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不易

71 玩伴

姨娘不易71玩伴_wbshuku

71玩伴

71玩伴

第二日便是俞敏悅滿月的正日子,一大早俞家便宰豬殺羊的忙碌起來,鈴蘭看到成簍的鮮魚活蝦肥雞大鵝從后門運進來,想一想外面因為旱情而衣食不周的窮苦百姓,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緩步走到上房,二太太正和李氏就席面的座次說話,見她來了趕忙讓座獻茶。鈴蘭端起茶碗,用盡量淡淡的語氣說道:“今個兒必定熱鬧,只是我想到前幾日一路走來,很多莊戶人家都因為旱情吃不飽飯睡不好覺,若是讓他們看到自己的父母官此時擺如此奢華的宴席,不知道會作何想。”

一句話說的二人神色立變,許久還是二太太反應過來:“確實我是我們想的不周全,那,你看,都到了這時候,不辦好像……”

“帖子都發出去了,不辦怎么行,就是那些東西,買來了也不好退。”

“那,您的意思是……”

“我年輕,也不知道想的是否周詳,說出來二嬸你別見怪啊。現在旱情確實嚴重,老百姓都急的吃不下去飯睡不著覺,盼著官府打些深井或者挖渠引水緩解旱情,子諾臨走時就說要盡快辦這件事,只是苦于沒錢。今日凡是鄴州有頭有臉的人都會來,如果二嬸將收來的禮錢全部捐出來打井挖渠,為民解憂,你說,這對于二弟的官聲豈不是個大大助益?”

“把禮錢全捐出來?”婆媳二人對視一眼,這數目可不算小啊!

鈴蘭輕笑著抿了抿頭發:“在京城的時候我就聽說,有些大戶人家給老人孩子做壽的時候會在通衢大街上散錢散物,給壽星積福積壽。這筆錢雖然不少,但是能給悅兒將來積福,豈不是大大的值得?一來可以給悅兒積福,二來有助于二弟的聲望,二弟此舉必為全府官員的表率,三來以后若是提攜了二弟,夫君也可以拿此事堵堵別人的口不是?”

她這么一二三說出來,二人主意已經定了,二太太吩咐道:“馬上去準備個大紅的箱子,就放在禮臺旁邊,收來的禮金一律放進去,就說是二老爺說的,旱情嚴重影響民生,他心里也是極不好受,故而拿出今日的全部禮金都用來打井挖渠,全力抗旱,與民同在,共度難關。宴后若有剩余的飯菜,就拿出去給大街上的窮苦百姓分了。”李氏急忙答應著去準備了。

鈴蘭這才好受了些,先告辭出去了。

同知的兒子過滿月,又請來府尹的夫人坐席,誰不趕著來巴結,鈴蘭坐的主桌一直被圍的密不透風,數不清的毫不認識的夫人們都來奉承,有的還拉著羞羞答答的女兒,如此熱情委實吃不消,幸好還有知州的夫人幫襯著應付,否則她連一筷子菜都吃不上。

滿月的小孩子還唱不了主角,敏悅被乳母抱出來稍一亮相便回去了,饒是如此眾多夫人還是稱贊不已,只一眼便能看出這孩子將來大富大貴出將拜相良田美宅嬌妻美妾福祿壽禧,待得知俞同知要捐出今天所有的禮金為鄉親們修渠打井的時候,更是頌揚聲不絕于耳,把二太太和李氏哄的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鈴蘭在一旁深感自己的功力還有待提高。

這么多人里面倒還真有給鈴蘭留下印象的,就是坐在對面的卞同知的夫人和小姐,卞小姐只是中人之姿,卻搔首弄姿處處搶話,生怕被埋沒的樣子,這席面上坐的不是太老就是太小,真不知道她顯擺給誰看。

堪堪熱鬧了一日方歇,那些街上吃到散發的酒肉的百姓也個個稱頌俞大人,喜的子語親自進來向鈴蘭道謝!

按著二房的意思當然要多留鈴蘭幾日,但鈴蘭掛念子諾并不愿多呆,便定了明日回去,眾人俱依依不舍的挽留。

鈴蘭笑著說:“以后見面的機會多著呢,待二弟升了官,大家都搬到城里去才好呢。不只我舍不得走,連靜兒都和堂姐妹玩的好,舍不得分開。我有個私心,靜兒并沒個年齡相仿的兄弟姐妹,我有心帶一個孩子回去給靜兒作伴,弟妹你看可好?”

這想法當然源自于靜之這幾天的表現,有了同齡小孩子陪著的她整個人益發活潑了,每日里跑的臉龐紅通通的,鈴蘭深憾以前沒有注意到女兒這方面的需求,便想到帶回去個人陪她。這事已經給李氏通過氣的,如此好事李氏焉能不應,只是到底舍不得自己的親閨女敏惋敏慰兩個人,便商量好了讓個庶女敏情跟回去,這孩子鈴蘭也喜歡,言語不多文靜周詳,平日帶著靜之玩的很好,因此兩下里一湊合便定了。

此時不過場面話,李氏忙說:“那是再好沒有了,能跟著大奶奶生活那是她們的福氣,敏惋你們幾個快過來,大奶奶要帶你們到省城去,你們可愿意?”

包括子誼家的五個女孩一溜的站過來,都低著頭握著帕子含羞不語,鈴蘭笑著指了敏情:“這些個孩子都是好的,我也不知道該挑哪個好,只是敏情和靜之差不多大,正好玩到一塊,我便斗膽要去了。”

李氏連連說好,立馬叫人從庫房拿了些上好的料子和首飾賞給敏情和她姨娘,讓她趕緊回房收拾東西。此時站在旁邊一直一言不發的守之突然說話了:“娘,你給妹妹找了個玩伴,我也要。”

“你都這么大了還要玩伴做什么,再說你每日里上學,那些個同學還不夠么?”

“我和他們都玩不到一塊去,娘,我真的可孤獨了,你不是總嫌我不說話么,我那是沒人可說啊。”

“別添亂!”鈴蘭根本沒想到兒子會來這么一出,帶走敏情是私下商量好的,兒子現在要別人可怎么辦。

誰知一向乖巧聽話的兒子不樂意了,哼哼唧唧滿臉的不高興,李氏在一旁看著過意不去,便說道:“孩子們玩的好舍不得分開也是正常的,侄兒啊,你要誰去給你作伴兒,嬸娘做主答應你了。”

“那好,我要他!”俞守之篤定的一指,正是縮在墻角里努力降低存在感的俞敏惔。

屋里一下子靜了下來,李氏飛快的評估著這事的利弊,殷氏也嚇了一跳:“好侄子,敏惔自小性子倔,怕不好相處的,要不,讓敏憷跟著去玩幾天吧。”

鈴蘭也不愿節外生枝:“你說要玩伴怎么找了個小弟弟,到時候你是帶他呢還是上學呢,好了別鬧了。”

“他已經十歲了。”俞守之大聲說道:“才不是玩幾天,我要他和我一起念書上學。娘,你就答應了好不好?”

鈴蘭無奈的看著兒子又望了望眾人,朝一直低著頭的敏惔招招手:“你叫敏惔是吧,來,給嬸娘說說,你愿不愿意跟著嬸娘到城里住?”

其實自俞守之說話后敏惔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了,他真沒想到這個華衣錦服的小少爺居然要他去伴讀,他安的什么心?是要把自己要回去好欺負么?可是在這里還不是一樣天天受欺負,再說大伯父家還有很多藏書呢。可是,他真要去了,姨娘怎么辦,他的計劃是五年后才要離開家的,這么突然就離開了姨娘會不會受不了。

他心亂如麻不知道如何選擇,聽到鈴蘭叫他也只上前了幾步,低著頭依舊不言語。鈴蘭好言好語的問他:“敏惔啊,有什么想法你給嬸娘說說,要是不想去嬸娘也不會為難你。”

這時一向更沒存在感的花姨娘突然撲出來:“大奶奶,你就帶著惔兒走吧。這孩子自小就不愛說話,其實他是茶壺煮餃子——心里有數,他想去的。”

(紫瑯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