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小說>開局截胡五虎上將最新章節列表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第567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
更新時間:2024-03-30  作者: 孔明很愁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穿越歷史 | 孔明很愁 | 明智屋小說 |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 劉璋 | 孔明很愁 |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正文如下:
第567章沒有硝煙的戰爭

逗留數天,將一切事宜安排妥當后,劉璋終于決定起程返回成都。

在一眾文武的送別下,劉璋與劉曄,太史慈二人率領武鋒營踏上了歸途。

看似短短半年不到,益州郡徹底平定,可是南中六郡已經布局了一年以上,這其中消耗的錢糧之巨大,完全令人心中震顫。

好在所有付出都給予了劉璋最大的回報,這趟歸途是如此的歡快且愉悅。

劉璋沒有選擇沿水路去往僰道,而是選擇在騎兵的護衛下走陸路返回成都。

目下已經到達了冬季,天氣雖然寒冷,卻抑制不住劉璋游玩川蜀大地的心情。

走走停停,一路欣賞沿途風光,終于在度過年關之前返回了成都。

成都北大門外,賈詡已經帶著一眾官員在此等候。

由于天氣寒冷,不少人凍得臉色通紅,甚至有的還在微微顫抖。

“文和,這么冷的天就不必在此等候了!”

劉璋翻身下馬,快步走到賈詡身邊,眼中充滿了關切。

這對賈詡來說,無疑是嚴寒之中最佳的溫熱。

“主公,在下世居邊疆,這種天氣根本算不得寒冷!”

眼看其他官員對寒冷頗為畏懼,劉璋連忙下令回府。

“諸位,多謝在此相候,請隨本將前往州牧府一敘!”

“多謝主公!”

眾人如釋重負,紛紛拱手感謝,隨著劉璋的步伐開始往城內而去。

“文和,益州各地如何?沒有什么事發生吧?”

劉璋只是覺得走路時無聊,隨口一句,沒想到賈詡竟然輕輕皺起眉毛。

“莫非真的有事?”

劉璋不自覺的停下腳步,有些驚愕的看向賈詡。

賈詡思索了一番,還是點了點頭。

“主公,益州內部沒有什么事,只是有些事情影響到了益州。”

“可是因為五銖錢一事?”

劉璋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頓時讓賈詡驚愕不已。

“主公真乃神人也,身在南中,竟然知道這些事!”

這樣由不得賈詡不驚訝,畢竟這件事他才知道沒多久,還沒來得及告訴劉璋。

不過南中的問題已經夠讓人頭疼了,賈詡暫時也沒有告訴劉璋的打算。

只不過劉璋恰好返回成都,又恰好開口問起,賈詡才決定說出此事。

“果然如此,想必是董卓造的孽吧?”

劉璋繼續邁開步子往州牧府而去,一邊走著,一邊轉頭問向身旁的賈詡。

賈詡無奈的點了點頭,眼底還有憤怒閃出。

“主公所言極是!董卓這個老賊真是可惡,他竟然將司隸,關中的五銖錢盡數搜刮,熔毀后重新鑄造,不僅極為粗糙,而且分量相差甚遠!”

“恐怕還不止如此吧?”

賈詡有些敬佩的看著劉璋,不禁感嘆劉璋不愧是最了解董卓的人。

“不錯,董卓利用武力逼迫百姓,豪族,世族甚至官員強行與他換取,換取之后他又大肆鑄造這些分量不足的爛錢!”

“董卓這樣做,他自己是富得流油了,可是直接攪亂了正統的五銖錢!”

如今的局面看,必定是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也沒閑著,又開始走董卓的老路了!

“文和,董卓已經死了這么久了,鑄錢不是一天兩天了,怎么才影響到益州?”

現在雖是戰亂的時代,但各州各縣仍是相同的,百姓仍舊可以自由貿易。

除非有戰事發生,不然各個勢力的邊疆是可以自由出入的。

“主公,自從征戰益州以來,陽平關一直出言嚴密防御狀態,東三郡也已經搬空,所以漢中方面雖然與董卓的長安接壤,卻沒有受到多少影響。”

“不過董卓鑄造的‘五銖錢’大肆流入到了兗州,豫州,荊州等地,河北數州也深受其害!”

董卓這種爛錢的害處劉璋再清楚不過了,也是因為董卓開了先河,日后劉備,孫權也為了充盈府庫開始大肆鑄造假錢。

劉備美其名曰‘直百五銖錢’,就是相當于劉備鑄造的一枚五銖錢可以換益州百姓手中的一百枚五銖錢!

這和強盜有什么區別?

五銖錢的原材料是銅錢,本身就是有價值的,重量和大小才是決定銅錢的價值。

董卓為什么能以小錢發財?無非是董卓制造的小錢在重量和大小上遠遠小于正統的五銖錢。

一枚正統五銖錢可以鑄造兩枚甚至多枚董卓五銖錢,這會嚴重擾亂市場經濟。

劉備更狠,他鑄造的直百五銖錢在剛開始的時候有正常五銖錢的三倍。……

劉備更狠,他鑄造的直百五銖錢在剛開始的時候有正常五銖錢的三倍。

也相當于用三枚五銖錢換取百姓一百枚五銖錢。

劉備發行之后,他是府庫充盈了,富得流油,百姓可就遭殃了,整個益州怨聲載道!

即便如此,劉璋仍然貪心不足,鑄造的直百五銖越來越小,最后僅僅省下半株!

開始用半株錢當一百枚五銖錢用!

劉備依仗武力,強行讓百姓使用直百五銖。劉備從益州‘首負’到益州‘首富’僅僅用了幾個月時間。

劉備能如此做,作為劉備的小舅子孫權,自然也不能落下。

不過孫權遠比劉備要狠的多!

如果拿孫權和董卓相比,那董卓就是大好人!

董卓充其量就是克扣了一些分量,孫權就不同了,他不都是搶錢,直接就是‘印錢’!

孫權在得知劉備制造以一當百后,立刻決定出手反制,在東吳鑄造新錢,名曰大泉五十。

錢如其名,一枚頂五十枚。

孫權在初期還算有所可知,知道這樣鑄錢的危害。

不過大泉五十一出,立刻就嘗到了甜頭,相當于把現有的資產直接翻了五十倍!

隨后孫權就如同瘋了一般,大泉五百,大泉當千,甚至大泉兩千,大泉五千!

可惜東吳的百姓不是傻子,大泉兩千已經足以讓人傾家蕩產,更何況大泉五千。

因此大泉五千剛一發行,就受到了強烈抵制,孫權也不得不將其全部回收焚毀。

也正是因為大泉五千的及時銷毀,孫權才挽救了東吳一命,不然極有可能會激起民憤,甚至掀翻孫家的統治!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