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獵耕記

第187章 只差一個落單的機會

最新網址:lewenge

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的時候,街道上變得喧鬧起來。

又趴在馮麗榮病床邊睡了一夜的陳安到衛生所外面看了一眼,見四處趕著牛車、挑著擔子的人匯集到桃源鎮上唯一的街道,他這才想起,今天是趕集的日子。

其實說實在的,蜀地是改革開放經濟變革的大本營,七八年以前,做生意的少見,到處都一樣,在打擊投機倒把。

七八年以后,蜀地做生意的就開始得越來越多了,在管理上沒有別的地方那么嚴格。

但終究沒有放開,還不敢那么明目張膽,于是催生了眾多黑市場,負責管理的也只是隔三差五地去追攆一次,即使被抓到了成為倒霉蛋,處罰力度也不算太嚴,何況這里是蜀地邊緣山區。

逢農歷二、四、七趕場,到公社售賣東西的,多是周邊各個生產隊組織來的人,地里種植出的蔬菜,養出的牛、羊和豬崽、到手工作坊里加工出的各種食物,都有售賣。

當然了,也有人挑著擔子,背著背包,帶著一些從沿海倒賣過來的各種小商品來售賣。

地方偏遠,查處得不嚴格,也就讓他們有了可乘之機,就連一些縣城的人也會抽空專門到這里轉轉,包括陜西那邊一些村子的人也有不少過來。

山里的村民,帶著自家留存的雞蛋和準備出售的雞鴨出來賣到供銷社,順便買點家里所需要的生活用品。

對于年輕男女來說,這也是個難得的相親機會,會盡可能將自己打扮得看起來好了一點,看看有沒有看對眼的人。

而對孩子們來說,趕集就是一場饕餮盛宴,即使市面上賣的東西很單一,但依然能找到各種好吃的、好玩的,看得眼睛發直。

小小的集市,也變得熱鬧。

陳安尋思著,今天回去,倒是可以順便買上幾只小豬崽回去養著。也是時候養起來了。

到了明年,看看能不能長到一百二三十斤,也能殺上年豬。

還是家養的豬肉養人,攆山打到的野味所能提供的肉食代替不了。

最簡單的,經常吃兔子、野雞的肉,在別人看來,經常能吃上野味兒,羨慕得不得了。

但實際上,只吃兔子肉反倒會被“餓死”。

肚子是吃了鼓起來,但是,無論吃多少兔子、野雞之類的肉,始終感覺不滿足。

別無其它,這些兔子、野雞之類的瘦肉動物,沒有油水,吃得時間長了,反倒常常感覺到饑餓,渾身乏力,甚至生病。

換句話說,不少野味弄出來,好吃歸好吃,但終究只是能解解饞,換換口味,并不長久。

南方山里的野豬和北方不一樣,北方的野豬形體更大,為了面對嚴酷的寒冬,也會早早通過瘋狂的進食積蓄起厚厚的脂肪,但南方的野豬,渾身瘦肉。

也就是黑娃子、豬獾、狗獾之類能有油,但這些野物的油,終究有著讓人不太舒服的異味,一兩頓還好,吃的次數多了,不是習慣,而是會變得很怕。

家里養豬,那是必須的事情。

雞仔倒是不用從街上買,這年頭家養的幾乎都是土雞,有土雞蛋就能自己進行孵化。

現在那些雞已經全在陳平那里養著了,在有母雞抱窩的時候,孵化一些回來養著就行。

陳安倒也不急,主要是現在沒什么糧食喂養。

多掙上一些錢,買了糧食,事情就好辦了。

等到公社食堂開門,陳安去里面給馮麗榮買了些吃的,吃過后,接班的女醫生給馮麗榮掛著針水。

耿玉蓮趕到,聽陳安說掛完針水就能回去了,簡單地和馮麗榮聊了幾句,就讓陳安自己守著守著,她自己到集市上去逛逛,說是要買些東西,先回去。

兩個小時后針水掛完,陳安領著馮麗榮出了衛生所,在集市上轉了一圈。

就在逛著的時候,馮麗榮忽然扯了扯陳安的衣袖,沖著他噘嘴示意:“我那天就是從他手里買的白妹兒。”

陳安順著她指引的方向看過去,一看到那人,心里的冷意更甚。

馮麗榮所說的人,正是封正虎,此時正在一個賣魔芋豆腐的攤子前跟人討價還價。

陳安微微點了點頭:“等我找機會調查一下,畢竟沒有現場的證據。”

嘴上這么說,他心里卻是暗自嘀咕:這下鐵定了!

馮麗榮沒有多說什么,只是緊緊跟在陳安身旁,繼續在街上的攤位上看著。

轉了一圈,覺得沒什么好買的,馮麗榮也不能多動,陳安干脆直接到賣牲口的地方,買了四只足月的豬仔,用篾框裝著,找了根木棒,挑著豬仔和馮麗榮一起往石河子村走。

到了盤龍灣,剛好臨近中午,耿玉蓮在家里張羅飯菜,等到陳安和宏山進屋,立刻熱情地將馮麗榮迎了進去,然后沖著陳安使眼色,讓他到廚房接手做飯的事兒。

耿玉蓮自己則是領著馮麗榮上樓,去看給她布置的房間。

陳安拿自家老媽沒辦法,只能將雙管獵槍送到樓上房間的墻壁上掛好,然后去瞅了一眼隔壁馮麗榮的房間。

屋里的木床上,已經鋪好厚實暖和的新被褥,還特意掛上了一床蚊帳,一看就知道是今天新買的。

83最新地址

兩人拉著手坐在床上,嘀嘀咕咕說著話,無外乎就是讓馮麗榮安心在這里住下。

陳安微微笑了笑,下樓到廚房里,接手做飯的事兒。

耿玉蓮也是舍得,特意去買了新鮮的豬肉、豆腐之類的東西回來,在廚房的菜臺上放了不少。

不得不說,耿玉蓮在這事兒上,很是用心。

眼看著陳子謙也快放工回來了,陳安也不耽擱,洗了手開始在廚房擺弄,做了幾樣家常小菜,手藝談不上好,但他舍得用油,做出的菜品上油汪汪的,單是這些油水,就足以讓人對它們充滿食欲。

等到陳子謙放工回來,陳安將耿玉蓮和馮麗榮叫了下來,圍坐在餐廳里放著的用熟漆拋光得漆黑光亮的木桌旁吃飯。

陳安樂呵呵地看著自家老漢老媽,一個勁地往馮麗榮碗里堆那些菜,分分鐘堆得滿滿當當。

馮麗榮一個勁地拒絕,終究沒能逃過,只能求助地看向陳安。

陳安只是沖著她笑笑:“就使勁地吃撒,你看看,你一來,我老漢老媽眼睛里,就只有你一個人了,我徹底成了空氣,啷個不見他們給我夾一筷頭菜嘞?”

耿玉蓮立刻就瞪了過來:“你龜兒給老子少說點話,沒得人會當你是啞巴。”

陳安撇撇嘴,但還是說道:“你們也有點分寸撒,莫再往她碗里夾菜了,她自己想吃那樣會自己夾,不要把人弄得渾身不自在撒,都不曉得麗榮想不想吃,喜不喜歡吃,伱們這樣搞是會怕的,到時候受不了跑逑了,你們要負責哈!”

說完,他將碗放到馮麗榮面前:“吃不了的,放我碗里!”

馮麗榮笑了笑,將自己碗里的菜分了一半給陳安,這才看著陳子謙和耿玉蓮:“媽,爸爸,你們不用管我,我想吃那樣,我自己會動手,這樣弄我有些不習慣,進了家門,就是一家人了,平常對待就好,不然我老是覺得不自在!”

“不給你夾菜了……主要還是怕你不習慣,不好意思夾菜!”

陳子謙滿臉笑意,剛才馮麗榮一聲爸爸,叫得他心里非常舒坦:“莫怕,想吃那樣就自己夾,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越隨意越好。”

“你能那么想就好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放開些。”

耿玉蓮也是滿臉堆笑,隨即,笑意一斂,往面前的大碗里,接連夾了三塊豆腐,放到陳安碗中:“省得你說老子不給你夾菜!”

這一幕,逗得馮麗榮一下子忍不住笑了起來。

只是,一笑之下,又牽引得后腦勺上的傷口發疼,忍不住吸了口涼氣,趕忙將笑意壓下來。

“想吃哪樣,自己動筷子哈!”

陳子謙招呼一句,然后跟陳安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昨天公安特派員走訪我們村和黑潭子村,都沒有發現,說是今天要到巖房坪那邊去走訪一下,都不曉得那狗日勒能不能被揪出來。”

到黑潭子村走訪過,沒能查出什么來,陳安也就對他們不抱希望了。

至于去巖房坪村,陳安也知道他們的用意,那里了解馮麗榮情況的人最多。

事情陳安已經在前天晚上一同去衛生所看望馮麗榮的時候跟寧家慶說過,該規避的問題注意規避,他倒也不擔心什么。

至于兇手,陳安自己會想辦法解決,于是,只是點點頭說:“曉得了!”

有馮麗榮在家,耿玉蓮也沒有忙著去上工,下午就呆在盤龍灣,準備打理一下菜地,順便照顧一下馮麗榮。

而陳安則是提了雙管獵槍,腰間綁著子彈帶,領了獵狗就往山上走。

陳子謙和耿玉蓮問起,他只說自己到山上去轉轉,看看能不能弄到什么野味。

出了村子,陳安直奔黑潭子村。

封正虎和呂明良家,都是前幾年從外面搬來的,住的地方離黑潭子村有點距離,那片山坡上,也就只有他們兩家人住在那里,倒是方便陳安探查。

他趕到兩家人所在的山坡后面,正碰到黑潭子村敲響上工的鐘聲,見到兩家人懶散地走出屋子,到了下面大路上等著其他上工的人。

見封正虎也去上工,陳安也就沒有什么好守的了。

通常去上工的時候,總是幾個人在一起,他就即使找過去,也沒法當著別人的面直接動手。

既然已經完全確定就是封正虎,接下來,就只差一個他落單的機會。

陳安也不空等,干脆往黑潭子村旁邊的山嶺走了進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些野味,帶回去吃。

沒想到,進山大半個小時后,他看到一片山體垮塌下來堆積的山石縫隙中,有蟲子密集地起起落落,直覺告訴他,那是一群蜂,而且很可能是群蜜蜂。

只是,當他走近了,才看清楚,在碎石縫隙中的,是一群青米蜂,跟群蜜蜂大小相似,扯成線地進進出出,非常強盛。

青米蜂分布廣泛,各地的叫法不一,因為在某些地方可筑巢數年時間,所以又被叫做萬年蜂,也又叫褲襠蜂、蒼蠅蜂、小米蜂的。

它還有另外名字,叫香蜂,陳安覺得,這一定是個吃貨取的名字。

因為他也認為,這跟蜜蜂差不多大的青米蜂,蜂蛹可以說是所有蜂蛹中最好吃也最香的。

83最新地址

最新網址:lewenge

如果你對有什么建議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