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小說>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138章,課程和獎勵
正文如下:
字:大中小141.第138章,課程和獎勵(求訂閱)夜間模式→141.第138章,課程和獎勵(求訂閱):,,,,,,,,,,

第138章,課程和獎勵(求訂閱)

一九五九年五月底,京城西安門大街附近的一座四合院內,一場全國性農業技術研討會正在進行著。

陳國華這位年輕人在幾百號參加會議的人當中,居然不會太顯眼。

因為比他年輕的人還真不少,光是坐在他前面的就有倆個半大小子。

只不過此時這倆半大小子卻神情嚴肅認真地聽著上面領導的發言。

明明他們的小臉看起來也就是十三四歲左右的樣子,眼里十分有神,看著挺像那么一回事兒的。

上輩子的陳國華也聽說過,這個時代有不少人,很早就成熟了。

只因為他們還很小,就已經經歷過很多人一輩子都沒經歷過的事兒。

因為十年前的內地,還是戰亂年代。

即便是建國那一年,其實也還有不少地方沒有被收回來,比如大西北,比如旅順港。

特別是旅順港這地方,是五五年的時候,才回來的。

所以很多人其實是沒有父母,或者類似陳國華剛穿越那會兒,只有幾兄妹相依為命的。

生活逼迫著他們一夜之間成長成熟起來。

坐在人群中的陳國華,觀察過四周,也發現了一些成熟的臉龐。

比如專家席位上的清華農學院教授李競雄,以及農業教育家和作物育種學家的吳紹骙等等。

這些都是農學方面的專家教授,一個個都是大佬。

也有現在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麓安江農校袁教員,他是陳國華最感興趣的人。

雖說此時的袁教員只是一名老師,但能被邀請前來參加這次的會議,也可以看出他的不凡。

陳國華更佩服的是對方在未來所進行的技術研發和一輩子都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背影。

眼神逛了一圈,沒有什么更大的發現之后,陳國華這才收回了眼神。

這樣的技術研討會,對他說,其實就是消磨時間的。

大家一人發表一番長篇大論,又是講述什么時代背景,又是什么故事之類的。

反正聽得陳國華自動屏蔽這些信息。

等到研討會中場休息之后,陳國華這才上前找袁教員聊天。

后者還挺黑的,因為他已經在安江學習教書育人超過六年了,經常出沒在田間地頭,跟個農民也沒什么兩樣。

袁教員對陳國華的突然搭訕,還是感到挺吃驚的。

因為他認識陳國華,畢竟剛才大會上,領導就有介紹過他。

何況,陳國華的名字,其實也出現在報紙上。

就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陳國華拿出了煙條棒等增雨三件套,被報紙大肆宣揚。

盡管當時宣傳更多的是人工降雨、災情等方面的事兒,可也不能抹殺掉陳國華的付出。

對于有心人來說,陳國華這三個字,當然有很重的分量。

閑聊過程中,陳國華知道袁教員此時還并沒有開始進行雜交水稻的研發工作。

他也沒有提醒的意思,只是跟對方聊一些農學教育、農業技術等方面有關系的話題。

下半場,陳國華被迫上臺發言。

嗯,他也一樣,都是聊一些沒有什么營養的話題。

政策層面的事兒且不論,光是農學技術方面來說,這可是一盤大棋,看別人怎么下棋了。

身為棋子的陳國華,他其實有很多技術,但又能如何?

就好像去年冬天拿出來的農用地膜和蔬菜大棚技術,今年就一定可以遍地開么?

那不可能!

關鍵是農用地膜的價格擺在這里,而且管理層面也是需要技術的。

既然涉及到了技術,那么就需要有技術的人來管理,否則的話,那都是白塔。

何況,去年的時候,即便有陳國華在,蔬菜大棚不也倒了不少么?

管理人員和技術員在這個期間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技術拿出來了,并不等于農業就發展起來了。

再比如養豬模式,這些都是需要正向循環和時間來積累的。

北汽制造廠能養得起大幾百頭大肥豬,那是因為背后有幾千上萬的半大小子、小屁孩,每天都跑去城外扒拉野草、豬草、爛野果、樹根等等。

否則的話,換其他單位試試?

然鵝,如果是在南方的話,直接建一個農場進行管理,種植稻谷、生、玉米等農作物。

同時養殖雞鴨豬等家禽,以南方的氣候條件,養這些家禽,其實更加容易一些。

但,這樣的農場,在南方是很少見的。

五十年代的農場,一般都在東北,也就是北大荒。

西北那邊都是一些生產建設兵團在那邊扎根兒,很少是農場這樣的模式。

養豬模式在這些單位比較好執行,但也同樣是看人。

何況這樣的小社會,利益勾連,也未必能經營好養豬模式這樣的技術。

適合這個時代的技術,才是最好的,其他都是白扯。

所以技術不好拿出來,陳國華除了隨大流地扯閑篇,還能干啥?

這次的農業技術研討會,其實說白了,還是跟當下的時代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甭說京城了,其他不少地方機構,也都有研討會。

比如剛才吳紹骙這位專家就提及過去年在江城的農作物育種方面的研討會。

人民報還刊登過相關新聞呢。

反正是跟國際上面的一些學術指責有關系,認為內地不可能弄出來先進技術或者提高生產力的玉米育種技術。

所以吳紹骙、李競雄等相關專家直接起草文件,在報紙上面跟那些人隔空罵戰。

陳國華今天來參加這個會議,聽得最多的就是關于這些方面的一些討論或者小故事。

發表完講話之后,陳國華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當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算了,今天就當出來放松放松了.”

如是想著,心情也就格外輕松了不少。

畢竟他在過去一段時間,幾乎都是連軸轉,沒怎么停下來過。

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天的研討會,陳國華也回家休息了。

在家養精蓄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他回到北汽制造廠就收到了來自一把手的好消息。

關于磁芯板的獎勵,下來了。

“領導,是什么獎勵呀?我趕緊通知我同學他們過來取”

陳國華聞言,頓時喜滋滋地看向段書記,摩擦雙手問道。

后者沒好氣地笑罵道:

“你看看你都成什么樣了?這么著急干嘛?”

“領導,您又不是不知道,現在糧食份額下調,豬肉份額下調,我能不著急么?”

“你可是高級腦力勞動者,這些下調,跟伱有關系么?”

“哇,領導您這樣說話就不對了吧?”

聽到老段的話,陳國華正要擼起袖子跟對方好好掰扯清楚這件事,結果老段不講武德,直接打斷了他的發揮。

差點沒讓他憋岔氣了。

段書記說了,這次中科院那邊是真舍得,拿出了不少資源來換磁芯板。

而且,他現在已經跟上級領導那邊申請了,必然會把磁芯板生產線留在北汽制造廠的。

對此,陳國華自然是希望如此,不要鬧出什么幺蛾子了。

給到陳國華他們這個團隊的獎勵,除了每人獎勵十塊錢之外,就是每人十斤面粉、十斤臘肉、一斤白和兩斤生油了。

講真的,陳國華聽到這些零零散散的獎勵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好家伙,要不要這樣零散?

不過這樣的獎勵也不算差了,畢竟在為期半個月的工作當中,成時若他們這些北大學生,可是被承包了一頓晚餐的呢。

別小看一頓晚餐,每人的分量是兩個饅頭和四個窩窩頭。

這樣的糧食分量,在現如今的時代背景下,絕對是超規格待遇了。

要不是老段力排眾議,非要討好這些北大學子,咋可能會給如此之高的待遇啊?

“關于你的獎勵嘛,二十斤大米和十斤臘肉,就這么多了。”

段云平說完之后,笑瞇瞇地看著陳國華。

后者點點頭,似乎挺滿足的,然后準備拿著條子去領獎勵。

這一幕頓時讓老段錯愕不已,“小陳,你就不問問還有沒有其他獎勵了么?”

“那領導,還有其他獎勵么?”

陳國華回頭,演技大爆發,故作不知地反問道。

得,段云平瞬間泄氣了,他還想逗一逗陳國華呢。

結果卻不太理想啊。

最后的獎勵,其實就是陳國華之前提及過的打字機,這玩意兒已經申請下來了,過兩天就從津城那邊運過來了。

“真有打字機呀?那真是太謝謝領導了。”陳國華驚訝了一下,旋即感激地說道。

“不用謝,你為我們北汽制造廠帶來了這么多榮譽,為你申請一臺打字機,方便你的工作,本來也是我們這些當領導應該做的事兒.”

段云平溫和地說道,“對了,你之前的那篇數學論文,什么時候發表呀?”

他都還沒時間完善這篇論文,又怎么可能發表呢?

之前是因為梁勝才把論文給拿走了,失而復得之后,陳國華也沒有馬上進行完善后續的論文。

總得找時間吧?

“最近太忙了,沒時間弄呢,再等等吧。”

“那行吧,你不要忘了就行。”

老段還是非常關心陳國華的,然后又聽他關心起了工作上面的事兒:

“對了,第109號碳纖維的生產情況如何了?”

“目前生產了一部分,也不是很多,總之領導您按照我們之前商定的一周時間,然后再上報給上面的領導吧,不急。”

見陳國華如此云淡風輕,什么都說不急,段云平也是不知道該怎么往下接了。

當然了,他還是安排好了如何給成時若他們派發獎勵的事兒。

陳國華聞言,當即便表示,等會兒他也跟著大卡車前往。

很快,他跟著段云平來到了廠區的倉庫這邊,此時羅樹江他們已經做好了安排。

分配給到每個人的糧食并不多,但架不住成時若他們總共二十人呢。

“這是二十人的分量嗎?領導,您不會也預留了給其他同學的吧?”

看到眼前大卡車上已經分配好的糧食,整齊堆放在一起,陳國華頓時吃驚地問道。

如此整齊碼放,讓他很快就計算出了眼前的糧食份量。

然后他想到了老段對薛晉權、余德詞他們這些大學生的稀罕,以及對剩下那三十多名北大學子的虎視眈眈,當即便明白了過來。

此前的時候,段云平還因為陳國華沒有把剩下的三十多名北大學子也接過來北汽制造廠而懊惱后悔,還說后者不懂得做事兒。

所以他現在是想要補償回來?

見領導笑著,陳國華搖頭道:“領導這肯定是不行的,您這樣做,只會讓他們離心離德,而且后續我想要再管理好他們,更加困難了.”

余德詞他們這些人都不是傻子,相反他們非常聰明。

對于老段的這點小伎倆,他們能馬上反應過來。

甭以為這點小恩小惠就可以把余德詞、楊孝如他們的人心給收買了,狗屁!

如果不是陳國華放出來的科研項目,吸引住了他們,人家怎么可能會上當呢?

安安穩穩地在北大校園里當一名安靜的學生,不好嗎?

要知道他們這些大學生,每個月都有二十多元的補助,吃穿層面是不愁的。

“領導,這些糧食就不要派發給他們了,還有以后關于跟我這些同學的接觸,由我來負責就可以了,我建議領導您還是別隨意插手了,您不了解他們。”

陳國華的這句話,讓段云平十分不以為然。

但他是一個能聽得進去建議的領導,所以思索一番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羅樹江他們又把部分糧食給拿回了倉庫,帶著僅有二十份糧食離開了北汽。

而且老段也沒有跟著一起來北大了。

他是在用行動向陳國華證明,他是一個聽勸的領導。

燕園正門外,薛晉權他們幾人全都跑了出來。

“老陳,真有獎勵啊?”

大卡車就停在正門口,陳國華笑呵呵地讓他們上車,大大方方地讓他們提著這些糧食回寢室去。

只不過,余德詞他們卻有些傻眼:“老陳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哪有鍋碗瓢盆啊?”

眼前這些都是糧食,但他們又沒有相應的廚具來烹飪這些糧食,所以要來干嘛呢?

“我都已經替你們直接換成糧食了,剩下的問題,很難解決么?”

陳國華瞪了他們一眼,道:

“要不這樣吧,糧食我拉回去,我讓食堂那邊的廚師給你們做好,你們抽時間每天晚上過來一趟還是我安排人給你們送過來?”

“我們過去一趟吧。”

“確定?”

“確定,不過你必須要在廠里面啊,不然的話,我們可不干!”

他們寧愿每天下午坐公交車前往北汽吃頓飯,也不愿意讓人送過來,這打的是什么主意,陳國華瞬間就懂了。

“你們怕是要失望了,我現在每天下班之后就回家,可不會一直待在廠里面”

余德詞他們一聽,不由錯愕不已,旋即馬上說好話,希望陳國華可以在廠里面多留一會兒。

畢竟只要陳國華在廠里面,那么他們就可以纏著他詢問更多的信息。

前天陳國華發下來的那兩份資料,無一不是非常繁重且高深的技術資料。

盡管對于陳國華來說,這兩套資料里面的設備,不過是七十年代的技術設備。

但在五九年這個時間節點,特別是對于內地來說,那些絕對是非常非常高深的技術。

很多理論層面的知識,都是當前最新穎的,所以楊孝如他們這些人都有很多很多的疑惑。

如果能夠跟陳國華進行交流的話,那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幫助。

“我擦,你們不會是想讓我免費開課吧?”

陳國華睜大眼睛地看著他們這些人,不敢置信地問道。

其實他就是在表演罷了。

那兩份資料的難度有多大,他自己也十分清楚,否則的話,他也不至于冒這么大的風險,提前把資料拿出來給他們。

而他之所以這么反問余德詞、成時若他們這些同學,并且還強調了‘免費開課’這四個字,其實就是要讓他們欠下人情。

這個世界,最難還的債務,其實就是人情債。

明明是陳國華這個有資格當‘資本家’的人,想要余德詞他們這些免費的優秀勞動力,畢竟這個時候的大學生可不要太值錢。

而且晶圓制造也好,芯片光刻也罷,那都是需要非常非常多的優秀大學生,才有可能完成得了。

陳國華想要在內地成立潔凈室,完全沒有問題,但想要造出一枚芯片,那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大學生技術員。

如果讓陳國華給段云平去幫忙申請,不說呂進雄會不會氣得大發雷霆,汽車工業管理局的局長張逢時絕對會把段云平給臭罵一頓的。

畢竟他們上哪去找這么多大學生啊?

所以,關鍵點就來了。

現在陳國華直接把主意打在了余德詞他們這群人的身上。

以他們這群人的可塑性,讓他們提前接觸芯片制造的相關技術,未來等他們學好了這些技術之后,就可以直接上手了。

如果計劃順利,簡直完美。

到時候陳國華完全可以繞開中科院,自己在北汽制造廠提前拿出集成電路計算機。

當然了,這一切的計劃,都必須建立在能順順利利的基礎上,否則的話一切都是瞎扯淡。

中科院那個大泥潭,陳國華算是受夠了。

往后他就不太想參與那邊的科研項目了,最多他過去跟華羅庚他們這些大佬交流一二,至于科研項目?

那肯定是自己親自來搞啊。

有段云平、薛亞軍他們這些人頂在最前面,陳國華完全可以在北汽制造廠這個小天地里,干自己想干的事兒。

“不免費,不免費,呵呵.”

余德詞他們尷尬地笑著,大家都是聰明人,索性也不兜圈子了。

打直球的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老陳,只要以后你一句話,我保證隨叫隨到。”

有了成時若第一個開口,余德詞他們也神色嚴肅地跟著附和了起來。

陳國華要的就是他們這句承諾。

“那行吧,你們回去跟其他人說一聲,到時候你們坐公交車過來.”

“對了,這里還有十塊錢的獎勵,應該足夠你們坐很久的公交車了.”

“唔,其他人的話,他們要坐公車來,只怕是沒有多少錢.”

“這樣吧,他們要是真的想來,那我就提前給他們申請補助,往后項目成功了,從項目獎勵里面扣除”

一碼歸一碼,陳國華還是需要把很多事兒給提前說清楚,免得到時候大家心里不舒坦。

畢竟有句話叫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是因為這樣的小事兒,讓他們這些人離心離德,那才是悲慘的教訓呢。

打發掉余德詞他們之后,陳國華又帶著這些糧食回到了北汽制造廠。

一把手辦公室,陳國華把自己的計劃簡單說了一下,老段頓時非常高興。

“那到時候上課的時候,我能不能安排一下技術員旁聽?”

陳國華的意思是,把原本的十一號倉庫簡單清理一下,變成臨時教室就可以了。

往后的六月份,他可能會在這里給余德詞他們上課。

“領導,您想安排誰來我這里上課?您知道我要講的是什么內容嗎?”

“你這不是新知識么?”

見陳國華瞪大眼睛,一副十分吃驚的樣子,段云平不解地反問道。

“是新知識沒錯,但是領導啊,這些知識可不是一般人能學的來的,要不然的話,我會親自給我那些北大同學講課?”

這可把段云平給干迷糊了:能有多高深的知識啊?

“領導,我不說其他了,您看看這里,關于光刻機技術的實際研發需求.”

陳國華拿出第二資料,翻閱到光刻機那一頁,關于制造投影式光刻機所需要的光源問題,便是需要一種248nm的氟化氪準分子深紫外光源。

段云平看到這些,頓時覺得頭暈眼,完全不理解這是什么。

不過陳國華也沒有跟對方解釋那么多。

這種高深的理論知識,確實不是段云平他們能夠理解的。

但老段說的話,倒是提醒了他。

“領導,不過您可以加快一下我們廠的七八級技術工人的培養,特別是鉗工等技術工人.”

“等到時候,如開啟了這兩個項目的話,需要制造光刻機的時候,就必須要有技術十分嫻熟的鉗工等技術工人才行.”

僅僅只是一臺光刻機,便是一條產業鏈。

越是發展到了后期,需要更高精度、尺寸更小的芯片時,那么對光刻機上游的物鏡、涂膠顯影、激光源、能力控制器、光束矯正器等等的技術要求,就會非常非常高。

也別說后期了,便是現在的起步階段,陳國華就已經頭疼到底如何解決光刻機當中最核心的光源和鏡頭這兩大組件問題了。

因為這樣的人才極為難得,不過希望在北大這邊的同學當中,能給到他一個驚喜吧。

實在不行,他問一問哈工大的王學國,看看他那邊能不能有相關專業的同學幫個忙。

較真起來,這個時代大學里的專業,更加齊全的大學,還得是人家哈工大。

畢竟人家的名字可是號稱工業大學呢。

北大牛逼歸牛逼,但更多集中在中文系、數學、物理等層面,相反,在光學領域的專業人才,反而不多。

就目前陳國華所知道的京城這邊的光學精密儀器所,一個是一九五二年成立的儀器館,在前年更名為京城光學精密儀器所。

另一個則是機電所,以及常春那邊的常春技術物理所。

目前內地就只有這三個單位,可能會有陳國華需要的光學層面的專家人才。

然而,這些單位都是參與蘑菇蛋等大項目的研究所,根本不是陳國華能夠接觸得到的。

再說了,他在中科院都處處受到掣肘,真要跑去光學精密儀器所或機電所那邊找人,絕對見不到人。

他們算不上秘密單位,但也是涉密人才,肯定不會輕易面見外人。

所以,陳國華想要自己繞開中科院,那么就必須自己想辦法。

而他能想到的辦法,那就是自己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特別是剛上大一的這些大學生,那絕對是最好的人才。

段云平聽到他的話,不由自主地點頭應了下來。

只不過,七八級技術工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培養的。

對此,陳國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是希望老段能優待一下這些八級工人。

特別是今年明幾年,稍微優待這些八級工人,讓他們多教一教徒弟,未來北汽需要更多的人才呢。

跟老段說完這件事之后,陳國華這才松了一口氣。

目前來說,計劃才剛剛鋪開,慢慢來,不急。

當天晚上,他拎著五十斤大米和三十斤臘肉回家了。

老段獎勵給他的只是二十斤大米和十斤臘肉,他給加了一些。

而且他也不怕陳恭祿或者云婉裳他們跑去北汽制造廠那邊對峙,畢竟老段絕對會幫他的。

再說了,陳恭祿他們也不會真的去北汽制造廠,更不可能對峙什么。

翠胡同,隨著陳國華帶回來這么多糧食和肉,大家都驚呆了。

特別是三小只,一直興奮地拍掌,圍著大米和肉轉悠,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你們廠,這么富裕?”

這是老陳的疑惑。

因為現在滿京城都是糧食和豬肉分量下調,意味著國家缺糧。

等到下個月,陳梨回到京城之后,家里人就更加清楚京城這邊的糧食情況了。

畢竟她可是要去糧食局上班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這些事兒呢?

“爹,您怕是不知道我們廠的合作社,還養了大幾百頭大肥豬吧?”

陳國華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著繼續說道:

“五月底的時候,我們領導還跟我們說了,他們還打算繼續擴大呢,因為四月份的一批老母豬又下崽了,這些豬仔也快長大了.”

“原本是想著賣掉這些豬仔的,現在還是留著自己養吧”

此話一出,陳恭祿、云婉裳、胡萍姑等人更加驚訝了。

特別是胡萍姑,她可是很清楚目前生豬肉的政策,當即便好奇地問道:

“難道你們廠的工人都這么大方的么?”

努力建設新中國這件事,可不僅僅只是宣傳語,更是很多人的追求。

這個時代還是有很多無私貢獻的可愛之人。

但衣食住行是每個老百姓都無法避開的事兒。

合作社集體養的大肥豬,除了需要上交的部分,其他可都是集體所有,正常來說可以歸合作社自己分配。

但現在政策很嚴格,不可能真的讓他們自己分掉這些大肥豬。

“大嫂,我們廠啊,打算讓我想個辦法,就像去年的安全帶一樣,為我們國家創造點外匯收入”

陳國華呵呵笑道:

“只有這樣,我們廠的大肥豬,才能保存下來”

一家人聞言,頓時恍然大悟,云婉裳卻有些擔憂地問道:

“那你會不會想不到辦法啊?我看你最近都那么辛苦,現在好不容易休息了,怎么又有這么多科研任務啊?”

“還有啊,你這次帶回來的這些糧食,又是因為什么項目的獎勵啊?”

聽到母親的擔憂,陳國華自信地笑著解釋了一下。

其實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兒,在他看來,能讓家人放心,他才能在外面更加放心地往前沖。

聽完他的解釋,大家都很是替他高興。

大嫂胡萍姑笑著說,這些糧食和肉都存起來,到時候七月份之后,拿來辦事用。

辦事?

當然是給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結婚辦酒席用啊。

她這一句話,直接讓于沫離鬧了個大紅臉。

明明她已經在家里住了小半年,可還是那么容易害羞。

陳國華還沒開口說話,陳恭祿就已經大笑著贊道:

“沒錯,萍姑說得對,那就存起來,到時候給他們兩口子辦事的時候,再拿出來”

“爹,不用這么麻煩.”

然而陳國華的話,還沒說完呢,就被老頭子揮斷了。

“我知道你想說什么,這件事就這么定了。”

老陳在這個家的存在感,越來越低了。

以前是云婉裳的工資高,他沒什么話好說的。

好不容易找回了陳國華,結果這小子的能力更加逆天。

現在不僅工資已經是七十三塊五毛錢了,而且每月都能從北汽制造廠那邊帶回來不少獎勵。

確實是非常厲害,也讓老陳臉上有關。

但在家里,老陳的話語權是越來越低了,而且也沒有多少存在感。

等到陳梨回來京城之后,估計更是如此了。

所以好不容易逮著機會了,老陳又怎么可能不展示一下自己這個一家之主的權威呢?

陳國華無語,但也沒有跟對方辯解了。

五十斤大米啊,放一兩個月的話,問題不大。

算了,反正磁芯板生產線也快落實下來了,還有碳纖維測試也即將到來。

等完成這些之后,估計還會有獎勵。

他就不信了,到時候他帶回來更多的獎勵,老陳還能說服大家把獎勵都給藏起來么?

時間飛逝,轉眼已經是第二天。

今天是六月一號,國際兒童節,這天對于陳國華來說,跟往常沒有什么區別。

但對于陳小月、陳小敏、陳小梅和陳援朝他們來說,今兒可是兒童節啊。

按照政務院在四九年發布的全國年節暨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六月一號兒童節這一天,是所有兒童放假半日。

并且由于沒有限制年齡,所以只要是高中生或者以下都可以說是兒童。

就因為這個,陳國華還笑話于沫離,你也兒童節快樂呀。

結果于沫離十分不高興地嘟嘴表示,她才不是兒童呢。

現在可不是后世,后世那些人都天天標榜自己是兒童是少女,每年生日不是年年十八就是年年如。

于沫離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高考之后就要嫁人了。

而且在農村地區,不少像她這樣年齡的女孩,早就結婚生娃了。

還兒童呢?人家那是兒童他媽呀!

三小只和陳援朝他們是非常開心的,畢竟能夠玩半天呢。

甚至陳國華還贊助了他們一卷膠卷,讓他們可以出去拍照玩耍。

胡萍姑是有時間幫忙給他們拍照的,所以不需要陳國華擔心這些事兒。

北汽制造廠,剛被喊到辦公室的陳國華,看到呂進雄、張逢時等領導也來了,以及旁邊還坐了好幾位氣場強大的陌生領導。

頓時讓他心里咯噔了一下。

老段這家伙,還說磁芯板生產線沒有問題,不會出幺蛾子呢。

現如今,張逢時和呂進雄兩位領導都出現了,肯定不會是那么簡單。

果然,會議剛開始,呂進雄就介紹了旁邊那幾位陌生的領導。

他們是川蜀之國那邊過來的人,一個名為509工廠過來一二把手嚴云農和趙廣軍,以及他們直屬單位的上司李國忠。

聽名字就知道,他們509工廠是軍工企業,并且看樣子還不是一般的軍工企業。

李國忠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希望北汽制造廠這邊提供一條磁芯板生產線和技術支持。

所謂的技術支持,其實就是培訓他們的技術人員。

不過,需要讓陳國華前往川蜀之國才行。

陳國華一聽,當即就要拒絕,卻被段云平搶先了。

“李首長,嚴同志和趙同志,我不同意!”

當然不同意啊!

因為陳國華可是他們北汽制造廠的超級天才,寶貝得很。

只是技術培訓罷了,之前四月份的煙條棒等增雨三件套,不都是派人來北汽這邊參加培訓的么?

好家伙,現在就因為你們509工廠很牛逼,然后就想要拐走陳國華?

門都沒有!

段云平對這個509工廠的名聲可是非常清楚的,他們幾乎可以說是臭名昭著了。

凡是去了川蜀之國的技術員,都說很喜歡他們那邊的環境、人文等等,然后就留在那邊了。

狗屁!

純粹就是饞這些技術員的技術和天賦,所以強行截留了。

現在又想用這樣的辦法來拐走陳國華,那絕對不可能!

張逢時也開口了,表示這個條件不行,沒得商量。

只要陳國華繼續待在北汽制造廠,那么對他張逢時來說,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不過,呂進雄卻沒有開口說話了。

因為他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考慮事情的層次已經不一樣了。

李國忠他們當然是不甘心啊,于是雙方就這件事展開討論。

陳國華一聽,腦瓜子疼,舉手示意他有話要說。

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他,想知道他有什么想法。

“李首長,我很高興您這么看重我,我也很喜歡川蜀之國,特別是那邊的大熊貓”

李國忠、嚴云農和趙廣軍三人頓時面露喜色,但段云平卻聽出了畫外音,瞬間也不急了。

“但是,我一家人都在京城,我不可能離開京城。”

“而且去年我去過一趟哈工大之后,我就發誓,如無必要,絕對不會再乘坐火車了,太慢了.”

“可能李首長你們不知道,就因為這件事,我還跟我高中同學,現在是哈工大鐵路建設系的王學國,吐槽過這件事”

“我說了,要是你們這些搞鐵路建設的人才,不把我們國家的鐵路修建好,讓火車的速度提升至兩百公里每小時,我就再也不坐火車了”

話題說到這里,已經被陳國華給帶歪了。

不管是李國忠他們三人,還是呂進雄、張逢時、段云平等人,全都瞠目結舌了。

好家伙,小陳你可真是勇氣可嘉啊。

發這樣的誓言,有什么鬼用?

難不成真的不坐火車了么?

“陳國華同志,既然這樣,那我們509工廠以后就替你出這個機票錢,讓你以后坐飛機回京城探親”

趙廣軍笑呵呵地說道。

此話也讓嚴云農和李國忠兩人樂呵地附和了起來。

只有張逢時和段云平等人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好家伙,以前好歹還遮掩一下,現在直接明著搶人了是吧?

陳國華卻笑呵呵地說道:

“不不不,領導們誤會了,我是不會離開京城的,這一點,不會改變!”

“而且說起飛機,在我看來,還不如火車呢”

“領導您先別打斷我,我來給您分析一下現在的飛機技術.”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