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回1982小漁村小說>重回1982小漁村最新章節列表 >重回1982小漁村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回1982小漁村-第945章 帶老婆買買買
更新時間:2024-01-18  作者: 米飯的米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頻道 | 都市生活 | 米飯的米 | 明智屋小說 | 重回1982小漁村 | 米飯的米 | 重回1982小漁村 
正文如下: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945章帶老婆買買買

主題模式:

米飯的米

第945章帶老婆買買買

葉耀東沒管他娘的念叨,修是肯定要試著修一下的。

這么大個家伙,他厚著臉皮要過來,怎么可能是拿來當廢鐵賣,要是修起來的話,他娘該比他還得意了。

不過阿清這話也提醒了他,等會兒飯后就得提前跟周叔約一下。

約明天一早車子的同時,還得約中秋過后去省里的用車。

這來回一趟也不方便,有可能還還趕不及回來,要過夜,干脆就中秋過后去省里,提前約好,免得他又接別的活,臨時沒有空。

順便也能讓他到處宣傳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人要帶信件,帶貨的,送東西的,還能順便再掙一點外快。

飯還沒吃完,門口又照舊多了許多孩童的玩鬧聲,不過沒多久就又沒有了。

大概都被趕走了,接下來這幾天家里這些孩子皮都得繃緊一點。

林秀清飯后也不讓家里倆孩子出去玩,拘著他們在家里做作業背書,哪里不讓去。

隔壁的也是,除了一開始呼天搶地的哭鬧了一番,后面啥動靜也聽不到,大概晚上都老實了。

葉耀東飯后溜達的時候,才看到他大哥大嫂帶著葉成河回來,葉成河滿臉慘兮兮的,滿臉鼻涕眼淚橫流,還不停的吸鼻子,走路還一瘸一拐的。

不過,他大哥大嫂手上怎么捧了一堆的菜?

“怎么說啊,大哥大嫂?”

“沒啥事,那人家也好說話,客氣幾句就沒事了,我們送一個月餅,他們家還給我們硬塞了一堆的菜。”

“那還挺好的。”

“是啊,還挺講道理的。”

等到第二天他才知道,他大哥大嫂帶孩子上門道歉的時候,葉成河又現場挨了一頓打,那女同學也原諒了他。

不過有些滑稽的是,從這以后,葉成河在那女同學面前就跟鵪鶉似的,人家叫他干嘛就干嘛,老實無比。

口袋有點零花錢,還主動給那女同學買零食吃,仿佛心中有愧,急于彌補的樣子。

這還是他后面聽葉成海說的。

但也是后話了。

夜晚,夫妻倆把孩子哄睡后,躺在床上摟抱在一起,暢聊著未來。

“你說,咱們現在再買兩個店鋪,還有地方買嗎?”

葉耀東驚訝了一下,轉頭看了一下她的頭頂,又笑了笑,“嘗到甜頭了?這下子覺得我買店鋪有多明智吧!”

林秀清抱著他的腰抱得更緊了,笑著道:“你去年買的時候,家里不是還有點緊巴嗎?那會兒買了就相當于掏空家底了,那不是舍不得?現在咱們手頭寬松了,店鋪買來放著出租也劃算。”

“你不是老是說錢放在手里不會變多,買一些會生錢的,這樣才能越變越多。咱們現在手頭有個七八萬了,年底你那條船尾款再付個八千塊,咱們手里的錢都還充足的很。”

“而且店鋪的魚干每天都在賣,每天都有錢進賬,一個月往少說,咱們也能掙個千把塊。”

葉耀東親了她額頭一下,“還挺會打算的,不傻啊。”

“呵呵,我們倆沒文化沒見識,也不知道干啥好,手里捏著這么大筆錢,心里也慌,又不能像以前的土財主那樣,買大量的地,但是咱可以買鋪啊。”

“現在明擺著買鋪子可以掙錢,那當然還是穩妥的買店鋪了。”

“明天反正也要去市里,我們一塊看一下,看看有沒有人要賣的,看看什么價錢,能買的話就再多買幾個。”

本來他也有這個念頭,想著這一趟去市里頭看一看,阿清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了。

沒有商業頭腦,不知道干啥好,買房買鋪錯不了。

不過現在買房有點早,但是商鋪的前景已經擺在那里,他已經成了第一批的受益者,當然想著多來幾個,多多益善。

買船的話,廠里交期太長了,至少等一年,而且買一條新的拿去租,總感覺有點虧,二手的就有點無所謂。

再著,等年底他的船到手后,他爹得給他開大船,然后他們三兄弟合伙的那條船到手后,他爹又得去開那條船。

起碼近四五年他爹根本就沒空閑在家里收貨,雖然他也可以叫王光亮那幫小弟收,不過現在優先的還是先看一下店鋪。

畢竟商鋪以后更值錢一點,現在不買的話,越往后面,市場越熱鬧越難買。

沒有店鋪可買或者只能買一兩個,手頭還寬松的很,那也可以考慮訂船,多訂幾條,反正價錢也便宜。

“嗯,你跟我想一塊去了,先去看看有沒有店鋪買,能買幾個,然后回來咱們算一下錢,再考慮去廠里再訂船。”

“咱們還要買船啊?”

“買!一條船保養好一點,用個幾十年沒問題,頂多柴油機換一下,這是固定資產,買了不虧,還能生錢。”

有林集上那個逼在,他當不了白沙村首富,但是卻可以當白沙村的船王,占據半個村的漁業!

林秀清聽他說的也覺得有點道理,他們家也算是靠一條小木船起家的,買船也錯不了,跟商鋪一樣,一起拿出去租。

“那就明天去市里頭看了再說。”

夫妻倆小聲的夜話商談完后,也就心懷期盼的相繼進入夢鄉。

次日清晨,天剛亮一會兒,周叔就開著拖拉機過來了,鄉下人做事的都是貪早。

夫妻倆昨晚上也是早睡早起,搬運完貨物后,簡單的吃了個稀飯就上路了。

家里的孩子到時候睡醒了,反正也有葉父看著。

正好昨天才剛挨了一頓,今天肯定會老實一點。

棒棍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該打的時候就得打,不然的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林秀清難得出一趟遠門,這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結扎的時候去了趟縣城,不然的話,連縣城都沒去過,最遠只是娘家來回。

她其實早就想去市里看看了,但是老是覺得自己走不開,其實真要走的話,哪里會走不開,她只是放心不下家里的孩子,自己把自己束縛在家庭里了。

難得出來一趟,她也歡天喜地的嘰嘰喳喳,不停的問市里頭什么樣?

她頭頂上用絲巾將腦袋跟臉頰都包裹著,只露了一雙眼睛,省的到地方后灰頭土臉,整個人還挽著葉耀東的胳膊,兩人挨得緊緊。

葉耀東面上也受用的很。

“你要喜歡出門,我回回送貨都把你帶上。”

她笑著的拍了他一下,“哪能回回跟去啊,多耽誤事啊,一去就是一整天,家里的事都不用干了,孩子也不用看了?”

“兩個小子上學,女兒放家里,我爹跟老太太都能看,要是怕她無聊,也可以送到阿光家跟他女兒作伴,有的玩她也不會找你。”

“再說吧,頂多去一次兩次新鮮一下,誰沒事還整天往市里頭跑,那么遠。”

“反正你想去就去唄,不要老是覺得家里離了你不行,你必須得在家里看著。”

“我就是離了家后不放心,作坊還在那里,孩子還在家里,出去后也總惦記著。”

“那就沒轍了。”

自己放心不下,別人怎么說也不頂用。

隨著拖拉機一直前進搖晃,夫妻倆漸漸的也沒有了說話的欲望,并且隨著時間的漫長,林秀清整個人也有些懨懨的。

長時間坐拖拉機可不是好的體驗。

直到到達市里后,她才又精神了,并且還站起來趴在加高的木板上面看著街頭,神情也恢復了興奮。

葉耀東則繼續閉目養神,沒管她。

“阿東啊,咱們到市里了?是不是也快到市場了?”

“這個時間街道人多,開開停停的,可能要二十分鐘到半小時,不一定。”

“哦。”林秀清繼續趴著東張西望。

等到水產市場的建筑遙遙在望,頂上幾個水產批發市場的字顯露在眼簾里,她才又叫他。

葉耀東也才也跟著站起來。

等車一停,夫妻倆才爬過一包一包的魚干跳下車。

“咱家的店鋪在哪?我大哥的早餐店在哪?”

“你爹在這邊,你大哥在那邊,離得也不遠,你先過去瞧一瞧。”

“我去給他們送月餅?”

林秀清高興的立即提著籃子,拔腿就跑。

出來后她也顯得也沒有已婚婦女的沉穩了,說到底她也才27歲,放到現在還是老公嘴里的寶寶呢。

葉耀東反正也不需要她幫忙卸貨,跟周叔兩個輪流慢慢的抗。

只是老丈人看到阿清來了后,問了一下,也跑出來幫忙卸貨。

他等搬運完貨物后,也問他老丈人,周圍店鋪有沒有人要賣的。

老丈人在這里呆了大半年,是第一批入駐開業的,對周圍熟的很。

他高興了,拍了一下葉耀東肩膀,“啊,我也想著是不是年底的時候讓你多買幾個店鋪,今年看著生意老好了,而且附近的店鋪一家接一家,越開越多了,你看咱們第一個出口附近的店鋪都開滿了,第二個入口周圍也開了幾家。”

“我也還想著等年底的時候跟你商量商量,自己沒空看店的話,拿去租的話也劃算,現在跟年初比都熱鬧多了。”

“沒想到你這一趟回來,過來就說要買店鋪,我等會給你找找問一下,之前有跟附近的商鋪店主無意中聊過,是有幾家要賣的。”

“聽說在三號四號入口,那邊位置不太好,現在來往的魚販子都是從第一第二號入口進去的,那邊的口子,靠近田地,都沒什么人。”

“也就你那會兒運氣好,抽中了一號口二號口,最好的位置給你抽中了一個,所以現在買賣也好做。”

葉耀東默默的承受著老丈人的暴力一擊,別看都上了年紀,干慣了農活的中老年力氣都大的很,還好他現在身板也結實多了。

“嗯,那還是得靠路邊跟靠近城區村子的入口,靠后面的話就得需要時間成本了,周圍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開發,才能熱鬧起來。”

“我等會問問看,二號口子附近有人賣的話最好。”

“三號口有人賣也行,提前買了放手里放個一兩年看一下,反正也不會虧。”

也就幾年就熱鬧了,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相應的需求,一個市場能帶動周圍的經濟發展,附近的產業鏈也會慢慢形成。

“好好,正好這個時間也沒有很忙,我去給你先問一圈看看。”

葉耀東看他忙活去了,也往店鋪走。

林母正在招呼客人,店里也就兩三個人,而林秀清在給客人稱重,稱完了收錢,又拿繩子幫忙把魚干綁起來給人拎著。

母女倆分工合作。

這個時間點已經過了市場人最多的時候,他們也不忙,等客人走了后就坐下來歇了。

“卸完貨了?”

“剛卸完,爹去給咱們問店鋪去了。”

“問什么店鋪啊?”

林秀清給她娘說了一下他們夫妻倆的打算,林母也極為贊成。

“多買幾個店鋪也好,我也正想跟你們說,想讓阿東問一下你大哥他那店鋪賣不賣?向輝干了三個月早餐店,他覺得現在收益不錯,比在家種田強,想著要是能把店鋪買下來最好了。”

葉耀東毫無意外,大舅哥已經嘗到了甜頭,野心當然也會膨脹,當然會想著自己買一個店鋪自己干,省得還要付房租。

“我大哥應該是不會賣的,我們剛從浙省回來,也掙了一筆,他根本就不缺錢。”

一年租金就收了五六百,他大哥是腦子秀逗了才會賣,即使要賣的話他也會阻止。

讓他大舅子買別人家的就好了。

“那只能讓向輝先找一找,有合適的先買下來,等店鋪到期后再搬,就是可惜了,租金交了一整年。”

“那也沒辦法,誰知道生意會好到讓大舅哥想著直接買一個店鋪,反正也掙到錢了,而且我估計現在市場店鋪越開越多,二號口附近的商鋪也不好買。”

“那就看他打算了。”

“這會兒不忙,我去大哥那里轉轉。”

林秀清也連忙道:“我也去。”

夫妻倆又一塊往外走,林秀清看周圍的一切都感覺非常的好奇。

葉耀東看著大舅子正在收攤,清理臺面,就站著跟他聊了一會兒,詢問了一下這段時間生意好壞。

他也問了林母同樣的問題,葉耀東也直接回絕了,說他大哥不會賣,讓他另做打算。

林向輝也特別理解,光一年租金都收了五六百,也就幾年就能回本了,手頭不缺錢,誰舍得賣?他原本也只想著隨便問一問,抱著萬一的心態。

不過現在已經租一年了,房租沒到期,他倒是也不急著買,可以先干著,多攢點資本。

夫妻倆跟大舅子夫妻聊了一會兒,葉耀東就打算帶林秀清在市場周圍轉轉,他也順便看看變化有多大?開了的店鋪有多少?市場里頭現在的魚貨價格行情。

等他們逛了一圈出來,林父已經回到店里了。

看他們逛好回來,林父連忙迎了上去。

“我打聽了一下是有幾個有要賣,但是都在三號口跟四號樓,不過人都不在。”

“我給附近的店主也都漏了口風,說咱們要買店鋪,他們要是有親戚朋友,有店鋪要賣的,可以隨時過來找我,我到時候再打電話給你說。”

“他們店鋪都是關著門的,沒有營業,所以也就沒有人守在那里,等人家找上門,應該也沒那么快,得過幾天瞧一瞧。”

這倒是有些遺憾。

葉耀東道:“那也行,沒人守著是正常的,有人守著才不正常,反正咱們話風已經漏了出去,就等等看,估計想要問電話號碼也不好問吧?”

“不好問,聽說有的人在海上打漁,有的村子里沒通電話,這去哪問?只能看附近店鋪相熟的人有沒有回去,幫忙托個口信,讓人來找咱們。”

“那我們就等消息吧,這會兒看到店鋪也不忙,我帶阿清去市里頭再轉轉。”

“你們先別急,咱們先把這段時間的賬算一算先。算完了你們再到處逛逛,等要走了再把錢帶上,帶回家。”

“也好。”

林父從抽屜里翻出一本封面都掉皮了的破舊本子,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還在用。

之前要給他買一本新的,專門記賬,他非說自己有這本就夠用,買了浪費。

林父把他走之后的賬,每天賣了多少,一個一個指給他看,念給他聽。

“上個月你不在家,我手里積攢了太多錢,夜里都睡不安穩,就找了個阿清讓人送貨過來的空檔,也跟著車回去,把錢給她帶回去了。”

“這個月的話每天基本都賣兩三百,合起來的話,我現在手頭有8200多,今天賣的都還沒算,還在抽屜里。”

葉耀東合上賬本點點頭,“今天的就不用算了,省得麻煩。我們下午回去,你們跟我一起回去吧?歇個兩天,等中秋后再過來,那么長時間了,你們也沒有正經休過,中秋還是得休息的。”

林父連忙擺手,“這市場都沒休息,我們休息什么?這一天沒開門就是一天的損失,那得少掙大幾十,百來塊。”

“爹,你這一年到頭也沒有正經歇過,怎么也得回家看一下吧?孫子不看一下沒關系,但是家里的地你不看一下啊?山上也不看一下?柚子都快熟了,柿子也已經紅了。”

“那…那不挺好的嗎?都豐收了吧?”

“誰知道是不是豐收了,我也沒回家看一下,你得自己回去親眼看一下啊,萬一二哥沒伺候好地呢?你心里能安啊。”

要不怎么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呢?林秀清對他爹的軟肋,知之甚深。

種了一輩子地,雖然進城了,但是老人還是會惦記著家里的地的,生怕地被荒廢了,沒被伺候好。

“可是我們回去了,這邊沒人看……”

“我們也掙不少,哪里還差這兩天的,過節還是要過的,下午我們走之前,再在大門上貼張紅紙,說回家過節留個號碼,等節后就回來了,也不差這一天兩天。”葉耀東也幫忙說道。

“那…也行吧,那就歇兩天,下午一起回去,后天過完中秋,大后天再來。”

林母問道:“你大哥呢,他估計舍不得回去。”

“是啊,大哥大嫂舍不得回去,說不回去了,我也就沒勸了,那是他們自己的生意,租金錢花下去了,肯定想著多掙回來了。”

“那就我們回去就好了,還是留在這里多掙點錢好,你們先出去逛逛吧,等回來了咱們再走。”

“好嘞!”林秀清高興的應了一下。

“要么提前關門,你們一塊去市里頭逛一下?來到這里這么久了,你們大概也就只在市場周圍轉轉,也沒去過市里頭吧?”葉耀東邀請了一下老丈人丈母娘。

兩人不約而同的一塊搖頭。

“我們不去了,在這里看一看,還能再賣一點。”

“都要休息兩天了,哪里還差這一點?出來大半年,回去一趟,還是過中秋節,你們不也得給家里的孩子親戚帶點啥回去?”

林秀清也跟著勸,“是啊,都要回去過節了,就一塊出去看看,不然人家問你市里頭都有什么,市里的人都吃什么穿什么,供銷社都賣什么,你們都講不出來,多尷尬啊。”

林母看了林父一眼,先應一下了。

“那也是,上一回回去,鄉親們都圍著我們問這個問那個,我們偏偏講不出來,只能講我們就呆在市場,哪都沒去。”

林秀清高興地挽著她娘的手臂,“對吧,所以還是得出去看一下。”

林父也沒辦法拒絕,“那我們先把鋪子里的東西整理一下,再把大門鎖了,阿清拿張紅紙寫一下,也一起貼到大門上。”

“好的。”

幾人在店鋪里忙活了一陣,才整理完關門。

葉耀東趁他們整理的時候,也過去跟林向輝說了一聲,然后他們才坐上周叔拖拉機往市中心去。

林父林母也是第一回出來逛,跟林秀清一樣,看什么都驚奇,不過比她會好一點,畢竟他們也待了大半年,市場門口也很熱鬧。

葉耀東拎著籃子跟著他們后面,給他們拎東西。

他們舍不得買的,林秀清都給他們買了。

只要覺得能用得上,她也給他爹娘買,還有地攤上的一些孩子能玩的便宜的小玩意,她也買了一些給侄子侄女。

葉耀東只看中了皮鞋,他也給老丈人丈母娘媳婦兒各買了一雙,也辛苦他們了。

順便還問了林秀清,爹娘跟老太太腳的尺碼,也給他們各買了一雙。

今天來市里,也是為了帶老婆買買買,賺錢了又是過節,當然要好好消費一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快要過節,今天的百貨大樓人也格外的多,自行車也多,路邊擺攤的小販更是多。

他們逛的時候,都要擠來擠去。

葉耀東手里拎著的籃子已經被雜七雜八的東西裝的差不多快滿了,手上還提了好多個鞋盒。

林父林母擔心再逛下去又要花更多的錢,買完皮鞋后,就直說不要逛了,還要回去市場周圍的村子收拾行李。

他們這才又原路返還去找拖拉機。

兩個老人家看著夫妻倆給他們買這個買那個,心里也受用的很,嘴上埋怨著他們亂花錢,臉上的笑容卻根本沒有斷過。

葉耀東回去后拿到林父給他算好的營業額,又當場給了二老當月的工錢,還包了兩百塊紅包給他們,當做過節紅包。

說是過節紅包,這就又讓他們推諉不掉了。

二老幫了他老大的忙了,全靠他們幫忙賣貨,他才能安心的在家里捕撈,提供貨源。

他不會把人想的多陰暗,畢竟他也是受益者,能讓他放心的人也沒幾個,該大方的時候也得大方。

“這…你們又給我們買這買那,現在又給紅包,這拿的也太多了……”

“不多,相比你們幫我掙的,這才多少啊,等過年我還得給你們包一個大紅包。”

“我們都一把年紀了,也就看個店就已經比工人掙的多了……”

“你們在市場看店也辛苦的,每天天沒亮就起來,一直也沒睡過好覺,拿著吧,把東西收一下早點回去。”

林秀清也將他爹娘的手往回推,“你們別耽擱了,給你們的就收著吧,難得過節,咱們開開心心的早點回去,磨蹭的太晚的話,回家天都要黑了。”

“那好,那好,那我們就拿著了。”林母也不多矯情。

她心里也有數,女婿這大半年時間,靠著市里的店鋪,都不止掙一個萬元戶。

既然給他們的,他們拿著就好了。

一家子把東西都收拾好后,就將家門鎖上,踏上回家的路。

家里頭的葉父葉母沒想到他們去了一趟市里,回來還給他們帶了禮物。

這年頭有一雙皮鞋是倍有面子的事,他們鄉下地方,因為要干活或者出海,大多都是穿解放鞋跟雨鞋,穿皮鞋的極少極少。

兩人都高興極了。

葉母歡喜的立即就換上,在屋里走來走去。

“我上班就缺一雙皮鞋,早就想著要去買一雙,你買到我心坎上了。”

葉父卻拿在手上舍不得穿,“我這整天干活的,你皮鞋買過來,我得啥時候才能穿得上?”

“你現在就能穿得上。”

老太太也拿著皮鞋摸來摸去,臉上笑容滿面,“這鞋子好啊,看著都發光,我得穿出去給其他人瞧一瞧……”

“好好好,你出去記得跟其他的老頭老太太說是我買的,是我孝敬你的,讓他們羨慕死你。”葉耀東嘻嘻哈哈的道。

“哎,那肯定的啊,當然得讓人知道是你給我買的皮鞋,我都這歲數了,別人沒穿過的我都穿上了,一個個該羨慕我有個好孫子。”

不用別人羨慕,家里兩個小子就已經羨慕死了,他們也沒穿過皮鞋,這一回終于沒有他們的份了,唉……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