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獵耕記

第221章 無福之人跑斷腸

第221章無福之人跑斷腸第221章無福之人跑斷腸←→最新網址:sjwx

天麻在冬、春兩季采挖地下塊莖,冬季采挖的天麻為冬麻,體重飽滿質良;春季采挖的為春麻,皮多皺縮質次。

換句話說,其實入冬后,才是采挖天麻的最好時機。

陳安看向自己的幾條獵狗,忽然覺得,用它們尋找天麻,是個不錯的法子。

以后上山找到天麻,倒是可以好好使喚一下。

這玩意,藥材公司一直在收,一公斤三十來塊錢,比打一些小動物還有意思。

“這幾個天麻啷個處理?”

馮麗榮雖然知道天麻,但應該接觸不多,不知道怎么處理。

“拿回去先搓去泥巴,然后用谷殼加些水反復搓去上面的鱗片、粗皮和那些黑色的痕跡,或者直接用竹片刮掉外皮也可以,要注意哈,保留芽嘴,拿回去煮上十來分鐘,然后用明礬兌水再泡上十來分鐘,取出來曬干就可以了。”

挖出來的天麻,數量不多,等干了以后估計也就一斤不到的樣子,現在不像后世,直接挖出新鮮的,可以帶土直接賣給商販。現在手頭的數量太少,只能自己先簡單處理,積攢得量多一點的時候再送去藥材公司或是收購站。

“安哥,明天我們上山,去找上幾天天麻撒!”

馮麗榮明顯來了興趣:“我老漢哪里不開館子了,那些野味打回來除了吃,也就只能臘起來……”

“要得!”

陳安想都不想就答應下來:“等我這個水井掏好,水引到門前,弄好了我們就上山。”

馮麗榮欣喜地說道:“我幫你!”

值錢的野物可不是滿山野都是,不容易找到,入冬了,馬蜂沒什么蜂蛹,蜜蜂也不能隨便掏了,找找天麻也不錯,還能多積攢一些米麻,多種上一些。

接下來,馮麗榮帶著那幾個天麻到河邊去洗,而陳安則是回到出水的地方,繼續順著石縫中的水脈掏挖。

接下來兩天的時間,兩口子除了打理一下家里面的雜事外,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刨挖水井這件事情上面。

越是往下邊刨挖,里面的巖層越是堅實,馮麗榮幫著不斷舀水,陳安則是動用錘子、鏨子,進行修整。

到第三天早上的時候,一個大半陷入巖壁,長一米五左右,寬高都有一米多的水池子被修理出來,

越是往下,冒出的水越多,到后面,已經有兩個大拇指那么粗的一股水流出,這出水量,不比后世的自來水小。

修理平整的水池,本就是土夾石的巖層,也不用再鑲嵌石頭之類的工序。

將水池好好清洗一遍,排出里面的污水。

等了二十分鐘左右,一池子水已然滿溢出來。

陳安想了想,見這里地勢要高一些,干脆到竹林里,挑選著大的竹子砍了幾根回來。

竹子剖成兩半,打掉里面的竹節,地上打了一些木頭樁子,用鐵絲捆綁竹節后,將水直接引到屋子旁邊,順便又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挖了排水溝,將水引到菜地邊,順便挖了個水池子。

找了石板在流水的地方鋪墊,方便平日里接水,也能直接就在這里洗菜、洗衣服。

三天時間下來,兩口子看著這股水,那也是成就感滿滿。

馮麗榮迫不及待地先掬了些水洗手洗臉,順便湊在竹節淌水口喝了一口:“這水比河里的好喝,清清涼涼的,還有種甜絲絲的感覺,以后就方便多了,都不用挑水了,還有澆菜,也不用到水潭里邊打水了。

你看你看,小蜜蜂多聰明,都曉得就近采水了。”

隨著馮麗榮的手指,陳安看了過去,果然看到流水淌下來,濺起的水滴打濕周邊的草葉,在一片葉子上,有一只小蜜蜂正在吸食著上面的水滴。

“有人說小蜜蜂去采花粉花蜜和采水心情都不一樣,采花粉花蜜的小蜜蜂能吃到花粉花蜜,所以高興,嗡嗡嗡的,而去采水的,通常都是些老蜂,總不能一直喝水吧,還得隨時提防,一個不小心落入水里,翅膀打濕飛不起來,就死定了,所以是嗚嗚嗚哭著去的。”

陳安笑著說道。

“真的假的哦?”

馮麗榮笑了笑:“不過在這里采水,確實比到河溝水塘里要方便安全得多……行了,我回去做飯了,等哈媽老漢兒要回來吃飯了。”

她說完,轉身就走。

陳安也洗了手臉,喝了一些水后,轉到石崖邊去看最后收來的那群雙色蜂群。

封著石槽的木板抽出來,他看到里面已經又造出不少新的巢脾。

83最新地址

陳安這段時間,連續用蜂蜜水飼喂,里面已經又裝上了不少封蓋蜜,他估摸著這些蜂蜜足夠這群蜜蜂越冬了。

關上木板的時候,他順便將里面放置的用來裝蜂蜜水的大碗取了出來,送回屋子后,到地里面給菜地澆水。

陳子謙和耿玉蓮老兩口回來的時候,看到引到屋子旁邊的水,沒有忙著進屋,先過去看了看,也都嘗了些水,兩個老的相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這水好喝,這哈用水方便了,還是幺兒會打主意!”

“啷個之前在老房子的時候,明明水就是從旁邊的山溝里淌出來,就不曉得把水引到門前來,往屋子門前的竹林下邊,一挑就是那么多年?”

“那不是怕把水引到屋前,把屋子前面弄得到處是泥漿蠻?”

“不會挖條水溝嗦,我看你明明就是懶,不動腦子。”

陳安給菜地澆水回來,聽到媽老漢又有要爭點口角的架勢,趕忙笑著插嘴說道:“是你們太勤快了,懶的是我,只有懶人才會想著尋各種方便,趕緊回家,準備吃飯了。”

結婚的時候,陳安準備得很充分,米面油鹽之類的都準備了不少,馮學恩他們來的時候,又帶了不少。

一次婚禮辦結束,還剩下不少,三個月內,完全不用考慮米面的問題。

現如今,一家子已經悄然過上了頓頓大米,餐餐有點肉的日子,這在山村里少見,就連城里,絕大部分的人家,也達不到這種程度。

吃著飯的時候,陳安開口問道:“老漢,明天準備干啥子?”

“暫時沒得啥子事了,我準備和你媽去給宏山家幫上幾天忙,這些天的霜是一天比一天大,也一天比一天冷,早點幫他們把房子蓋起來,也能早點搬過來,串門也方便!”

陳子謙在惦記著自家蓋房的時候,宏元康一家子過來幫忙的情分:“伱哥你嫂也會去。”

“我和麗榮就不過去了,明天準備進山,找些天麻……家里邊這些豬、雞和寒號鳥就交給你們,幫忙管一哈!”

“去嘛,自己小心點!”

對于這事兒,陳子謙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他也知道天麻是好東西,前兩天回來看到家里邊晾曬著的天麻,一問得知就在離家那么近的地方,也是覺得驚奇,直說兩人有福氣。

正所謂: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明天要進山,陳安和馮麗榮在給寒號鳥弄來些枝葉放入洞里,換了干凈的水以后,天黑沒多久,早早地睡下。

第二天早上,兩口子早起,吃過早飯,準備好火燒饃后,陳安帶了雙管獵槍防身,褲兜里裝了幾發子彈,這不是去攆山,馮麗榮就沒有帶火槍了,只是背了個裝東西的布包,領著四條獵狗,早早進山。

雖然在自家附近就找到那幾個天麻,但陳安也清楚,和攆山一樣,采藥也得往深山里走。

不僅僅是采藥人會采藥,村里的人只要懂點草藥的,誰見了都挖,周邊的草藥和獵物一樣,稀少得不得了。

天麻多生于中高山區的林下陰濕地帶,喜歡蔭蔽、涼爽、濕潤的地方。

當然,還得是腐木、樹樁、枯枝爛葉多的地方,因為這樣的地方,蜜環菌多,作為沒了蜜環菌就活不了的天麻,自然該到這樣的地方去找。

雪落高山霜落洼,清晨出門,放眼所及,到處覆蓋上一層白雪般的霜,冷冽的空氣籠罩著,要不了多長時間,一雙耳朵都被凍得通紅。

等到太陽升到山頭,又到處霧氣升騰,露水布滿草葉,要不了多久,褲腿、鞋襪都能濕透,等到了中午,太陽出來,又能熱得人滿頭是汗。

無論是攆山還是采藥,生活其實都非常艱苦。

一天跋山涉水,消耗不少體力,哪怕又渴又餓,卻對帶著的干糧沒有一點胃口。

山里環境復雜,人在大自然面前,脆弱得不得了,山谷溝壑、懸崖峭壁,其中還可能潛藏著的某種野獸,都很致命,需處處小心,包括走路在內,寧繞百米。

天氣晴好的白天,可能山里沒什么危險,但一旦變天下雨,大霧彌漫,或者到了晚上,萬籟俱寂,伸手不見五指,一個人呆在山上,簡直就是危機四伏。

想要采到好藥,就得往深山險地里鉆,往往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那是標準的風餐露宿。

如果是陳安自己一個人還好說,馮麗榮也去山里,就注定一天不能走出太遠。

山里到處是攆山人、采藥人走出的小道,深入山里十多里地后,在山溝里看到棵六道木,當即用柴刀砍了兩根長得比較直的下來。

這種木頭因為莖稈上有六道縱溝而得名,生長緩慢,山里老人常用來做拐杖,也是一種中藥,只是用得極少,不值錢。

傳說六道木里面藏著六位得道高僧,能避鬼驅邪,所以也被視為避鬼驅邪之物,用來制作成木劍、木珠之類的東西,放在屋里或是戴在身上,保佑平安如意。

不過,對于陳安和馮麗榮來說,用來扒拉草葉尋找藥材、拍打露水,倒是挺順手。

有四條獵狗護駕,兩人開始選著林木密集,林間潮濕的山坡開始搜尋。

83最新地址最新網址: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