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_第249章連夜后撤影書
:yingsx第249章連夜后撤第249章連夜后撤←→:
先是數千百姓撤離,然后才是劉成棟部的幾千士兵。
李響全程緊張兮兮的,生怕方天定執意掀起大戰。若真是發生那種情況,他只能親自上陣鼓舞斗志,誰讓他的部下早已超過極限了呢。
方天定沒有大舉攔截,而是讓大部分軍隊做好警戒,任由劉成棟從北門撤出。
為了防止劉成棟破壞縣城,方天定緊盯著劉成棟部的一舉一動,派出三千士兵緊跟劉成棟的撤退步伐。劉成棟撤出一段城墻,方天定的部下便占領一段城墻。
德清縣城的軍民全部撤離之后,正貼著東面山脊線南下的七千大周軍,直接從山林豁口趕往楊墩頭。
接近天黑的時候,安吉谷地的趙志強也收兵回城,給整個撤離行動打上了句號。
韓世忠一聽到方臘軍的陰毒招數,便知道德清縣城已成死地,再打下去沒有大意義,堅持讓劉成棟部直接撤離。
李響終于見到了神色憔悴不堪的劉成棟。二人見面的時候劉成棟戴著面罩,手握一把蹶張弩,跟李響的裝扮一樣。
神色同樣憔悴的李響來不及多寒暄,趕緊勸劉成棟下令,讓所有的百姓和士兵連夜后撤。
待了解到便宜女婿手下只有幾百人,而且大部分士兵連站起身都做不到之后,劉成棟震驚感動之余,出了一身冷汗:感情自己這女婿,這兩天在山林內囂張得不行,結果手上只這么點人!
大部隊連夜朝老虎潭北撤,只有那里才能提供充足的飲水。士兵和德清百姓吃的糧食,自有韓招討使派人解運。
劉成棟知曉事情輕重,抽調了尚有戰力的上千人馬,和李響的部下一起,加強了梅花鄔和上窯的防御,這才松了一口氣。
“哈啊痛快,再來一碗!”
劉元在簡陋的木屋內,一連喝了好幾碗野菜湯。在德清縣城待了好多天,吃上蔬菜的次數一巴掌都數得過來,難怪他見菜欣喜了。
“加上百姓,連夜撤離的可是超過六千人,有把握讓他們平安到達老虎潭?糧食和藥品怎么解決?”
熊大春喝了兩碗菜湯,此刻端著第三碗卻沒有直接喝,而是先問方維良道。
劉成棟意猶未盡地把碗放下,咂咂嘴,也想聽方維良怎么說。
“韓招討派人急送進山的糧食,有一部份在上午便到了老虎潭北端。莊主一早便派人,盡量運送一批糧食向南,夠八千人吃兩頓,應該不成問題。”
方維良胸有成竹地回答,然后皺眉道:
“但韓招討撥下的藥品有限,即使我明月莊搭上一大筆,也是不夠太多人用的。但只要士兵和百姓在老虎潭邊,按照莊主和在下幾位定下的防疫條例行事,應該可以讓大部分人擺脫疫情。”
想讓立下大功、破圍而出、心高氣傲的士兵乖乖接受隔離檢查,還要遵守嚴格的衛生習慣?
劉成棟知道大部分士兵沒那個自覺,只讓女婿的人出馬肯定會有沖突,于是他看向劉元。
執掌軍棍的劉元,無疑最合適彈壓士兵。
劉元知曉劉成棟的意思,抱拳道:“明白,我待會兒就趕過去。”
劉盛好不容易和大哥劉元見面,決定一起過去,反正眼下不缺防守的人手。
“哦,才想起來。”見安排完防務的李響返回,劉成棟拍拍額頭,指著撫須微笑的廖士開說道:“李響,還有你們幾個,這位是在德清縣城幫了我好大忙的廖先生。”
廖士開趕忙起身,客氣道:“指揮使大人客氣了,在下一介落魄讀書人,承蒙指揮使大人搭救……處理些文牘罷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抗,幫得上什么大忙?”
“這位便是指揮使大人的賢婿?果然是年少英雄,帶人千里救父,李指揮了不得啊。”
李響暗暗稱奇,覺得廖士開這廝肯定有麻煩在身,不然大周的舉人不會把姿態放得如此低,低到作踐自己的地步。
李響決定讓方維良得空后,試探一下廖士開。
指揮蹶張弩、車載床弩、火器的三位營指揮是跟著李響一起過來的。這三位收了李響不少好處,又知道劉成棟在江南戰局中的份量,當然是不敢托大,主動過來拜訪。
只按官階和職務來看,劉成棟也超出一大截。
劉成棟豪爽地一笑,走上前去,抱拳向三位營指揮致謝,接下來當然是好一陣客套。
李響有些牙疼,示意方維良跟他出來一下。
入眼處火把點點,劉成棟軍中的莊內子弟,紛紛找到自己在莊內的相熟之人熱鬧一番。不是出身明月莊的士兵,也和一個伙或者一個隊的弟兄們湊到一起,慶祝自己逃出生天。
“這便是逃出生天的感覺。只是剛剛到手的一點兒好東西,又是一下子發下去了,連個響兒聲都聽不見。”
李響感慨道,再次為養兵作戰的花費感到震驚。
方維良在這次南下之行中收獲良多,他掏出賬本看了兩眼,“平日里養兵、領兵作戰、在山林中作戰,這三種情況對物資的消耗差別很大。”
“在下曾經聽聞,千里運糧,十石中能有一石到達前線,已經不錯了。”
“至于眼下消耗的這點東西,只要能讓脫身的士兵再次鼓舞起斗志,在下便覺得值。”
方維良勸慰李響的本事又有長進了,不再是強調物資沒有浪費,而是加入了對比手法:覺得花費太大?真正的花費比眼下這點兒厲害多了!
李響心中那點兒心疼的感覺煙消云散。
莊主大人再次提醒自己是有錢人,千萬不能在關鍵地方小氣,不然傷了人心損失更大。
莊主大人收拾心情,開始和方維良商議,如何把劉成棟部的那部分軍糧送到腳下防線的問題。
為了在老虎潭周邊完成初步防疫,消除德清縣城疫氣的影響,李響必須把方天定有可能的追擊擋在梅花鄔和上窯。軍糧一點不能少,也不能讓他李響出。
大牛的小帳篷里,三伢子正捧著大碗吃個不停。
“還是外面好。在德清縣城里面,總感覺吃的東西不干凈,有味道。”
三伢子接過大牛遞上的野菜湯,三兩口喝干后說道。
大牛想了想,很快明白三伢子指的什么。想想也是,城外的敵軍不斷往城內扔尸體,城內守軍吃飯覺著香才怪。
“慢點吃,這里還有半壺米酒,待會兒喝一點好好休息。”
大牛憨笑著,把從莊主大人那里拿的米酒放到地上。
三伢子“咕嘟”咽了口唾沫,拿筷子較粗的一端捅著大牛,“還是大舅哥仗義,縣城里的酒全被醫衛處的小郎中拿去救人了,算了不提那些。”
“行啊大舅哥,不聲不響的,居然到莊主大人身邊做事了。”
大牛撓著頭,不自覺地開始摳腳,“莊主覺著我老實吧?哪有你風光,如今是大周營指揮,手下五百號人,俺妹子聽到了高興著呢。”
三伢子一點沒在意大牛摳腳,三兩下把碗里的菜飯扒拉干凈,嘆口氣道:“原本是覺得挺好的,但被圍了這么久,還是覺得莊內的人靠譜。在廂軍里打拼,真不知道是更好,還是更壞。”
“對了,家里還好吧?”
聽三伢子這么問,大牛一拍地面,在自己的褥子下面掏出幾封信,“你看我這記性,你當爹了。”
三伢子雖然認字不多,但識得拼音,很快看完了信上的東西,把一小撮胎毛放到眼前仔細瞧著。
“嗚嗚嗚”三伢子哭了起來。
在軍中待了超過六個月,突然聽到自己已當爹,三伢子的情緒直接崩潰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