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缸照

第三十七章 夙敵

沛柔還未接過那戒指,趙家五娘就直接撲進了她祖母懷里,不滿地嚷道:“祖母。”

孟老夫人點著她的鼻子,“說你不如人家你還不滿意,這么些長輩在呢,你還不給我站直了。”

把那戒指遞給趙五娘:“去,把這戒指給你妹妹拿去。”

趙五娘就站起來,似笑非笑的看著沛柔。她今日穿的是正紅色織金緞繡芙蓉花的褙子,頭發偏也和沛柔一樣束在頭頂,戴了一個紅寶石的小花冠。

那花冠正中的寶石足有鴿子蛋大,寶石反射的光輝正落在她白玉般柔嫩白皙的額上。

沛柔就在心里嘆了口氣,挑了半日的首飾,沒想到還是和趙五娘重了樣子。

趙五娘的眼睛很亮,即便是寶石在日光下反射的光華也不能與之相較,才不過七歲,就已經隱約有了后來艷色傾城的樣子。

她把那戒指遞給沛柔,漫不經心的道:“上元夜一別,徐家妹妹今日瞧著倒是和那日不同,低眉順眼了許多。”

這是在諷刺她不如表面看起來柔順了。

沛柔先是一笑,謝過孟老夫人賞賜,而后抬起頭向趙五娘道:“趙家姐姐倒是風采不改,更勝往昔。”

前生她們倆從來都是針尖對麥芒,誰也不會向誰低頭,今生自然也是如此。

沛柔這樣一抬頭又一笑,才讓花廳里的眾人看清了她的長相。

前生也是這樣,在她突然出現在燕京貴族的圈子里之前,眾人只知趙家有一位行五的小娘子,生的眉目如畫,翩若驚鴻。假以時日,定然是國色。

而在這一場小輩里原本該由趙家五娘一人出風頭的壽宴上,眾人討論的更多的反而是緊緊跟在柯氏身后,一直皺眉抿唇的小娘子。

見趙五娘又要使氣,一直站在一旁沒有說話的恒國公世子夫人錢氏便道:“小五,幫大伯母去看看你娘在做什么,若是不忙呢就請她先去水榭那邊看看,午膳就擺在那邊,用完了正好聽戲。”

趙五娘就乖巧的應了聲“是”,卻也狠狠的瞪了沛柔一眼才出了花廳。

沛柔想起她前世的樣子只覺得好笑,差點出了神,就聽世子夫人開口:“今日也是第一次見五姑娘,這一點小玩意兒就拿去玩吧。”

是一對白玉的耳珰。

一時間花廳里的婦人們就像剛回過神來似的紛紛摘了身上的首飾要給沛柔見面禮。

方才那位姓石的老夫人更是把沛柔拉在身邊,對太夫人笑道:“趙家的八娘確是年紀小了些,我看這個小娘子配我們家大郎正合適,不知道定國公太夫人肯不肯割愛啊?”

太夫人就笑道:“老姐姐這是和我玩笑呢。這孩子年紀還小,哪里就談到這事上了。”

見李家的老夫人還要再說,世子夫人錢氏忙打斷道:“石伯母方才還說要討了我家八娘去當孫媳婦,怎么這會兒又變卦了,二弟妹要是知道了定然不依的,怕是要打發人把你們家大郎綁過來給她當女婿呢。”

沛柔并不知道這位老夫人到底是誰家的夫人,幾番話下來卻知道她是個糊涂的,也就不開口,只是靦腆的笑了笑,站回了太夫人身邊去。

一時就見趙二太太又陪了客進來,卻也是沛柔的熟人。

就聽見趙二太太對右邊的一個花信婦人笑道:“誠毅侯夫人今日可是遲了,武寧侯夫人這做嫂子都早早到了。武寧侯夫人,你可不能輕易放過了你小姑。”

誠毅侯夫人張氏出身武寧侯府,父親和上一任武寧侯是親兄弟。她正是齊延的母親,也就是沛柔前生的婆婆。

即便前生齊延待她并不算好,她也忍不住要為齊延鳴不平。

同樣都是自己的兒子,誠毅侯世子勢弱也并不是齊延的錯,可誠毅侯夫人后來看齊延便如看仇人一般,那樣的冷冽的目光,連沛柔都覺得心冷。

她待沛柔自然也說不上好,和對待世子夫人也就是她的侄女小張氏不可同日而語。

前生誠毅侯府的中饋交到沛柔手里不知道出了多少差錯,她卻也從不指點她,只用一雙沒有感情的眼睛看著她,任由沛柔自己品嘗犯了錯誤之后的苦果。

當今的皇后就是出身武寧侯府,是這一任武寧侯的親姐姐。這一位武寧侯夫人則是續弦,年紀比張氏還要小一些。

她們姑嫂都不是口齒伶俐愛出風頭的人,也就任由趙二太太打趣。

姑嫂二人正坐在一起,大約是武寧侯夫人告訴了她方才的事情,張氏也就摘了手上的一只玉鐲托身邊的小丫頭遞給了沛柔。

太夫人正和孟老夫人閑話,她不好走遠,就只是遙遙的給張氏行了個禮算是道了謝。

海柔就站到了她身旁和她說悄悄話:“五妹妹,你今天得了那么多好東西,見者有份,你可得分我一半。”

沛柔是知道她的毛病的,原本她對這些東西也不像前世那樣在意,就笑著對海柔道:“回府之后隨你挑就是了。”

海柔就嘻嘻的笑,“我和你開玩笑呢,你是妹妹,我怎么能真的拿了你的東西。”

沛柔也有心逗逗她,“真不要啊?姐姐不能拿妹妹的東西?那你先把上次我送你的鐲子還我。”

“你這丫頭。”海柔擰了她一把,還要再說時,就見一個小丫頭上前來報:“鴻臚寺少卿何大人的夫人攜女兒來給夫人拜壽。”

鴻臚寺少卿是從五品,若在京外,也算是個大官。可在今日這樣的場合,隨便走出來一個夫人家里的老爺都是二、三品的大員或是勛貴,就很有些不夠看了。

一般這樣的小官家眷,都是由家里的庶子或是旁支媳婦出面陪客的,并不會帶到國公夫人面前來。

一時間花廳內眾人就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還是英國公府的王太夫人笑道:“可是兵部尚書何閣老的兒媳婦?”

眾人這才有了恍然大悟之色。

就見一個穿著玫紅色比甲的丫鬟引著一個年輕婦人和一個女童進了花廳。

那婦人一進來先給孟老夫人行禮,她果然也就不提自己的丈夫:“……公公和貴府的老國公爺是多年的同僚了,我婆婆多病,這些年家里沒有別的女眷在京,難免就失了禮數。”

“今日老夫人大喜,公公特命我備了薄禮來給老夫人祝壽。”又拉過身邊的女童,“這是小女霓云,在家行二。”

粉雕玉琢的女孩就在堂前跪了下去,給孟老夫人磕頭拜壽。

這是只有親近的后輩才會行的禮。

何家是旗幟鮮明的三皇子黨,和趙家應當來往也不多。這時候她的父親應該剛剛被調回京城,她和她的母親也是第一次見孟老夫人,就是再親近又能親近到哪去。

何家人果然都是一樣的不會看眼色,只會讓別人下不來臺。

孟老夫人倒是還可,聞聲吩咐丫頭把何霓云扶起來,沛柔卻分明發現世子夫人錢氏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趙家因為云陽王的事情被圣上忌憚,這幾年因為云陽王病逝才稍稍好了些。

今上春秋正盛,趙皇后又到底成了太后,只要趙家沒有不臣之心,保一二十年的富貴總不是問題,何必這么早攪合到這些事情里。

內宅之事可以反映朝堂的風向,何家此舉,值不值得讓在座的各位貴婦人回家和自己的丈夫或是兒子說上一句“趙家和何家私交甚好”呢?

沛柔已經不記得前生的這場壽宴上她有沒有見過何霓云。前世她對她最開始的印象,是她十三歲時,在自己府里舉辦的那一場春宴。

那時候沛聲剛剛告訴她他對何霓云有意,讓她多照顧她些,她就偏要和他作對,整一整他的心上人。

曲水流觴,荷葉形的茶杯停駐之地,面前的人就要以今日之景,以杯旁花箋上之韻作一首七言。

何霓云自詡是書香門第出身,識文斷字有詠絮之才,她就要看看她到底是不是浪得虛名。

那茶杯停在她面前的時候,托盤上面盛著的花箋上,寫著沛柔親自寫就的最生僻、最難的韻腳。

而后何霓云當然沒有能夠在一輪之中完成,順著水流飛速前行的茶杯逼的她一張雪白的俏臉生生成了粉面,比三月的桃花還艷。

才女之名自然也就煙消云散,不復再有人提起。

沛柔那時候太驕傲了,不知道對于何霓云這樣出身不算太好的人來說,這名聲就是她們得以晉身的全部籌碼。

她只當是一個報復沛聲的無傷大雅的小小玩笑,卻不知道對何霓云而言已經是毀天滅地般的打擊。

那時候周邊人似笑非笑地看著她的眼神,刺傷了她的自尊,也戳破了她的幻想,成了她多少年揮之不去的夢魘。

她當然也就自此恨上了沛柔,盡管這恨意對當時眾星捧月的一般的沛柔而言根本就微不足道。

沛柔仍然做她的天之驕女,對那些何霓云不敢肖想的燕京少年的示好不屑一顧。

她卻剎那間又落到谷底,眼睜睜的看著苦心經營的名聲就這樣毀于一旦,不得不重新去和早已經落魄了多年的誠毅侯府議親。

后來她們也曾經在很多宴會上碰見過。

那時候的何霓云,不過是趙五娘或是其他與她不睦的貴族小姐身后的一抹素淡的身影。

沛柔從來沒有在意過她,就連她嫁進康平侯府做了世子夫人的姐姐她也同樣的不放在眼里。

直到昭永十八年的上巳節,她和齊延兩個人遠離了人群在灞水邊散步,她想把手里的蘭草贈給他,而后他說:“我心中所愛之人是何家的云娘,此生也只愿以她為妻。”

后來他們三個人的命運糾纏在一起,兜兜轉轉,因果循環。

沛柔知道自己從一開始就錯了,她的確不應該隨意地毀滅掉別人的希望。而何霓云后來所做的事情,也讓沛柔同樣的如墜深淵。

她的確有理由恨她,也的確值得跟她不死不休。

不過到最后贏了她的也不是何霓云。

她后來很明白,讓她一敗涂地的,是她對齊延的愛意,和齊延對何霓云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