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小說>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149章,人才難尋
正文如下:
字:大中小152.第149章,人才難尋(求訂閱)夜間模式→152.第149章,人才難尋(求訂閱):,,,,,,,,,,

第149章,人才難尋(求訂閱)

一九五九年八月份,翠胡同陳家客廳。

夕陽西下的京城,炊煙裊裊,人間煙火味很足。

蹲在客廳窗下的陳小敏,屏住呼吸,豎起耳朵努力偷聽。

她本來是給她二姐幫忙燒火的,但聽到她大哥回來的動靜之后,她便忍不住內心的八卦,跑過來這邊偷聽了。

客廳內,陳恭祿、云婉裳、于世勛、甘如霜他們四人互相閑聊著,陳國華和于沫離兩人只是聽著。

胡萍姑和陳梨兩人也坐在旁邊,并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其實,主要是云婉裳和甘如霜兩人說話,她們兩人決定就差不多了。

畢竟她們是半個世紀的好姐妹,比親姐妹還要親。

而且兩人一個是北大教授,另一個則是人大教授,都是知識分子。

從這一點來說,結婚這件事,就應該她們倆決定。

至于說陳恭祿和于世勛兩人,他們都是大老粗,對這些事兒不太上心,也不如她們兩姐妹細心。

而且也無法考慮得那么周全,所以此時坐下來聽著她們倆說話就好了。

其實八九月份都有好日子,但都不適合。

為什么呢?

因為今年是十周年國慶,到時候國慶有兩天假期,正好可以在那兩天時間結婚。

主要是考慮到客人的關系,因為老陳和于世勛兩人都是部隊里的人,只有國慶那兩天,他們的戰友才會有可能從其他地方來京城參加婚禮。

另外一個,估計他們也是參加國慶大閱兵,順道參加婚禮。

人多熱鬧嘛!

除了考慮到這些情況之外,還有就是云婉裳和甘如霜兩人都希望到時候老六陳桂英能夠從大西北回來參加陳國華和于沫離的婚禮。

雖說不一定,但終究是一個念想。

畢竟十周年國慶這樣的大喜日子,應該有可能會放假吧?

陳國華聞言,握住于沫離的小手,給了她一個無奈的表情。

后者頓時心領神會,羞澀地捏了他一下。

因為結婚時間推遲到了十月份,意味著他們兩人同房的時間也只能推遲咯。

都堅持了那么久,總不可能在最近這一兩個月的時間,破戒吧?

對陳國華來說,其實禁果也就是那樣,甚至還不如熟透的果子好吃呢。

所以他雖然是期待,但很有耐心,也更期待后面的果子。

婚禮的事兒就確定了,十月二號這一天,農歷九月初一。

晚飯,于世勛和甘如霜兩口子就在家里吃飯,陳恭祿最開心了,因為他媳婦允許他喝酒。

“老于我跟你說,這可是我兒子他領導獎勵的五糧液,這味道可是非常非常好的”

“來來來,給你滿上,我也滿上,你知道吧?我等今天可是等了好久啊.”

“現在這臭小子和茉莉的婚事又推到十月份了,哎呀,我饞的呀”

瞅他那慘兮兮的模樣,倒是讓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陳援朝補了一刀,“爺爺,這酒那么嗆喉嚨,而且還沒有什么味道,有什么好喝的?還是奶奶說得對,喝酒還不如喝白開水呢”

“伱小子懂個屁啊,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這酒的好處了”

老陳瞪了一眼,結果迎接到了云婉裳的目光,頓時不再說話了,喝酒!

哈哈!

大家都樂不可支地笑了起來,果然還得是靠云婉裳才能治得了老陳。

商定好婚期之后,兩邊家庭的氣氛似乎都更加和諧了。

于世勛喝得伶仃大醉,老陳也是不遑多讓。

最后還得是陳國華動手,分別把他們攙扶到床上去。

家里的客房自然是不缺的,所以今晚就讓于世勛和甘如霜兩人住這兒了。

如果要送他們回去的話,其實也可以,陳國華自己還是能開車的。

只不過甘如霜覺得麻煩,就沒有送了。

時間過去幾天,陳國華看到了期刊上面的論文,忍不住咧嘴笑了。

晶體管計算機概論!

雖說計算機都已經被研發出來了,這個時候才出這樣一篇論文,似乎有點晚了。

但又有什么關系呢?

反正這論文,本身也不是給普通人看的。

“唔,成時若他們應差不多結束軍訓了吧?等他們回來,就讓他們看看我這篇論文,嘿嘿.”

在他這么想著的時候,遠在魔都這邊,延安西路716號。

這是魔都照相機廠的地址。

去年三月份才成立的魔都照相機廠,此時已經有兩百多名工人,其中技術員就有三十多名。

此時的辦公室內,張亞民廠長和吳邵英副廠長兩人,十分頭疼地看著眼前這兩位技術員。

“你們就這么想著要去京城的北汽制造廠?他們給你們灌了什么迷魂湯啊?”

張亞民十分不解,而技術員向叔寶卻道:

“書記,您不知道,人家那邊直接給我們寫了一封信,信件里面詳細介紹了長焦距鏡頭的技術理論和研制辦法”

“而且書記您可能聽說過他的名字,他叫陳國華,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研究員、技術員”

“我們很想過去那邊跟著陳國華一起干事業,他們那邊的照相機廠,更需要我們.”

吳邵英聞言,忍不住插嘴,“我們魔都照相機廠也很需要你們啊”

此時的魔都照相機廠,也是僅僅只是試制出了兩款35mm的小型照相機、一款折疊式照相機、一款雙鏡頭反光照相機、小型曝光表、35mm框式取景照相機等。

看似碩果累累,其實很一般。

截至目前為止,連一臺高級單反相機都沒有,可見此時的內地照相機技術有多蒼白了。

在一九五九年的今天,不提那些進口照相機,整個內地市場的國產相機,競爭對手可不少。

比如津城的幸福相機,這是去年九月份生產的一款模仿西德altissa相機的仿制相機,售價為二十九元。

華山135小相機也是去年生產的,仿制的是北方斯米鈉相機,以及同時仿制這一款相機的還有山城長江電工廠和山城樂器廠兩家。

他們兩家生產的長江照相機,跟華山照相機是完全一致的功能。

簡直就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不管是長江照相機還是華山照相機,以及魔都的那款仿萊卡相機35mm小型照相機,售價都是八十元錢。

然鵝,魔都照相機廠的小型照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卻是不盡如人意。

反正陳國華聽于沫離說起過,她母親就有一款魔都照相機廠生產的仿徠卡照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效果,并不如華山照相機。

只不過現在是計劃經濟時代,加上魔都這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因此即便照片效果不佳,但還是賣出去了六點六八萬架照相機。

市場的反應并不能真實反映魔都照相機廠的實際情況。

技術缺陷和人才短缺這兩點都是魔都照相機廠目前面臨的實際情況。

所以吳邵英也好,張亞民也罷,都十分清楚這樣的情況,因此才會盡可能地挽留向叔寶和錢伯榮兩人。

“吳廠長,其實我們廠現在的情況您也知道,有我沒我,差別并不大”

向叔寶沒有解釋更多,在魔都照相機廠的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大家都一清二楚。

因此沒必要說得太透。

見此,吳邵英和張亞民兩人都十分遺憾,也帶了一絲悔意。

只不過這一絲悔意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大局為重,其他都靠邊站。

京城,北汽制造廠,陳國華很快就收到了魔都這邊傳來的好消息。

盡管只是向叔寶和錢伯榮兩個技術員,但對于陳國華而言,或者說,對于整個材料科研所來說,那都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陳國華想要搞光學層面的技術,那么熟練技術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單純只是靠他自己的話,那還是趁早歇一歇吧。

“謝謝領導,太感謝了!”

汽車工業管理局,陳國華親自過來感謝張逢時的付出。

后者當然心中十分高興,“你要是真的想謝謝我,那就真的要作出一番事業來,別讓我失望”

“請領導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好,我也相信你,但是現在還有一個算好的消息,是關于照相機技術人才的事兒,你要不要聽一聽?”

張逢時的一句話,頓時讓陳國華更加開心了。

開玩笑,不管是好或壞的消息,既然是關于光學層面的消息,那他當然要聽啊。

很快,陳國華就知道這是什么好消息了。

原來是西北光學儀器廠那邊,有一名顧克錚的技術工程師,因為貪污受賄,入了監獄。

現在已經出來了,但沒人要他。

前段時間,張逢時這邊詢問消息的時候,西北光學儀器廠那邊,有一個跟顧克錚關系很好的朋友,知道了此事。

于是推薦了顧克錚,畢竟這人的技術還是非常強的。

“我原本也遲疑著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你,此事非同小可,但我看你求才若渴,所以想了想,還是說給你聽,要不要這人,你自己衡量清楚.”

聽完張逢時的話,陳國華頓時有些吃驚。

好家伙,咋地給自己推薦這樣的人才了?

貪污受賄可不是什么好人啊。

只不過,這個時代,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兒。

“領導,那您知道他具體是什么情況嗎?有沒有什么向左、向資之類的?”

陳國華小心翼翼地問道,并沒有說得很透徹,但一個字足以讓對方明了。

什么左啊,什么資的,在這個時代,已經足夠明顯了。

無需多言!

張逢時搖搖頭,道:

“西北光學儀器廠那邊傳過來的消息,就只有這么多,具體情況的話,我也不好判斷.”

作為一名老狐貍,他才不會替不清楚來歷的人說什么好話呢。

他能毫無保留地把他自己知道的事兒告訴陳國華,就已經很不錯了。

就這,還是看在陳國華以往作出的貢獻和努力份上,否則的話,這會兒他才不會幫陳國華這么多。

自古人情債最難還,所以張逢時輕易不會去做這樣的事兒。

陳國華聽完之后,沉吟片刻,覺得還是慎重一些為好。

甭管如何,自己團隊里出現這樣的人。

盡管這個人是在西北那邊犯了事兒,傳不到京城這邊來。

但有句話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確實是很慢,靠報紙、電報之類的工具來傳遞。

幾乎是不可能讓北汽制造廠這邊的職工,知道西北顧克錚這個人的過往。

然而,萬一呢?

萬一好巧不巧,就有人也是剛巧從長安過來過來京城的,又剛巧見過顧克錚,還知道對方這些事兒的人。

嘴巴稍微一偏,得,即便顧克錚改過自新了,那也架不住三人成虎啊。

因此,陳國華還真得好好考慮一番。

否則的話容易陰溝翻船。

仔細看看陳國華目前領導材料科研所的團隊,那都是年輕化隊伍啊。

幾乎都是年輕人的隊伍,也出了一個類似鄧韻秋這樣的人。

甚至裴益民也差點被陳國華給踢出去了。

所以他是容不得這樣的沙子,否則的話,他哪里會那么順順利利,隔三差五地搞出成績來?

為什么中科院就那么慢呢?

又為什么他會那么討厭第六研究所的魏祖業、李秉成他們呢?

這一切并非不是沒有原因的。

“那好,你好好考慮一番,決定了之后,告訴我一聲,不過最好不要太遲啊。”

聽到陳國華的決定之后,張逢時便如是說道。

前者立馬點頭,表示自己會在三天之內作出決定的,麻煩領導了。

“不麻煩,你也別這么客氣。”

張逢時剛說完,正巧這個時候有人來找他,陳國華便順勢提出了告辭。

回到北汽制造廠之后,陳國華就把這件事給拋之腦后了。

他決定了,等魔都照相機廠的向叔寶和錢伯榮兩位技術員到了之后,跟這兩人聊過之后,再做決定。

如果向叔寶和錢伯榮兩人的技術還不錯,那么他就不要那位顧克錚了。

但如果差了一點,那還是冒個險吧。

定下之后,他就沒有再煩惱這件事兒了。

纖維研究小組,齊北過來通知說,纖維材料再次有了突破。

“具體數據怎么樣?”

陳國華跟著齊北一起走進纖維研究車間內,邊走邊問。

后者很快就匯報了詳細的數據,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分別為5100和256,而耐高溫程度、質量、耐腐蝕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聽到這里,陳國華心說,又是跟擠牙膏似的,什么時候能有更大的技術突破呢?

中低端的碳纖維,在航空領域當中,并不能成為替代鈦合金等合金材料的最佳材料。

簡單來說,打不過!

如果碳纖維材料發展不起來,那真的是白白浪費了陳國華的技術資料了。

畢竟除了碳纖維材料之外,還有碳纖維復合材料,這才是航空工業材料的未來。

“好了,大家最近都非常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確認了一下目前的最新材料測試結果,陳國華總結了一下。

勉勵了一下大家,然后很快就離開了這兒。

因為沒有什么好說的,他的目標,早就設定好了,只等他們完成。

裴益民、顧崇杰、吳忠明等人看著陳國華離開的背影,面面相覷之余,也不由沮喪了起來。

看來他們發憤圖強,努力地干出一番業績來,恐怕是得不到陳主任一句熱情的歡呼和鼓勵。

加油吧!

傍晚,回到家的陳國華,在吃飯的時候,聽著于沫離、三小只、七姐、大侄子他們的閑扯淡。

聊著聊著,云婉裳見他今天話很少,不由詢問他是不是工作遇到什么問題了?

“不是什么問題,而是有點小郁悶,我們內地這邊的人才,太少了!”

聽到陳國華的吐槽,他七姐當即便好奇地問:

“你跟我說說,你需要什么人才?我問一問我的那些同學,或者你讓娘幫你問一問.”

“再不濟你丈母娘她還是北大教授呢,她那邊肯定也認識不少專業人才.”

丈母娘三個字,倒是把于沫離給整害羞了。

陳國華笑了笑,接著把事兒給說了出來。

得知他需要的是光學方面的人才,陳梨當即便說道:

“你不早說,我有一個同學,她就是去了金陵電影器材廠,他們廠里面肯定有不少這樣的技術人才.”

“這樣吧,改天我幫你問一問,保證沒得問題。”

聽到他七姐的話,陳國華笑呵呵地點頭應了下來,但沒有很激動。

因為這并不意味著,她就一定能夠替他找到人。

陳恭祿此時也開口說道:

“我明天也給你拍一封電報問一問老許,他那邊肯定有不少人才.”

“爹,您就別去打擾人家許領導了,人家也是日理萬機的.”

老陳的話,卻是讓陳國華十分無奈,“這是公家的事兒,不是我自己的私事兒,爹您就別搭上您的人情了”

盡管陳恭祿跟老許是過命的交情,但即便是父子親情,有些事兒,也不能做得太過。

并不是說挾恩以報,就可以無限索取。

大家都不是傻子,何必呢?

“你懂個屁啊?”陳恭祿瞪眼道:

“就因為是公事,所以我才會開口,這要是私事的話,他主動幫忙,我還會罵他呢”

“別以為你爹我什么都不懂,我告訴你,當初勞資帶兵打仗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有道理!

但希望老爹您別碰釘子就行!

陳國華臉上笑了笑,心里卻是腹誹不已。

跟他老爹說了一句謝謝,這個話題就翻篇了。

轉眼時間過去了兩天,向叔寶和錢伯榮兩人還沒京城,但陳國華已經來到了北大。

昨天,成時若、薛晉權、曾抗生他們這群北大同學已經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軍訓,全須全尾地回來了。

男生寢室樓里,陳國華見到余德詞等人,看他們都黑了好幾度,頓時忍不住捧腹大笑了起來。

“何方小賊在此嘲笑我等?”

寢室外面走進了幾人,看到是陳國華之后,薛晉權他們全都激動了起來。

“老陳,終于見到你了,靠靠靠,讓你成功逃離了軍訓,是我們這輩子最不能夠釋懷的事兒.”

幾乎是有一個算一個,他們全都黑多了。

陳國華真的沒忍住,笑慘了。

主要是薛晉權他們真是太可憐了。

七月份去的時候,還好好的,不能說非常白吧,但起碼跟黑不沾邊。

就是較為純粹的黃種人。

結果現在八月份回來的時候,整個人跟東南亞黑炭似的,真的挺黑的。

七八月份的京城,是絕度酷暑。

如果陳國華沒有記錯的話,過去的七月份,應該有二十天是藍天白云。

即便是陰云天、下雨天,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會變黑。

畢竟紫外線這東西,還是會穿透云層射進來的,它只是沒有晴天的紫外線那么強烈罷了。

笑過之后,陳國華沖他們說道:

“行了,你們都收拾一下,等下在校門口外面集合吧,這一次我們應該說一說關于接下來大半個月時間的安排了”

還能是什么安排呢?

考試和分項目!

薛晉權他們也知道輕重,所以當即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估計徐獻瑜教授等學校老師也不會知道,他們的學生會背著老師,在外面已經提前找了兼職吧?

暑假就還剩下那么大半個月了,居然還要跑去北汽制造廠折騰?

可事實上,還真的要去折騰一番呢。

北汽制造廠,十一號倉庫里,成時若他們五十位大學生,全都聚在一起了。

“好了,首先恭喜你們順利完成了軍訓任務,平安歸來,其次歡迎你們回到十一號倉庫,噩夢即將開始,你們準備好了么?”

聽到陳國華的話,薛晉權他們好懸沒忍住要翻白眼了。

還噩夢呢?

既然是噩夢的話,那能離開嗎?

開始正式開始,劉永芬、鄔麗云、王寶柱等八人也都參加這一場開始。

即便是剛學了差不多一個月的鄭家俊、曹景康、蘇元復、陶延橋他們這二十一名大學生,也都跟著一起參加考試了。

當然了,相比需要考兩場考試的其他人來說,鄭家俊他們這二十一人,就僅需考一場。

畢竟在七月上旬,他們入職北汽制造廠的時候,陳國華就直接安排好了他們的項目歸類。

十一號倉庫正在考試,隔壁十二號倉庫的話,就還在學習當中。

七月下旬的時候,那五十名高中生、中專生也都入職了北汽制造廠。

他們入職之后,就被陳國華分配到了十二號倉庫,讓他們學習晶圓制造和芯片制造的部分內容。

相比大學生,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就差很多了。

因為在這個時候,能被招聘進來的高中生,那都不是最優秀的高中生。

優秀的高中生,都能考入大學。

在過去這段時間內,陳國華的工作就是這些教書育人了。

偶爾參與一下科研,下午的話,準時參加訓練,大概就是這樣了。

上午場次的考試結束了,很快就到了下午。

批改試卷的事兒,對陳國華來說,倒也十分簡單。

監考的時候,順便把試卷給批改了。

他的眼睛跟掃描儀似的,很快就把試卷給掃描一遍,然后手速飛快地點出錯誤的地方,大腦跟超腦沒什么兩樣,很快就處理完這些信息,接著給出了分數。

沒辦法啊,答案和試卷都無比熟悉了,批改試卷的話,還不簡單嗎?

很多高三老師他們都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呢。

不過語文老師稍微沒那么厲害,畢竟他們對閱讀理解等這樣的題目,肯定是需要稍微仔細閱讀,然后給出評判的。

手頭上的這些晶圓制造層面的技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可不是語文的閱讀理解,意思準確即可,文字可以隨便措辭。

從技術層面來說,解題過程可能有很多種,但答案,一般來說都是只有一個的。

批改完分數之后,陳國華發現時間還早。

轉悠了一圈,然后他就去訓練了。

除了他監考之外,段云平和薛亞軍他們幾位領導也都不請自來。

主要是他們很好奇這些北大學子的考試了。

既然領導們幫忙監考,那么陳國華就可以偷偷摸摸地開溜了。

下午五點十五分,第二場考試也終于結束了。

兩場考試結束了,陳國華趁著還沒下班的時間,趕緊批改試卷。

由于只是五十八份試卷,因此陳國華在六點之前,就把試卷給批改完了。

分數統計完成,接著就把試卷給發下去了。

鄭家俊、曹景康、顧毓珍等人不可置信地看著前面的陳國華,實在沒想明白,后者是怎么做到在這么短時間內批改完試卷的呢?

“好了,現在分數都已經出來了,你們可以看看你們自己的試卷。”

“分數并不能代表了什么,它只是對你們前面一個階段的學習評價罷了”

“在我們材料科研所,考試并不是唯一,你們的技術、創造力等等,才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陳國華看著薛晉權等人,勉勵了一番,然后接著開口說道:

“眼下已經下班了,蘇元復、鄭家俊你們可以先下班了”

“王寶柱、聶景忠、高裕民、鄔麗云、程耀華,你們五人往后就專注在芯片制造技術層面.”

“劉永芬、侯俊濤和李愛民,你們三人的話,往后就專注晶圓制造技術.”

除了他們這些人之外,陳國華也對成時若、薛晉權他們進行了技術分工協作。

分配結束之后,就直接解散了,讓他們明天早上過來上班,然后在進行下一步的技術學習。

等他們離開之后,段云平這個時候叫住了陳國華,“國華,從魔都那邊過來的向叔寶和錢伯榮兩人剛到京城,你現在要見見他們嗎?”

“不了,明天再去見他們吧。”

陳國華搖搖頭,“他們才剛到京城,讓他們現在安頓下來,等明天見面了再聊一聊,不急于這一時半刻的”

“那好,你早點回去休息吧。”

轉眼第二天,陳國華來到北汽制造廠之后,就第一時間召集了薛晉權他們,然后拿出了更為細致的資料。

“老薛,你們組隊帶領劉永芬他們,優先攻克晶圓制造的相關輔助設備”

晶圓制造的設備有晶圓生長設備、切片機、清洗機和鍍膜機這四種。

只不過,陳國華他們并不需要制備晶圓生長設備,因為在去年的時候,津城半導體材料廠就已經成立了。

一九五八年秋天的時候,以林蘭英等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為代表,他們研制出了內地第一根硅單晶。

內地半導體產業的希望,就這么熊熊燃燒了起來。

盡管按照原時空的情況來說,今年十月份之后,可能就因為北方工程師回國的事兒,帶走了技術,讓人十分沮喪。

但陳國華并不擔心這些,到時候遇到了事兒再說唄。

反正前段時間,北汽制造廠已經申請了不少晶體,只需要有切片機等設備出來了,那就沒什么大問題了。

“好的,陳主任。”

薛晉權神色嚴肅認真地說道,既然在研究所內部,現在是上班時間,當然要正式一點。

作為委派的小組長,薛晉權有職責去做好自己的事兒,可不能再像之前那般吊兒郎當了。

董建昌、錢元興、楊宇和他們幾個跟薛晉權同樣的超學神層次的同學,此時的臉色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們并沒有因為陳國華把薛晉權提拔為小組長而生氣。

眾所周知,陳國華辦事兒公允,公平公正公開。

而薛晉權跟陳國華的關系更好,加上前者本身的實力、親和力等都是非常優秀的,因此選擇他的話,再正常不過了。

其實昨天臨下班之前,陳國華把試卷都發下去了,卻是沒有直接報分數。

私底下的話,是薛晉權、董建昌等人他們各自對比分享了分數。

結果,他們這些超學神們,都是滿分。

既然大家都一樣,那就沒什么好說了。

“錢元興,你負責清洗機設備的研制工作小組,楊宇和你負責鍍膜機小組,記住,你們這些設備都非常重要,一個都不能缺.”

陳國華嚴肅不已地說道。

事實上,晶圓制造決定著后期的芯片生產。

盡管從技術層面來說,制造晶圓會相對簡單很多,而光刻芯片等系列技術的話,則是非常困難。

因為即便是第二代投影式光刻機,其技術也是很難的,特別是在內地這片光學、光源等技術都極為匱乏的大陸上,想要突破技術就更困難了。

也因此,叮囑完薛晉權他們之后,陳國華就直接讓他們先去十三、十四號倉庫了。

留下來的部分大學生,大家都抬頭看著陳國華,眼里帶著好奇和驚訝。

章濟川、陸子敬、趙菊生、萬福森、石志慶他們五位超學神,直接被陳國華分配到了新成立的光學材料研究車間里。

什么?

光學材料研究車間?

聽到陳國華的話,章濟川他們驚愕不已,趙菊生當即忍不住開口問道:

“陳主任,您是想讓我們造照相機嗎?”

“沒錯,就是要讓你們搞照相機,不過你們不會以為照相機很容易吧?”

陳國華呵呵笑著說道,不等他們回應,馬上繼續道:

“或許你們不是很清楚,但你們應該聽說過西北光學儀器廠吧?”

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信息差就這么出來了,特別是那些搖頭的同學,他們實在無法理解,章濟川他們這些超學神,是怎么知道的呢?

北大是一所全國綜合性大學,里面其實有很多信息獲取來源,只不過很多人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罷了。

在普通的學神學霸們看來,只需要把學習成績搞好了,那么就一切皆萬事大吉。

殊不知,在同等分數等情況下,只要有合適的機會,老師第一個想起的學生,絕對是跟他關系親近的學生。

為什么?

并不是說這個學生經常給老師送禮,很會來事兒等等。

而是這名學生時常在老師面前出沒,幫助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或者表現出自己的優點,學習勤快、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成績突出等等。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自然是很喜歡這樣的學生。

如果是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那么這個機會就給了學生。

假設一個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這位學生提前準備,而其他同學卻是晚好幾天,甚至半個學期才知道,那么誰更有可能勝出?

不言而喻嘛!

再比如,有些學生是從小就知道要考公考編,對自己人生規劃十分明確,并且執行力很強。

在大四這樣的階段,大家都等著國家分配工作,而人家卻已經憑借各類優秀的論文、學校的表現等,直接進了部委這樣的機關單位。

差距就會更加明顯,特別是時間放大到四五十年,人家已經是部委高層或者說封疆大吏,但以前的同學呢?

指不定還在什么小縣城等這樣的地方窩著呢。

所以在大學這樣的地方,其實就是一個主打信息差的場所,并且越拉越大。

“你們當中有不少人都不知道西北光學儀器廠啊,那我簡單給你們說一說.”

陳國華微微詫異,接著簡單介紹了一下。

全稱是國營西北光學儀器廠,一家軍工企業,是在一九五三年籌建,前年,也就是五七年建成投產。

作為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之一,位于長安的西北光學儀器廠,主攻方向就是基礎光學、空間光學、光電工程、精密機械等。

就目前來說,華山小相機就是該廠生產的一款產品。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如果實力足夠強大,又怎么可能會生產民用照相機呢?

只不過,現如今的內地,一窮二白,而且在國防、公安、新聞、醫療、科研和體育等領域都非常需要高級單反相機,需求十分強烈。

所以,即便是西北光學儀器廠,那都是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優先研制這樣的照相機。

“不提西北光學儀器廠了,我們材料科研所,目前也是啥都沒有,你們更是一群接觸了光學知識才三個月左右的學生.”

看著臺下的趙菊生、萬福森等人,陳國華面色嚴肅地說道:

“所以我們必須得優先攻克高級單反的技術,然后再一步步地攻克更高深的光學技術.”

“你們看到的光刻機技術,其實它只不過是一個開始,假如某一天,我們接到命令,需要在一枚小小的指甲蓋這樣的晶圓里打造出一座堪比城市一樣的芯片呢?”

“大家不會以為,憑借我們現在的光學技術積累,就能夠做到了吧?”

想屁吃呢!

陳國華深知一步一個腳印的道理,眼前這群學生,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大道理講完,對他建立光學材料研究小組的話題,到此為止。

能理解的話,最好,不能理解,那肯定也是要干活的。

“陳主任,那我們什么時候開始研制光刻機、物理氣相沉積設備、劃片機等設備啊?”

章濟川舉手提出了疑問,陳國華沒好氣地瞪了一眼,道:

“你們趕緊把高級單反照相機給我研制出來,再給我好好地研制掃描電子顯微鏡等高深光學設備,我就阿彌陀佛了”

“不要好高騖遠好不好?你們在座的眾人,要么是北大學生,要么已經畢業的大學生,這些事兒,還需要我來給你們強調一遍又一遍么?”

“都給我干活去,我告訴你們,你們就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到時間后,無法研制出高級單反的話,我讓你們在全廠職工面前丟臉你們信不信?”

老陳是一個狠人!

王寶柱、聶景忠、鄔麗云等人都縮了縮腦袋,沒敢再吱聲。

只不過,主打一個叛逆的陸子敬,卻又在這個時候,再次舉手。

陳國華深呼吸一口氣,再次感覺到這群高智商人才,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你說!”

“陳主任,高級單反照相機的技術,在我看來并不算很復雜,所以我覺得應該不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就能研制出來,可是我們設備、材料等,是不是應該準時到位啊?”

陸子敬同學,你知道你在說些什么嗎?

王寶柱他們都直接傻眼了,陳國華卻笑了。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