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是許都的北部屏障,距離許都不過幾百里之遙。
在曹丕寫好文書后,當日,就在曹操的命令下,由一騎卒星夜從曹軍官渡大營中而出,向著許都趕來。
不過三日,承擔守備許都重任的荀彧就在尚書臺中收到了這封文書。
孫翊討平廬江一事,荀彧幾乎是與曹操同一時間知道的,在知道的那時,荀彧嘆了一口氣。
他的想法也是如曹操一般,認為東南從此多事了。
荀彧出自穎川荀氏,荀氏乃是中原名門世家,荀彧祖父是荀淑,世人尊稱為“神君”,荀彧父親荀緄與其兄弟七人被世人號為“八龍”。
荀彧年少時被南陽何颙評為“王佐之才也”。
如今的荀彧更是貴為漢侍中,尚書令,因為有著良好的德行和優異的才能被中原士人敬為“荀令君”。
荀彧權之重即朝廷大政皆在其筆下,望之遠即中原士人奉其為楷模,可謂是如今曹操手下外姓中第一臣。
荀彧因為自小的家教熏陶,對于漢室有著很深的情感。
忠于漢室的他在觀過廬江戰報之后,意識到了從此天下間又出現了一個不服從王化的強藩諸侯。
這對如今本就命運多舛的漢室來說,是一個很不好的消息。
本來以為孫策突然遇刺而死,是天佑漢家,朝廷的東南方從此可以消停一會了,但沒想到,
也許是時也命也吧。
不過荀彧雖然心有嘆息,但還是對恢復漢家天下充滿了希望,因為此刻天下間有一個令他傾心報效的明公。
想起當初與曹操在濟水邊共同起誓扶保漢室的情景,荀彧心中就覺得安定不少。
只要這次在官渡曹公能夠擊敗袁紹,從而將河北重新納入漢室版圖中,
到時候擁有了中原和河北之地的曹公,就會是天下間最強大的諸侯,恢復漢室河山指日可待!
這就是大勢,他荀彧耗費十年心血為曹操構造的統一天下的最佳途徑。
曹操的這封文書并不能作為正式的詔令發出。
因為曹操雖然如今是漢家朝廷的實際掌控者,但他名義上只是大漢的司空。
天下有敕封之權的只有大漢天子,能對天下人發出詔令的,也唯有漢天子劉協一人而已。
曹操寫這個文書給荀彧,就是告知荀彧他的決定,然后由荀彧進宮告知劉協。
在劉協這個天子的“同意”之下,荀彧再執筆寫就一封正式的朝廷敕封詔令,
然后派出天子使者送往江東給孫翊,同時向天下各地發布公告明布此事。
曹操曾夸贊荀彧居中持重,居中持重的意思就是說荀彧居他和天子劉協之中,是他和劉協之間的橋梁,溝通上下,周旋左右。
這樣有荀彧在其中,在具體事務上既可以維護劉協的天子尊嚴,又保證了他的意志能夠貫徹到實處,以天子的大義之名順利實施。
曹操雖不是天子,但卻圈養了一個天子。
這也是目前忠于曹操的勢力和忠于天子的勢力還算融洽的原因。
因為有個是曹操所信任的也是孔融等帝黨所敬重的中間人荀彧,在默默地苦心維持著這種融洽。
雖然今年初出了衣帶詔事件,但曹操也僅僅是族誅了主謀之人董承等,并沒有行株連之事。
更沒有如謠傳的那般,將懷有龍子的董貴人拖拽而出,縊殺之。
曹操若真的這么做了,那等于是將漢室的威嚴狠狠踐踏在腳下。
現在的曹操還是司空,還不是丞相,更不是魏王,在這時候,漢室的威嚴與他的威嚴是息息相關的。
為什么會有無數士人趨之若鶩的投奔曹操,除了他個人的魅力之外,漢天子在許都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原因,曹操這里是正統所在,這就是大義!
漢家,畢竟統治了華夏大地整整四百年。
曹操他會把自己辛辛苦苦造就的金招牌給扔到茅房中嗎?
而且現在強敵袁紹壓境,曹操要真如謠言說的那么做了,幾乎是親自等于送了一把刀給袁紹,送了一把刀給天下所有反對他的人,
曹操會那么傻嗎?
“奉天子以令不臣”,是荀彧為曹操送上的最重要的戰略。
在當時天子劉協落魄不堪,當時漢家三公九卿在雒陽趴草撅蟲,在當時天下諸侯都對漢天子劉協避之不及的時候,
荀彧力諫曹操奉迎漢天子劉協,建帝都于許縣,重立劉姓宗廟,
因為這個戰略曹操掌握大義,獲得天下贊譽,從此有識之士皆稱其為“曹公”而不是閹豎之后。
因為這個戰略曹操逐漸扭轉了前期的劣勢,無數英才或主動來投奔或心向于他。
也因為這個戰略曹操才在短短幾年內積攢了足夠的實力,時至今日曹操才有資本和袁紹決戰。
若沒有天子這個大義在,曹操拿什么去跟“四世三公”的名滿天下的袁紹對抗?又拿什么擺脫前期袁紹的“討董盟主”的名義壓制?
就算是四世三公的袁紹如今討伐曹操,也是借助著衣帶詔的名義,而不是光憑借他那袁家聲望。
所以董承的衣帶詔事件,真是造福了天下所有有野心的諸侯。
曹操如今能有如此雄厚的實力,荀彧居功至偉,這便是“吾之子房”,這就是“王佐之才”。
荀彧并沒有急著面見劉協。
一個是因為已經入夜,皇宮中的后宮已經戒嚴了,荀彧當然有犯禁的權力,但他沒必要為了這不太緊急的事去犯禁。
還有一個原因是,荀彧想在將此事呈報劉協前,將這個消息告訴一個人。
荀彧帶著文書出了尚書臺,在家中奴仆的駕車下出了宮門,而后徑自往許都內的一座宅邸而去。
車駕七轉八彎,經過許多個繁華熱鬧的里,也離著許都的中心皇宮越來越遠。
逐漸荀彧的車駕來到了接近許都城墻邊,東南角的一個里中。
這個里因為離皇宮很遠,所以很僻靜。
等車駕來到里門外時,家仆正要繼續駕車而入,卻被荀彧所阻,他輕輕搖頭道,“賢人在,不可擾。”
說完后,如今在大漢朝廷中位高權重的譽滿天下的荀令君下了車馬,他阻止了親隨的跟隨,就這樣自己一步步徒步走進了這個清靜無比卻又普普通通的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