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小說>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299章,換將和布局
正文如下:
一九六五年二月,紐約,唐老鴨科技公司。

唐大可同志已經將大學學業給丟一邊了,現在是全身心搞事業。

他祖母和他父親已經管不住他了。

盡管他的兩個長輩,希望他能夠完成學業。

可現如今,唐大可同志的生意已經超越他父親了,他對繼承家業已經沒有什么想法了。

還不如專心致志地搞自己的事業呢。

一旦杰拉斯特、霍爾尼他們這些技術員,能夠研發出來一款劃時代的產品,那么他們唐老鴨科技公司將會坐上火箭,盈利規模也會更大。

至于說復刻華潤公司的電子產品,唐大可同志也是有想過的,但不太現實,被否掉了。

連ibm公司、德州儀器他們這些傳統的行業巨頭都干不贏華潤公司,甚至還被后者打得落流水。

唐大可同志雖然非常自信,甚至是目中無人,但他可不認為自己能夠干得贏華潤公司。

到時候沒有復刻出來不說,就算復刻出來了,也要面臨丟失華潤公司代理商身份的危險。

盡管有白手套這樣的方案,但奈何他手底下的技術員,不夠用啊。

亞伯拉罕這個老混蛋倒是想要入股他們唐老鴨科技公司,但唐大可同志可不樂意。

他這家企業就是純賺錢的企業,就是現金奶牛,他怎么可能樂意跟人分潤?

當然,他最后還是沒能夠抗住壓力,從子公司唐老鴨公司這邊分了一點股分給亞伯拉罕。

最后才促成了跟對方合作拿下尋呼機在北美代理權這門生意。

現如今,這門生意,已經給唐大可同志帶來了很多利益。

“杰西卡,快去催一催,我要的報表怎么還沒拿過來?”

辦公室內,唐大可同志朝秘書喊道。

杰西卡這個名字在北美這邊,就像是國內的小麗、小紅一樣,十分普遍。

如果不是杰西卡的樣貌清秀,而且還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唐大可同志才不會讓對方當自己的秘書呢。

當然,這個秘書嘛,能當多久,那就不知道了。

“好的,唐,我現在就去催一催.”

說罷,杰西卡還朝唐大可同志拋了一個媚眼,然后扭著小蠻腰轉身離開了辦公室。

這美麗的一幕,讓唐大可同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可惜了,這是一個小辣椒,不好搞。

因為杰西卡已經不是第一次這么引誘他了,可惜杰西卡要的很多,唐大可同志無法滿足對方。

作為名牌大學畢業生,杰西卡年輕貌美,優勢很大。

難得遇到年少有為的唐大可同志,杰西卡當然不會隨隨便便地把自己交代出去。

鷹醬這邊,從六十年代初開始,就已經開始什么xing解放了。

但他們這個國家很奇怪,還是有很多女性十分保守,而且這種保守程度,絕對遠超想象。

所以這其實就是一個割裂感十分強烈的國家。

而杰西卡就是這樣xing保守的人,所以她不會輕易把自己交代出去。

可是面對非常優秀的唐大可同志,就算是杰西卡也忍不住想要誘惑對方啊。

雙方之間,到底誰能夠獲勝,就看誰更有耐心了。

過了一會兒,杰西卡這才帶著一份報表回來了。

“唐,這是你想要的報表,我可是了很大力氣才幫你拿來的,你準備怎么報答我?”

“給你發工資還不夠么?難道要我給你好幾億么?”

唐大可同志接過報表,眉毛一掀,眼睛上下打量杰西卡那曼妙的身材。

“可以啊,如果真的有幾億的話,我當然想要啊,但.”

沒等杰西卡說完,唐大可同志的目光已經看向報表這邊了,頓時氣得杰西卡很想打人。

撩完人家就不搭理了,哪有這樣的?

所以這個少年能夠在這個年齡,憑借自己的雙拼下這么大的家業,手段果然很強大。

此時的唐大可同志,臉上很快就露出了笑容。

其實報表到來之前,他自己也已經心中有數了。

只不過,那是大概數據,遠不如報表來得準確。

去年年底的時候,在亞伯拉罕的高壓政策下,唐大可同志不得不冒險在紐約、波士頓等幾個城市,率先推廣尋呼機。

當時的營收讓人驚喜,短時間內就賣出去一百萬臺尋呼機,更讓人驚喜的是短信服務費用營收,居然達到了四億美金。

而現如今,北美的好些大城市,都基本上完成了基站建設。

基站建設完成之后,尋呼機銷售工作便提上日程了。

也正因為如此,唐大可同志才會那么忙碌,畢竟他需要時刻盯著,自然沒時間關注什么學業了。

而現在,華盛頓、休斯頓、芝加哥等城市的銷售業績已經出來了。

從十二月份開始,到現在的二月份,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

除去之前在紐約等周邊幾座城市銷售的一百萬臺尋呼機,在這里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又再次銷售出去四百零五萬臺尋呼機。

這個龐大的數據,自然讓唐大可同志開心到爆炸。

因為尋呼機賣出去得越多,短信服務費的營收就會越多。

并且,選擇包年的消費者,只會越來越多。

畢竟短信服務費用的收費,就是催促消費者選擇包年,而不是包月或者散戶。

尋呼機的信息發送,一次收費零點二美金,接收的費用是零點一美金。

所以,不管如何,都是包年更有性價比。

自然,也有一些人是真的把尋呼機買回來裝逼用的,舍不得包年或者包月費用。

可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會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包月或者包年。

畢竟包年之后,接收信息都是不限次數,并且還能夠接收到天氣預報、股票信息、最新熱點新聞等等,這些比買報紙要強得多了。

除了這些之外,唐大可同志更加關心的是其他產品的銷售數據。

去年十一月份的時候,他就從華潤公司那邊帶回來了很多空調、冰箱等產品,這部分的營收,同樣不菲呢。

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能夠給他帶來一千多萬美金的純利潤,就連亞伯拉罕這個沃伯格家族的人都十分眼熱呢。

所以,唐大可同志自然非常關心這些生意了。

畢竟,跟亞伯拉罕合作的尋呼機代理這門生意,還需要跟人家沃伯格家族分潤,并且他唐大可能夠分到的份額很少。

如果不是他還需要沃伯格家族這張虎皮,講真的,唐大可同志真的不想跟亞伯拉罕合作。

就在唐大可同志認真查看報表的時候,ibm公司這邊,小沃森卻是唉聲嘆氣了起來。

同樣是報表,別人是爆表,而ibm公司的則是薄表。

整個一九六四年,ibm公司的營收僅有二十六億美金。

按理說,二十六億美金已經不是一個數字了,但這部分營收里面,靠代理華潤公司那些電子產品所獲得的營收卻是有十二億美金。

十二億美金啊!

看似不多,實際上已經快要追上ibm公司自營產品的營收了。

細想極恐啊!

要知道,以前ibm公司可是北美,或者說是全球計算機行業的唯一巨頭。

現如今,除了大型計算機或者超算層面,ibm公司還能夠穩壓其他企業一頭之外,其他方面卻是差了很多。

更別說,現如今大家都一致認為華潤公司才是電子產業的唯一巨頭。

因為在過去的一九六四年,華潤公司的總營收是四百三十七億美金。

這個數據,在ibm公司、克雷公司、德州儀器等企業當中,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四百三十七億美金啊!

一個多么讓人絕望的數據啊。

在一九六三年,楓葉國他們當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四百五十億美金,在全球排名第八的位置。

而華潤公司的四百三十七億美金,距離四百五十億美金,也僅僅只是一步之遙罷了。

所以,小沃森看著自己公司的報表,深深的無力感。

想太多的小沃森,舊病復發了。

只可惜,他被秘書發現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

等到他被送到醫院之后,已經是將近三個小時之后的時間了。

五個小時之后,醫生傳出了一個壞消息:準備后事吧!

ibm公司的一眾高層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而小沃森的家人卻是悲痛萬分。

伴隨著小沃森的離世,ibm公司卻是陷入到了短暫的高管混亂狀態。

隨后還是斯里克瓦桑穩住局面,ibm公司這才穩定了下來。

隨后,股東層的董事會召開,溫克爾曼、布羅梅爾、麥克道爾、張忠謀、斯里克瓦桑、帕特里克、梅斯菲爾德等高管,都被一一喊去跟董事會成員談話。

不是一對一談話,而是多對一。

比如銷售部門經理梅斯菲爾德,生產部門主管張忠謀,他們這些人都是分別前往會議室被約談的。

在這么多位高管當中,最有可能成為總裁的就是斯里克瓦桑。

此人之前負責沃爾斯半導體公司,為ibm公司創造了很多利潤,并且在之前也及時站出來,穩住了ibm公司的混亂局面。

除此之外,負責研發出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s/360系統的布羅梅爾,也同樣很有機會。

只不過,大家都是眾說紛紜,具體是誰,還得等董事會的決議。

正當大家都以為斯里克瓦桑將會是ibm公司新的總裁時,卻沒想到,董事會這邊卻是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策:任命張忠謀為ibm公司的代理總裁。

為什么是代理?

因為張忠謀需要在未來一年內,讓ibm公司的年營收突破三十五億美金,才能夠成為正式的總裁。

這個目標還是很重的。

最重要的是還是縮減成本,加大研發投入,為ibm公司開拓新的市場。

不管如何,張忠謀成為ibm公司的代理總裁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很多人都不服氣,特別是斯里克瓦桑,他才是正統的央格魯撒克遜后代啊,憑什么是張忠謀?

后者可是一個華裔啊,為什么要讓他上位?

其實,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張忠謀自己都是懵圈。

在德州儀器公司的時候,他倒是有可能成為總裁,奈何那邊的人也不允許啊。

結果沒成想來到ibm公司不到三年,從普通的中高層管理,直接一躍成為總裁了?

他是一九六二年五月從德州儀器公司跳槽過來ibm公司的,打官司都耗費了大半年時間。

所以他實際為ibm公司工作的時間,也就是六三和六四這兩年罷了。

兩年時間就成為了總裁,盡管是代理總裁,但也是非常牛逼了。

ibm公司內部的高管會議上,坐在原本小沃森的位置上,張忠謀并沒有意氣風發,反而是滿臉嚴肅,內心卻是充滿了陰霾。

因為消息剛傳出來之后沒多久,斯里克瓦桑就提交了辭職信。

一個響亮的耳光,扇在張忠謀臉上,通紅無比。

這就是他一個華裔需要面對的強大壓力了。

所以,他上位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安撫民心,憑借自己的手段,擺平斯里克瓦桑!

就在ibm公司內部正在召開高管會議的時候,外界已經因為這件事鬧翻天了。

《華爾街日報》就在金融版面的頭條報道了此事,標題為‘任用一個華裔總裁,ibm公司已然黔驢技窮!’。

如此標題已經說明了一切!

《紐約時報》則是頭版頭條的位置上面,報道了ibm公司的新聞:啟用華裔總裁,是ibm商業帝國崩塌之始!

《芝加哥論壇報》、《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紐約郵報》、《洛杉磯時報》等鷹醬影響力頗大的媒體,全都報道了ibm公司換將的事情。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北美重要媒體,幾乎是這片大陸上最重要的發聲渠道了。

比如《紐約郵報》這家媒體,它可是北美歷史最悠久的報紙之一了。

創辦于一八零一年,現如今已有一百六十四年的歷史了。

進入六十年代之后,因為有更多的八卦,比如肯尼迪跟瑪麗蓮夢露的新聞等等,該報又喜歡以煽情等方式來敘述,所以很快一躍成為北美銷量第一的大報,日銷五十萬份以上。

即便是《華爾街日報》等其他報紙,那也是北美全國性大報紙,日銷都是二十萬份以上的大報紙。

當然,現如今,伴隨著去年年底,唐大可同志搞出來了尋呼機,收了很多消費者的包年服務費用,這些大報紙的地位和銷量已經開始受到影響了。

比如紐約、波士頓等周邊地區,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就已經有五十八萬名消費者選擇了包年服務。

到了現在的二月份,紐約、波士頓等周邊地區,選擇包年服務的消費者早已超過百萬人了。

而這百萬人,他們都沒有再去選擇訂購報紙,而是通過尋呼機接收到了ibm公司推送過來的新聞短信。

由于當初唐大可同志派人去跟那些報紙接觸的時候,以《紐約郵報》等大報為首的報紙,全都拒絕了這門生意。

只有沃伯格家族名下的一家名為《紐約每日郵報》的小報紙,接受了唐大可同志的合同。

光是聽名字就知道,《紐約每日郵報》就是蹭人家《紐約郵報》的流量。

可現如今,《紐約每日郵報》這份小報紙的影響力卻是擴散到全國各地了。

從去年年底開始,每日銷量就已經大漲了。

到現在的二月份已經突破到了日銷量一百五十萬份的規模,一躍成為全美最暢銷、影響力最大的報紙。

為什么?

因為這家報紙總編十分雞賊,讓唐老鴨科技公司的業務員,在給所有選擇包年服務的尋呼機消費者,發送短信的時候,都會特意添加一句‘《紐約每日郵報》為您報道今天最新消息’作為前綴。

好家伙,這算盤打得,連遠在京城的陳國華都聽到了。

可該說不說,這個廣告太牛逼了。

很多消費者是不會特別在意,畢竟他們只是想要看看今天發生什么事情就可以了,沒必要深入了解。

然而,紐約,或者說北美這邊什么人群最多?

炒股的人群啊!

這些人本來就非常關注股市波動,否則的話,他們也不會七十九美金購買一臺尋呼機,又六百九十九美金購買唐老鴨科技公司的短信服務了。

還有些人群,則是很喜歡八卦,即便是通過尋呼機知道了這些新聞。

可是尋呼機發送過來的短信,撐死了就是上百個單詞,能有多大的信息量?

對于喜歡八卦的人群來說,買一份報紙,泡上一壺茶,坐在辦公室或者家里,一看就是半個上午。

因此,伴隨著唐老鴨科技帝國的迅速擴張,購買尋呼機的人越多,選擇包年服務的消費者就越多。

而選擇包月或者包年服務的消費者多了,那么《紐約每日郵報》這份報紙的影響力就更大了,這六個字也更加深入人心。

所以,《紐約每日郵報》的銷量不漲,誰漲?

此消彼長之下,當初對唐大可同志愛答不理的《華爾街日報》、《紐約日報》、《紐約郵報》等大報,一個個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在眾多報紙的報道之下,作為曾經北美計算機行業的巨頭,ibm公司的股價應聲而跌。

很多散戶紛紛撤離,而這個時候,已經有人開始暗中進場,收購這些股票。

資本的世界,做局都是于無聲處聽驚雷。

等消費者反應過來的時候,背后的那些資本,早已經賺得盆滿缽滿,順利離場了。

加州地區,洛夫特科技公司。

雷蒙坐在辦公室內,看著自己公司最近的財報,忍不住欣慰一笑。

還得是自己出來單干,才能夠賺更多的錢。

雖說洛夫特科技公司并不僅僅只是他一個人的,背后還有加州幫的投資,但那又如何?

洛夫特科技公司就是他自己說了算的,加州幫那些人只是財務投資罷了,并不影響他的控股權。

相反,還能夠為他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在鷹醬這個地方開公司,是要講背景的,沒背景的話,那就是小癟三。

過去的一年,洛夫特科技公司的營收已經突破了三十億美金,只可惜,去年九月份沒有搶到尋呼機在北美的代理權,否則的話,現在根本沒有唐大可同志的‘意氣風發’。

“馬上就是三月份了,華潤公司的新產品,我必須要多拿一些份額才行.”

想到很快就是三月份了,雷蒙頓時忍不住發狠地自語道。

現如今,華潤公司已經不再經常發布新產品了,只有每年的三月份和九月份各一次。

所以,洛夫特科技公司只能夠在這兩個月加大投資,多拿下一些份額才行。

“如果再有類似尋呼機這樣的產品,我說什么也要拉上加州幫,把代理權給爭取到手”

這樣的想法,不只是雷蒙,德州儀器公司的弗雷澤也同樣是這么想的。

對于小沃森的離世和張忠謀上位,不管是雷蒙還是弗雷澤,他們都只是稍微關注一下罷了。

ibm公司這個曾經的商業帝國,早已經是昨日黃了,沒人會在意。

論產品創新,論營收能力,ibm公司都是被吊打的存在。

就連人家洛夫特科技公司,一家華潤公司的代理企業,年度營收都吊打ibm公司。

所以說,ibm公司換將的事兒,有什么好值得關注的呢?

反倒是接下來的六五年三月份,這才是他們最應該關注的事情。

當然,對于張忠謀當上ibm公司的總裁,弗雷澤等德州儀器公司的高管,一個個都十分震驚的。

昔日,張忠謀不過是他們德州儀器公司生產部門的一個主管罷了。

憑什么短短兩年內他就成為了昔日計算機巨頭的掌門人?

不可思議啊!

難道說,加薪的最便捷之路,就是跳槽么?

此外,仙童半導體公司的諾伊斯、尤金克萊爾、戈登摩爾等人,聽到小沃森離世,然后張忠謀成為ibm公司的新總裁之后,還是挺錯愕的。

畢竟ibm公司是曾經北美計算機行業的王者,是他們八叛逆最想追逐、合作的對象。

只可惜,時間最是無情,曾經的王者也淪為了普普通通的公司了。

“聽說華潤公司推出來的那個尋呼機,現在已經賣瘋了”

會議室內,尤金克萊爾突然開口,打破了沉默。

為什么會提這件事?

因為尋呼機在北美的代理公司是唐老鴨科技公司,而這家公司的技術主管杰拉斯特,曾經是八叛逆之一。

杰拉斯特帶走了霍爾尼等幾位仙童半導體公司的技術員。

原本,杰拉斯特的離開,大家也不是很在意。

因為他們八叛逆聚在一起,還是在十年前,晶體管之父肖克利博士返回他自己的家鄉創辦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他們八人在這里相聚,一年之后離開,從費爾柴爾德的仙童集團拉來投資,成立了現如今的仙童半導體公司。

結果,這才幾年時間,仙童半導體公司經歷了風風雨雨,卻是已經瀕臨崩潰了。

特別是在杰拉斯特他們離開之后,卻是越混越好,這就更加難受了。

“是啊,聽說他們推出來的短信包年服務,已經有三四百萬人選擇了.六百九十九美金的包年費用,就算是三百萬人,那也是二十億美金.”

謝爾頓羅伯茨的話,像是一根針,狠狠地扎入在場眾人的心臟,讓大家的心臟都忍不住驟然停止了好一會兒。

二十億美金的營收,恐怖如斯!

即便在去年九月份的時候,唐老鴨科技公司拿出來了一百二十點九億美金的投資。

可這才多久?

就已經拿到了二十億美金的營收,往后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呢。

反正這一筆生意,唐老鴨科技公司肯定是賺麻了。

除此之外,還有西門子公司,以及巴爾扎尼他們這些中東佬,他們都賺麻了。

港島,北角英皇道,明報總部。

“什么?你說你想要收購我們明報?”

辦公室內,查良鏞聽到對面陳援朝的話,頓時忍不住錯愕不已。

好家伙,現在的年輕人,都已經這么‘不知天高地厚’了么?

盡管明報這家企業是查良鏞在五九年的時候,他自己出資八萬港幣,沈寶新出資兩萬,共同創辦的。

在一九六三年的時候,明報已完全擺脫財政窘境,平均每日銷量是五萬份。

是港島當之無愧銷量排名靠前的幾大報紙之一。

一份報紙就是一毛五或者兩毛左右,日均銷量是五萬份,也就是每天的營收是七千五百港幣,每月就是二十二點五萬港幣左右。

這么一家企業,價值百萬港幣,并不算很過分。

畢竟查良鏞本身的筆名價值就不小。

“是的,查先,我們很有誠意的,我們可以溢價一百二十萬港幣,你和沈生都可以保留部分股份”

陳援朝十分淡定地說道。

收購明報是上面傳達下來的計劃之一,當然并不一定非要收購,只能說試一試。

明報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還是查良鏞手上的那些小說影視版權。

報紙這東西,對于陳援朝來說,隨時可以收購幾家小報紙,然后招聘記者,做好新聞等方面的報道,并不是什么難事。

難的是影響力!

不過,尋呼機這玩意兒可以接手的嘛。

畢竟,港島現如今并沒有尋呼機,其代理權并沒有賣出去。

主要原因也很簡單,覬覦這個代理權的資本太多了,出價太高不適合,出價太低怕過錯代理權。

港島也只有三百六十萬人口,就算是十分之一的人購買尋呼機,那也只是三十多萬罷了。

至于說費五百九十九美金購買短信包年服務費用,那絕對是沒有多少人的。

因為港島本地人的工資,很低啊,人均月薪三四百塊錢。

一美元可以換五點六五港幣,五百九十九美金也就是三千三百八十四美金。

能有幾個人樂意一年的工資去購買一個短信包年服務?

而華潤公司本身又在港島,所以那些資本下意識地略過了港島。

原本,華潤公司確實是打算自己來經營這門生意的,不過上面已經傳達了命令,將這門生意交給陳援朝。

有尋呼機作為支撐,那么到時候明報這樣的報紙,絕對直接起飛。

只可惜,查良鏞和沈寶新兩人在考慮之后,還是委婉拒絕了。

“好的,查生,沈生,我希望你們可以考慮一下,一周之后我會再登門叨擾二位。”

陳援朝聞言,也不惱,笑呵呵地站起來,十分客氣地說完場面話,這才轉身離開了。

等他離開之后,查良鏞這才看向沈寶新,驚訝地問道:“老沈,我們是不是老了?怎么現在的年輕人,都這么早就出來做事了?”

“對啊,我剛才也聽到了,他說他今年十六歲,我剛才一直在想,我十六歲的時候到底在干嗎呢?”

沈寶新也是感慨萬千。

時間過去了兩天,消息很快傳回來了,《香港商報》被收購了。

這是一份中文財經報紙,也是那份計劃上面的收購目標之一。

相比明報,《香港商報》的日銷量就很靠后了,只有八千份左右。

但也不能夠小瞧它,因為購買這份報紙的人,大部分都是港島地區的企業高管等商界精英,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明報只不過是仗著武俠小說的影響力,讓它的平均每日銷量達到了五萬份的水平。

“這個年輕人,真厲害啊!”

得知消息之后,查良鏞、沈寶新都感慨不已。

就在他們以為陳援朝已經收購了《香港商報》,不會再來打擾他們的時候,沒想到陳援朝還是如約而至。

“查生,沈生,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不知道你們考慮得怎么樣了?”

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查良鏞和沈寶新兩人頓時面面相覷,這也太這太執著了吧?

“陳生,你不是已經收購了《香港商報》嗎?怎么還要收購我們明報?”

陳援朝聞言,笑道,“查生,這是我的商業布局,就不便透露給你了,不知道你們是否考慮清楚了呢?”

毫無疑問,自然是被拒絕了。

見此,陳援朝還是沒有放什么狠話,和氣地離開了。

他只是計劃執行人,沒了明報,難道就沒有其他退路了么?

有句古話叫沒有張屠夫就要吃帶毛豬么?

肯定不是啊!

那畢竟是上面傳達下來的計劃,肯定有其他備選方案。

“唉,多事之秋啊!”

查良鏞突然感慨道,沈寶新贊同地點點頭。

雖然他們不知道陳援朝到底有何后手,但直覺告訴他們,這個十六歲的少年絕非一般人。

一般人也做不到在這個年紀,拿出百多萬來收購報社啊。

事實上,陳援朝很快就有了新動作。

《香港商報》突然發布招聘啟事,薪資都給很高,比如實習記者,其他報社也就是三百港幣,結果《香港商報》卻是直接上四百港幣。

高了一百港幣啊!

編輯和正式記者就更高了,五百港幣的月薪,已經是行業內的頂尖水平了,畢竟很多主編也才六百塊港幣罷了。

擾亂市場啊!

最關鍵是《香港商報》招聘的編輯和記者等崗位,分別是三十和一百,簡直嚇人!

當然,對于記者的語言要求也挺高的,比如必須會中文和英語,如果是會小語種的話,每多一門小語種,每月還會多八十的津貼。

如此計算的話,如果有人會五門小語種,那么津貼加工資就是九百港幣了。

因此,這則招聘廣告出現之后,前來北角英皇道《香港商報》總部報道的人直接排了一整條街。

在北角英皇道這條街,總共有《明報》、《成報》、《快報》等多家報社。

現如今,這些報社的人來上班,就看到了《香港商報》公司門口的長龍,一個個都驚得目瞪口呆。

“撲街仔,這個香港商報的老細是不是傻子啊?怎么給這么高的工資?搞得我都想去排隊了.”

有些記者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已然心動不已。

正所謂手快有手慢無!

《香港商報》的工作崗位看似很多,但這么多人排隊,肯定不出兩天就能夠招滿了。

盡管很多人未必會幾門小語種,但成為正式記者或者編輯,也比現在的工資高一百塊錢啊。

一百塊錢能夠做很多事了。

“咦,那個不是阿城么?他怎么也在排隊?我記得他昨天好像請假了?撲街,他不會是也要跳槽吧?”

很快,有些人已經看到熟悉的同事,頓時忍不住跺腳。

操蛋!

原來這些同事昨天請假,就是為了現在跑過來香港商報面試?

一時間,很多人頓時忍不住后悔!

明報、成報、快報這些報刊管理層,看著辦公室內少了一小半的人,頓時忍不住罵娘。

香港商報這操作,簡直絕了!

出手就是雷霆手段,不給敵人反應的時間啊!

在明報的辦公室內,沈寶新來匯報了一下情況,查良鏞直接沉默了。

前幾天,他們兩人才剛說完多事之秋,現在馬上就應驗了。

三天之后,明報等幾家報刊,每家都分別接到了不下十份辭職報告。

軒尼詩道的大公報、新晚報,九龍宏光道的星島日報,海旁道的文匯報等報刊也同樣慘遭重創,都損失了不少得力助手。

并且,由于香港商報的突然漲薪,其他報刊不得不被迫漲薪,以此來穩定日漸浮躁的員工。

即便如此,香港商報這一波,絕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舉動。

就在大家都以為香港商報這一波是損人不利己的時候,卻沒想到香港商報公司又新開了一版日報,叫《香港小說報》!

這完全就是沖著明報、成報、星島日報等報刊來的呀。

為什么?

因為明報、成報等幾家報社,他們都是港島報紙銷量排名前幾的報紙,而他們都無一例外,都有小說連載。

現在香港商報這一波,完完全全就是對著星島日報、明報他們幾家報社,照抄!

“有什么好怕的?這絕對是一大昏招,學我者生,似我者亡”

看到憂心忡忡的沈寶新,查良鏞卻是笑呵呵地安慰道。

只可惜,沒過兩天,查良鏞就笑不出來了。

這個《香港小說報》出來之后,完完全全就是最新的武俠小說,準確來說,這些小說的武力值,比武俠小說要強大很多。

并且劇情也十分緊湊。

就是不知道這些小說是從哪里來的。

如果陳國華看到這些的話,就只會告訴查良鏞,這些都是他寫出來的大綱,其他人代筆寫出來的小說罷了。

這就是之前陳國華寫出來的計劃里的附錄。

以前,陳國華一直想要寫的那本潛伏,至今都還沒發表呢。

沒想到他在內地沒寫成小說,卻是在港島這邊,以另類的方式寫了好幾本小說。

大綱而已,又并不是真正的小說,不會浪費陳國華多少時間。

才創刊沒多久的《香港小說報》,第一天就賣出去三千份,這個成績不算怎樣,但已經十分不錯了。

一周之后,一家名為華通通訊公司成立了,在尖沙咀和銅鑼灣這里兩個地方開了兩家門店,賣尋呼機!

跟國外不同的是,尋呼機的價格不是七十九美金,而是一百九十九港幣。

這價格還是很高的,但相比國外七十九美金的高價來說,已經便宜了一大半。

畢竟七十九美金就是四百四十六港幣罷了。

除此之外,包月的短信服務費用也僅為三十九港幣,包年也僅僅只是三百九十九港幣而已。

跟國外相比,已經便宜了很多很多。

一百九十九港幣的價格,頓時讓很多人都忍不住‘慷慨解囊’,購買了一臺尋呼機。

不過,大部分香港人還是習慣訂購了包月費用,選擇包年的人,很少。

但是很快,經過短信轟炸之后,他們都喜歡上了這種感覺。

伴隨著尋呼機在港島內暢銷,香港商報、香港小說報這兩份報紙就迎來了暢銷模式。

“嘶,《香港商報》銷量已經超過我們明報了”

辦公室內,沈寶新找到了查良鏞,說出了一見后者錯愕的消息。

憑什么?

所以,這就是當初陳援朝這個年輕人說的商業布局?他居然能夠拿下華潤公司那款尋呼機在港島的代理權?(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