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宋

五〇七 重投

五〇七重投_逆宋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五〇七重投

五〇七重投←→:

王府家眷齊齊趕到臥室,只見趙匡已目定口開,悠然歸天去了。

王妃宋氏只覺天都踏了,伏在尸身上痛哭。

趙匡四子趙德芳悲痛之下問到:“白天父王都好好的,怎地突然就撒手西去了?”

趙德昭與趙德芳是同父同母的親生兄弟,也是聰穎異常,目前在翰林院任編修。

趙德昭哽咽到:“早上起床時父王痰火舊疾復發,吃過醫保司的藥后好了些,不期晚上卻又復發,濃痰堵住喉嚨,一口氣上不來,竟自去了。”

一干下人卻有些疑惑,宋王明明開口說過話,而且房中曾有柱斧戳地聲,等大伙兒都進來時,房中卻并無異樣。

但作為下人,這個時候可不敢胡說,只能跟著跪地痛哭。

趙德芳說到:“先時父王痰火之癥拖了兩年都無事,怎地此次復發便丟了性命?莫不是吃藥有問題?”

趙德昭接話到:“父王畢竟總領朝政十數年,我怎會讓他不明不白薨逝?”

“四弟,你且在此看著,我即刻上奏皇上報喪。”

接到趙德昭的喪折,柴宗訓非常震驚。

先前趙匡病重之時柴宗訓就有心理準備,但真的去世,一時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和趙匡相處二十多年,雖然大部分時候都在防備之中,但總體來說還算平穩度過。

大周能有今日景象,柴宗訓能做甩手掌柜,趙匡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柴宗訓親往宋王府吊唁,此時趙匡尚未棺奩。

柴宗訓抓住趙匡的手痛哭不已。

“大周擎天柱斷矣,奈何,奈何啊。”

一同趕來吊唁的官員紛紛勸慰柴宗訓,宋王年過六旬,壽數如此,皇上要保重龍體,不要太過哀傷。

否則宋王泉下有知,英靈亦會不安。

柴宗訓的哭并非作秀,而是真正的悲痛。

他是個重感情的人,相處二十多年,又幫了他許多,友的時候大過于敵,驟然離世,的確有些抑制不住。

良久,柴宗訓才止住哭聲,前往慰問王府家眷。

遠處的趙德芳一直看著柴宗訓的動向,皇上似乎沒有讓人驗尸的打算。

趙德芳很想過來說說實情,但事情干系太大,他又是個顧全大局的人,只得暫時接待來客,稍后再說。

沒想到慰問完家眷之后,皇上竟然擺駕回宮。

家中前來吊唁的人太多,趙德芳一時又走不開,而趙德昭又力主盡快入棺,一代梟雄趙匡,就此被蓋棺論定。

喪儀制定,喪期也定下來,朝廷的追贈賞賜也一一下來,趙匡可說是極盡哀榮。

趙德芳無數次想沖動的要求驗尸,但始終缺乏一點點勇氣。

驗尸結果出來,如果父王是大哥所殺,大哥將被問斬。

如果與大哥無關,他們兄弟就要失和。

趙氏祖傳之猶豫猶豫又猶豫之后,趙德芳終于決定放棄。

趙德昭雖然面帶悲戚,但卻活躍得很,與每個前來吊唁的官員都要交談一番。

畢竟宋王雖逝,但王府的旗幟不能倒。

像林彥升這種高官,更是到后堂與趙德昭單獨談話。

這倆人談話無須客氣藏著掖著,趙德昭直接問到:“林大人,當初阻止鐵路開工,雖是父王謀劃,如今父王薨逝,倘都察院反撲,首當其沖便是你,林大人得早做打算。”

林彥升又何嘗不知道,他嘆了口氣:“誰曾料到老天只給了宋王這點壽數。為今之計,除了上書開工外,已別無他法。”

趙德昭又說到:“林大人為工部堂官的時間不短了吧。”

林彥升抬頭:“趙行長是何意?”

趙德昭淡淡到:“如今朝中之勢,林大人想再進一步已無可能,何不趁著任上,為子孫后代多謀些福祉?”

“倘林大人有意,本官可代為設法。”

趙匡已逝,林彥升知道趙德昭這是在拉攏,而且這次不像先前那般倆人合作,而是投效其帳下。

形勢比人強,趙德昭還很年輕,當得上前途無量,至少能扶助林家兩代人。

想通之后,林彥升執禮到:“如此便有勞趙行長多照拂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