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魏逆小說>魏逆最新章節列表 >魏逆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魏逆-第081章、士載
更新時間:2023-09-12  作者: 茶漸濃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秦漢三國 | 茶漸濃 | 明智屋小說 | 魏逆 | 茶漸濃 | 魏逆 
正文如下:
»»»

打斷二人敘話的人,乃是曹纂從洛陽帶來的那名士人友朋。

青州東萊人,姓王名喬字子松。

頗有才學,并非是世家豪右出身,年紀已然過而立之年了但仍沒有出仕。

數年前因為從兄被朝廷征辟,他便也隨著來京師洛陽游學,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曹纂。令人奇怪的是這兩個秉性不同的人,不知為何竟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數年下來已然是交情莫逆、可推心置腹了。

此番他隨著曹纂前來壽春,以天子曹叡許給曹纂安豐太守之事來推斷,不難猜出日后王喬就是幫佐曹纂處理政務之人了。

夏侯惠對此也心知肚明。

故而,先前曹纂私下問他,可否在新軍中給王喬安排個職務歷練的時候,他便將督管糧秣輜重以及調動民事糾紛等諸事扔給了王喬。

之所以這么信賴,倒不是夏侯惠為了彌補日常剝削曹纂的愧疚。

而是他對王喬感官不錯,且兩人還能攀上點關系。

在曹纂給夏侯惠引見王喬的時候,還順勢說了王喬從兄乃中書侍郎王基,以及特地提及王基與夏侯和以文會友、交情不錯之事。緣由是京師洛陽誰都知道,王基與夏侯惠未來外舅王肅針鋒相對、早就撕破臉皮之事了。

因而曹纂也擔心,夏侯惠會恨烏及屋不待見王喬。

不過,曹纂這是白操心了。

對于夏侯惠而言,王基王肅撕破臉皮與他何干呢?

本來經義就并非他所長,且學術之爭也是見仁見智的啊,他何必要參合其中呢?

“子松行色匆匆,是出了什么事嗎?”

回頭而顧的曹纂見王喬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的跑上山來,便關切的問了句。

而夏侯惠也有些驚訝。

因為他看見了,平日里溫文爾雅的王喬此時臉上盡是怒容。

究竟是發生了什么事,令他連士人的涵養都不維持了?

莫非,征發農閑勞力之事有波折?

夏侯惠暗中忖度著。

嗯,如今他打算修筑防御壁塢了,便讓王喬來著手征發士家與屯田客家小徭役等瑣碎之事。

“有一鄙夫欺我太甚!”

疾行到跟前的王喬,喘著粗氣回道,旋即又對夏侯惠行了一禮,“修筑壁塢之事,還請將軍讓焦軍正協助于我,以懲桀驁犯上之徒。”

原來是被底下人忤逆了。

聞言,心中大致了然的夏侯惠拍了拍山石,“子松不必動怒,來,且坐。”

意識到自己失態的王喬,深深舒了一口氣緩解情緒。

依言坐下之際,還含笑頷首致歉,“天氣炎熱,亦令在下心浮氣躁,讓將軍見笑了。”

“呵呵,無礙。”

輕笑一聲,夏侯惠擺了擺手,又從曹纂手中取了一枚青梅遞過去,“子松且說說事情的緣由。”

“唯。謝將軍。”

道了聲謝,王喬接過青梅,敘說起事情始末來。

原來,在他得了夏侯惠的吩咐后,便讓焦彝麾下的郡兵挨家挨戶核對勞力以及分工,并將早就開采出來的山石材木以及工具等物資轉來夏侯惠預選的地方堆放。

就在他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名新軍士卒便跑過來旁觀。

一開始,他還頗為詫異。

明明夏侯惠都讓所有士卒暫且歸家休沐了,怎么還有人在軍營內閑逛?

不過,他也沒有在意,更沒有出聲詢問。

因為他發現這名士卒年紀頗大了,應是差不多不惑之年了,說不定都沒有家小了呢?

士家生子不舉、生人婦等事情他都是略有耳聞的。

也沒有驅趕,任憑那士卒旁觀著。

但沒想到的是,那士卒默默的看了一陣,便出聲問王喬是不是要在這里修筑壁塢。

對此,王喬不作理會。

軍中有軍中的規矩。

身為士卒,本職就是聽令從事,是否修筑壁塢這種事他問了作甚?

尤其是那士卒還很無禮。

詢問他人之時,竟不知道行禮作笑顏放低姿態,竟是沒名沒姓的直接就發問,猶如王喬乃是他的麾下一樣!

而那士卒見王喬沒有作答,竟又反復問了幾次。

惹得王喬心中怒氣,徑直以“此非爾等可問之”為理由呵斥,并揮手示意他趕緊走開,莫留在這里打擾。

然而,那士卒接下來的做法就讓王喬火冒三丈了。

他沒有依言離去不說,反而在沉默了片刻后,便直接聲稱在這里修筑壁塢不妥,然后也不管王喬愿不愿意聽,便徑自口若懸河的將為什么不妥的理由說出來。

哪怕在他絮絮叨叨的期間王喬都怒目以視、大聲呵斥了,他猶不住嘴罷休。

將近仲夏五月的午后天氣,本就令人燥熱難耐,且王喬此時還恰好是諸事繁瑣的時候,哪里受得了一只人形蒼蠅在耳邊不停的嗡嗡亂叫?

不過,養氣功夫還行的他,此時還是能控制住情緒的。

直接以“此乃夏侯將軍之意,非爾一士卒可置喙,不然必依妄言之軍規杖責”的話語,讓那士卒知曉輕重、盡早識趣滾開。

卻是不料,那士卒見他搭腔了,竟還變本加厲了。

不但沒有離去,反而更加賣力的聲稱壁塢萬萬不可擇址于此,還不知天高地厚的問王喬如今夏侯惠在何處,他要打算前去請見、詳言壁塢修筑的見解。

這下可是徹底將王喬給激怒了。

一個小卒而已,明知這是將軍的決策竟還敢置喙?

而且還膽大妄為的打聽將軍的行蹤?

真當軍規是兒戲嗎?!

只不過,王喬憤怒歸憤怒,卻也沒有出聲喚來搬運物資的郡兵將其拿下。

因為他沒有這個權利。

他是曹纂的友朋兼幕僚,在新軍中并沒有正式官職在身。

且夏侯惠應曹纂所請讓他署理事務,也只是讓他歷練而已,可沒有給予他自主懲罰士卒的職權。

故而,便有了他跑來矮丘,請夏侯惠讓焦彝協助之事。

“新軍之中,竟有如此狂妄之徒?!”

聽罷的曹纂也面有怒意,當即豁然起身,大聲說道,“子松且寬心,我定讓此人知曉軍規并非兒戲,之”只是他話語還沒有說完,便又停頓了下,然后語氣很是不解的問道,“稚權.似是早知此人?”

因為此時的夏侯惠似笑非笑,似是早有預料的樣子。

“嗯,如不出意外的話,此人應是應募的屯田客鄧艾鄧士載。”

輕輕頷首,夏侯惠緩聲而應。

屯田客鄧艾鄧士載

乃何人也?

聞言,曹纂與王喬面面相覷,皆不知所然。

心思活絡的王喬,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拱手輕聲發問道,“將軍,此鄧士載乃將軍故舊乎?”

“嘿,非也。”

輕笑搖了搖頭,夏侯惠也站了起來,“先前春耕罷了,民屯應募士卒入營時,我便大致翻看了一遍名籍。此鄧士載因為年紀頗大,且其名籍后有備注,言他乃曾被舉為典農都尉學士、對屯田事務以及修筑防御工事等頗有心得,故而我便記了他名字。而今子松言有一士卒對修筑壁塢擇址置喙,我便覺得應該是他了。”

解釋了一番,夏侯惠微頓了下,便又沖著王喬發問,“對了,子松方才沒有問他姓名嗎?”

“啊”

聞問,王喬愣了下。

隨后便面露赧然,訕訕而道,“回將軍,方才我憤怒難當,以致忘了問他名字了。”

“呵呵”

夏侯惠露出了善意的笑容,又抬頭看了下天色,便招呼他們下山,“暮色將近,我等歸去軍營會一會這位,聲稱壁塢擇址不妥的鄧士載罷。”

“好。”

“唯。”

各自應了聲的曹纂與王喬,隨上的時候還對視了一眼。

他們都不愚笨。

從夏侯惠的神態與言辭中,就能知道彼對這個鄧艾頗為賞識。

且在如今的世道,能有表字的人可不是鄙夫。

只是他們想不通,如若說鄧艾是落魄寒門,那又為何約莫不惑之年了,竟還是個應募從戎的屯田小卒呢?而且明明夏侯惠聲稱彼并非故舊,卻又有似是十分了解彼為人的神態呢?

甚奇哉!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們也頗為期待夏侯惠與鄧艾會面的時候了。

哪怕是方才還十分憤慨的王喬,此時都不再羞惱了。

畢竟軍中最是枯燥啊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夏侯惠此時心中也頗為期待。

是啊,他等這一刻好久了!

當時在名籍上甫一看到鄧艾的時候,他都有點不敢置信,以為是同名同姓了。

待細細對完表字、籍貫以及過往履歷等后,他方感嘆世事猶如白云蒼狗。

在他塵封的記憶中,當然也記得鄧艾。

先前沒有去尋他,不過是官職低微尚沒有擢拔他人的能力而已。

且以他的職責也沒有適當的理由,跑去豫州各個屯田點搜尋以及向典農校尉討要一個屯田客啊!

不過,既然鄧艾陰錯陽差的應募從戎,成為了他麾下的士卒,他反而不那么汲汲了。

理由是他也記得鄧艾的性格很不好。

如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上,都官居太尉了,在被人誣告謀反之時竟無有一人為他說項!哪怕后來事實都證明了他沒有謀反之意,卻還要等到蜀國故臣上疏才迎來平反。

也真是可悲啊

所以,夏侯惠覺得還是先觀察一陣,待看清鄧艾性格缺陷了再作打算。

挑選心腹、擢拔人才,都是要對癥下藥才能令人死力的。

反正,鄧艾也跑不了。

反正以鄧艾汲汲營營求出人頭地的性格,終會有一天自己冒出來。

夜色如漆,繁星點點。

在弦月與繁星微弱的光線下,山石大樹在四周投下了高低錯落的影子。不知藏在壽山何處的夜鳥,有一聲沒一聲的叫喚著,令夜色愈發寂靜。壽山北側諾大的新軍軍營因為士卒們都歸家了的關系,只寥寥燃起了十數個火堆,倍顯森寂。

而在左側一排士卒宿夜的軍帳外,有一處火堆正燃得正旺。

很小,很孤獨,但卻倔強的撕開了夜幕的封鎖。

那是鄧艾點燃的火堆。

他是新軍之中唯一沒有在休沐時期歸家的士卒。

在暮色才剛剛降臨、目力仍可將百米外看得一清二楚的時候,他就燃起火堆了。

且一直在火堆側持續添柴火。

不顧時值仲夏、暑氣難耐,不管被火堆持續襲來的熱氣烘得大汗淋漓,他都不舍得離開半步,唯恐火堆熄滅了,將他的冀望給埋葬在無盡的黑夜中。

是啊,這個火堆猶如他的冀望。

如果夏侯惠派遣扈從來尋他,這個火堆就是指引的燈塔。

對,他就是在等著夏侯惠。

下午時分,他不停的對王喬聒噪,哪怕王喬都怒目以對了都不放棄,就是為了引來夏侯惠的傳喚。

為了博得出人頭地的一線機會。

當初,在豫州時應募從戎,妻家與個別好心的鄰里都勸他不要來。

理由是他年紀太大了,且又有口吃,還不懂得察言觀色、曲意逢迎,從戎了也很難博出個前程。

相反,可能初次臨陣就以尸骨去填溝壑了。

他沒有聽從。

來到淮南以后,揚州刺史王凌遣來安民的小吏,以他曾被舉為典農都尉學士以及先前在豫州屯田多年,便打算推舉他成為郡里的斗食吏。

職責是勸農桑,負責的對象是與他一并被安置在淮水北岸的千戶黎庶。

但他還是拒絕了。

當這樣的斗食小吏,一輩子都不會迎來出頭之日的。

再后來,他安頓好妻兒忙完春耕,來到淮水南岸軍營中成為士卒,見到將主與副職的時候,他就很慶幸自己孤注一擲應募來淮南。

將主,乃故征西將軍夏侯淵的第六子、天子特寵加給事中官職的夏侯惠!

副職則是故大司馬曹休次子,曹纂!

僅是從此二人的身份,就可以知道天子曹叡對新軍的重視程度,而如果他能獲得其中一人的賞識,日后名聞天子之耳、身登廟堂之高并非妄想!

畢竟,不管是夏侯惠還是曹纂都很年輕。

皆未到而立之年就被天子器異有加、外放軍中歷練了,依著曹魏以宗室與譙沛元勛掌兵權鎮邊的慣例,他們日后成就肯定不低;得到他們賞識與擢拔的人、在他們初掌兵權便選擇依附的人,未來成就也不會低!

這是鄧艾洞見的機遇。

也是他如今唯一可觸摸得到的進身之階。

當然了,在兩千士卒中,他想被夏侯惠或者曹纂矚目實屬太難了。

他又沒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勇力,胸中的韜略在日常演武中也無法顯露出來,想迎來矚目,唯有等待可以展現自己才能的時機。

這便是他沒有歸去與妻兒相聚的緣由。

他已然蹉跎太多歲月了,如今三日休沐之期都不舍得浪費。

這也是他今日故意激怒王喬的緣由。

為了一個可能,他不惜迎來依軍規被杖責的后果。

而且,他成功了!

就在他焦灼等待的時候,一陣腳步聲由遠至近,一個撕開夜幕的火把也正緩緩而至,持火把之人未至而聲先至,“敢問,當前乃鄧士載乎?”

“正是在下。”

早就起身恭候的鄧艾,朗聲而應。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