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征戰殺伐第二百十三章一步之遙_觀云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二卷征戰殺伐第二百十三章一步之遙
第二卷征戰殺伐第二百十三章一步之遙←→:
“殿下,皇上的身后事不可再耽誤了,況且國不可一日無主,東南前線的西涼和下唐還在虎視眈眈。”
“蔡相言之有理!”襄王很高興他能在公開場合幫自己修建臺階,畢竟如今朝廷之中有地位、有分量、能說話的大員也就只有蔡權一人了。
襄王站在麟趾殿內面對著百官說道:“昨日大理寺已經將周訓良等人的供詞呈上了,謀反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不可不謹慎,因而本宮已經著手讓刑部復審了。不過各位大臣都在,本宮還是打算讓大家都聽一聽供詞里寫的都是些什么內容。”
沈千汲知道該自己上場了,他出列鞠躬,繼而取出供詞當著百官的面開始朗讀道:
罪臣周訓良,本是前太子之屬軍統領,數年前因牽扯貪墨石料案理應被處斬,然有前太子及陵王暗中相助,用一相像之人李代桃僵方死里逃生。之后罪臣隱名埋名,混跡于市井坊間,直至前太子歿,陵王扎到罪臣欲商議大事。罪臣重掌平安軍,便是踏入萬劫不復之境地,不從只有死,從之或有一線生機,陵王許諾事成便封大將軍,罪臣遂于四月初四慶典之日發動宮變。
罪臣自知再難逃裁決,卻不意將一身罵名帶入黃土,所言句句屬實。
供詞不算長,足夠清楚的將周訓良牽涉的前后兩樁案件大白于天下。沈千汲朗讀完畢,不少朝臣已經開始竊竊私語,這份供詞明白無誤的告訴世人,周訓良造反的幕后黑手就是陵王,而如今陵王已經自裁。
“襄王殿下!”廖臻出列諫言道:“既然宮變一事已經是大白于天下,那么豫王殿下便是無辜的,還請殿下還豫王殿下一份清白!”
“廖大人不愧是我四哥的得利臂膀,時時處處都想著維護我四哥。不過供詞可不止是這么一份,接下去便是有青山書院的廚子的供詞,這可就是牽扯到了我四哥了。”
沈千汲再次取出另一份供詞開始念起來,為了彰顯出周訓良和胖魁的不同身份,這份供詞用詞就淺顯了很多。
人犯徐魁,本是青山書院一名廚子,經由豫王推薦進入御膳房專職為皇上制作點心。豫王進貢了一批名為龍枯的香料,說是產自異域能有提香之效,囑咐人犯每次制作點心必添加之。人犯感念豫王推薦之恩,對于豫王的一切安排言聽計從,在添加香料時盡力避開眾人,無從知曉香料的真正作用。
這下朝臣們的竊竊私語變成了交頭接耳,誰都知道這份供詞意味著什么,但是廖臻是絕對不接受的,自然也是帶頭反對的人。
“殿下,此份供詞可是由徐魁親自所說的?”
“既然廖大人有懷疑,那么沈大人不妨將供詞給廖大人看看!”
廖臻接過沈千汲的供詞,他直接看向了簽字畫押,字跡同胖魁的十分相像,而簽押并做不得數。在廖臻的印象中,胖魁沒有什么學識,但是至少是識字的,他能夠書寫自己的名姓。
廖臻一時無話可說,沈千汲示意太醫院首席太醫上場,他也是取出了一份宣紙,對著百官說道:“我們在人犯制作的點心之中查出了龍枯的成分,根據我們多方追查,龍枯產自下唐,具有緩慢釋放的毒性,服用的量大且時間久了之后便會出現頭暈、無力,而且它有令人意外的成癮性,一旦沾染了便難以擺脫,心心念念的想著龍枯帶來的非凡體驗。到了一定時候,中毒之人便再也無法被救回了,全身枯竭而死!”
“這就解釋了為何父皇自從吃了那廚子做的點心之后便再也忘不掉了,每日都想要吃,這一點御膳房是可以證明的。”
作為難得上一次朝的御膳官明白是自己說話的時候了,他恭敬地開口道:“在慶典之后的那些日,皇上日日都是點名要徐魁做的點心,至于別的食物便再也沒有了胃口,回回都是原封不動的拿回來。”
“回稟殿下,微臣還有一事要奏請!”
“太醫啊,有什么事兒你就當著百官的面說清楚,不用有任何的忌諱!”
“是!龍枯雖然是一味毒藥,但是它畢竟是慢性的,需要一定時間。按照御膳房提供皇上的食單記錄,這短短旬月之間斷不至于讓皇上駕崩的!”
“太醫,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本宮怎么有些聽不懂了?難道父皇不是被龍枯所害么?”
“龍枯自然是罪魁禍首!不過,誘發皇上毒性突然發作的還有另外一種毒藥!”太醫看了看襄王顯得有些為難,在得到襄王的訓斥之后,太醫方才繼續說下去,“那便是麝鱗香!”
“這聽起來像是一種熏香,本宮怎么覺得這名字有些耳熟呢?”
當襄王在苦思冥想的時候,陳元稹適時提醒道:“殿下,這種熏香可是杜貴妃娘娘最愛的,每一次皇上去清芷宮都會點上的。”
“什么?你可是記清楚了?這話可不能亂說,若是冤枉了杜貴妃唯你是問!”
“殿下,老奴在宮中當差已經超過二十年了,每一座宮殿的格局、每一位娘娘的喜好,老奴都是記在心里的,老奴絕對不敢妄言!”
眼看著火要燒到杜貴妃頭上了,一旦將杜貴妃牽扯其中,那么豫王便難以洗脫嫌疑了。廖臻急的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他必須阻止這種無謂的隨意攀咬。
“殿下!”
“我知道廖大人一定又要替我四哥申辯了!四哥能有你這么忠實的大臣他一定很高興。我猜廖大人一定也是堅持杜貴妃不是這樣的人,其實本宮也是相信杜貴妃的,她入宮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恪守本分,幾乎都不參與后宮爭斗。本宮認為想要證明杜貴妃的清白便只能請貴妃自己來說話了。”
“殿下,只需要取一些貴妃用過的香爐,微臣便可以確定是否是激發龍枯毒性的麝鱗香。”
“為了證明貴妃的清白,本宮也是這么想的。陳元稹!”
“老奴在!”
“立刻去清芷宮取一些香爐回來交由太醫院細細查驗。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可叨擾了貴妃!”
“老奴遵命!”
襄王的雷厲風行讓廖臻有些應接不暇,他原本想要力證青山書院的清白保住胖魁,可是沒等他能替胖魁開脫,案子又扯上了杜貴妃,一旦想要保住豫王,廖臻便只能暫且放棄胖魁。一連串的動作下來,廖臻據理力爭,可是什么都沒有掙到。
這一切都看在了肖默言和江維楨的眼里,他們倆明白廖臻是耿直的,但是也是沖動的,現在他已經將自己放在了同百官對立的位置上了,若是廖臻再一味的維護胖魁、杜貴妃和豫王,他遲早會將自己牽連進去。
但是肖默言和江維楨畢竟是旁觀者清,況且他們倆的官階太低,不足以在朝堂上說話,就算是說話了也沒有分量,一直以來兩人都是冷眼看著,腦子卻是一刻都沒有閑著。兩人偷偷交換了一下眼神,目前的局面便只能是見招拆招。
“殿下!”蔡權說話了“敢對皇上投毒絕對不可以輕饒,且老臣以為一定要找出幕后黑手,區區一介廚子是沒有這個膽量也沒有這個必要來對當今皇上下毒的。”
“蔡相說的是啊!下官也是這么認為,而且下官認為這背后主使之人和陵王有和關系,陵王起兵造反,而那人卻在暗處下毒,莫不是兩人已經是聯手了?如今陵王伏誅,可還有人在暗處,若是不能趁此次將其正法,只怕對于殿下也是一種威脅!”
張淮遠這番話開始將話題引到了皇位之上,雖然他說的很隱晦,柯大臣們不乏精明之人,很快就有人聽出了弦外之音。
有了張淮遠的鋪墊,蔡琰激動不已,他終于等到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于是忙不迭的出列諫言道:“當今下唐和西涼步步緊逼,皇上又已經駕崩且駕崩的突然沒有留下傳位詔書,大梁不可一日無主,皇皇上入葬帝陵的事兒也不宜再拖。微臣斗膽建議襄王殿下能繼位,重振我大梁的雄風!”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