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炮火弧線小說>炮火弧線最新章節列表 >炮火弧線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炮火弧線-第45章 “這東西應該立刻量產”
更新時間:2024-05-11  作者: 康斯坦丁伯爵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架空歷史 | 康斯坦丁伯爵 | 明智屋小說 | 炮火弧線 | 康斯坦丁伯爵 | 炮火弧線 
正文如下:
第45章“這東西應該立刻量產”第45章“這東西應該立刻量產”←→最新網址:sjwx

王忠看著炮兵把炮推到了位置上,并且完成了裝彈。

炮手向王忠敬禮:“將軍閣下,射擊準備完畢,請指示!”

王忠先扭頭確認研究員們是否更換完假人——這是為了方便判斷毀傷情況,畢竟前一次測試的四號的短75打高爆彈把裝甲內側給崩壞了,碎片劃傷了假人。

確定研究員發出了“更換完成”的信號后,王忠對炮手說::“瞄準一點,開火。”

“是!”

王忠剛拿起望遠鏡,炮手就開火了,王忠甚至來不及切視角。

望遠鏡里可以清楚的看到炮彈打在了二號車大傾角的正面上,雖然被彈飛了,但還是留下了一道清晰的刮痕。

研究員們立刻沖上去,查看殲擊車內部的假人,沒過一會兒那邊就發出了“內部無損傷可以繼續測試”的信號。

王忠:“繼續開火。

話音剛落炮手就開火了,第二發打高了,擦著殲擊車的頂蓋飛過去。”

王忠:“怎么搞的?”

季諾夫準將說:“正常情況,最好把瞄準鏡重新固定一下,我是說76炮的瞄準鏡。”

王忠皺眉:“你的意思是瞄準鏡剛剛被震壞了?”、

準將還沒開口,阿納托利先說話了:“震歪了,也可能是炮架被震出了小小的誤差,我們的裝備只要是精密的部分就會有這個問題。我就知道反坦克炮排有人寧可通過炮管瞄準敵人,也不用不靠譜的瞄具。”

王忠:“用炮管瞄準敵人是不是太過了,瞄具再怎么樣也比炮管靠譜吧?”

阿納托利兩手一攤:“目標離得近的話炮管說不定更靠譜。”

這時候目標那邊檢查完了,這一發也沒有擊穿,內部的假人毫發無損。

而炮手們這邊也根據剛剛準將的建議檢查完了瞄具,向王忠報告:“瞄具沒有問題,剛剛應該是正常誤差。”

王忠咋舌,如果是在坦克世界這款游戲里,這準星周圍那個虛線圈得多大啊(代表炮彈可能的落點范圍)。

“繼續射擊!”

“是!”

第三發馬上發射,這次命中了二號車的炮盾。因為沒看到跳彈,王忠心直接提起來。

很快,檢測結果來了:高低機被卡住,但是火炮無故障,需要時間修復高低機。

王忠扭頭對科晶說:“炮盾的防護還要加強,不過沒有傷到成員,還算不錯。”

科晶:“我想去看看炮盾的受損情況。”

王忠:“可以,我們一起去。炮手,暫停射擊。”

片刻之后,王忠和科晶帶著一幫人來到了800米外的二號車。

可以看到炮盾上有明顯的炮彈留下的坑。

科晶推了推眼鏡:“看起來是炮彈直接打崩了炮盾的一部分裝甲。”

他湊近炮盾,仔細檢查炮盾后方,然后嘆了口氣:“炮盾變形了,卡住了高低機,果然和我預想的一樣,炮盾太薄了。”

王忠:“您一開始就知道炮盾很薄?”

“是的。”

科晶抬起手,一邊比劃一邊講解起來:“坦克炮塔的位置在車體上方,就算T34這樣炮塔靠前的設計,也很容易把整體重心配置在坦克中間。實際上T34的炮塔靠前的設計,是為了平衡發動機和油箱的重量。

“但這輛車不一樣,它沒有炮塔,整個火炮被放在了車體前方,然后車體正面又配置了那么厚的裝甲,還有個高低機和方向機,所以這輛車配重變得很難。

“我怕再增加炮盾的重量會導致第一對俯沖輪的懸掛裝置會被壓壞。”

王忠:“原來是這樣。”

他忽然想起來,地球那邊三德子的獵虎,也是把戰斗室放到了車體中間,當時他不理解為什么這樣設計,現在終于明白這是為了配重,128毫米炮和裝甲放在一起太重了。

王忠:“等一下,這個高低機和方向機是電動的?”

科晶:“液壓的,換成電動可以減少重量,但是生產上可能遇到困難,現在電機的供應量滿足不了需求,大部分電機都安裝在坦克上了。”

王忠:“液壓很重吧?”

“也不算太重,畢竟行程很短。”

“這玩意射界是多少?”王忠繼續問,他要盡可能的了解清楚情況。

雖然剛剛這一發算是被炮盾和高低機“吸收”了,沒有造成成員傷亡,戰場上這一下這輛車就失去戰斗力了——戰場上可不是按一個鍵十幾秒就修復完成了。

哪怕是卡住炮塔這種小故障,都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修好,基本可以視作告別“這一次”的戰斗。

所以王忠想要盡可能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對于他的詢問,科晶立刻報出數據:

“左右各十五度,最大俯角7度,仰角50度。”

王忠大驚:“這么高的仰角?”

科晶:“海軍的工程師說這是一門高平兩用炮,而且有榴彈可以打曲射。”

其實地球上蘇軍習慣性把SU85和SU152分類為自行火炮,實際使用的時候也經常讓它們打曲射,甚至部署在裝備曲射火力的榴彈炮團旁邊,一起打曲射。

顯然這個時空安特也繼承了這個思路,但王忠不打算讓他們繼承——至少這輛100毫米運載車不行。

王忠:“不不不不,把功能弄少一點,干好我要它干的事情,仰角18度就夠了,俯角可以加大一點,到9度。”

王忠給的數據,就是虎式坦克的俯仰角范圍:9到18度。

“這……”科晶猶豫了。

王忠:“我會把他加到我提出的技術參數里。之前只說了俯角,是沒想到你們居然想著要它打曲射。”

他這樣說,等于把鍋接過來了,科晶立刻表示沒有意見。。

王忠繼續說:“這個俯仰角和左右射界,也不用液壓了,把液壓裝置都拆了,改成手搖。”

這次是季諾夫準將提出異議:“這樣反應會很慢,近距離遭遇敵人坦克怎么辦?”

王忠:“靠掩護的步兵發現敵人坦克,不要近距離和敵人交火。”

他剛說完,阿納托利就露出苦笑:“坦克部隊哪兒來的伴隨步兵啊?”

王忠:“我的部隊會有,而且還會有伴隨高炮、伴隨炮團和伴隨的維修團。”

“哇,”阿納托利咋舌,“能在您的部隊當坦克兵真是幸運。我可算明白為什么您部隊出了那么多擊毀大量敵人坦克的坦克手了。”

葉堡的報紙可能報道王忠自己的事跡報道煩了,不知道誰開的頭,跑去采訪王忠手下那些拿了一大堆擊殺的坦克手,然后這些采訪在各大酒館里被添油加醋之后,王忠手下的坦克手也全都成了裝甲英豪。

據說讓兄弟部隊的坦克手們產生了競爭心。

王忠也懶得管這些,他對科晶說:“怎么使用我來操心,你的任務是把車按照我的要求造出來。實際上這些殲擊車如果主要在1200米的距離作戰的話,手搖已經夠了。”

敵人離得遠,只要手搖一個非常小的角度,就能瞄準目標,學過相關幾何知識的人都知道。

科晶:“好吧,我回去就把電機拆了,加厚炮盾,這樣正面就徹底沒有防御漏洞了。”

王忠:“等一下,你要重新改設計,是不是就要重新造一輛車啊?畢竟拆液壓什么的都挺復雜的。”

科晶:“確實要重新設計炮閂附近的結構,炮盾也要調整。其實可以把這兩輛拖回工廠改裝,但是那樣很費事,還不如直接造一輛新的。”

王忠:“那這個二號車,叫什么號?”

“梅花鹿。”瓦西里提醒道。

“對,梅花鹿號,就留在靶場打靶了,全面測試他的防御能力。七六炮打炮盾可以卡住高低機,這點我們已經知道了,接下來繼續測試在不同距離能否擊穿。

“也許能發現新的問題,讓科晶總工一并改進。”

王忠說完,向科晶投去征求意見的目光,但是這個目光顯然被誤會了,科晶立正站好:“保證完成任務。”

“有決心就好。”王忠看看天,“天已經黑了,這個條件下炮手估計打不準吧?明天再測試,把報告送到我桌上就好了。”

第二天,915年1月2日下午,一份報告送到了王忠的辦公桌上。

根據這份報告,100毫米火炮運載車的正面主裝甲,在500米距離上可以抵擋住ZIS3反坦克炮的射擊。

但是炮盾在600米的位置就可以被打穿了,一旦被打穿,高低機什么的必出問題。

到500米的距離后,用76炮射擊炮盾,有可能會導致炮手和裝填手受傷甚至陣亡,進行的十次測試中,有三次是只有炮手受傷或者陣亡,兩次只有裝填手倒霉,三次兩個一起倒霉,剩下兩次兩個人同時毫發無傷。

車長因為有兩個“人肉盾牌”,反而有較高生存率,只有兩次受到了擦傷。

硬要說的話,這個缺點根本不算是,放在游戲里說不定還會因為高低機和炮閂會把炮彈后效給吞了,被玩家戲稱為“黑洞裝甲”。

但這是現實,那些被破片打傷的車組,運氣不好打到動脈什么的可能就犧牲了。

這可是王忠精挑細選的車組,都是老兵,很珍貴的。

所以,改進炮盾勢在必行,哪怕犧牲瞄準速度。

大概7天后,科晶搗鼓出了第二代原型車。

這次防護水平成果喜人,76炮甚至在300米的距離上都不一定能打穿這玩意的正面裝甲。

于是王忠現場下令,把85毫米高炮拖過來,對原型車進行了試射,結果表明只要保持距離在800米以上,第二代原型車基本不擔心安特自己產的85毫米高炮。

但普洛森的88毫米炮在8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二代原型車的炮盾,但是對人員殺傷不佳,只有很少的破片進入戰斗室內部。

測試結果出來后,科晶腦袋都搖成撥浪鼓了:“不不不,真不能再往炮盾上裝東西了。你要獲得更好的防護,就得把戰斗室向后移動。這樣火炮的安裝位置也要提高,整體會變得更高。”

王忠按照科晶的說法想象了一下,腦海中出現的是費迪南坦克殲擊車(也就是象式),和獵虎坦克殲擊車。

這倆車一大特點:高大,放在那里大老遠就會被發現。

但王忠想要的是三號突擊炮和四號坦克殲擊車那樣比較低矮,適合伏擊的載具。

而且八百米的距離上,88炮只是擊穿炮盾在車內產生了一些彈片,對比其他被虎式一炮飛頭死一車的坦克,這很厲害了好嗎!

等王忠化學和紡織品研究所拿出了王忠要求的“防崩落內襯”,成員生存率會更高。

總的來說,王忠對新東西還算滿意。

而全程關注這款新式武器測試的季諾夫準將則認為“這東西應該立刻量產”。

可惜這是不可能的,之后進行的生產性測試表明這東西生產工時是T34W的一點三倍。

T34W已經是因為生產太費工時所以無法全面替換T34了。

真正把T34W的產量提起來,那得依靠聯眾國轉讓更好的生產技術和設備。

王忠很清楚,戰爭不是靠“特裝機”或者“決戰兵器”打贏的,生產性是大規模戰爭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所以他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看這樣精銳部隊使用難以生產的特裝機能不能打出比較好的效果。

最終,這種坦克殲擊車被定型為SU100,SU是安特語中“自行火炮”的縮寫,100代表火炮口徑。

而王忠親自指定了它的綽號:渦流。

(本章完)

最新網址:sjwx←→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