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小說>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307章,核彈出,全球震
正文如下:
字:大中小322.第307章,核彈出,全球震(求訂閱)夜間模式→322.第307章,核彈出,全球震(求訂閱):,,,,,,,,,,

一九六五年七月份,京城格外酷熱。

“爸爸,你什么時候寫完作業呀?我們想去動物園看大熊貓”

一進一跨小院的房間里,陳思倚靠在她父親旁邊,小聲問道。

今天周末放假,陳國華待在家里,準備將昨晚還沒完成的論文寫完。

根據前幾天,華羅庚他們在會議上說的話,陳國華覺得,如果想要在北大這邊召開數學報告會,并且吸引更多的數學家過來,那就應該拿出更多的‘誠意’來。

既然這樣,那就把費馬大定理給干掉。

因此,這些天下來,只要有時間,陳國華就會抽時間編輯這篇論文。

該說不說,有了進階版的電子記事本之后,陳國華自己也挺受益的。

只不過,相比國外售賣的那些電子辭典,他手頭上的這個電子記事本,應該說是筆記本電腦才對了。

它是介于真正的筆記本電腦和電子記事本之間,卻又不是平板電腦。

屏幕大小是后世那種常規平板電腦,也就是十英寸左右,小于筆記本,又大于電子辭典。

并且它又像筆記本一樣,有鍵盤、主機、電池等等。

但它的操作系統就只有電子記事本這一款辦公軟件,連游戲都沒有,還剩下的就是計算功能了。

這玩意兒就是陳國華自己等少部分科研工作者才持有,其他人可沒有。

也不會量產,只是實驗性產品。

“思思,不要打擾你爸爸,讓你爸爸先工作,等下你爸爸工作結束了,就會帶我們出去玩了”

門口,于沫離微笑著走了進來。

一個不留神,小家伙就跑開了,不用說也知道是來找她爸爸了。

“媽媽,爸爸他不理我”小家伙看到她媽媽來了,頓時委屈地扁著小嘴巴。

陳國華聞言,頓時忍不住樂得笑出了豬叫聲,于沫離也是樂了。

等于沫離把小家伙帶出房間之后,陳國華也很快放下了手里的設備。

工作是永遠都做不完的,還是需要好好生活,陪一陪孩子。

于是,他便走出房間,帶著孩子去動物園閑逛了。

其實這個動物園,已經來了很多次,就好像故宮、天安門廣場、頤和園等地方,陳國華一家都逛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甚至可以說,故宮、天安門等地方,都是他們一家經常散步閑逛的地方了。

陪著孩子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之后,在工作天的時候,陳國華就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老閆,幫我把這份論文送去給數學期刊的鹿主編.”

閆守春被喊了進來,陳國華便將手頭上的論文交給了對方。

“好的主任。”

接過論文資料之后,閆守春沒有多嘴,轉身就離開了。

他已經去過幾次數學期刊辦公室了,自然不會陌生。

而鹿喬山在接到論文之后,整個人震驚到當場呆滯住了:費馬大定理,被證明了?

在陳國華將莫德爾猜想和谷山豐猜想被證明之后,其實還剩下的一點,就不多了。

但眾所周知,費馬大定理困擾了人類幾百年,就算是最后的一點,也不是那么容易被證明的。

此前,陳國華在證明谷山豐猜想之后,也留出了一個猜想:假如費馬大定理不成立,則由費馬方程可構造一個橢圓曲線,它不可被模形式化。

這個命題,其實就是假定“費馬大定理”不成立,即存在一組非零整數a,b,c使得2\right)“>,那么用這組數構造出的形如y2x(xan)乘以xbn的橢圓曲線,不可能是模曲線。

此命題很明顯就是悖論,因為它直接說明谷山豐猜想不成立。

但谷山豐猜想已經被陳國華自己證明了呀,難道他要自己打自己的臉?

可事實上,這就是陳國華特意留下來的題目,外界也稱之為陳氏命題。

原時空歷史上,這道命題其實是弗雷命題,是柏林數學家在一九八四年提出來的。

現在是被陳國華提前給提出來了,只是他提出來沒多久,自己就又證明了這道命題。

整個證明過程,其實就是把橢圓曲線與模形式通過伽羅瓦表示方法‘排隊’,要將兩種‘排隊’序列對應配對,但這個有點難度。

于是,陳國華提出來一種新的數學方法來研究橢圓曲線,以及論文當中的‘某些赫克代數的環論性質’,如此便將兩種‘排隊’序列完成對應配對,成功證明了這個命題。

自此,莫德爾猜想、谷山豐猜想和陳氏命題聯合起來,就可以說明費馬大定理成立。

鹿喬山看完證明論文之后,整個徹底癲狂了。

太牛逼了。

論文很快就被復印交給華羅庚他們進行審閱,而這一次,他們也都麻了。

前段時間剛開完會,隱晦說過,陳國華之前拿出來的三篇論文,影響力不夠。

結果這才過去不到十天的時間,陳國華就證明了費馬大定理?

恐怖如斯!

華羅庚他們審閱論文之后,就讓鹿喬山把論文發出去了。

費馬大定理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證明的,絕對會有很多數學家仔細審核、查證,因為歷史上曾有很多次宣布證明但后來被查證錯誤。

這樣的大烏龍,肯定不能夠再次出現。

京城的埃爾德什、華羅庚等人,北美的陳省身、維布倫、小平邦彥等,倫敦的威廉霍奇、邁克爾阿蒂亞等,莫斯科的蓋爾范德、亞歷山德羅夫等,幾乎是全世界的數學家,都在閱讀陳國華發出來的這篇論文。

全球數學界陷入了十分詭異的平靜當中,似乎大部份人都在仔細審核這篇論文。

只因為費馬大定理太過重要了,并且它也困擾了人類幾百年,在此前也被宣稱被證明過,所以大家都十分謹慎。

相比數學界的平靜,全球媒體卻是在這一刻沸騰了。

紐約時報第一時間就報道了此事,標題是《秘密的計算,頂樓中的勇士(費馬大定理:一個困惑了世間智者328年的謎)》。

華爾街日報則是在頭版頭條上如是報道:費馬大定理獲得解決!

在《華盛頓郵報》上面,則是以“終于歡呼‘我發現了!’,久遠的數學之謎獲解!”為題報道了這件事。

《泰晤士報》的標題更搞笑,費馬大定理:一部數學家328年的奮斗史!

全世界的報紙,都在報道這件事,其中又以港島這邊的報紙最為瘋狂。

就好像過年一樣。

明報、星島日報、大公報、香港商報等報紙,甚至很多小報紙都沒有報道八卦了,而是報道費馬大定理被證明的這件事。

因為這是由陳國華證明的論文,這可是東方的一次勝利!

“撲街仔,你還跑出去玩什么玩?還不趕緊回家寫作業?以后也像那個陳國華一樣,當一個數學家”

“你看看你,再看看人家陳國華?大陸那邊窮,人家都能夠證明那什么廢馬定理,你吃住都這么好,連中學你都考不上.”

“冚家富貴,寫篇論文就能夠拿十萬馬克的獎金?馬克是多少港幣?”

港島市井都知道了陳國華的名字,也知道了他鬧出來的大動靜,有些人則是注意到那十萬馬克的獎金。

一九五三年的時候,聯邦德國中央銀行定出出馬克含金量為0.211588克,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4.20馬克。

只不過,進入六十年代之后,馬克就升值得飛快,現在的匯率是1美元兌3.68馬克。

所以,十萬馬克大概是兩萬七千美金,也就是十五萬兩千港幣。

在人均工資只有三四百港幣的港島,十五萬兩千港幣,已經是一筆很大很大的資金了,很多人都要打工很多年才能夠賺到呢。

搬出九龍城寨,來到北角天后廟附近的陳援朝,也知道了他叔叔的消息。

“我叔真厲害,明明他沒去過國外,可是全球都在報道他的事跡,牛逼大發了……”

香港商報就在北角英皇道上,他住在北角附近,自然是為了方便上班。

自從來到港島之后,陳援朝倒是習慣了每天看報,了解外界信息。

這是他叔叔陳國華跟他叮囑過的事情,因為很多商機,其實稍縱即逝。

而報紙可以讓他更快地了解到外界信息變化,捕捉最重要的信息,及時作出應對措施。

陳國華安排的計劃并不是萬無一失的,這個時空都跟原時空有很大差別了。

何況細節方面的事情,陳國華也無法做到事無巨細啊。

在陳援朝看報紙,滿臉笑容的時候,港島上環這邊,柳冠中也同樣在翻看報紙。

“陳主任厲害呀,那么忙碌還有時間精力鉆研世界級數學難題,太強了。”

當然很強,畢竟那可是世界級數學難題呢,并且陳國華本身可是非常忙碌的。

感慨了一會兒,門口外邊就來了工作人員,原來是京城方面傳遞過來的命令。

那就是做好開賣新產品的準備。

華潤公司每年三月和九月都會召開新品發布會,只不過,并不是所有的新品都能夠上這個會議。

比如現在推出來的新產品,只不過是汽車零配件罷了。

汽車零配件這東西,從此前的五八年的時候,華潤公司就已經開始對外出口了,比如當時賣的是陳國華發明的三點式安全帶。

汽車零配件有很多,包括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輪胎、蓄電池等等,而蓄電池這東西便是此次的新產品。

作為相對有競爭力的蓄電池,在振華研究所內,其實早已經被研制出了很多很多不同分類。

光是應用在無人機上的蓄電池類型便是有幾百個之多,而大部分淘汰下來的蓄電池,如果應用在汽車上面,那都是吊打一切的先進技術呢。

目前內地的北汽制造廠、一汽制造廠等幾家汽車制造廠,都配備了相對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應用了諸如數控機床、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焊接設備、沖壓設備和注塑設備等。

例如作為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基礎設備之一的焊接設備,它是能夠將零部件進行高強度的連接,其中就包括了其他保護焊、手工電弧焊、激光焊等多種焊接方式。

之所以有那么高的自動化焊接設備,自然是因為計算機的程序應用,比如之前北汽一把手田敬業在振華研究所設備實驗室里看到的那個最普通的工業機器人,其便是自動化應用的最基礎的一種。

而焊接嘛,其實就是提前設定好程序,讓機械焊接手臂在高度自動化生產車間里,作出一個焊接的動作就可以了。

這些技術的應用,其實就是設備實驗室、軟件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聯合完成的技術研發。

看似很強大,實際上,如果應用了人工智能程序的話,那將會更加簡單。

只不過,現如今的陳國華根本沒時間來研發人工智能,何況,人工智能也是需要學習,需要獲取非常多的數據才能夠更快進步,所以不是那么簡單的。

就在柳冠中忙著賺錢的時候,京城這邊,也已經結束了一個會議。

這個會議就是商議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舉辦數學報告會的事情。

此前,陳國華拿出來的三篇論文,影響力不夠。

現如今已經足夠了,甚至可以說,陳國華是往國際社會扔了一個核彈,將全球都給炸懵圈了。

費馬大定理這個數學題目,在歐美那邊,可是有非常重要地位的。

在一六三七年的時候,高盧雞學者費馬并沒有寫下關于這個定理的證明,而他的其他猜想對數學貢獻良多,由此激發了許多數學家對這一猜想的興趣。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前仆后繼的數學家們對費馬大定理進行研究,他們的相關工作豐富了數論的內容,涉及到了許多數學手段,推動了數論的發展。

整整影響了整個歐美數學界幾百年的題目,卻是在一九六五年的今天,很突然地被陳國華給證明了。

所以全球都沸騰了。

既然國外媒體都已經那么激動地報道了此事,內地這邊肯定不能夠無動于衷啊。

因此,在人民報等相關媒體報道之后沒多久,會議順勢召開,然后就確定了在今年十月五號之后,在北大召開一場報告會。

該報告會將會邀請全球數學家前往北大參加,而且大部分信件都將會是由陳國華、華羅庚等人寫信邀請。

能夠擴大我們國家在國際社會影響力的事情,上面也是非常支持贊同的。

甚至,教員還親自作出了指示,務必辦得漂漂亮亮的。

有了之前在白云城中大召開過報告會的經驗,此次在北大召開的話,完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個消息很快就透過報紙,第一時間傳遞到了全球各個大學、實驗室的數學教授們手中。

遠在北美的楊振寧,看到新聞報道之后,頓時忍不住一驚。

然后他就馬不停蹄地收拾東西,準備返回內地。

盡管他是一個搞物理理論研究的學者,按理說,在原時空歷史上,他是七十年代之后就馬上回了內地。

這個時空,林登約翰遜早就去過了京城,那么楊振寧也應該去過內地才對。

其實不然,并沒有那么簡單。

但不管如何,現如今楊振寧也前往內地,還有好幾位跟楊振寧差不多的留學生也都買了前往港島的機票,想要回去那片大陸看一看瞧一瞧。

那畢竟是生育他們的地方,一直流浪在外,也不是辦法。

北美洛杉磯,唐人街,北腿武術館。

郁承三正在教導著自己的孩子練習武術,一板一眼,十分認真。

“爹,是不是我學會之后,就不會有人能欺負我了?”

十三歲的李思宇,汗流浹背,小臉十分認真,眼神滿是希冀地看著他父親。

按理說,郁承三的孩子,應該是姓郁才對。

只不過,最開始的時候,郁承三的媳婦李女士可不樂意跟他有所接觸,更別說要取一個跟郁承三有關系的名字了。

后來郁承三冒險將她們母子二人從倫敦帶過來紐約,然后從此安定下來。

雖說中間因為ibm公司的前任總裁小沃森有找過他,讓他前往港島那邊,執行刺殺陳國華的任務,但他并沒有完成這個任務。

而是出去兜兜轉轉了一圈,然后又返回北美,但卻沒有去紐約,而是來到了洛杉磯這邊。

并且也將李女士和李思宇母子倆接了過來。

從此之后的幾年,倒是真的安定下來了,最起碼這幾年確實沒有江湖上面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然而郁承三自己‘退隱’江湖,結果他兒子李思宇還是出事了。

十三歲的李思宇,早已經在北美這邊上學了。

而眾所周知,北美這邊的學校,肯定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情,被欺負再正常不過了。

又不是每個孩子都跟李小龍一樣,在學校的時候,是主動去打那些欺負華人的外國人。

于是,在郁承三的保證之下,父子倆瞞著李女士,偷偷摸摸地學習武術。

但還是被李女士發現了,最后還是李思宇說服了他媽媽,這才讓他得以繼續跟他父親練習武術。

“嗯,以后你肯定不會受到欺負了,但你實力強大之后,也不能夠欺負別人,知道了么?”

聽到他父親的話,李思宇頓時開心地笑了,接下來練習的動作也更加有力了。

等練習完武術之后,郁承三和李思宇父子倆回到家,李女士李玉敏早已經準備好了飯菜。

一家三口坐著吃飯,聊著天,倒是非常和諧的小家。

思宇思宇,其實就是思念郁承三,宇其實就是郁。

這也是當初郁承三沒有讓李思宇改名的原因之一,并且也說明了李玉敏心中并不是全然沒有郁承三這個人。

吃過飯之后,在李玉敏去洗碗塊的時候,郁承三隨手將今天的報紙拿起來看。

很快他就看到了關于陳國華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新聞。

關于這個新聞,全球很多大報紙都用頭版頭條來報道此事,郁承三想不關注都難。

“這個叫什么陳的教授聽說非常厲害,思宇你以后要好好學習,爭取成為人人尊敬的大學教授”

不知何時,李玉敏已經洗完碗筷出來了,看到郁承三手里的報紙時,便如是說道。

“好的媽媽,我一定會好好讀書的.”李思宇忙不迭說道。

郁承三笑了笑,沒說什么。

他本來也不善言辭,但也知道不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至于說鼓勵孩子?他也不好說些違心的話呀。

大學教授豈是那么容易的?

做人還是要有自知之明。

可如果他說這句話的話,只怕李玉敏要生氣了。

所以還是閉嘴吧。

不過,等他的目光再次落到報紙之上,卻是暗自慶幸,萬幸當初沒有執行小沃森的任務。

要不然,他恐怕真的要有去無回了。

陳國華能夠登上全球的報紙,那必定是一個很厲害的學者。

在五九年的時候,陳國華就已經上過報紙。

雖說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見過陳國華的照片,但只是憑借當初在白云城中山大學大禮堂演講時的不太清新的黑白照,也能夠依稀看出來,他是一個年輕人。

郁承三見過陳國華更加清晰的照片,也有詳細資料,所以一眼就能夠認出來,報紙上面報道的這個陳國華就是當初小沃森要求他刺殺的對象。

而陳國華這種厲害學者,以郁承三對內地的了解,怎么可能沒有人保護呢?

何況,陳國華都沒有出過國,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很多信息了。

“唉,也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再回去大陸那邊了”

看完報紙之后,郁承三慶幸之余,也不由思緒萬千。

要說他完全不想念內地大陸,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他當初是被迫從東北逃離,一路從西伯利亞逃到了歐洲的大不列顛島上面,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

跟很多下南洋、去南美,流浪到全世界各地的華人一樣,他們都有一個‘落葉歸根’的想法,不管是否在異國他鄉已經功成名就。

在郁承三思緒飄遠的時候,京城燕山山脈基地。

陳國華來到了這里,因為今天是轟炸機完成試飛測試之后進行首飛的日子。

年初出現了轟炸機‘感冒’的大事故之后,按照陳國華的建議,重新組建另一架新的轟炸機來完成試飛測試。

所以從三月開始到現在的八月份,整整五個月,才完成了試飛測試。

相比試飛測試,首飛測試才是重中之重。

因為試飛測試只是在地面,首飛測試卻是在空中。

空中看似一覽無余,幾乎不會出現什么意外,但是空中有可能出現鳥類,有可能遭遇非常惡劣的天氣狀況等等。

特別是在極端天氣環境下,轟炸機也是需要通過相對應的測試,而不是只在風洞實驗室測試過了就行。

“所有人都準備好,不要緊張,就跟往常一樣就可以了.”

基地負責人徐德祥叮囑著眾人,一旁的陳國華低頭看著自己的手里的資料,什么都沒說。

很快,首飛正式開始。

“飛機檢查完畢,發動機、氧氣設備.都沒有問題,報告完畢!”

“試飛員檢查完畢,沒有問題,可以起飛!”

“風速東南轉西北,微風,地面溫度三十一點五度.可以起飛!”

發動機啟動之后,轟炸機在跑道上面滑行,進入起飛跑道之后開始加速,跟著像是‘旱地拔蔥’一樣,機頭抬高,迅猛起飛。

跟戰斗機試飛員不同,轟炸機試飛員就更加‘穩重’了。

方朝宗和張惇兩位飛行員,駕駛這架轟炸機已經快半年時間了,可謂是非常非常熟悉了。

他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將轟炸機開到空中了。

所以在首飛測試這一天,他們就放開來,可勁兒飛行了。

望著飛機已經飛上天空了,陳國華收回目光,低頭盯著顯示器,查看各方面的數據。

有雷達監測,加上超遠程通訊信號,肯定是能夠確定此時轟炸機的飛行情況。

如果到時候通信衛星發射到太空中,那就更加簡單了。

按照不同軌道高度的衛星,根據高度的不同,其壽命和發射要求也不一樣。

近地軌道衛星的軌道高度僅為一百五十公里到兩百公里左右,距離地球最近,拍攝景物的圖像分辨率高,通常都是偵察衛星。

只不過,受到大氣阻力的影響嚴重,所以近地軌道衛星的壽命通常只有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

中高度軌道衛星的軌道高度是三百五十公里到一千五百公里,通常是應用于地球資源技術衛星,壽命一般在一到兩年左右。

而高軌道衛星則是高于兩千公里,這類衛星的壽命都在十年以上。

陳國華他們想要發射的通信衛星,就是高軌道衛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衛星的壽命提高至十年以上。

當然,陳國華更希望是可以發射對地靜止軌道衛星,但以目前內地的火箭技術和航空技術,還真的做不到。

因為對地靜止軌道衛星距離地面三點五萬公里,其運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運行周期也與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等,幾乎是懸掛在太空中靜止不動,跟人造月亮一樣。

最重要的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一顆衛星就可以觀察到半個地球。

如果在同步軌道上布置三顆通訊衛星,即可實現除了兩極以外的全球通訊。

這就是未來陳國華他們奮斗的目標。

不說別的,一旦實現了三顆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再布置多幾顆監視衛星,以及建立起防空系統之后,其他國家想要對內地做什么外科手術,那就很難很難做到了。

只可惜,現在這些都還需要時間來實現。

一望無垠的高空中,方朝宗和張惇兩人駕駛著轟炸機,來到了接近兩萬米的高空,進行一系列測試。

在他們更高的高空,一架戰斗機在守護著他們。

“下面那架飛機還真是大家伙啊,可惜的是有點慢”

戰斗機駕駛艙里,潘前進有些遺憾地吐槽道,關秀玉直接翻了一個白眼:

“老潘你是不是得了癔癥?那可是轟炸機,飛行速度能夠達到兩馬赫的巡航速度,極限速度還能夠達到兩點三馬赫,已經非常牛逼了”

轟炸機能夠達到這樣的速度,比很多戰斗機都牛逼多了。

就這,還要什么自行車呀?

潘前進居然還不滿意?

拿轟炸機的速度跟戰斗機的速度比較,這不是蠢蠢的欺負轟炸機嘛?

“是是是,我得了癔癥”潘前進沒敢跟關秀玉掰扯,而且他也掰扯不贏后者。

在戰斗機的眾多飛行員當中,關秀玉是最崇拜陳國華他們這批科研工作者的飛行員。

因為陳國華他們能夠研制出殲幺幺九號戰斗機和轟65型轟炸機,讓龔吉才、潘前進、殷忠守、儲廣亮他們這些飛行員能夠守護祖國空域,這就非常牛逼。

在此之前,龔吉才他們駕駛的可是萬國牌飛機啊,蠢蠢的垃圾戰斗機。

就算是前幾年從大不列顛那邊采購回來的兩架子爵號戰斗機教練機,也同樣被殲幺幺九號戰斗機給秒掉。

三馬赫的速度,甚至是可以達到三點六馬赫極限速度的超音速戰斗機,而子爵號戰斗機只是普通的一馬赫左右的超音速戰斗機罷了。

“哼,算你識相!”

關秀玉嬌斥了一句,便也沒有再逮著對方的小辮子不放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兩人耳朵里傳來爆笑聲,關云濤那嚴肅的聲音也適時傳了出來:

“潘前進同志,關秀玉同志,你們都注意一下影響,你們是在執行任務,切不可再閑聊了”

潘前進和關秀玉兩人頓時都臉紅了,擦,怎么沒有關閉耳麥呢?

大意了呀!

整個西南指揮室都聽到了,糗大了!

要不是現在在戰斗機上面,關秀玉肯定要給潘前進一腳了。

混蛋!

關于高空發生的事情,陳國華并不知道,此時的他,注意力都在儀表盤上面。

接下來一天,陳國華都待在基地里這里,等整個首飛測試第一階段的測試都完成之后,他這才離開了基地。

離開基地之后,陳國華就被喊去五院那邊了。

他到地方的時候,郭永懷他們全都在這里,倒是讓陳國華驚訝不已:難道是出現了什么技術問題嗎?

按理說不應該啊!

要知道,自從他召開建設防空系統會議之后,這個防空系統項目的科研團隊可謂是空前絕后。

包括振華研究所、五院、中科院等多個科研所在內,還有985工廠等多個軍工企業聯合協作,這個陣容自然是非常強大的。

前國內科研第一人的錢學森,還有孫家棟、潘厚任、楊嘉墀、趙九章、郭永懷、陸元九、何澤慧等人,這些科研工作者,一個個都是非常厲害的學者。

更別說還有陳國華這個掛逼親自主持這個項目,經常盯著這個項目,怎么可能會出事呢?

“陳主任,你回來了,那我們開始會議吧”

錢學森看到陳國華進來了,便馬上開口說道。

聽到前者的話,陳國華坐下來之后,很快就知道了今天這個會議的內容了。

調整研究計劃!

前兩天,從海外采購回來的材料都已經順利抵達了。

內地是很大,地大物博,但架不住有些材料,內地產量不足,沒辦法大量生產,只能夠依賴進口。

特別是在這個防空系統項目,對很多金屬材料等相關物資的需求量激增。

目前,按照錢學森他們的建議,那就是在九月份,先發射第一枚近地軌道衛星。

“現在我們運載的固體火箭已經準備完畢,目前就剩下衛星了.”

近地軌道衛星也可以發射通信衛星,后世時空的星鏈計劃,其中的衛星,就是距離地球高度為五百五十公里的近地軌道衛星了。

后世那個時空,馬克斯折騰出來的這種衛星,壽命大約是五年左右,比現在這個時代的近地軌道衛星壽命要長很多。

陳國華倒是可以拿出來這種技術,甚至更好的衛星技術也有,但問題是,現如今內地的工業水平,很難做到啊。

火箭衛星發射,這可不是搞原子彈研發,更不是造汽車那么簡單。

它需要是很多高尖端制造領域的配合,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說發射就發射的。

人造衛星是人類制造并送入太空以執行特定任務的人造天體,其相關技術涉及到多個領域,比如載荷技術、飛行控制技術、通信技術、材料科學技術等等。

拿飛行控制技術來說,這應該是振華研究所航空發動機實驗室最拿手的項目才對。

奈何,振華研究所這邊在之前研究的可是無人機、戰斗機方面的飛行控制技術。

而現在需要的飛行控制技術是用于控制衛星的姿態、位置和速度等,以滿足衛星任務的需求,包括了衛星導航、衛星制導、姿態控制等等。

“衛星方面,現在還缺什么部分?我記得五天前,已經完成了太陽能電池板等電力系統和材料方面,現在飛行控制系統、通信系統和載荷方面已經完成到哪個步驟了?”

等錢學森說完之后,陳國華便開始了解情況,主動跟進此事。

他也非常贊同先發行近地軌道衛星,不管如何,先完成初步測試嘛,然后再一步步來,發生地球同步衛星。

一旦完成地球同步衛星發射任務,那么到時候不管想要干嘛,都會方便很多。

聽到他的話,各科研機構負責人都紛紛說話了,陳述了一下目前的任務進度情況。

陳國華聽罷之后,當機立斷地說道:

“很好,我們振華研究所將會負責氣象探測設備和通訊設備這兩部分,飛行控制系統方面,交給錢院長你們五院來負責,中科院這邊的幾個科研所幫忙輔助,爭取在九月發射之前完成這個任務,沒有問題吧?”

錢學森肅然點頭,表示沒有問題。

現如今,不管是大方向上面,還是細節技術方面,陳國華都是當之無愧的領導者。

因此錢學森都十分欽佩,心悅誠服地讓陳國華領導眾人攻克所有技術難題。

所以這種任務布置,錢學森根本不會有任何意見。

“好,大家回去之后,務必少開會,多搞技術,必須要做到全面一百分,但凡有一次的成績是九十九分,那都是不及格,大家謹記這句話”

聽到陳國華的話,眾人都神情嚴肅地點頭表示知道了。

陳國華的高要求高標準,并不是針對誰,而是他們振華研究所從成立以來,就一直是這樣的標準。

如果發現有人在工作中出現什么問題,都會被第一時間喊去談話的。

考九十九分,或者九十八分,根本沒用。

因為丟掉的那一分兩分,都有可能因此讓火箭發射任務失敗。

這種失敗,并不是現階段的科研團隊能夠承受得住的。

在陳國華成立振華研究所之后,出現的失誤,屈指可數。

最大的失誤,就是今年年初的轟炸機‘感冒’這件事。

會議結束之后,陳國華正起身準備離開,錢學森已經攔住了他,道:“陳主任,你們振華研究所要完成衛星通信接收設備、衛星通信發射設備、通信協議、數據壓縮和加密等設備,又要負責氣象探測設備,你們能忙得過來嗎?”

振華研究所有很多項目,這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陳國華說他們振華研究所完成這么多設備,確實有點讓人擔憂。

郭永懷、趙九章、孫家棟他們等人也紛紛站定,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錢院長您就放心吧,我們振華研究所肯定能夠完成任務的,否則的話,我也不會主動攬下任務了”

說罷,陳國華就先離開會議室了。

見陳國華剛走出來,門口的邱宗岳便上前了。

很明顯,后者已經等了好一會兒了。

“領導,您怎么站在這里呀?怎么沒進來跟我們說呀?”

陳國華十分驚訝地關心問道,邱宗岳搖搖頭,道:

“你們的事情更重要一些,現在忙完了么?”

見陳國華點頭,邱宗岳便讓前者跟他離開,回地安門大街那邊。

既然是要回衙門那邊,陳國華不用問也知道,肯定是有大事發生。

就是不知道什么大事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