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小說>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106.小姑奶奶,我悟了
更新時間:2024-01-22  作者: 八月飛鷹   本書關鍵詞: 玄幻 | 玄幻頻道 | 異世大陸 | 八月飛鷹 | 明智屋小說 | 趨吉避兇 | 從天師府開始 | 八月飛鷹 | 趨吉避兇 | 從天師府開始 
正文如下:
字:大中小109.第107章106小姑奶奶,我悟了!夜間模式→109.第107章106小姑奶奶,我悟了!:,,,,,,,,,,

第107章106.小姑奶奶,我悟了!

私宅靜室內。

雷俊坐在陰陽暖玉打造的水池中。

他人并未入水,而是仿佛沒有重量似的,懸坐在水面上。

在他背后,則有一張閃動光輝的巨大靈符,正是雷俊的元符。

元符上,隱約可見紋路鉤織,刻畫出一張又一張尋常大小的靈符。

皆是雷俊此前修持過的基礎靈符。

現在鐫刻在元符上,他便可以隨手凌空畫基礎靈符,無需再專門開醮齋擺香案。

高等靈符,亦有刻畫。

雖然雷俊現在制高等靈符還需要依足規矩儀軌,但上了元符,自有靈性,將來可以越來越自如。

默默修行片刻,雷俊背后閃動光輝的巨大元符收起,他人也重新沉入水中。

又溫養身心一段時間后,雷俊出水,身上不帶點滴水跡,直接更衣。

從靜室內出來,到了宅院中,雷俊徐徐行走像是在散步。

但他散步同時手上也有動作。

一手捏法訣不動,穩穩立在胸前。

另一只手捏法訣則在不停變化,并游走于半空中。

隨著雷俊繞行一周,他身體周圍開始出現點點光塵。

光塵細微如粟米,但曼妙若星辰。

雖然數量有限,還很稀疏,但點點星羅繞雷俊而行,已經初現神妙。

雷俊依特定步法繞行一周后,腳步不停,繼續行走。

隨著他不斷走動,身體周圍如星羅般的光塵,隨之增多變密。

到得后來,漸漸如一片絢爛星云般。

正是龍虎山真傳秘法,踏罡步斗。

雷俊剛開始修煉不久,才只入門。

故而起效慢,動作幅度大。

將來隨著他修為實力提升,踏罡步斗本身也漸漸精熟后,便可于方寸之內,轉瞬之間,將這法門施展開來。

雷俊就著夜色修行。

地面上的點點星羅,仿佛與夜空中的諸天星斗起了呼應,自具神妙。

待到天色漸明,朝陽初升,雷俊便停下腳步。

他默默存神斂氣,身體周圍點點光塵,逐漸收回體內。

雷俊睜開雙目,迎著朝陽,長長呼出一口氣。

新年已過。

新一年一月十五,即將到來。

對雷俊而言,來到這個世界有八年左右了,正式成為天師府真傳也滿六年。

每三年一次傳度大典。

六年前,自己作為弟子親身參加。

三年前,已成真傳的他跟在主持大典的師父元墨白身后做幫手。

今年,他可以閑下來,只在一旁觀禮了。

元墨白連續主持上次傳度大典和去年授箓大典。

今年這新一次傳度大典,自然無需他再操持。

但他仍然要參加。

因為元墨白今年要作為度師,再次開門納徒。

一年多時間過去,如今十五歲的楚昆,修為已滿十二重樓,達到煉氣圓滿層次。

這一點倒不讓人特別意外。

因為楚昆進山時,就不止煉氣一層的修為。

他畢竟是楚族子弟,從小生活環境,非尋常出身可比。

各路修行道統雖然差別巨大,但在最初起步階段多有相似之處,楚昆尚來得及由儒入道。

只是修為越高,轉起來越難。

如果已經過了一重天至二重天的天塹劫難,修為達到二重天層次,那基本上就落子無悔,再難更易了。

是以楚昆能趕上今年新一次傳度大典,大家都并不意外。

相較而言,很多人更好奇楚昆入元墨白門下后,能否如不久前的雷俊那般驚艷。

“哪里能比?”

楚昆本人腦袋搖成拔楞鼓:“雷師兄的天資才情,放眼天下那也是最頂尖的一批。”

雷俊:“最頂尖,真不敢當,充其量夠得著第二批次,我就很高興了。”

僅以目前看,話是這么說沒錯,但是……楚昆眨巴眨巴眼睛。

不管是龍虎山天師府,還是他出身的蘇州楚族,都能人輩出。

實事求是地講,現在就說雷俊是年輕一代里最頂尖那一批,確實夸張了。

但楚昆發現一個問題。

馬上要成為同宗同承師兄的這位雷道長,修行提升勢頭,似乎不是勻速……

雷俊修行低調,但一些大致的節點,外界基本有數。

從初入道,十八歲才進道童院開始接觸道法,兩年時間內,沖到煉氣十二層圓滿。

然后經傳度入府,當年便成功筑基。

接下來,最多不到四年時間,從筑基初階到筑基圓滿不說,更渡過天塹劫難,成功修成三重天法壇境界。

如果到這里還只是有點出人預料,但大體在正常范圍內,后面就離譜了。

他從三重天法壇境界到四重天元符境界,比先前筑基到法壇用時還短。

才一、兩年時間!

這個就真有點夸張了。

連楚昆老家蘇州那邊的同族,都有一些人議論此事。

楚昆回想當日自己和楚羽談起雷俊時的情景,心中嘆氣:

小姑奶奶,侄孫兒我現在終于有些懂您當初的意思了!

“師父,李家小公子,這次會入誰門下?”雷俊這時則向元墨白問道。

元墨白:“鳳河將入重山師侄門下。”

雷俊聞言,微微頷首。

所謂李家小公子,名為李鳳河,是三師伯李紫陽嫡孫。

其父正是前不久剛剛離山赴京的李軒。

李軒兄妹之間,年齡差距頗大,作為長兄,李軒比幼妹李穎年長足足四十歲以上。

放在世俗世界,基本上可以說差出兩代人了。

李穎今年也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比自己嫡親侄子李鳳河只大幾歲。

但一般而言,其實不至于此。

因為這個世界的修道界中人,晚婚不一定可大都晚育。

生育倒不艱難,但卻是一件有損底蘊的事情。

對女子來說,尤其如此。

臨盆之際更是女修士一生中最虛弱的時刻,堪比重傷,要臨盆之后相當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而所謂有損底蘊,換個說法,就是可能影響修行進步與潛力。

不止是當前時間,也涉及未來。

故而極少有修士在自身前四分之一年齡段的修行黃金窗口期生育。

就算有結成道侶,也暫時不會考慮后代相關。

至少等到壯年平臺期時才會考慮。

部分人甚至在仍有少許進步希望的壯年平臺期也不生育。

相當一部分人,大約在各自壯年期到即將步入中晚年之際,才會考慮相關事宜。

李軒四百歲的壽元,如今距離百歲都還有一段距離,正處于自身修行的黃金時期。

像他這樣早早就和妻子生下李鳳河的情況,在這個修行界非常少見,基本屬于特例中的特例。

李軒夫妻如何考慮的,外界不得而知。

不過假如從師叔祖李松開始算起,向下李紫陽、李軒再到李鳳河,大約也能算個四代同堂了。

故而李鳳河又有“李家小公子”的別號。

可惜小公子近年來不太順心。

就雷俊所知,前些年的時候,李鳳河一直內定給原先的少天師李正玄做開山首徒。

只等李鳳河年齡合適,滿足傳度條件后,便會傳度入府拜在李正玄門下當大弟子。

結果早先出了他二叔李銘的風波。

之后李家一直努力平息府內不滿,安撫外姓傳人情緒。

三年前那次傳度大典,李正玄正式開山納徒,最終是外姓道童成為他的大弟子。

小李公子很受傷。

好好好,不能做少天師一系的首徒,最終還是拜在少天師門下也行吧?

……可惜,不行!

李正玄遺失天師劍,不僅弄飛了自己的少天師,本人也去后山祖陵禁地思過。

小李公子固然可以癡心不改繼續拜師,哪怕要去祖陵陪師父,該有他的其他待遇不會缺,但即使李正玄本人,這時也不會要侄兒陪自己共沉淪。

于是,自李鳳河懂事以來就一直預備的少天師弟子之路,全成了泡影。

今年,該是他正式入府成為真傳的時候了。

李鳳河最終選擇的師承是,藺山。

上官長老的大弟子。

雖然平時很少顯山露水,但上官寧出身上官一族,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龍虎山上,她和郡主張靜真,誰與唐廷帝室關系更近,怕還要掛個問號。

李鳳河最終拜入她這一脈傳承下。

聯系其老爹李軒奉詔入京,就顯得頗耐人尋味。

楚昆也有聽說相關消息。

雖然習慣上,他很多時候仍下意識考慮類似事對蘇州楚族的影響。

但這一年多來,他在不斷適應和矯正自己,更多以天師府弟子來看待事態發展。

當年楚羽離開天師府,臨別之際的贈言就是:

“和安東一樣,從你入山那一刻起,哪怕出了龍虎山,只要不是回鄉祭祖,你都要時刻記著,你只是天師府真傳,而非其他身份。”

楚昆對此不反感也不反對,甚至深以為然。

“楚師弟做一下準備吧,晚些時候先送投詞與香信,給保舉師和監度師。”王歸元笑道。

三年前那次傳度大典他湊巧沒有參加,是雷俊在旁跟隨元墨白。

于是今年便輪到雷俊休班,由王歸元客串師父的“道童”。

楚昆隨王歸元去見三師中的另兩位,雷俊則陪師父元墨白繼續坐著,等待大典之日來臨。

不過,門開之后忽然傳來一陣寒意。

一個身材嬌小的少女裹在漆黑大氅里,從門口進來,居然是久不回山的大師姐許元貞。

ps:這是今日第二更,我再努力一下,看能不能繼續給大家再搞個第三更。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