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陽布衣

第286章 巨大驚喜

勛陽布衣_第286章巨大驚喜影書

:yingsx第286章巨大驚喜第286章巨大驚喜←→:

將近四百弓箭手,一百多名刀牌手,兩百名長槍手,一百名裝備連迦、骨朵、雙手斧的重裝鐵甲兵。這是劉成棟眼見自己立功無望,幫自己女婿湊起的一支兵馬。

韓世忠在百忙之余,抽空見了李響一面,鼓勵他奮勇作戰。李響隨即與韓彥璋編作一處,充當在關鍵時刻啃硬骨頭的殺手锏。

李響被借調到韓世忠麾下的第一戰,便是配合三千人馬進攻塘棲古鎮北面偏東的新安鎮。

先是三哨炮、床子弩和蹶張弩打擊方臘守軍的士氣,然后李響這支人馬上前。

刀牌手護著直弓手靠近夯土墻,工藝高度一致的箭矢精準落在方臘守軍和“附賊青壯”的頭上,快速的傷亡很快擊潰了方臘守軍的心理防線。

原本以為李響只是靠著關系過來撈戰功的將校收起了蔑視之心,開始認真對待李響這支兵馬。

第二戰是打塘棲古鎮東面偏北的禹越鎮。

禹越鎮靠近大運河,重要性遠大于新安鎮。作為盔甲的夯土墻更厚,包有一層磚。

李響故技重施,在韓彥璋等將校驚嘆的眼神中,命令手執直弓的弓箭手,將長度接近一米的長錐破甲箭和菱形倒鉤箭源源不斷地射到方臘軍頭頂。

長錐破甲箭穿透力好,菱形倒鉤箭對無甲和輕甲目標的殺傷相當可觀。兩種箭矢配合使用,相得益彰,威力大到幾乎驚掉軍中將校的下巴。

第三戰是打塘棲古鎮正東、余杭城東北方的大麻鎮。

大麻鎮控制著余杭至桐鄉的道路。大周軍只要攻下此處,再配合幾十里外錢塘江上的船隊,便可以切斷杭州城和嘉興城的一切聯系。

因為太過要緊,大麻鎮不但擁有包過兩層磚的夯土墻,其它如城垛、馬面、箭樓、護墻河、壕溝、拒馬陣……一樣不缺。

韓世忠派出的偏師沒有貿然攻擊,而是集中了所有軍械,從兩個地方同時發動攻擊,甚至動用了有數的火器。直到弩矢、大箭、火器消耗殆盡,大麻鎮才出現了缺口,期間撲向城外弓箭手的方臘軍精銳給李響帶去了較大傷亡。

李響下午去探望受傷的韓彥璋。

已經視李響為知己的韓彥璋氣惱不已,不小心扯到了傷口,齜牙咧嘴道:

“小五千人呢!居然眼睜睜看著披甲賊軍沖擊你手下弓箭手的陣地,那點兒小心思誰不清楚。在戰場上還不忘排擠傾軋,一群什么玩意兒!”

“沒有兄弟你手下那幾百弓箭手,咱們這支偏師一萬多人,還不知要多出幾千傷亡。也是這支偏師沒有能壓服所有軍將的招討使、副都總管、副兵馬都鈐轄,才讓某些人這么囂張。”

“話說回來,沒想到兄弟這支人馬不僅射箭厲害,肉搏上也一點不孬,長矛結陣、重甲兵反擊、弓箭手交叉射擊,死死擋住了一千多方臘軍精銳,不然還真是麻煩……厲害!你那直弓手怎么訓練出來的,教教我唄。”

向東而去的這支偏師,一起行軍只是為了盡快打下軍令要求的幾個重鎮,遮蔽杭州戰場。

文官們覺得沒必要再提拔一個主將,紳民大戶在軍中攪東攪西。再加上大周軍中本就存在的山頭之爭、資歷之爭,想看李響這支部隊被殺潰的軍將大有人在。

當時李響看著一臉期盼的韓彥璋,實話實話道:

“直弓手只要用得好,威力是很大,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

“直弓是便宜,但不能拉住好好瞄人,會傷弓胎,只能通過大量射擊彌補準頭。單個箭矢不貴,但需要的量太大了,所以很貴。”

“軍漢每次訓練都要吃好,上了戰場更要吃好,流水一般的花錢。直弓手若是三三兩兩地和方臘軍普通弓箭手對射,會輸得很慘,只能結陣而戰……”

當時韓彥璋聽得頭大,讓李響打住,搓著牙花子道:

“兄弟明白了,跟下雨一般的射箭法,其實就是在撒錢。你養一個兵,比我叔父養一個親兵營兵丁還貴!”

“得隔三差五地訓練,只能杵在原地結陣而戰,花費高昂,指揮作戰的節級還要懂點數算才能打中目標。毛病太多了,哎,你是把直弓小陣當軍械使?”

李響當時心中一動。幾十人為單位的直弓陣列,不就是相當于火力點嘛,沒想到韓彥璋居然有作戰單位的概念。

從韓彥璋那里出來,李響安撫了傷兵,保證陣亡將士的撫恤和賞格會發到位,便回到自己的軍帳發呆。

偏師的目的已經達到。韓世忠的軍令下達前,李響只需讓手下的士兵好好休整,因此他用過晚飯后,便看著圓月發呆。

“沒日沒夜地干活,一年吃不飽幾次。種著種著,家里的地突然成村里大戶的了!最小的妹子賣了換糧食,老父老母兄弟姊妹都餓死……”

“咱們跟著圣公陛下起事,只為一條活路,對面的大周軍卻想把咱們重新踩到泥里。投降的都沒好下場,他們會把咱們賣給大戶供其泄憤的,生不如死啊!”

“多殺一個大周軍,圣公陛下就多一分獲勝的希望,弟兄們手里的田土才能保住,父母姊妹才能活。寧死不降!!!”

新安鎮被攻破時,一位剛滿二十的方臘軍隊頭兒口中淌血,虎目含淚,帶著手下兄弟巷戰至死。

“方臘軍打了過來,知縣、縣丞、縣尉、教諭都跑了,老夫沒走成。方臘軍小校威脅老夫,說是不聽話就殺全家。”

“老夫確實怕死投賊,官軍打回來我無話可說,引頸就戮便是。但老夫族人上百,他們有何辜,要承受老夫犯下的罪孽?”

禹越鎮被攻破時,被踩到地上、眼睜睜看著幾個孫女被渾身沾血的大周軍拖走的老儒生,謝過李響搭救她的小孫女,便撞墻自盡。

“我夫君被永樂朝的官府抓去當兵,沒殺過一個人,沒欺辱一位婦女,被你們稱為賊軍。你們號稱官軍,卻殺了大半人,還挨家挨戶搜羅婦女,真不知誰是官軍誰是賊!”

家中以紡紗、制作小物件兒和擺攤賣零嘴為生的一位大麻鎮婦女,手握菜刀,用最惡毒的話語詛咒了大周皇帝。李響聽說那位剛烈的婦女抱起襁褓中的兒子,毅然跳下深井……

仰頭看著圓月,李響眼角流下淚水。

他無力阻止發生的一切,尤其是大周軍的暴行還有文官大員默認的情況下。過去的幾日,李響為了力所能及地救一些少年和婦女,不止一次和其他軍將發生沖突。

從懷中掏出劉盛發來的密信再次看了一遍,李響看向杭州的方向,還是有點兒猶豫不決。

密信的主要內容是:

劉盛帶著幾百人,在山林中穿梭,繞過方臘軍的崗哨,在幾天前秘密趕到獨松關,把正在那里會面的應明和徐白俘虜了。

出發前,劉元很擔心途中遭遇方臘軍圍困,或者攻不下東西有高山幽澗、南北有峽谷相通的獨松關,勸劉盛道:

“憑著直覺,就要冒險去捉方臘手下的高級軍將?萬一帶過去的幾百莊內子弟出點岔子,咱們如何向莊主和劉大哥交代?”

帶莊內子弟去冒險也是不得已,因為只有莊內子弟最可靠、最少有夜盲癥、最懂得山地配合作戰。

劉盛當時正在用一種汁液涂抹刀刃,以免在山林中反光。他頭也不回,小聲說道:

“咱上山落草前都是在官軍中帶過兵的。看這兩日山林里方臘軍的動靜,很有可能是大頭目來了,不能放過!”

“就算是方臘鳥人的埋伏,我也要去闖上一遭。哥你很久沒回山里了,別小看這幫小子,他們兇著呢,本事大著呢。至少在山林里邊,方臘軍別想攔住他們。”

“再說咱們冒這次險,還不是為了小慈過門之后,過得順心點兒。”

劉元聽到劉盛的最后一句話,長嘆口氣,不再提反對意見。

李響和劉素素的婚期是在今年的大暑之日,也就是六月二十日,不剩多久了。也不知李響能不能趕得及回去,不然的話婚期就要拖延下去。

劉盛動了心思。他不想讓侄女低調地進莊主的大門,他想讓劉素素和劉小慈同時進門!

在大周過活很不容易,對女人而言尤其不容易。有一場比較風光的婚禮,有不打罵自己的丈夫,是大周女子的兩大心愿。

想讓莊內人家閉嘴不說閑話,劉盛就要增加自己的籌碼。莊內的幾個小子向他報告說,山林內方臘軍的部署突然有頻繁變動,他立馬來了精神。

劉元何嘗不想自己的女兒能夠風風光光地嫁人?做莊主的妾室他認了,但想起女兒她娘死于非命,劉元也憋著一股火,想抓條大魚回來。

一番計較之后,劉盛帶著三百多莊內子弟,在深夜時分出發。劉元留在魚家嶺,帶著剩下的人向山林里的方臘軍發動猛烈進攻。

嘴里咬著軟木,武器涂上調配好的汁液防止閃光,鞋子上包裹黑布以免發出聲音,遇事打手勢……想要穿過十數個敵方據點和上百崗哨,需要極高的膽量,更需要士兵的互相信任和配合。

很顯然,劉盛沒有高估明月莊的年輕人。

獨松關確實難以硬攻,卻擋不住從山崖上順著繩子滑下來的殺神。

關門打開之后,三百多莊內子弟以五人為一組,大開殺戒。刀盾手和骨朵手掩護兩個短矛手前進,投槍手負責遠攻。陣型長短結合,很適合近距離小隊群戰,赫然是申老鷹跟莊主講過的五行陣,只是有不小的改動。

不到一刻鐘,鎮守獨松關的方臘軍便被殺得血流成河。全部由莊內年輕人組成的突擊隊伍分進合擊,打到了應明和徐白的大屋附近,卻遭到了百多名親兵的頑強抵抗,難以寸進。

直弓太長,直弓的箭矢也較長,不適合深入敵軍腹地的行動。直弓沒有帶,投槍射程不夠,劉盛必須在那樣的不利條件下盡快結束戰斗,不然方臘軍的援軍就到了。

劉盛當機立斷,讓一些年輕人使用身上的踏張弩,變五行陣為七人陣攻擊前進。之所以是七人陣,是為了空出一人專門開弩上弦。

三棱穿甲弩矢沒有開鋒,黑黝黝的,在夜里看不清楚。莊內子弟借著火光,用望山瞄準直射,飛快地收割著性命。

鉆研許久、耗費了上千貫不斷改進、兩個月前開始小批量生產、拉力六十公斤的新式踏張弩,終于可堪一用!

徐白只來得及喊了一句“這些人是從哪兒來的!”就被打昏在地。

應明敵不過莊內子弟的結陣拼殺,想揮刀自盡,卻被一個機靈的年輕人用弩矢射穿胳膊。

徐白帶著上萬兵馬,阻止官軍從安吉谷地翻山越嶺,出現在杭州西北方。還在杭州西北面的大片山林內撒開大量雜兵,用以配合永樂朝以防萬一的最終計劃。

應明更加厲害,最多時手下有數萬人馬。自劉成棟奇襲德清縣城成功后,應明的地位便一降再降,但仍然是永樂朝數得著的人物,如今負責德清縣城周圍的整體防務,防止大周軍從安吉谷地和北面山林南下奇襲。

徐白是“杭州二十四將”之一,應明是“江南十二神”之一。兩人加起來統兵數萬,負責杭州西北面的外圍防線,居然在獨松關被一鍋端了。

消息傳出去,肯定會引爆整個江南,甚至整個大周!

然而劉盛卻下了死命令,先將抓住兩條大魚的消息保密。然后一邊讓人把應明和徐白綁上擔架,一邊準備燒光獨松關,還讓莊內子弟盡快收拾好立即返程。

脾氣較為火爆的劉盛并不傻,更何況劉元也提醒過他:一旦抓住大魚,先秘而不宣,讓莊主大人拿主意。

若是戰功太大,搞不好有人趁劉成棟正倒霉的時機過來搶奪,童貫和高俅就很喜歡貪功諉過。莊主和老寨主受了氣,沒準會影響到小慈的地位。讓莊主做決定就簡單多了,不會受到麻煩事的牽連。

可憐天下父母心。

劉元和劉盛兄弟倆,如今只有劉小慈一個子女,可是寶貝得緊。兄弟倆只想讓小慈過得好些,為此不放過任何細節。

看完信件,李響呼口氣。當時劉盛神經兮兮地請求調兵,他沒多想便同意了,沒想到劉盛居然來了一把斬首作戰!

“真要這么做嗎?方臘造孽太多,萬一他真的聽從我的方案……”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