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水滸傳小說>水滸傳最新章節列表 >水滸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斗五方旗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
更新時間:2024-02-12  作者: 施耐庵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小說 | 宋朝演義 | 四大名著 | 水滸傳 | 明智屋小說 | 施耐庵 | 農民起義 | 施耐庵 | 水滸傳 
正文如下:
作者:

分類:

《》取材于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征四寇,滅叛黨,最終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的內容構成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前七十回是一大部分,主要抨擊統治階級的腐朽殘忍和歌頌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七十回以后寫受招安、征遼、征田虎、征王慶、征方臘,是另一大部分。前一部分寫人民反官府,反映的是階級矛盾;后一部分寫忠臣反奸臣,反映的是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宋江等受招安以后,處處受到奸臣的排擠和陷害,甚至最終被害死。

童貫掌握中軍為主帥,號令大小三軍齊備,武庫撥降軍器,選定吉日出師,高楊二太尉設筵餞行,朝廷著仰中書省一面賞軍。且說童貫已領眾將,次日先驅軍馬出城,然後拜辭天子,飛身上馬,出這新曹門,來五里短亭,只見高楊二太尉率領眾官,先在那里等候。童貫下馬,高太尉執盞擎杯,與童貫道:樞密相公此行,與朝廷必建大功,早奏凱歌。此寇潛伏水洼,只須先截四邊糧草,堅固寨柵,誘此賊下山,然後進兵。那時一個個生擒活捉,庶不負朝廷委用。童貫道:重蒙教誨,不敢有忘。各飲罷酒,楊太尉也來執盞與童貫道:樞相素讀兵書,深知韜略,剿擒此寇,易如反掌;爭奈此賊潛伏水泊,地利未便,樞相到彼,必有良策。童貫道:下官到彼,見機而作,自有法度。高楊二太尉一齊進酒賀道:都門之外,懸望凱旋。

兵分九隊,旗列五方。綠沉槍,點鋼槍,鴉角槍,布遍野光芒;青龍刀,偃月刀,雁翎刀,生滿天殺氣。雀畫弓,鐵胎弓,寶雕弓,對插飛魚袋內;射虎箭,狼牙箭,柳葉箭,齊攢獅子壺中。樺車弩,漆抹弩,腳登弩,排滿前軍;開山斧,偃月斧,宣花斧,緊隨中隊。竹節鞭,虎眼鞭,水磨鞭,齊懸在肘上;流星錘,雞心錘,飛抓錘,各帶在身邊。方天戟,豹尾翩翻;丈八矛,珠纏錯落。龍文劍掣一汪秋水,虎頭牌畫幾縷春云。先鋒猛勇,領拔山開路之精兵;元帥英雄,統喝水斷橋之壯士。左統軍,右統軍,恢弘膽略;遠哨馬,近哨馬,馳騁威風。震天鼙鼓搖山岳,映日旌旗避鬼神。

當日童貫離了東京,迤邐前進,不一二日,已到濟州界分。太守張叔夜出城迎接,大軍屯住城外。只見童貫引輕騎入城,至州衙前下馬。張叔夜邀請至堂上,拜罷起居已了,侍立在面前。童樞密道:水洼草賊,殺害良民,邀劫商旅,造惡非止一端,往往剿捕,蓋為不得其人,致容滋蔓。吾今統率大軍十萬,戰將百員,刻日要掃清山寨,擒拿眾賊,以安兆民。張叔夜答道:樞相在上,此寇潛伏水泊,雖然是山林狂寇,中間多有智謀勇烈之士,樞相勿以怒氣自激,引軍長驅,必用良謀,可成功績。童貫聽了大怒,罵道:都似你這等懦弱匹夫,畏刀避劍,貪生怕死,誤了國家大事,以致養成賊勢。吾今到此,有何懼哉!張叔夜那里再敢言語,且備酒食供送。童樞密隨即出城,次日驅領大軍,近梁山泊下寨。

再說童樞密調撥軍兵,點差睢州兵馬都監鵬舉為正先鋒,鄭州都監陳翥為副先鋒,陳州都監吳秉彝為正合後,許州都監李明為副合後,唐州都監韓天麟,鄧州都監王義二人為左哨,洳州都監馬萬里,嵩州都監周信二人為右哨,龍虎二將酆美,畢勝為中軍羽翼,童貫為元帥,總領大軍,全身披掛,親自監督。戰鼓三通,諸軍盡起。行不過十里之外,塵土起處,早有敵軍哨路,來的漸近,鸞鈴響處,約有三十余騎哨馬,都戴青包巾,各穿綠戰襖,馬上盡系著紅纓,每邊拴掛數十個銅鈴,後插一把雉尾,都是釧銀細桿長槍,輕弓短箭。為頭的戰將是誰?怎生打扮?但見:

馬上來的將軍,號旗上寫得分明:巡哨都頭領沒羽箭張清。左有龔旺,右有丁得孫,直哨到童貫軍前,相離不遠,只隔百十步,勒馬便回。前軍先鋒二將,不得軍令,不敢亂動,報至中軍,主帥童貫親到軍前,觀猶未盡,張清又哨將來。童貫欲待遣人追戰,左右說道:此人鞍後錦袋中都是石子,丟不放空,不可追趕。張清連哨了三遭,不見童貫進兵,返回,行不到五里,只見山背後鑼聲響動,早轉出五百步軍來,當先四個步軍頭領,乃是黑旋風李逵,混世魔王樊瑞,八臂那叱項充,飛天大圣李袞,直奔前來,但見:

那五百步軍就山坡下一字兒擺開,兩邊團牌齊齊扎住。童貫領軍在前見了,便將玉塵尾一招,大隊軍馬沖擊前去。李逵,樊瑞引步軍分開兩路,都倒提著蠻牌,踅過山腳便走。童貫大軍趕出山嘴,只見一派平川曠野之地,就把軍馬列成陣勢,遙望李逵,樊瑞度嶺穿林,都不見了。童貫中軍立起攢木將臺,令撥法官二員上去,左招右喚,一起一伏,擺作四門斗底陣。陣勢才完,只聽得山後炮響,就後山飛出一彪軍馬來。童貫令左右攏住戰馬,自上將臺看時,只見山東一路軍馬涌出來:前一隊軍馬紅旗,第二隊雜彩旗,第三隊青旗,第四隊又是雜彩旗。只見山西一路人馬也涌來:前一隊人馬是雜彩旗,第二隊白旗,第三隊又是雜彩旗,第四隊

一個是兩頭蛇解珍,一個是雙尾蝎解寶。弟兄兩個,各執著三股蓮花叉,引著一行步戰軍士,守護著中軍。隨後兩匹錦鞍馬上,兩員文士,掌管定賞功罰罪的人。左手那一個,烏紗帽,白羅,胸藏錦繡,筆走龍蛇,乃是梁山泊掌文案的秀士圣手書生蕭讓;右手那一個,綠紗巾,羅衫,氣貫長虹,心如秋水,乃是梁山泊掌吏事的豪杰鐵面孔目裴宣。這兩個馬後,擺著紫衣持節的人,二十四個當路,將二十四把麻札刀。那刀林中立著兩個錦衣三串行刑劊子,怎生結束,有《西江月》為證:

這員驍將,乃是梁山泊小李廣花榮。兩勢下都是風流威猛二將:金槍手,銀槍手,各帶羅巾,鬢邊都插翠葉金花。左手十二個金槍手穿綠,右手十二個銀槍手穿紫。背後又錦衣對對,花帽雙雙,納袍簇簇,錦襖攢攢。兩壁廂碧幢翠,朱幡蓋,黃鉞白旄,青莎紫電。兩行二十四把鉞斧,二十四對鞭撾。中間一字兒三把銷金傘蓋,三匹繡鞍駿馬,正中馬前,立著兩個英雄。左手那個壯士,端的是儀容濟楚,世上無雙,有《西江月》為證:

這個正是梁山泊主,濟州鄆城縣人氏,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全身結束,自仗錕寶劍,坐騎金鞍白馬,立於陣中監戰,掌握中軍。馬後大戟長戈,錦鞍駿馬,整整齊齊,三五十員牙將,都騎戰馬,手執長槍,全副弓箭。馬後又設二十四枝畫角,全部軍鼓大樂。陣後又設兩隊游兵,伏於兩側,以為護持中軍羽翼。左是沒遮攔穆弘,引兄弟小遮攔穆春,管領馬步軍一千五百人;右是赤發鬼劉唐,引著九尾龜陶宗旺,管領馬步軍一千五百人,伏在兩脅。後陣又是一隊陰兵,簇擁著馬上三個女頭領:中間是一丈青扈三娘,左邊是母大蟲顧大嫂,右邊是母夜叉孫二娘;押陣後是她三個丈夫:中間矮腳虎王英,左是小尉遲孫新,右是菜園子張青,總管馬步軍兵三千。那座陣勢非同小可,但見:

樞密使童貫在陣中將臺上,定睛看了梁山泊兵馬,無移時,擺成這個九宮八卦陣勢,軍馬豪杰,將士英雄,驚得魂飛魄散,心膽俱落,不住聲道:可知但來此間收捕的官軍,便大敗回,原來如此利害!看了半晌,只聽得宋江軍中催戰的鑼鼓不住聲發擂。童貫且下將臺,騎上戰馬,再出前軍來諸將中間道:那個敢廝殺的出去打話?先鋒隊里轉過一員猛將,挺身躍馬而出,就馬上欠身稟童貫道:小將愿往,乞取鈞旨。看乃是鄭州都監陳翥,白袍銀甲,青馬絳纓,使一口大桿刀,見充副先鋒之職。童貫便教軍中金鼓旗下發三通擂,將臺上把紅旗招展兵馬,陳翥從門旗下飛馬出陣,兩軍一齊吶喊。陳翥兜住馬,橫著刀,厲聲大叫:無端草寇,背逆狂徒,天兵到此,尚不投降,直待骨肉為泥,悔之何及!

宋江正南陣中先鋒頭領虎將秦明,飛馬出陣,更不打話,舞起狼牙棍,直取陳翥。兩馬相交,兵器并舉,一個使棍的當頭便打,一個使刀的劈面砍來。二將來來往往,翻翻復復,戰了二十余合,秦明賣個破綻,放陳翥趕將入來,一刀欲砍個空。秦明趁勢,手起棍落,把陳翥連盔帶頂,正中天靈,陳翥翻身死於馬下。秦明的兩員副將,單廷,魏定國,飛馬直沖出陣來,先搶了那匹好馬,接應秦明去了。東南方門旗里虎將雙槍將董平,見秦明得了頭功,在馬上尋思:大軍已踏動銳氣,不就這里搶將過去,捉了童貫,更待何時!大叫一聲,如陣前起個霹靂,兩手持兩條槍,把馬一拍,直撞過陣來。童貫見了,勒回馬望中軍便走。西南方門旗里驃騎將急先鋒索超也叫道:不就這里捉了童貫,更待何時!手輪大斧,殺過陣來。中央秦明見了兩邊沖殺過去,也招動本隊紅旗軍馬,一齊搶入陣中,來捉童貫。正是數只追紫燕,一群猛虎啖羊羔。畢竟樞密使童貫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本站所收錄的小說都來源于網友上傳,本站所做之廣告僅供原創作者、讀者學習,版權歸作者如:武動乾坤,傲世九重天,王牌特工,所有與本站立場無關。飛翔鳥中文(fxnzw)歡迎您的瀏覽.如果本站涉及您的個人版權請聯系:fxnzw_2012163

更多的關注:更多的關注:武動乾坤,傲世九重天,將夜,言情,玄幻,飛翔鳥,飛翔鳥中文,5200小說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