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船隊_勛陽布衣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276章船隊
第276章船隊←→:
原任鄉兵都保的趙志強,因為配合兩千多廂軍守住安吉縣城,立下大功。
江南兩路的安撫使、轉運使,一共四位大員核查過戰功,很快將趙志強提拔為鄉兵指揮,統率安吉谷地剩下的所有鄉兵。
趙志強在安吉縣城大紅大紫,還沒過多少天便再立新功,出兵配合營救劉成棟部,手下人馬傷亡很小。
縣令、典史、教諭等文官對趙志強越發客氣,幾乎被方臘軍嚇尿的鄉紳大戶連連吹捧趙志強。在李響幫助下,趙志強的兩處礦窯大賺特賺……
事業出于迅猛上升期的趙志強沒有志得意滿,得意忘形,反而有了更大的抱負:封妻蔭子!
大周軍開始全面反攻,安吉谷地由于太過偏遠,地形又太封閉,戰略地位如同雞肋。
趙志強克服困難也要上。他說服了帶領兩千廂軍駐守縣城的副指揮使出兵一千,配合他手下的一千人馬,攻打鎮守南面山口的徐白大營。
徐白大營將兩邊的青丘連接起來,營地中央有一條河,兩邊的山丘上還有堅固的小型營壘。
連續五天,趙志強指揮兩千人攻打徐白的大營。雙方打得很熱鬧,陳述戰況激烈的軍報一天往上發好幾封,傷亡卻沒多少。
徐白大營不見殘破,趙志強帶領的人馬傷亡也很有限,交戰雙方很有默契。
趙志強的軍帳中,肉正熱,酒正香。
“干了!趙老弟,咱們如此打法,猴年馬月才能攻下徐白的大營,奔過東南的山林打到德清縣城?還怎么配合劉成棟,剿滅方天定?”
奉命進駐安吉谷地的廣德軍郭副指揮使,喝了一口桂香酒,面帶愁容地說道。
“嗯哈,盤兔還是冬日里吃最好。郭老哥難道真以為,咱們需要攻下徐白大營?”
趙志強和郭副指揮使稱兄道弟,心情舒暢之下盡情吃喝。此刻酒勁上頭,舌頭發脹,視線也有點晃蕩。
郭副指揮使神色茫然,眼角抽搐幾下,不懂趙志強的盤算。
趙志強抓過一把剝好的干果塞嘴里,把頭湊過去說道:
“單憑咱們手上兩千人馬,都不夠徐白一頓揍的,還談什么打下徐白大營?”
“劉成棟明顯是被禁足在山林里面了,配合劉成棟剿滅方天定無從談起,只是上面給出的說辭,免得太難看。”
“國朝是不會從安吉谷地大舉南下,橫穿近百里山路,從西面逼近杭州的。耗費太大,也沒那個必要。咱們把聲勢搞的大點,求援的軍報多寫一些,多分一些功勞也就是了。”
聽趙志強這么一說,郭副指揮使似乎更加不明白了,著急地問道:“徐白為何要配合我等行事?”
趙志強嘿嘿一笑,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的得意,“徐白這個賊將,不是一勇之夫。看到我倆的舉動,肯定能明白我倆的意思。”
“徐白若是真的和我倆大打出手,引來更多國朝大軍,不是得不償失嗎?”
“再說了,徐白擊潰我軍,拿下安吉縣城,控制整個安吉谷地又如何?北面出口被國朝大軍牢牢控制著,方臘軍只能在安吉谷地空耗兵力糧草,那不是傻嗎?”
郭副指揮使仔細記著趙志強的每一個字,臉上卻是一副佩服不已的表情,“趙老弟心思通透,老哥比不上。祝趙老弟早日調入廂軍,升任指揮使,甚至直接調入禁軍!”
趙志強臉耳通紅,虛偽地客氣著。
兩人繼續稱兄道弟,推杯換盞,酒酣耳熱之后昏昏睡去。
趙志強的營地向南不足三里,便是方臘軍徐白部的控山大營。
徐白看了一眼比昨天尖銳許多的月亮,長嘆一口氣。
眼下大周軍四面進攻,永樂朝面臨極大壓力,徐白很是擔憂。四面開戰,永樂朝只要露出一個致命漏洞,便有崩盤的風險。
“將軍,真要一直配合趙志強那廝假打?趙志強那兩千人戰力一般,這兩日已經沒了警惕。只要我軍出動三千人馬,定可將其一舉擊潰。”
徐白身后的親兵小校不忿說道,他很想將強行裝逼的趙志強干掉。
徐白搖搖頭,挑起眉毛道:
“然后呢?引來更多官軍,陷入鏖戰?”
“即使拿下安吉縣城,但打不通安吉谷地的北面缺口,威脅不到廣德縣和湖州城,又有多大意思?”
“我倒希望大周軍里,像趙志強一般的投機敗類多上一些,我永樂朝便輕松多了。眼下最重要的是,練兵養兵,減少傷亡,節省糧草。”
親兵小校咬牙點頭,旋即抱拳道:
“將軍放心,我部三分之一的兵馬,已經疏散到安吉谷地周邊的山林內。”
“還有三分之一的兵馬,已經在控制山道的險要地方建立了二十多個營壘。”
“營地輪流派出的人馬,也把西面、南面山林的村寨百姓驅散,獲得的糧食夠五萬人吃一年。”
徐白搭在寨墻木樁上的手微微握緊。
讓更多的山民百姓流離失所,把搜到的每一粒糧食充作軍糧,是徐白自己做出的決定,此舉得到了永樂朝左相方肥的贊賞。
徐白知道自己在作孽,卻一點都不后悔。大周的國力太可怕了,在災害連年、盜匪四起的當下,只是拿出一點點,便是二十萬大軍全面包圍永樂朝的局面。
“我也不想不擇手段地行事,都是大周逼的!”徐白眼神復雜,指尖捏得發白。
趙志強和徐白先后休息之后,安吉縣城內,趙志強岳父的新宅大門被敲響。
趙志強的岳父來到正廳,忐忑地和一位青布長袍中年人見禮。
中年人眉頭略微突出,臉面很白很干凈,嗓音較細。他不耐煩地抿了兩口茶,便不屑地把景德瓷盞放到小案上,好整以暇地說道:
“你好歹是位讀書人,有些道理應該懂。”
“有些事情,不是你能擋得住的,誰都擋不住。”
“還不如多為你自己,還有你女兒考慮考慮。”
中年人語調很平穩,沒有任何情緒起伏,因為他說的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中年人背后的汪家實在太可怕,趙志強的岳父只遲疑了大半炷香,便顫抖著起身,露出變形的笑容道:
“請轉告汪少爺,只要保證我女兒的安全,在下愿意配合。”
中年人突出的眉頭舒展開來,蠟燭的光線打到上面,有些反光,“你果然是聰明人,難怪當初把女兒嫁給趙志強。眼光很準,運氣卻不好。”
“李響在江南鬧騰得可以,偏偏有大人物打過招呼,做過一些交換,不能動他。江南的老爺們生氣了,只能找另外的突破口出口氣,查探一些東西。”
“嗨呀,怎么說到這里了,真是……”
坐船從杭州灣出發,貼著海岸線向北行駛兩千里,是繁忙的密州港口。
糧食已經運走了,現在連夜起運的是鹽醬、活羊、米酒等其它物資。
先是濃重的咸香味,然后是羊身上的膻氣,接著是米酒的醉人味道……海岸邊上,一處礁石后面,一個手拿漁叉的少年郎忍不住了。
“李寶哥哥,咱們為啥不搶他一把?隨便搶一艘船,夠咱們花好長時間了。”
聽少年郎這么一說,其他體態各異、年齡不一、破衣爛衫、神色兇狠的家伙也看向他們這伙人的頭頭,潑皮李寶。
李寶是菏澤人,家里一直是種田為生,直到他這個另類出生。
很多人覺得李寶很聰明,很能干,李寶自己卻沒有天天向上的覺悟。他不想干種地的營生,竟然也不想讀書做官,也沒有在商號作坊安穩過活的打算。
小時候偷雞摸狗,沒到十歲便聚眾斗毆,長大了到處廝混,這便是年齡剛滿十八的潑皮李寶。
李寶到現在都沒混出個名堂,卻老是一副要做大事的樣子。
奇怪的是,李寶的家人、朋友、街坊鄰居都沒怎么嘲笑貶低李寶,也覺得李寶會干大事,也不知道是哪里來的信心。
甚至于當年惜才,想教李寶讀書而不得的那位教書先生,也沒有說什么“爛泥扶不上墻”之類的話。老先生每次見到李寶,都要拉著勸導一番,然后笑呵呵地拍拍李寶的肩膀。
李寶嘴里嚼著一根海帶,沒有理會手下兄弟期待的目光,默默看著不遠處劃過的每一艘海船。
“咯嘣”一聲。破爛漁船上的幾十號人瞪大眼睛,齊齊看向李寶,心想:啥情況?
船頭的李寶咬到了一顆小石子,憤怒地吐出一大口東西到海里,把海帶往后一扔,摸著刀把低聲罵道:
“該死的高麗人,東瀛人,霸著漁場不讓老子撈魚采海帶。老子早晚滅了你們的國!”
由于捕撈量和輸入量太有限,再加上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海帶在大周可是金貴東西。李寶隨手一扔的海帶,被他的手下兄弟一人一口,很快消失不見。
李寶聽到動靜,轉身便看到二十多人在那里嚼啊嚼的。還有人腆著臟污的臉,在那里嘿嘿笑著,一副吃到好東西的得意模樣。
李寶嘴角劇烈抽搐,雙手顫抖不止。
翹著眼角想了想,李寶發現自己沒有發作的理由,只好咳咳兩聲,轉身扶額。
咀嚼聲先是重新變大,然后慢慢低沉下去,消失不見。海浪聲、海風聲、遠處行船的聲音再次占領漁船之后,李寶才轉過身來。
李寶盡量讓自己的表情嚴肅一點,大義凜然一點,以訓斥的語氣說道:
“搶這些船?知道這些是什么船嗎?往江南運軍資的船!船上的、護航的官軍,你們以為是吃素的?咱們過去是送死,不是搶東西!”
“永樂偽朝那幫反賊,害死多少人!就算咱們真能搶下一兩艘船,也不能那般做,得讓官軍盡快把方臘那賊廝抓住。”
提出問詢的那位少年郎和李寶關系最近,撓撓頭問道:
“永樂偽朝不是說啥,是法什么的,要為窮苦小民做主么?”
“哪來的鳥嘴!只有方臘逆軍里的大小頭子過上了豪富日子,其他小民好過到哪兒去了?現在跟著永樂偽朝的幾十萬人,都要被方臘一個人連累死!”
“那,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是叫這個吧?宋江咋樣?”
“宋江更不是東西!方臘好歹是個梟雄,宋江就是個大賊寇!替天行道?我呸!只有他們大碗吃酒大塊分肉。壞事做盡,沒見行什么道。”
“嘻嘻,還是哥哥有見識。那,窮苦漁民不能搶,良善人家不能搶,官軍船隊不能搶,咱們搶誰?”
李寶被問住了。他思量了十幾息,猛地抬頭,雙眼放光地說道:“不是有海賊么?老子不搶其他人,專門搶海賊!”
船上一片寂靜。五息之后,有刀槍落在船板上的聲音。
沒什么見識、只能當忠實聽眾的糙漢子和窮小子聞言,看看手上的刀叉棍棒,簡直魂出天外:搶海賊?還不如搶官軍呢!
李寶說干就干,從第二天開始,便走上了打海盜、掙金銀的道路。
密州港的第二批物資已經出發,從北往南運。
泉州港的第二批船隊更加龐大,從南向北行進,已經接近了臺州附近海面。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