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坤寧小說>坤寧最新章節列表 >坤寧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坤寧-第139章 斫琴堂主人
更新時間:2024-04-05  作者: 時鏡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都市 | 都市言情 | 時鏡 | 明智屋小說 | 坤寧 | 經典完本 | 寧安如夢 | 時鏡 | 坤寧 
正文如下:
天才一住努努書坊kanunu)

第139章斫琴堂主人

姜雪寧回了自己屋里,洗漱睡覺。

本以為做了這么件大事,晚間必定輾轉反側胡思亂想難以入眠,誰曾想,席面上本就喝了不少的酒,花雕不算很烈,但喝多了后勁也不小,她腦袋才一沾著枕頭,想了張遮的事兒一會兒,就沉沉地睡著了。

只是睡得不很好。

做了一夜的怪夢。

可早晨一醒來睜開眼就忘了個七七八八。

桌上還擱著她昨日放著的那一方青玉的小印。

印章買來還是白的,要什么字得自己刻。

像這樣寸許的面,刻起來不花什么時間,就是琢磨怎么雕琢的時候頗費些腦筋。

姜雪寧看了一眼暫沒去動它,只是推開窗往外看了看:“雪停了啊。”

難怪早晨起來覺得有點冷。

她伸了個懶腰,打了幾個呵欠,沒一會兒就瞧見窗外的甬路上,小寶穿著一身厚厚的衣裳走過來,對她道:“二姑娘,剛來的消息,說是昨天后半夜里雪停之后,那崩塌的山道清理了大半宿,今早已經通了路。看這天兒午間怕還要出太陽,定國公那邊和先生商量后說要趁著這時候走,怕再過幾天等雪化了又出點什么岔子。所以來知會您一聲,若有什么東西也好提前收拾,中午便走。”

通州與京城的路途本不遙遠,走得早些,騎馬乘車的話,晌午走,晚上差不多也能到了。

姜雪寧點了點頭答應。

只是眼看著小寶轉身又要走,不由“哎”了一聲,把他叫住,問道:“對了,張大人呢?”

小寶以為她問張遮是不是也走,便道:“張大人也早知道消息了,自然同大家一塊兒走,只是原本隨同來的兵士或許要等雪化了再走,畢竟并無那許多馬匹。”

姜雪寧無言:“我是問他現在人在哪里。”

小寶這才反應過來,想了想,好像也不很確定,猶豫了一下道:“方才看見了,因還有一批人要駐留通州,好像是定國公拉了先生同長大人一道去交代些事情,這會兒可能在府衙那邊吧。”

“哦……”

那就是不在了。

也不知他今晨起來有沒有看到自己昨晚留的東西。

想來張遮現在也忙得脫不開身,姜雪寧也不好前去叨擾,只能等回頭尋個合適的時機再說話了。

她自拾掇自己的東西。

上清觀里其余人等也都忙碌起來,準備馬車的準備馬車,收拾行李地收拾行李。

等到中午隨意用了些吃食,倒是正好出發。

通州城里大小官員自然全都來了,排在門口相送,有的恭維謝危,有的卻向定國公蕭遠道賀,恭喜他找回了失蹤多年的嫡子。

蕭遠站在人前,笑容看著多少有些勉強。

謝危無言地側過目光,便將他這副實則壓著陰沉的神情收入眼底,等到眾人要登車起行時,他忽然道:“國公爺,定非公子的馬車不如走在謝某前面吧。他身份雖還有待確定,可撇開那一層也是回京后要重點審問的天教之人。通州動靜鬧得這樣大,難免天教那邊不想著殺人滅口。我身邊劍書武功雖然粗淺,卻還懂些刀劍,若出個什么岔子,也好及時應付。”

馬車分了好幾駕。

定國公蕭遠的在最前面。

姜雪寧是意外卷入圍剿天教的事情,清清白白的姑娘家遇到這種事若傳出去難免壞了名聲,是以京中那邊一直都是對外稱病,說她在家里養病閉門不出。這會兒要從通州走,自然不能大張旗鼓。

她的車是綴在末尾。

似蕭定非這樣身份特殊的,被當成是半個犯人,同樣排在后頭。

定國公蕭遠可沒想到謝危竟有這樣的提議,眼皮跳了跳,為難道:“這就不用了吧?天教亂黨在此次圍剿中已盡數伏誅,消息即便會傳出去,也傳不了那么快,路途又不算長,該出不了什么意外。”

“怎么不會?”

謝危笑著提醒了一句:“國公爺忘了,我等核對過逃出天牢的囚犯名單,大部分的確與天教亂黨一并伏誅,但也有一部分老早就跑了出去。其中更有一個窮兇極惡的孟陽,圍剿的時候還在,圍剿后清點尸首卻不見了蹤影,只怕是裝死蒙混過關溜走了。此人若將消息透出,怕也未必安全。”

孟陽竟然跑掉了?

姜雪寧不由吃了一驚。

再回頭想想,這位孟義士那日雖然沒有答應她的請求,可與天教的人翻臉時卻也是幫著張遮的。如此,此人雖然跑了,可她也并不為一個窮兇極惡的歹徒跑了而感到義憤填膺。

倒是蕭遠被謝危這番話說得一愣,登時沒了拒絕的余地,才醒悟過來似的道:“卻是本公糊涂,差點就忘了。我也想這一路最好安生些,想把他挪到前面,只是礙著怕人閑話……”

這意思好像他是公正無私,不因為對方是自己的兒子而大開方便之門。

眾人一聽都明白過來。

蕭遠向謝危拱手:“謝先生既然言明,原是我考慮不周,便讓他的車駕在前頭些吧。”

這一來便調整了眾人車駕的位置。

大約是也相處過許久,比前世多了許多熟稔,姜雪寧向謝危看時,總覺得他面上那外人看著完美無缺的微笑虛得很,假假的。

甚至讓她覺著內里藏著點嘲諷。

她不由出了片刻的神。

大約是這注視的目光有些明顯了,謝危察覺到了,竟回眸向她了一眼,瞳孔里深靜冷寂的一片。

姜雪寧頓時嚇了一跳,連忙掛出了微笑。

謝危并未回應她什么,看了她片刻,也收回了目光,轉身彎腰登了車駕。

車簾放下,也就同眾人隔開了。

張遮在后頭一些。

他像是掛著什么心事,前面眾人說話的時候他便心不在焉,此刻也不過是登上了自己的車駕,倒沒向別處看一眼。

姜雪寧看見了,可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自然不好上前打招呼。

看見他這般模樣,便想——

是我昨夜留的東西嚇著他,或叫他為難了?

心里于是生出幾分緊張,又多幾許竊喜。

蕭定非卻是用手里那柄香扇的扇柄蹭了蹭腦袋,看向自己那輛馬車時,眸底異光一閃,笑起來卻毫無破綻,只道:“本公子能活下來可不容易,哪兒能輕易便又被人害了性命去呢?”

當下扇子一收,只向姜雪寧道:“到了京城可記得你說的話!”

姜雪寧看向他。

他瀟灑地跳上了車去,道一聲:“走了!”

姜雪寧想了一下,才記起自己昨晚說過到了京城罩著他,于是也跟著一笑,倒不看其他人了,扶了旁邊小寶搭過來的手也上了車。

包袱就小小一個。

里頭裝著兩件衣裳,一沓沒花完的銀票,還有她那方印并一套刻刀。

路上無聊,正好拿來刻印。

這也是姜雪寧上輩子閑著無聊時跟沈玠學來的“愛好”之一,只是車在城里走的時候還好,不大晃悠,一出了城上了外頭官道,手里那柄細朱文小刀就有點發抖。

本來大半個時辰能刻完的東西,愣是摳了一路。

末了把印泥翻出來蘸了蓋上看了看效果,還不大好看。

“真是為難人,若是在京城,找些奇珍異寶就送了當新年束脩,哪兒用得著這樣麻煩?”姜雪寧看著蓋在紙面上的印記,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句,又忍不住安慰起自己,“禮輕情意重嘛,算了算了。”

正好這時候已經走了半路,定國公蕭遠提議大家停下來暫作休憩。

一匹快馬這時從前面官道上來。

眾人先是警惕了一下,接著才聽那匹馬上的人揮舞著手朝他們喊:“京中來的信函與最新的邸報,奉命呈交謝先生!”

原來是送信的。

謝危倒沒親自下去,只由劍書出面將信函接了,返內呈遞。

沒一會兒,他又出來,竟是一路走著到了姜雪寧車前,一彎身道:“二姑娘,先生那邊得了京中的信函,請您過去說話。”

姜雪寧有些驚訝。

她倒也正琢磨著藏書印什么時候給謝危,沒想到謝危那邊先讓人來請她,于是道:“稍待片刻。”

匆匆把沾了印泥的印底一擦,便裝進一只小巧的印囊里,往袖中一收,這才從車里鉆了出去。

劍書帶她到了謝危車前。

姜雪寧沖著車簾行禮:“學生拜見先生,謝先生有何吩咐?”

謝危淡靜的聲音從里面傳出,只道:“進來。”

姜雪寧猶豫了一下,還是提了裙角,登上馬車。

劍書不敢去扶她,只替她拉開車簾。

姜雪寧彎身進去,便看見謝危坐在里面,面前一張小小的四方幾案,上頭散放著厚厚一沓信函,有的已經拆了,有的卻還沒動。

這駕馬車是謝危自己的,里面竟都用柔軟的絨毯鋪了,幾案邊上還有只隨意擱著的手爐。兩邊車窗垂下的簾子壓實了也不透風。

唯獨他身后做了窗格用窗紙糊了,透進來一方亮光。

恰好將他籠罩,也照亮他面前那方幾案。

姜雪寧一見之下有些猶豫。

謝危低垂著眉眼正看著一封京中送來的信,淡淡一指左手邊:“坐。”

姜雪寧道了謝,便規規矩矩坐了。

謝危將這封信遞了過去,道:“姜大人那邊來的信,你看看。”

姜伯游?

姜雪寧把信接了過來細看,卻發現這封信并不是姜伯游寫給自己的,而是寫給謝危的。

信中先謝過了謝危為此事一番周全的謀劃,又說府里安排得甚是妥當,倒也沒有走漏消息,唯望謝危路途上再費心照應。

另一則卻又說,茲事體大,到底沒瞞過孟氏。

孟氏乃是他發妻,又是姜雪寧生母,自來因舊事有些嫌隙,知道姜雪寧攪和進這些事里之后大怒,甚至險些大病了一場。近來臨淄王殿下沈玠選妃的消息已經傳出,禮部奉旨擬定人選,已勾了姜雪寧姐姐姜雪蕙的名字上去。若此時家中鬧出丑事來,壞了家中姑娘的名聲,也壞了這樁好事,孟氏怕要遷怒于寧丫頭。

是以厚顏請謝危,勸姜雪寧幾分。

待回了家中,萬毋與母親爭吵,伏低做小一些忍點氣,怕鬧將起來一府上下不得安寧。

內宅中的事情,向來是不好對外人講的。

姜伯游倒在給謝危的信上講了,可見對他這位忘年交算得上是極為信任,中間當然也有一層謝危是姜雪寧先生的緣故,覺著姜雪寧入宮伴讀后學好了不少,當是謝危的功勞。

信中倒是頗為姜雪寧著想模樣。

然而她慢慢讀完之后,卻覺得心底原有的幾分溫度也都散了個干凈,像是外頭雪原曠野,冷冰冰的。

謝危打量她神情:“要勸你幾句嗎?”

姜雪寧笑:“先生怎么勸?”

謝危想想,道:“父母親情,得之不易。若不想舍,倒也不必針鋒相對。有時候退一步天地闊,便能得己所欲得了。”

退一步,天地闊。

姜雪寧搭著眼簾,沒有接話,只是將這兩頁信箋放下。

謝危那張峨眉裝在琴匣里,靠在角落。

她不意看見,于是想起舊事。

此情此景,竟與當年初見謝危有些像。

只是那時候沒有這樣大、布置得也這樣舒適的馬車,只是那樣簡陋樸素的一駕,后頭還跟著幾個聒噪的仆婦;那時候謝危也還不是什么少師,不過是個白布衣青木簪、抱著琴的“遠方親戚”,生得一張好看的臉,看著卻是短命相,病懨懨模樣;那時候她當然還不是現在的姜雪寧,僅僅一個才目睹婉娘咽氣不久,懷著滿心不敢為人道的恐懼去往京城見親生父母的小姑娘,生于鄉野,把周身的尖刺都豎起來,用以藏匿那些倉皇難堪的自卑……

如今又同謝危坐在馬車里。

還是去往京城的這條路。

有時候,姜雪寧覺著自己活得就像個笑話。

她想著也真的笑了起來。

只抬眸望向謝危,便看見對方也正注視著自己,于是挑眉道:“先生勸完了?”

謝危看出她現在似乎不大想搭理別人,便收回了目光,以免使自己顯得過分冒犯,只把桌上那封信撿了,順著原本的折痕疊回信封里,淡淡“嗯”了一聲道:“勸完了。”

姜雪寧便道:“那學生告辭了。”

謝危沒攔她。

姜雪寧作勢起身,只是待要掀了車簾出去時,才記起袖中之物,于是又停下來,將那裝了印的印囊取出,兩手捧了放在幾案上,道:“昨夜途經時得聞先生休憩,未敢打擾相請。身無長物,只來得及刻了一方藏書印,聊表學生寸心,謝先生受業解惑之恩。只是,拙劣了些,難免見笑大方。”

謝危倒怔了一下。

只是姜雪寧情緒卻不如何高的模樣,說完便又又頷首道了一禮,從車內退了出去。

那印囊就放在一沓信函上。

外頭看上去沒什么格外別致之處。

謝危撿起來將其解開,里頭果然有一枚長有兩寸半、寬僅寸許的小方印章,翻過底來一看,還沾著些許倉促間沒有擦得十分干凈的紅色印泥,看上去很新。

外頭忽然傳來一聲驚急的冷喝:“小心,林中有人!”

是劍書的聲音。

謝危抬眸從車簾的縫隙里看了一眼,便瞧見好像是幾條身著勁裝的黑影朝著蕭定非所在之處奔襲而去,一剎間車外俱是刀劍相交的聲音。

他都懶得去看。

收回目光來,只捏了這枚小印,往自己左手掌心里一蓋,那沾在印底的印泥便在干凈的掌心里留下寸許淺淺的紅印。

斫琴堂主人。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