一陣狂風吹斷明軍帥旗,害得明軍軍心大亂,因此大敗。”

李世民笑起來,他一聽就知是錯的。

朱元璋也被氣笑,罵說:“修史書的都是些不上戰場的史官,他們知道個什么,亂寫一通!”

楚禎總覺得這句話是拐著彎罵他!

李清照也看向他笑道:“我看《明通鑒》上說,建文帝曾下旨,‘毋使朕有殺叔父名’,令諸將不得殺燕王,燕王知道此詔后,在戰場上任意策馬騎行,猶如自家庭院。”

“那些文人史官又在胡扯!”

朱元璋再罵:“兩軍交戰,豈有不殺之理?箭可不長眼睛!”

楚禎也躺著中槍一回。

不過,明史,尤其是《明通鑒》這本書里關于靖難之役的記載,很多地方都錯了,或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這些錯誤一些是亂寫,一些是有意改動,原因也很簡單,朱棣是造反,而修史是給后人看的,警示后人,所以史書本身就帶有政治傾向,有立場的進行褒貶。

再加上史官也會用春秋筆法,導致史書里的私貨更多。

比如靖難里。

毋使朕有殺叔之名,就是經典謠言之一。

還有鐵鉉在城墻掛“高皇帝”牌位,朱棣就停止炮轟濟南,也是扯淡至極。

一片混亂的戰場,誰能看清牌位上的字?

退一步講,這件事是真的!

但鐵鉉能掛靈牌,其他人也能掛。

每座城都高掛“高皇帝”牌位,朱棣干脆回北平府算了,也在北平府各城門掛“高皇帝”牌位,從此高枕無憂矣。

楚禎看了一眼“高皇帝”本人后,笑著說出了《明通鑒》記載的事。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果然刀筆小吏,該殺!

竟敢寫在城墻掛他牌位!

眾人都笑了。

片刻后,朱元璋嘆息:“這龜兒幾次以少打多的大戰都贏了,換三個將帥都擋不住他,歷經四年時間南下。”

楚禎幾人看向他。

朱元璋想了想后,認命似的說道:“咱在那邊的江山,恐怕也就只能給他了!”

楚禎沒意見,明成祖、明太宗朱棣,江山同樣是靠打下來的,其實不需要朱元璋來給,朱棣打的就是他爹的江山!

此刻身為父親、皇帝的朱元璋,想必是心情無比復雜。

一是罵朱棣這不孝兒。

二是又不免在內心深處,對這個優秀兒子表示肯定。

“四年太久,大明經不起這樣來折騰。”

朱元璋看向楚禎:“他如果順利拿下大寧都司兵馬,又守住了北平府,我再給他想辦法時收拾這爛攤子!”

楚禎答應下來,并說道:“靖難戰爭,唯一值得稱贊的就是雙方都沒有大規模殺降,尤其是朱棣,幾次大戰,俘虜數十萬人,只有幾次小規模殺俘虜。”

明成祖殺起建文舊臣來毫不手軟,但對降卒卻都是遣散,任由他們回家,或者再次被朝廷召集,甚至鄭村壩大戰時,因天寒地凍,也沒有選擇追擊。

朱允炆一方沒殺降卒,沒攻占朱棣太多地盤也是一個原因。

李清照說道:“史料里有朱棣遇到一個士兵,得知他是孝陵衛后,悲傷的說‘天下士馬固多,豈少此數人’,把俘虜到的孝陵衛都送回去了。”

朱元璋半晌才說:“此小事不一定是真的,等我見了建文帝,再問他。”

楚禎看出來,他心里憋了不少問題,等著問朱允炆,以及朝中那些輔佐大臣。

事情聊完后,他們兩人要回去,楚禎也準備再去一趟朱棣那里。

“先生。”

李世民試問道:“不知你在戰場上看時,手機能否拍下大明軍與燕軍作戰的畫面?”

幾人看他,李世民再解釋:“大唐如今有了萬余火器,但從未真正使用過,戰場上的打法還是原來的,諸將也不知該怎么用火器打仗!”

楚禎笑起來,難怪之前他恭維朱棣,又特意提到火器,原來是想從視頻里學習學習。

“上次我就拍了,只是你沒說,我就沒給你們看。”

楚禎把視頻傳給李世民,這是他用點數拍攝的視頻,清晰度高,且角度很好,視角或近或遠,既能看清楚整個戰場,又能近距離觀察士兵變陣發射火器。

“多謝先生!”

拿到視頻的李世民大喜,行禮道謝,準備回長安再仔細研究,使用火器該怎么打仗!

83最新地址最新網址:dingdiange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