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北宋官家小說>北宋官家最新章節列表 >北宋官家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北宋官家-第三十一章:背鍋吧,丁首相
更新時間:2024-03-12  作者: 月麒麟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月麒麟 | 明智屋小說 | 北宋官家 | 月麒麟 | 北宋官家 
正文如下:
這邊趙禎正在為扳倒丁謂而緊鑼密鼓的做著準備,另一邊的丁謂,心情也不怎么好。

不出馮拯等人意料的是,得到消息之后,丁謂很快就回到了政事堂。

此刻,一眾宰執重新匯聚到了議事廳當中,丁謂坐在正中間,氣壓卻低的嚇人。

要知道,他稱病在家,目的就是為了宣泄自己的不滿。

原本想著,太后會將那蔡齊責罰一番,然后再下一道手書,將他安撫一番。

如此一來,面子里子都有了,他自然也就會帶著中書之印回來。

可誰曾想,現在蔡齊那邊不僅沒受任何的責罰,反倒是他等來了這么一個消息……

丁謂的目光下垂,看著擺在面前的太后手書,上頭只的寫了兩行字。

“……官家年小起晚,恐稽留百官班次,早朝亦不妨移后殿斷會……”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卻讓政事堂的所有人都愁眉苦臉的。

這份手書中所說的后殿,指的便是承明殿。

因其在早朝的崇政殿后方,故稱后殿。

按照宮中殿閣用途而言,崇政殿是議政殿,一般被用作皇帝早朝及日常召見大臣商議政務所用。

承明殿則是起居殿,不召見大臣的時候,皇帝便在承明殿中處理政務和休憩。

當然,前殿后殿的區分沒有那么嚴格。

之前趙恒生病的時候,也曾經在承明殿召見眾臣,商議政事。

所以,這本應是一件小事。

前殿,后殿只是大小之別,通常來說,皇帝喜歡在哪就在哪便是。

可問題在于,現在的承明殿,雖然名義上仍然是皇帝的起居殿,但實質上,是太后處理政務的地方。

若是將早朝的地點改到承明殿,那總不可能讓太后避著他們,所以,就只能是讓太后一同聽政。

這可不是小事!

要知道,雖然如今軍國事皆由太后處分。

可處分歸處分,太后是不能臨朝的,就算是偶爾召見大臣,也只能垂簾召之。

但是,參與早朝的官員,可不止他們這幾個宰執大臣,讓太后大規模的固定接見官員……那到底誰才是皇帝?

更不要提,官家如今時常耍賴免朝,如果早朝在前殿,免就免了,大家行禮過后,各自回去也就罷了。

可改到后殿之后,如若官家沒來,太后來了,那這早朝,是開還是不開呢?

在場的眾人都是知曉輕重的。

面對太后提出的這般要求,他們拒也不是,答應也不敢答應,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把丁謂頂出去。

畢竟,這事兒追根究底,就是他引起的。

要不是他天天把早朝的時間拖的那么長,官家就不會變得憊懶而時常免朝,太后自然也就沒有由頭提出這個要求。

更何況,身為首相,這種時候,正該是他丁謂挺身而出的時候。

因此,雖然議事廳中,丁謂肆無忌憚的放著冷氣。

但是,一旁的眼觀鼻鼻觀心的幾人,卻沒有一個人擔心害怕,反而都在心里偷偷的幸災樂禍。

他們倒是不擔心,丁謂會真的答應下來,因為……也答應不了。

這件事情,中書是無論如何不能同意的,這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就算丁謂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了討好太后應了下來,他說的也不能作數!

這種時候,事實上便能體現出宋制的好處了。

不管是中書向宮中進呈的熟狀,還是宮中批畫之后,舍人院依畫擬定,送入宮中的制書,都必須先經過所有宰執的簽押才能生效。

以往丁謂能夠一手遮天,最大的原因,是他常常違背流程,和雷允恭內外勾結,先用自己的看法說服太后。

如此一來,其他宰執知道消息的時候,太后主意已定,他們要反對丁謂,就相當于連太后一同反對。

當然,不是說這么做不可以,而是……大多數的事情,都不值得惹太后生氣。

可這一回卻不一樣,涉及到這種敏感的事情,他們每個人心中都知道輕重,說白了,這件事就算是得罪太后,也是堅決不能讓步的。

再退一萬步說,即便是他們捏著鼻子放過去了,那明天來政事堂開罵的,恐怕就不是蔡齊一個人了。

看著底下一個賽一個的啞巴,丁謂心中也是一陣氣悶。

挨個掃了在場眾人一眼,他壓下心中的不滿,努力讓自己的口氣變得平和一些,道。

“此事重大,本相以為,朝廷大政不可擅移,不知諸位覺得如何?”

話音落下,這一次,最積極的是王曾。

他當下便點了點頭,道。

“丁相公所言甚是,先皇傳寶授遺者,乃陛下也,太后雖權兼處分軍國事,亦不過臨時處分爾,此事不可遵命。”

這話一出,丁謂不由咬了咬后槽牙。

這個王曾,還真是生怕自己好過。

要知道,剛剛丁謂的話,雖然態度鮮明。

但是,話說的還算委婉,可這位王參政,說話則是毫不客氣。

就差直接了當的說,官家才是名正言順的皇帝,太后您可別有什么非分的念頭。

當下,丁謂冷著臉瞥了一眼王曾,正想開口,卻聽得旁邊的馮拯慢悠悠的開口,道。

“王參政說得對,丁相公,此事非小,容不得半絲混淆。”

這個老東西!

丁謂看著馮拯,神色略微有些意外。

他沒想到,平素一向從善如流的馮拯,這次的態度竟然這么強硬。

于是,原本到了嘴邊的話,被他又吞了回去。

別看馮拯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是,丁謂自己心里清楚,那只是因為對方不想惹事而已。

真的要斗起來的話,他也沒有一定能壓制馮拯的把握。

輕輕的吐了口氣,丁謂臉色有些發黑,但還是好聲好氣的道。

“這是自然。”

“不過,近日以來,官家上朝的確懈怠了許多。”

“太后手書中也有言,官家年小起晚,大政雖不可擅移,但是本相覺得,或可將視朝之制,改為五日一朝?”

這話一出,議事廳中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第一時間都匯聚到了丁謂的身上。

和剛剛所有人都表面緊張,內里輕松不同,幾乎是在聽到這句話的第一時間,這些宰執大臣就下意識的挺直了腰背。

最先開口的,仍然是王曾,他直接了當的道。

“不可,早朝之制,乃是祖宗之法,如今單日視朝,已是顧慮到官家尚在沖齡,不得已而為之。”

“只待官家年長,太后還政,便應恢復日朝之制,何有再延時日間隔之理?”

和剛剛略帶商量的口氣不同,這一次王曾的口吻堅定的很。

早朝是皇帝接見大臣的最重要場合,其政治意義,并不簡單的體現在處理政務上,它更是皇權正統的體現。

就像剛剛所有的宰執大臣一致覺得,早朝的地點不能改到后殿一樣。

延長早朝的間隔,雖然看似只是小事,但是,這毋庸置疑會減少皇帝和大臣接觸的時間,進一步弱化皇帝的存在感和象征性意義。

這對于大臣們來說,同樣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說,如今宮中不是太后主政,而是皇帝主政。

那么,早朝在前殿還是后殿,隔日一次還是三日一次,五日一次,都有可商量的余地。

但是,現在既然是太后權兼處分諸事,那么,這一點就決然不能有任何的讓步。

說白了,朝中大臣能夠接受太后理政,甚至可以接受太后和皇帝一同垂簾聽政。

但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太后有任何試圖繞過皇帝,單獨臨朝的舉措,這是底線!

除了王曾之外,這回就連一向和丁謂一黨的任中正,也委婉的開口,道。

“丁相公,早朝乃是官家視朝之儀,如若更動,牽連甚廣,涉及文武百官,不可不慎啊。”

眼瞧著兩人都反對他的提議,丁謂的臉色變得越發難看了。

他默默的把目光看向一旁的馮拯,道。

“太后既有此意,直接駁奏恐有不妥,馮相公覺得呢?”

這話明顯意有所指,其中隱含的意思就是,更動早朝,不是他丁謂的想法,而是太后的意思。

手書都已經到了中書,若是全盤駁斥,太后的面子上也下不來……

可惜的是,這一招丁謂早就用爛了,每每中書之中諸宰執產生分歧之時,他都會把太后給搬出來。

所以,在場眾人基本上已經免疫了。

不過,同為宰相,馮拯的意見的確重要也是真的。

因此,王曾和任中正也同時看向了這位馮相公……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