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681章 粉坊

哪個村都有上百戶的人家,所以用碎地瓜換粉條,斤數逐年的增加,從開始的十斤換一斤粉條,到現在的十五斤換一斤。好地瓜還是和以前一樣,十斤地瓜換一斤粉條。

也有和冬梅他們家一樣的,買輛拖拉機和粉碎機,用機械加工地瓜,產量是上去了,可現在粉坊多了,粉條不好往外賣。

在生產隊里的時候,基本上各村都有粉坊,會做粉條技術的,大有人在。實行生產責任制后,集體的粉坊散伙了,可也沒閑二年,最后都被個人給開了起來,有承包的,也有出錢購買的。

村村都有粉坊,人們用地瓜換的粉條就夠吃的了,農村基本上沒有買粉條和粉皮吃的。

十斤地瓜就能換一斤粉條,一畝地收五千多斤地瓜,不用碎地瓜換,就是用好地瓜,每年換個二三十斤的粉條,夠吃一年的,對各家來說,二三百斤地瓜就不算個事。

十斤地瓜換一斤粉條,粉坊里能賺一半,剩下的一半只能賣給城鎮的職工和居民。

現在,農村人口占百分之九十多,城鎮人口還不到百分之十,所以粉條的銷售,一年比一年困難,價格也是逐年的降低。

冬梅爺爺說開粉坊賺個喂豬的錢,還真是實際情況,開粉坊剩下的粉渣,是喂豬的好飼料。

所以,這幾年粉坊雖然多,擴大規模的少,倒是都保留了手工制作的傳統,連粉碎地瓜,也是靠石磨。

冬梅家的粉坊,規模越來越大,只要是得益于他家的粉坊開的早,名聲打出去了,人們習慣了吃他們家的粉條,每年都會到他們家購買。

再一個就是悠悠姥姥的幫忙,冬梅家粉條的庫存,都是悠悠姥姥給包銷的,名義上是運往深南的振華公司,其實都被悠悠收進了倉儲園。電子商城里,手工的粉條和粉皮,價格可是超千元的搶手貨。

不光是冬梅家的粉條,每次悠悠和姥姥趕集,看到粉條和粉皮,習慣性的掃貨。在集市上能碰到悠悠娘倆,賣粉條的都大呼好運。

冬梅家的年收入,肯定是超過了十萬元。現在,他們家每年的冬季,光是雇傭臨時工,就超過了五十人。

基本上都是雇傭的本村人員,每天工資二元錢,光是開工資就是一百元。三個月的生產時間,工資就支出去接近萬元,他們自家的利潤可想而知了。

真正的算起來,紅英娘家的家底,還真不低于韓屯村,不比韓道偉他們家差。

他們家的老爺子,每年都提出給紅英舅媽家分成。當然了,愛國舅舅肯定不會要,不過悠悠他們一家人吃的粉條和粉皮,都是紅英舅媽的娘家送來的。

周樓村的男勞力,到了冬季就給他們家干活。冬梅的爺爺,雖然不是村干部,在村里的話語權可不小,村里有事,首先找他商量。

他們一家卻是特別的低調,本本分分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口碑那是真好。

家里的收入這么高,冬梅家只是蓋了處磚瓦房,以前的老房子,還是照樣住,在周樓村也不是特別的出格。

說到娘家的收入,紅英舅媽感激的說:“俺娘家爹說了,家里的粉坊,多虧了俺姑,要不是俺姑幫著賣粉條,可開不到現在的規模。”

悠悠姥姥對她說:“紅英,你們明天回家給親家說,咱自家人的粉坊,姑肯定得先幫忙,讓他放心的干就行。”

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了,爺幾個接著談論工作上的事。

舅姥爺他們談論的最多的,還是援朝舅舅的工作問題。援朝舅舅這次任職,可和原來不一樣,原來是副職,只要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就行,這次可是一把手了,得考慮全盤的工作。

雖說年后初八開班,可他初四就得回去了。初五省里召開常委會,初六他得回阜城。

他準備正月十五還回來,十六順便搬家。

阜城作為沿海城市,過去經濟一直非常繁榮,一直有“小上海”之稱,解放后就被國家列為計劃單列市,在省內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可動亂期間,對外經濟緊縮,港口只剩下國內的流通,阜城的經濟大受影響,一度滑落到中等水平

這幾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進展,經濟雖有恢復,可排名仍然落到了臨水的后面。

韓援朝報到雖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阜城的情況基本上也掌握了。阜城位于丘陵地帶,農業基礎差。工業項目老舊,后勁不足。港口受國家政策的限制,雖有恢復,可發展緩慢。

韓援朝打算年后,先上一個大型的電視機廠,他在這上面還是比較熟悉的。這次回來,就打算通過震宇公司,購買電視機的生產線。

韓援朝對悠悠姥姥說:“姑,這次不讓您老作難,阜城有港口,外資儲備還行,比臨水是強多了。

姑,聽了阜城的情況介紹,我才知道咱們的國家發展有多難。以前,阜城的外資投放給老企業了,購買的國外設備大多是他們淘汰的老舊產品,就這還被經常被坑騙,買回來一堆的破銅爛鐵,國家資產大量流失。

咱臨水靠著您的震宇公司,進口的都是先進設備,也從來沒被坑騙過,就連外匯都是您贊助的,侄子的那些政績,都是您給的。

姑啊,我這個書記,說句實話,就是您給推上去的。要不是您老人家幫著,我現在最多混個鄉鎮長。”

悠悠姥姥對他說:“援朝,領導提拔給你壓擔子,是覺得你有這個能力,和姑幫你沒關系。即便你不在這個位置上,姑也幫別人,只要對咱們國家發展有益的事,只要姑能幫上的,一定盡力的幫。

不過能幫到自家侄子,姑還是高興的。援朝啊,姑也覺得你有這個能力,能讓阜城重新恢復以前的繁榮。”

悠悠舅姥爺也對他說:“援朝,有你姑這句話,你就放心的去干吧,不要辜負了黨和國家對你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