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小說>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列表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第一百七十章:將相和,安天下,見太子趙曦
更新時間:2024-05-09  作者: z詠橘   本書關鍵詞: 奇幻 | 輕小說 | 衍生同人 | z詠橘 | 明智屋小說 | 知否:我 | 異姓王 | 明蘭舅父 | z詠橘 | 知否:我 | 異姓王 | 明蘭舅父 
正文如下:
大朝議結束之后,趙禎將衛淵與王安石單獨留下。

二人跟隨朱總管前往宣政殿。

這時,尚膳局那邊所做吃食,也經由宮女端了過來。

衛淵與王安石剛想向趙禎作揖,卻見趙禎擺手道:

“俗禮就免了,坐下來陪朕吃點兒。”

二人相繼拱手落座。

用膳間,衛淵略顯拘束,倒是王安石顯得頗為隨意。

他的性子就是如此,灑脫,放蕩不羈,從不拘泥于小節。

滿朝士大夫的榜樣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那幫儒家學者。

而王安石更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墨客,不愛洗澡,時常蓬頭垢面。

用膳間,趙禎看向王安石,開口道:

“大考之事,已如你所愿,至于裁剪各司官吏一事,要謹慎為之。”

王安石點頭道:“請官家放心,臣一定會被陛下一個滿意的結果。”

趙禎莞爾一笑,“朕相信你有辦事的能力,但一切不可操之過急。”

頓了頓,他又看向衛淵,“朕聽說,前不久,你與榮妃見了一面,都聊了些什么?”

衛淵連忙如實道:“回官家,榮妃娘娘說,有樁與倭國的軍器生意,有陛下授意,想讓臣參與。”

趙禎好奇道:“說說你的想法。”

衛淵繼續道:“臣認為,此事絕不可行。”

“雖然那批軍器已經被我軍所淘汰,不再使用,可若給了倭國,難免會讓他們研究我大周的鐵器鍛造之術。”

“前朝時的陌刀已經于我朝失傳,可是臣聽說,倭人有擅使陌刀者。”

“今日他們因軍器、民生等各方面差距,不得已奉我朝為上邦,可若他日,倭國擁有了遠超我大周的軍器,恐殃及后世子孫。”

聞言,趙禎先是‘嗯’了一聲,而后笑道:“朕沒有看錯你。”

隨即,他擺出一副極其肅穆的神情,

“朕希望,你領兵前往南方時,可以將賣給倭國的這批軍器,永遠石沉大海。”

“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前提是,不影響兩國邦交。”

一旦影響了,以倭國的尿性,肯定會增派許多倭人當海盜。

在大周沒有組建自己的水軍之前,這無疑會影響到開海運的國策。

衛淵暗想,果真如自己所料.他鄭重作揖道:

“請陛下放心,無論倭寇還是倭人,臣,都會讓他們有來無回,死無對證。”

趙禎欣慰的點了點頭,“倭國狼子野心,欲學我天朝之文化,習我天朝富國強兵之術,朕,豈能如他們所愿!”

在他或者所有大周百姓的潛意識里,遼國、西夏,那都是大周的領土。

生活在兩國的民眾,也都是天朝之民。

換句話說,在周、夏、遼之間,視彼此為仇敵。

可若有別國參與,三國都會視為別國為仇敵。

三國之間,不說是自己人,可也差不了多少,比如,三國之間,都不會禁止百姓通婚。

甚至說,如果周人去了西夏之女為妻,那西夏之女都會獲得大周的戶籍。

但是,三國之間,都不允許,自家子民與倭國通婚。

頂多是讓各自百姓納倭國之女為妾。

但若是自家女子嫁給倭人,將會被貶為奴籍。

當然,也不乏一些例外,比如倭國的權貴子女,為兩國修好,涉及外交,可聯姻。

這還要看趙禎這樣的君主會不會答應。

一般情況下,不給些好處,那是門也沒有。

這里的聯姻,指的還是大周男子迎娶倭國之女。

想娶大周女子?也可以,除非是商女。

待衛淵與王安石一同離開皇宮后,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前者道:“王兄,我極少佩服人,但不得不佩服你,初來乍到,就要裁剪各司吏員,伱就不怕用膳時不小心被噎到?”

王安石聽出了他的話外之意,故作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看了看左右,壓低了聲音說道:

“聽衛將軍這意思,難道有人要害我?”

衛淵翻了個白眼,“王兄好自為之。”

忽的,王安石正色道:“衛將軍,倭寇之亂,使沿海百姓苦不堪言,我曾在沿海一帶為官,深知其害。”

“我希望,來年開春,你去南方,不只是走個過場,為沿海百姓計,多殺一些倭寇吧。”

衛淵一愣,“無需王兄提醒,衛某也是想為天下人做些實事。”

“只是你我路不同,你看到的是百姓生計,而我看到的,是廣袤河山,是長城內外,是天下一統。”

王安石突然鄭重作揖道:“路不同但道相同,在下能夠相識衛將軍,實為在下之幸。”

“衛將軍不是狄公,我也不會成為韓章。”

“在下始終堅信,將相和,方能安天下。”

衛淵回禮道:“將相和,安天下。”

或許連這兩位年輕人都沒有想到。

這一刻的彼此互相作揖,是歷史的成全,是照耀漢家江山的日月,也是二人蜜月期的開始,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兩位廟堂之上的極致代表,似乎在這一刻,就某些事,已經達成共識。

這一幕,注定要被載入史冊,要被后世人傳唱。

大朝議結束第二天,倭使來到京城。

由富昌伯父子親自接待。

當然,這跟衛淵并無多大關系。

如今忠勇伯府最大的事情,就是準備年貨,過年。

此刻,伯府內。

張嬤嬤寫了一份所需年貨的單子,小到春聯大到過年時所需吃食等,林林總總下來,約有一千兩銀子左右。

衛淵覺得,這太節省了,

“張嬤嬤,我難得在京城頭次過節,用一千兩銀子準備年貨,會不會太少了些?”

張嬤嬤搖頭道:“不少了,雖說咱們伯府是頭次在京過年,定是要圖個熱鬧,但能省的,還是要省。”

“您現在深得官家器重,咱們府上是不缺銀子使,可若鋪張浪費,過于張揚,老奴覺得,也不太好。”

“這單子上桃符一項,不用咱們花錢,盛家來人說了,他們的老爺盛竑盛大人會親自寫。”

“還有諸多肉食,您老師府上那邊也已經備下了”

桃符就是春聯。

聽張嬤嬤把話說完,衛淵哭笑不得。

這位張嬤嬤不愧是被自家師娘親自調教出來的,知進退更懂管家,唯一的缺點就是太摳了。

比如有某個下人想要多拿一些炭火,張嬤嬤硬是死活不肯,說家規制度就是如此,不容輕易更改。

有張嬤嬤這樣的人在伯府,伯府門風想不正都難,絕不會出現像盛家大娘子放印子錢之事。

“嬤嬤,這樣,你我各退一步。”

“今年拿出三千兩銀子來置辦年貨,至于家里的下人們,一律賞錢五銀。”

衛淵笑著開口。

張嬤嬤嘆了口氣,道:“家主,您就別折煞老奴了,您的話,老奴豈敢不聽?”

“但是您也別怪老奴多嘴,咱們汴京城里,那些數得著的名門望族,其家業,是掙來的,可也是攢來的。”

衛淵擺手道:“就這么辦吧。”

張嬤嬤點了點頭,“謹遵家主之意,今年托家主的福,大家伙也能過個富裕年了。”

站在衛淵身旁的婢女蓁兒開心地笑了起來。

年貨的事情交給張嬤嬤,衛淵是放心的。

“張嬤嬤,還有一事,這兩日你若有空,去一趟吏部尚書府,問一問王尚書家中可缺什么過年的物甚,咱們給他準備一下。”

衛淵緩緩開口。

張嬤嬤頗為好奇,王尚書?

文官?

雖然有些困惑,但衛淵的話,她也不敢質疑,也不敢過多涉及,遂應聲道:

“請家主放心,老奴明白了。”

他又差人將陳大牛叫來,囑咐道:

“回營之后,告訴咱們代州的兄弟們,今年都在我府上過年。”

陳大牛道:“好,衛大哥,元日那晚,咱們吃完酒還去不去廣云臺?”

衛淵搖頭笑了笑,“看我心情。”

陳大牛摸著自己的后腦勺也憨笑起來。

忽然,衛淵想起一事,

“大牛,你今年二十有二?”

陳大牛點頭道:“正好比大哥您小一歲。”

二十二了,該成家了。

還有林兆遠他們哥幾個

罷了,這些事,就交給張桂芬這個當大嫂的來操心吧。

“告訴兆遠他們幾個,元日前一天,你們在家中祭拜完祖宗之后,隨我去一趟忠烈寺。”

“我在那座寺廟里設了祭碑,祭奠祭奠這些年在代州戰死的兄弟們,讓他們也過個好年。”

陳大牛一愣,頷首道:“大哥放心。”

第二天,衛淵與王安石前往東宮。

他們現在一位是少傅,一位是少師,理當在年關之前見一見那位國之儲君。

來到東宮以后,經由太子內侍通稟,他們才見到了太子趙曦。

此刻,趙曦正與幾名勛貴家的孩子玩沙盤。

衛淵與王安石站在趙曦的身后,也不急著打擾,而是饒有興致的看了起來。

只見趙曦指揮著十幾只旗幟,全部插在了長城之外,向對面的一個孩童說道:

“我有百萬大軍,囤聚長城之外,兵圍朔州,切斷朔、應等州聯系,你如何解?”

衛淵瞧著那孩童似乎是安國公家的幼子,聽他說道:

“關外苦寒,越過雁門天險,就是茫茫草原。”

“我只需派遣一支騎兵,伺機騷擾你的大軍,打過我就打,打不過我就跑!”

“在朔州境內,囤十萬兵與一年糧草,待到大雪,步卒難行,無法攻城,我趁機出兵,必能將你擊潰!”

太子趙曦聽了,頓時皺眉道:“我有百萬大軍,豈會怕你出奇兵?”

“再說,什么叫打得過就跑,我豈能讓你跑了?”

“我有百萬大軍,朔州已經沒了,是我的了!”

那孩童也是死犟,

“朔州三面環山,乃為險要關塞,兵書上說,以地勢守城十萬,克敵百萬!”

太子氣惱,直接將所有旗幟拔起,全部扔在了燕云十六州,

“我有衛淵,有張輔,這都是名將,你拿什么來打?”

那孩童應聲道:“可你百萬大軍,都是步卒,我都是騎兵,你怎么打?”

(本章完)

最新網址:6lk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耽美小說,樂庫轉載收集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