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小說>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最新章節列表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第一百六十九章 淺淺的海灣
更新時間:2010-01-01  作者: 肖申克117   本書關鍵詞: 都市生活 | 肖申克117 | 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正文如下:
廣告①[]

廣告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于右任《望大陸》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灣。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的《鄉愁》

1987年對于兩岸關系來講,這是轉折的一年,兩岸的交流在這一年打開了一扇窗口。據說這跟大陸廣西電影制片廠去年的一部名叫《血戰臺兒莊》的電影有關。

自從李思明在好萊塢拍了一部戰爭電影之后,國內電影主管部門或者電影廠一投拍戰爭電影就想到李思明,可是李思明一律拒絕,根本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這部描寫國民黨正面抗日戰場的電影也不例外。通常都是他的秘書鄭英潔以十分外交的辭令,一一婉拒,根本就不用李思明費神。

不過李思明還是提供了一些技術的幫助,那些當初跟隨他在美國拍片的香港人,被他派去免費充當煙火、爆破、道具等技術人員,使得這部本來就應該很不錯的電影更加具有恢弘史詩般氣勢,不僅獲得了“金雞獎”的數項大獎,也獲得了其中空缺多年的最佳編劇獎,還獲得了一個由政府授予的特別獎——“抗戰獎”。觀眾可以從中看到李思明的那部美國大兵戰爭影片的一些影子——誰還敢說模仿外國人?這可以看作是李思明對國產電影地貢獻之一。麥克肯納公司出品的《野戰排》同樣也可以看到其中的影子。

但誰也不會想到一部名叫《血戰臺兒莊》的影片竟然對改變海峽兩岸同胞地交往和溝通起到了意料不到的促進作用。1986年4月,《血戰臺兒莊》在香港舉行了首映式,萬民爭看。轟動香港。臺灣中央社在香港的負責人謝忠侯在觀看了之后。立即打電話給蔣經國:“我剛才看了在香港上映的一個抗戰影片,講地是抗戰打勝仗的,名叫《血戰臺兒莊》。里面出現了先總統(指蔣介石)的形象,跟他們以前地影片形象不同。這次形象是正面地。”

蔣經國聽說后,很是震驚。馬上對謝忠侯說:“找一個拷貝來看看。”

于是,謝忠侯就找到新華社香港分社的負責人。不久后,宋美齡和蔣經國都很快地觀看了影片《血戰臺兒莊》。并請國民黨中常委的全體人員觀看。并說要調整一下兩岸政策。

其實自從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兩岸逐漸開放和交流已經是大勢所趨。至于這部電影所起地作用,只能說是一個契機而已。因為臺灣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那就是“”老兵,他們大多數是1949年赴臺,有許多人是被抓了壯丁。福建省東山縣銅缽村1950年5月12日晚上。村里147名男人被國民黨軍隊抓到臺灣金門當兵。其中91人已婚,自此。海峽隔斷,留下了與苦難歲月和命運廝守的91名“寡婦”。她們遙望著大海的對岸。企盼著已經分離了三十多年的丈夫們早日歸來。這些多次被中外媒體稱為“活寡婦”地女人們的故事。通過中外媒體報道后引起各界地共鳴,在臺灣島內,聲援老兵返鄉探親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百萬大軍,意味著超過百萬家屬仍然留滯大陸。豈料,這一別就是近40年,青絲早成白發。這40年中。國民黨軍人上演了一出當代臺灣最無奈地悲劇。在無數個孤寂的夜晚。人們可以聽見島上千萬聲難眠的嘆息。像海峽的潮水一般難以平息。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陸》。還有著名詩人余光中那首《鄉愁》正是老兵們的集體哀怨。1983年,由香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拍攝的故事片《搭錯車》反映地也是老兵的故事。

逐漸進入垂暮之年地國民黨老兵。再也按捺不住內心澎湃洶涌的想家心緒。思鄉心切卻有家歸不得。受走街頭抗爭路線的民進黨黨員啟發,這些一輩子忠于國民黨當局的老兵,也模仿民進黨群眾,不斷透過街頭示威抗議、議會陳情、媒體喊話等等呼吁途徑,向蔣經國強烈要求準許老兵回大陸老家,與親人團聚,落葉歸根。老兵們穿著白色襯衣,正面印有鮮紅色“想家”。后面是“媽媽我好想你”。在街頭上散發萬張傳單。

老兵們合唱歌曲《母親你在何方》:“雁陣兒飛來飛去,白云里;經過那萬里可能看仔細。雁兒呀。我想問你,我的母親在哪里……”此情此景,在場者無不動容。

時間到了1987年5月,重病纏身的蔣經國終于決定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在骨肉分離了三十多年后,終于把苦苦的鄉愁化作了喜悅的重逢,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

這一年的9月,臺灣的兩名記者趁日本旅游之際,私自在東京辦好入境手續后乘中國民航班機到達北京進行自費旅游和采訪。他們參觀了故宮和廣場,訪問了中國旅行總社總經理高音,圍繞如何接待大批臺胞回大陸探親的問題,又先后到杭州、廣州、廈門、深圳等地旅游、采訪。參觀訪問了一些工廠、企業和學校,其中在深圳就到過微星公司。

這事很新鮮,李思明很“榮幸”,很“愉快”地接受了采訪。高度重視這次采訪,平生第一次很系統地介紹了自己在美國好萊塢的經歷——因為他這位大導演,有不少臺灣影迷。臺灣影迷們很想知道一個在他們印象中很閉塞的環境中生活和成長的大陸人,是如何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

因為李思明。臺灣人才知道。原來也有大陸人對美國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思想了解地是那么透徹,對現代時髦地元素也很擅長,不是“頑固不化”和“不食人間煙火”地!而且李思明個人在美國展現出的風采。也讓某些人覺得跟大陸人交流甚至談生意,也許不會那么“危險”!

“站在普通中國人的立場上。兩岸都是血濃于水的同胞,沒有什么可以割斷這血脈聯系。只要本著這一原則,相互交流,求同存異。才是兩岸走向和解甚至統一的前提。我們大陸人都知道日月潭。也知道阿里山。我本人也是心儀已久。同樣地,大陸山清水秀,長江、長城。黃河、黃山,此時正歡迎海內外龍的傳人地到來,張明敏先生唱出兩岸四地所有中國人的中國心。”

站在香港微星集團公司副總裁的位置上。我們希望跟臺商合作。共同開拓大中華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內地有廣闊地市場和豐富地資源,而且有足夠地人力資源。而臺商有十分豐富的行銷經驗。在特色農業,制造業上也相當有基礎。企業家國際化的視野也較為開闊,臺企干部也很有職業風范。如果兩岸攜手合作。相信一定能發展幾個世界級地企業。比如全中國各主要城市的居民,每戶買一件臺灣特色水果。比如霧蓮,那么整個臺灣果農將會抱怨數錢太累!

站在香港微星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的位置上。我們真誠歡迎臺灣一些半導體公司在技術上地合作,比如專利轉換、技術共享等等形式。我聽說臺灣集成電路公司今年成立了,我還了解到臺灣今年有大智、硅統、揚智、瑞昱、詮華、華展、群立、普騰等IC設計公司成立,很顯然我們可以在相關領域進行合作。讓我們中國人在半導體行業先強大起來!”

李思明面對著記者侃侃而談。這是他第一次談到臺積電公司。因為他很關注這家公司。

他這一番話傳到臺灣,引起了熱烈地討論,這倒不是因為李思明能代表誰,也不是因為對微星公司有多么了解,而是他所說的很有誘惑力。

當然李思明在那次臺灣記者采訪中,也很巧妙地點出自己服務的公司,生產的“香江牌”彩電十分受大陸民眾的歡迎,而且在香港本地有二十年歷史地名牌貨、高檔貨。

1987年11月2日,臺灣紅十字會開始受理探親登記及信函轉投,當天預定上午9時開始登記,凌晨就人山人海,幾乎沖破大門,辦妥手續的多達1300多人。臺灣紅十字會為辦理老兵返鄉作業,準備了10萬份申請表格,在短短的半個月之內就被索取一空。而李思明拍地廣告剛開始播放。

12月,第一批探親老兵終于踏上返鄉路。當他們中的第一批人經過香港時,即使自己不富裕。也要從香港買一臺彩電或者其他電器帶給大陸的親戚。當他們千里迢迢地帶著大彩電返回家鄉時,發現原來“香江牌”的,當地也有賣,只不過太緊俏,而且太貴。農村人買不起買不著。

正趕上李思明親自拍攝的廣告在內地掀起孝敬父母的熱潮。人人都說那些買了香江牌地老兵們,想得十分周到,很有孝心。而一不小心買了日本品牌的,就沒這么好名聲了。

最終的結果是,香江電器公司在香港市場投放的少量彩電被搶購一空。以至于許多老兵不得不在內地大城市商場中提前預定。而渡邊趁火打劫,在香港打出團體預訂的廣告,還“好心”地通過在內地的銷售網絡,將老兵們訂購的彩電免費送到千家萬戶。

香江電器的生意做到這個地步,早就讓李思明等人吃驚不小。李思明對自己的廣告很自信,可沒有想到廣告的轟動效果如此之大,還很巧的,“”老兵們也火上加油,給“香江牌”染上了一個十分光彩的光環。

香江電器公司雖然賺了不少,但相對于投資來說,談贏利還為時尚早,不過無論是渡邊,還是李思明。都很有信心。看來去年年底做出的決策是對路了,人還是要有點野心的。

而電器公司的兩位負責人渡邊和張華,強烈要求李思明再拍幾條廣告,李思明堅決不答應。

白發蒼蒼的老兵們來了:“少小離家老大歸,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爭傳客從臺灣來。”開放老兵返鄉探親之后不久,賴聲川執導了他的第一部相聲式的舞臺劇《那一夜,誰來說相聲》。其中一個段子就寫到某老兵“第一次出國就是為了回國”,在這句無厘頭對白引發的笑聲中,隱含了兩岸之間更為嚴肅的問題。對于許多老兵來說,迎接他們的,大多是一抔黃土。

緊接著,那些打著“探親”旗號的普通臺灣人,帶著嘗鮮的心態,繞道香港、日本,行著飽覽大好河山壯麗風光之實。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并沒有大陸親戚,而僅僅是旅游觀光而已,因為他們對海峽對岸實在是太好奇了。漸漸的,老兵成了少數人,觀光客反成了進出大陸的主流,相反的,大陸普通人是沒有機會赴臺的,從一開始兩岸人員往來就不平衡。十年后是如此,二十年后也是如此。

在不久的將來。緊跟著臺灣觀光客的腳步,那些比較富有冒險精神的臺商,拎著簡便行囊,往來兩岸,為開創事業第二春而打拼。而許多臺商首先選擇在深圳。緊挨著微星科技集團公司建立自己的電子工廠。

更后來。有許多臺商和微星公司結成商業伙伴。一些臺商的嗅覺和視覺甚至比大陸廠商要靈敏得多,緊盯著微星公司的任何一項計劃。

而對于許多臺商來說,李思明是他們最早認識,并試著去了解的一個大陸人、科技業者、企業家,僅僅是因為這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采訪。當那些臺商來到大陸兩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很自然地想起了李思明的照片和采訪記錄曾出現在臺灣一些報紙上,紛紛來參觀考察。

在網絡中搜索更多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連載搜索

按書籍作者

按書籍名稱

按書籍主角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

沒有找到此作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