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為王

第五百一十一章 酬功

熱門書籍排行:

第三卷奪門之變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一十一章酬功

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一十一章酬功

凈鞭響起,皇帝儀駕自深宮逶迤而來。

眾臣自然是跪拜如儀,待起身后,皇帝卻并沒有循例問各部和卿寺有無本章奏上。

深遂的目光掃視群臣,但最終,只能停留在張佳木身上。

“眾卿”皇帝站起身來,感慨由之的大聲道:“曹吉祥與石亨等謀反,今已經被徹底鏟除,國家無事,社稷無事,全是張佳木之功矣”

“臣,惶恐死罪”

張佳木出班而跪,去朝冠而俯首,大聲道:“事起倉促,臣未經圣命而擅誅國家大臣,還請皇上恕罪。”

“他們算什么國家大臣”皇帝也頗為憤怒:“國家待石亨何其厚,而石亨報國何其薄也今已經伏誅,不僅首級要懸于京師城門,還要傳首九邊”

“是,此逆賊該得之報”

“唔,”皇帝頗具威嚴的點一點頭,又道:“曹吉祥亦為逆首,內閣、刑部、大理寺合議其罪何如?”

昨天皇帝已經有嚴令,今Ri朝會前就要處置曹吉祥,所以叫刑部和大理寺卿、少卿一并到內閣會議,由閣臣主持會議來定罪。

當然,誰也不會老實巴交的去按律慢慢來審,曹吉祥剛押到內閣,還沒說一柱香功夫的話,罪名就定了。

此時李賢出班而奏:“皇上,議定了是謀反的罪名,處分擬定是凌遲,何Ri行刑,刑部預備是在今Ri或是明Ri,何時行刑,當由圣裁。”

“何必還叫他過一夜?”

皇帝聲音冷峻地道:“就定在今Ri行刑,也不必押赴西市了,就在午門前行刑吧”

“這……”

李賢面露難Se,在場群臣,也都極為詫異。

所謂推出午門問斬,實在是民間的謠傳,向來行刑都是在西市,后來清朝改在了菜市口,距離也相差不算太遠。

四岔路口的廣場,地方大,四周空曠,便于戒備,行刑前后的布防什么的都很方便。所以京城行刑,向來就在西市的路口。

至于午門,則是廷杖大臣的地方,皇帝一聲令下,太監監刑,錦衣衛行刑,就在午門外打PiGu。劉謹之前,打PiGu不脫衣服,還留面子,后來就直接剝了官袍打,剛剛還是負天下責任的國之大臣,轉眼就能按在地上剝光了打,所謂的刑不上士大夫的傳統早就不知道丟到哪兒去了。

民間傳言,往往失實,午門只是打PiGu的地方,后來傳言失真,戲曲話本小說里就常有推出午門問斬的話了。

不過皇帝決定了,自然也不必因為這點小事而爭執。況且,李賢在一瞬之間也是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他上前一步,問道:“請旨,是否允準觀刑?”

“當然準了”皇帝怒聲道:“著京中勛臣、親臣、武臣、太監輪流觀刑,凡俸在百石以上者,一律輪班,不來觀刑的,自有國法處置”

皇帝這是有點兒不講理了,但盛怒之下,卻也沒有人敢來勸諫。年俸在百石以上的就包括了所有的勛戚親臣,還有武職六品以上的武官,悉數在內。

而很多人都聽了出來,強迫觀刑的,卻并沒有文官在內。

看來皇帝這一次對文官的表現還算滿意,李賢和寇深等人臨危不懼,而寇深也在告變諸人之中,同時,馬昂協助平亂,也算出了不少的力。后來幼軍和錦衣衛軍紀有失控的跡象,在張佳木下令平亂之前,還是馬昂在京城中四處滅火,所以,也算立功非小。

至于普通的文官雖然在長安街亂時四散逃走,但此輩手無縛雞之力,硬叫他們也參加平亂,也是強人所難,向來豁達仁厚的皇帝當然不會怪罪文官了。

而文官至始至終沒有參加到亂事之中,這才是皇帝最為激賞的地方

曹吉祥的命運在寥寥數語中就論定了,一個太監,不論是文臣武臣都不會喜歡他,太監的悲哀就在于此,皇帝信任的時候權力可能是無限的,但一定失去皇帝的信任,則眨眼間就會轟然倒下。

不象武官或是勛戚,又或是文官,彼此聲氣相連,倒霉落難時總有人援手,而太監卻是人人喊打,后宮之中也沒有道義可講,一旦落水就是人人痛揍的局面。

“接下來,論功行賞吧”

皇帝在御座上來回走了幾步,身后HuangSe的宮殿群在陽光下散發著神圣的光彩,宮中積雪早就打掃干凈,現在的皇帝又是恢復了沉穩自信,一切如常,龐大的帝國仍然有條不紊的在皇帝的統治下運作著。

哪怕就是賞賜,也是按他的意志

“內閣和五軍都督府會議過了,錦衣衛臣張佳木有大功于國,當列為功臣第一等第一人,都指揮同知劉勇助守錦衣衛官衙,指揮使朵兒率眾夷平曹欽住宅,斷其后路、莊鳴、王勇守備宮城、吳謹、馬昂、孫鏜告變平亂、指揮使任怨、孫錫恩等率部平亂、幼軍副將程森率部入城平亂、欽天監冬官正陳懷忠告變首功,如此等,可列為功臣第二等。其余將佐差官吏有功績,不必一一列名,可為第三第四等,如何賞賜,人臣不敢擅擬,請陛下做主。”

其實明朝賞賜軍功是有一定有規矩,按斬首,奪旗、登城等等,有一定之規,并不是隨意記功授爵。

一直到明末,直到崇禎吊死之前,爵祿也不曾泛濫過,左良玉坐擁重兵,崇禎再三考慮給左良玉一個面子,激勵他和張獻忠死拼,也不過就是一個平賊將軍,就這樣,左良玉也是高興的直竄。

后為爵祿泛濫,公侯伯滿地走,總兵副將多如狗,王朝滅亡之象,也就是很顯然的事了。

但這一次的平亂,也不能純然按軍功來算。

誠如皇帝適才所說,這是一場危及社稷和帝王安危的大亂子,造反的武官和軍隊超過萬人,平亂用的兩萬余人,這么一場亂子就在京城之中,禁城之外,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一件大事如果賞賜不厚,又如何指望在將來再有亂事的時候,人人拼死向前,個個爭先而斗?

至于如何賞賜,內閣和五軍都督府雖然分了幾等,但距離怎么賞,卻在皇帝的心念之間。而現在眾人最擔心的,就是過份逾越之賞。

論起實權,一個張佳木抵整個內閣加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論起威望,李賢等人是拍馬也跟不上了。

至于小英國公等諸家勛戚更是差的老遠,根本沒法兒比。

可張佳木的年紀不過二十左右,現在就有逾份之賞,十年二十年后,張佳木猶是盛壯,皇帝可能換了兩代,閣臣更是后生晚輩,誰能遏制張佳木的權力膨脹?

但有功不賞,也是萬萬不行。

皇帝面露猶豫之Se,不過,也只是一掠而過,只過了一小會兒,他就向著張佳木大笑道:“卿這一次立功至大,朕都不知道怎么封賞是好了?”

“皇上拿臣消遣了,臣的一切都是皇上賜給的,皇上就是什么也不給,臣還能怨望嗎?那是那樣,臣還算是人么”

“有功不賞,朕也有失至大,所以賞還是要賞。”

“臣斗膽,倒是有求于皇上,皇上允了,臣就不要賞了”

“哦?”皇帝聽出張佳木話中的意思,心頭一動,問道:“那究竟你要什么?”

“臣斗膽無狀,死罪死罪……”

“快說”

“臣請皇上賜婚,不必再等明年了。”

“這是為何?”

“臣是家中獨子……”

“行了,不必說下去了。”

重慶公主今年剛滿十五,按皇家賜婚的規矩還是略早了些,一般來說,公主出閣賜婚的年紀都是在十六七左右,當然,也有十四五的年紀就出嫁的,并沒有一定之規。

按皇家原本的打算,是要調整好張佳木的權力范圍,把京城大局調理清爽了,再談賜婚的事也不晚。

正好,重慶的年紀不大,可以拿來當很好的借口。

然后又賜婚給王增,把嘉善給了王增,再大力栽培王增,彼此制衡,免得一家獨大。

算盤是打的挺好,可惜,一夜事變,京城權力格局大變,張佳木一下子就滅了曹石兩家,現在放眼京城,能夠資格在張佳木面前大聲說話的可也沒幾個了,剩下來的寥寥幾人,加在一起的軟硬實力都是遠遠不如張佳木,差的太遠了。

格局變了,打算也得變。皇帝已經和皇后商量決定,在這一段時間里,只能以賜婚來抵銷一部份賞賜,免得張佳木有功不賞則部下怨望,而有功全賞則難以制衡,要在這兩點之間找到一點平衡,還真是一件頗費思量的事。

而且,皇帝也擔心張佳木不服,這種心理很微妙。對張佳木,皇帝有時視若自己的子侄,有時也深感威脅太大,畢竟,此子現在手中的權力太重太重,而且是最為危險的特務之權和軍權,這樣的人就算是親生兒子也不敢完全放心,何況是一個外人

如果處置不公或是不服,引起反彈,那可就真的難辦了。

畢竟,曹石二人有張佳木這樣的對頭,可放眼現在的京城,誰夠資格做張佳木的對頭呢?

今Ri朝會之前,皇帝已經是愁腸滿腹,自覺開口難,而如果張佳木不服,則收尾善后更加的難了

此時他看著張佳木,心中感慨萬分,已經是頗為感動了

此子,倒也真不枉負他信任栽培了一場

今天生Ri,晚上約了朋友吃飯,就更一章了。

(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一十一章酬功)"(如果章節有錯誤,請向我們報告)

本周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