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小說>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列表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第一百八十五章:海運試點——福州
更新時間:2024-05-10  作者: z詠橘   本書關鍵詞: 奇幻 | 輕小說 | 衍生同人 | z詠橘 | 明智屋小說 | 知否:我 | 異姓王 | 明蘭舅父 | z詠橘 | 知否:我 | 異姓王 | 明蘭舅父 
正文如下:
兩浙路轉運司衙門里。

杭州刺史梅摯緩緩開口道:

“我等諸位,與倭寇并無瓜葛,至于手底下人有沒有,我等亦不知。”

“這些年,為了朝廷每年所定稅收,我等可謂絞盡腦汁,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如今好不容易等來海運這個時機,需仰仗各州府境內世家商賈多多參與。”

“我們不曾與倭寇有勾結,他們呢?即使沒有,可生殺大權,畢竟掌握在衛帥手中。”

“若是鬧到人心惶惶,使各州府錯失此次良機,屆時,百姓難,世家商賈難,我等為一方官吏,更難。”

這是讓兩浙境內刺史最為擔憂的一個地方。

錢財之物,不能都鉆進衛淵的口袋里。

可若各地世家商賈不那么做,誰能保證可以參與海運生意?

即使能夠參與,衛淵以鏟除倭寇之名,也勢必鬧到人心惶惶的程度。

屆時,又有多少人敢參與?

一些窮困的州府,甚至要聯合起來,才能與海外諸國簽訂一筆大單。

如果衛淵來攪局,各地經略興盛之事,豈不成了白日做夢?

張夏嘆道:“衛帥途徑杭州之時,本官曾前去拜見,然而,衛帥以行軍為由拒絕。”

“那范純仁雖為東南經略使,可說到底,不過是傀儡罷了。”

“我兩浙經略興盛一事,左右,是繞不開那位衛帥的。”

“他若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等還能有得吃食,若是本著滌蕩寰宇的心思.只怕兩浙境內,會死很多人.”

這就如吳王所言,看衛淵這個執桿人,愿不愿意走個神了。

聽張夏說到這里,兩浙各地刺史心中也已了然。

就連他們的頂頭上司,如今都要求自保,難見衛淵一面,更遑論是他們?

衛淵手中有兵,又可節制東南三府所有兵力,別說張夏這種封疆大吏,哪怕是蘇州的吳王,又能如何?

還不是要上趕著來舔?

張夏又道:“明日本官就啟程前往明州海防營求見衛帥。”

“若是衛帥不見,本官就一直跟著他。”

“若不與其談一談,海運之事怕是難以有個好結果。”

自從朝廷宣布開啟海運的那一刻。

山東、兩浙、福建、兩淮的世家商賈們,就開始囤積大量的貨物。

如果這些貨物不能及時出手,各地都會出現大問題。

而唯一能夠解決問題的人,如今正一門心思撲在朝廷的海防大業之上。

文官與武將的思考立場終歸到底還是不同。

即使像是張夏這種封疆大吏,目光也是看在了兩浙整體的經略發展上。

而衛淵是在為東南后世計,不能為了一時利益,讓各地財稅上升,一批官員升階,就苦了后世百姓。

倘若海運一啟,衛淵再想改變沿海一帶的海防大業,就難上加難了。

他的功績,可不在使各地稅收提升上,這是范純仁這位東南經略使的責任。

兩浙官吏的情況,與福建路、江南路、廣南東路部分地區情況相似。

都想著盡快去拜見那位東南安撫招討使。

將一些事情迅速敲定。

所謂東南安撫招討使,到底哪里才算是東南?朝廷也沒個定義。

但趙禎的旨意中明確有說,讓衛淵平倭。

也就是說,只要沿海一帶區域,有涉及到倭寇的地方,都歸衛淵來管。

而能通海運的地方,范純仁也能插上手。

這二人的權力不可謂不大。

因此,才有許多京官說衛淵是‘東南柱石’,一點兒也不為過。

他在,東南因海運一事,就亂不了。

他若不在,各地因海運之事,遲早會出現紊亂的情況。

翌日。

衛淵繼續南下,前往臺州、溫州等地,巡視了各地海防。

期間,臺州、溫州等諸多地方官,前來拜見衛淵。

揚言,如果衛淵不見,他們就不走了。

衛淵深知,一旦打破見前來官吏的先例,他這一路,將無法平靜,索性就由他們去了。

兩日后,衛淵快馬抵達溫州,召見當地皇城司指揮使‘耿田’。

“自您將海州倭寇鏟除之后,東南沿海一帶的倭寇,基本就已聞風四散,有部分藏于茫茫大海之上,另有一部分,隱于深山當中。”

“永嘉郡情況亦是如此,不過,卑職散出去的人里,倒是查到了不少倭寇隱藏的據點,初步估計,這批倭寇約有兩三百人。”

溫州這時稱‘永嘉郡’。

知否里,明蘭后來有了誥命,就是‘永嘉郡夫人’。

聽到耿田的匯報,衛淵吩咐謝武,

“由你暫時接管永嘉郡海防事務,將此地余下毒瘤,一一拔除。”

“暫且留首腦性命,逼他們供出與其有染者。”

“你要多少兵力?”

站在一旁的謝武沉聲應道:“回衛帥,一千人足夠。”

衛淵道:“給你兩千人,配合永嘉郡城防與海防兵力,差不多能有四千,足夠了。”

不是說一千不行,能打富裕仗,沒必要往窮了使。

隨后,衛淵與楊懷仁繼續巡視永嘉郡海防。

今日天色陰沉,海風吹拂,略顯涼爽。

衛淵與楊懷仁行走在海邊,周圍都是滿甲營的將士在布防。

楊懷仁道:“留在本地的倭寇殘留勢力好解決,只是藏在茫茫大海之上的倭寇也不知,戶部與軍器監制造的船只何時能到兩浙”

衛淵道:“約莫也就這一兩日,即使船只到了,本帥也不會讓將士去海上尋敵。”

楊懷仁皺眉道:“那要船只有何用?”

衛淵道:“讓戶部與工部造船,是為了今后可以更為順利的成建水軍。”

“蕩虜軍的將士,十有五六都不通水性,即使通,去到大海之上,未免有所心悸。”

“屆時,蕩虜軍的優勢蕩然無存本帥不希望東南之行,會讓新軍將士損兵折將。”

楊懷仁恍然大悟,“正因如此,衛帥才要積極改造各地海防?”

衛淵道:“是也不是,倭寇是殺不盡的,我們能殺一批,不見得能一直殺下去,遲早是要回京城的。”

“待我們走后,如若倭寇卷土重來該如何是好?不設海防,每每有倭寇滋生,朝廷便要派遣大軍圍剿。”

“一來二去,遲早是要將朝廷拖垮。”

楊懷仁問道:“衛帥想要如何做?”

衛淵道:“永嘉郡乃是重鎮,可是你看這一帶海防,所設暗堡大都已經搖搖欲墜,瞭望臺、烽火臺形同虛設。”

“倭寇自此處上岸,猶入無人之境其余地域情況大抵相同。”

“所謂鞏固海防,無非御近海、固海岸、嚴城守三策而已。”

“建立水軍,已然迫在眉睫。”

又過兩日。

衛淵抵達福州。

福州,又稱榕城。

這個時代的福州,已然進入了到了一種經濟、文化都較為繁榮的時代。

更是科舉重地,儒教重鎮。

福建路多氏族,多半進士,都出自福州氏族。

衛淵抵達福州的消息不脛而走。

福州有著名的七大氏族,以林、吳、蔡、劉四大家族為首。

當日,各大氏族宗老、福州刺史、福建路轉運司都指揮使‘蔡襄’與福建路文武官吏,齊齊來到福州海防營外拜見衛淵。

不得不說,福州的海防,是衛淵迄今為止,看到最為完善的海防了。

這得利于福州各大氏族齊心抗倭的好處。

這些氏族深諳儒家教誨,不像各地商賈那般見風使舵,對他們來說,只信奉一條,絕不與倭寇茍且。

福州境內的著名商賈,都來自于各大氏族。

因此,福州反倒是受倭寇侵染最輕的重鎮。

由于福州海防頗為完備,所以衛淵破例,親自接見了福州境內各大氏族宗老還有福建路轉運使蔡襄,并且詢問他們戰倭寇的一些心德。

幾人陸續回應道:

“聽聞衛帥在海州說,殺倭寇可賞銀錢,老朽與幾位氏族宗老,早已做此事,軍民上下一心,倭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福州海防諸事,多虧仰仗各大氏族,福州境內不少百姓,都是靠海而生,因此,福州在處理倭寇的問題上,便就極為認真。”

“福州海防官兵,大多出自各大氏族,都是不懼倭寇的好漢,敢于流血拼殺,死后其親人可獲得一大筆撫恤。”

“只要抱有誓與倭寇不共戴天之決心,區區倭寇,自然也就不能影響福州分毫。”

聽他們說到這么多,衛淵也忍不住感慨稱贊道:

“若是東南沿海各州府如福州這般,則倭寇難興。”

事后,他們又說出此行目的,

“福州無倭寇,即使有,也是一些小蝦米,如今朝廷已開海運,衛帥是否要將福州率先正式開啟海運?”

“衛帥,我福州百姓已準備妥當,只需衛帥派遣一支軍隊,即可使我福州海運無憂矣。”

“衛帥,我等齊心協力,在您與蕩虜軍未來之前,監造了六十艘戰船,其中最大的樓船有百尺之高,貴軍乘此戰船,必讓海上賊子聞風喪膽。”

“除了我們建造的戰船之外,福州尚存完好戰船百余艘,隨時可供衛帥檢閱。”

聽到這里,衛淵好奇地看向蔡襄。

后者解釋道:“福州乃福建路重鎮,此前,下官就督促福建軍民同心,共造戰船,用來抵抗倭寇。”

衛淵再次稱贊道:“福州可為沿海各州府表率也。”

蔡襄笑著拱手道:“得衛帥贊揚,乃我福州百姓之幸也。”

衛淵道:“如若福州情況真如諸位所言,那第一批與海外諸國的交易,當從福州始。”

蔡襄面色大喜,“如此,我等拜謝衛帥。”

經此一事,可以預料到,不遠的將來,福州的經略之事,將會超越蘇杭!

關于首批海運的試點,也不能怪衛淵必須要謹慎為之。

身為東南封疆大吏,他的一言一行,影響的,將會是整個東南的百姓。

“范純仁范大人可曾來到過福州?”

衛淵詢問。

蔡襄應聲道:“七日前來過,范大人也說,福州可率先開啟海運。”

言語間,他有留意衛淵的臉色,見對方淡定如常,才繼續說道:

“下官認為,福州能否開啟海運,主要還是看衛帥您的意思。”

“福州境內氏族商賈,都會感恩衛帥。”

如何感恩,當然不能擺在明面上來講。

衛淵笑了笑,道:“好說。”

“只不過,若是開啟海運,只由福州氏族派遣商船隊伍出海,略有不妥。”

“對于其它地域的過關稅,能免則免,能少則少。”

所謂過關稅,是指其余地方的商賈,來到福州做生意,借由福州地域碼頭出海,都要先繳一批稅收。

倘若利潤較少,經由福州官府審查,這批稅收會全退,或是退一部分給其余地方的一些商賈。

反之,利潤很高,則不予退之。

蔡襄想了想,直言道:“請衛帥放心,衛帥重點關照的一些商隊,下官可以保證,如待福州商隊一般無二。”

聽到這里,衛淵看這蔡襄愈發順眼,

“既如此,這事就暫且定下。”

“待我處理完一些事情,與范大人見面說一說,就讓福州率先開啟海運。”

“想必陛下那邊,也在等著這樣的好消息。”

最后一句話,是在告訴蔡襄。

一旦福州真的妥當,他會親自稟明皇帝,稱贊蔡襄治理福建路的功績。

屆時,蔡襄便也就不用在這福建路為官了,搖身一變,成為京中大吏也是遲早的事情。

蔡襄欣喜若狂道:“謝衛帥栽培,請衛帥放心,下官必以衛帥馬首是瞻,完備福建路抗倭、海防事宜。”

言外之意是,您在東南的這段時間,我只聽您的。

至于范純仁.就讓他做個東南的‘祥瑞’(吉祥物)吧。

(本章完)

最新網址:6lk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耽美小說,樂庫轉載收集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