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點蒼苔

第六十六章 黑龍辟邪

朝中有個東西叫“天師”。他許硯之讀書書不行,習武武不行,家里人實在沒有辦法,甚至差點將其送到“天師”門下歷練。仙門同“天師”的淵源不深不淺,不咸不淡,后來還是許老太太金口玉言,道“天師”雖明面上不摻和黨爭,然而真在江湖里混,哪能不濕鞋,許小公子這腦子用來投機倒把倒也罷了,若真攪和進了朝中之事,怕連骨頭都被人吞下腹中還不自知。這念頭便也因此不了了之。

另一件事則更為有趣,約莫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天師”的一個道士死了。天師不好當,這上哄帝王龍顏大悅下哄群臣與世無爭的活,沒個兩把刷子當真應付不來。因而若有人不慎死了,多半也是因著“泄露了天意”——至少在明面上,大家作如是說。然而據許家大房從朝中聽到的小道消息說,這死了的一個天師,是個開了天眼的。

開了天眼便可窺見生與死。洛云川也開了天眼,是以他能見得亡魂北歸。許硯之本對此不屑一顧,若非讀了洛云川的遺書,所謂“通靈”之說,他也定會當做放屁。然而被慶王這一連威脅帶恐嚇地一敲打,此敲打又有意無意地扯到了天樞門,許硯之忽然產生了一個極為匪夷所思、極為大不敬的猜測:莫非這輕搖折扇,似笑非笑的慶王,當真不是活人?

若不是活人,他又是什么呢?

此一念,令許硯之更是膽寒,膽寒且隱隱興奮。原來自己自小在《四海志》中讀到的江湖逸聞,竟真有其事——而原來自己從小所夢想的“拯救蒼生大義”之舉,兜兜轉轉,在他就要定親的年紀,老天爺竟真的給了他一個機會。他越想越是激動,眼看就要手舞足蹈,幾聲悄聲說話之聲打斷了他的一腔遐思。他聽得小路盡頭傳來腳步聲,一人道:“你這也太不謹慎,他皇親國戚,若真傷了皮肉,誰都討不得好。”

另一人道:“我頂多將其痛打一頓,又不取他性命,你這是作甚?”這二人便是臨衍同朝華。

臨衍哭笑不得,心道,若非我見了你那吹毛斷發的短兵,此話我都差點信了;朝華甚是不屑,心道,若非你在場,這姓趙必走不出今日這梨花林子。朝華哼了一聲,旋即又笑道:“說起來呀,一般男子最重表皮功夫,他那譏諷之樣連我都看不下去,你竟還真咽了這口閑氣?”

——這口閑氣歸根到底不也是你捅的簍子么,臨衍實在無奈,干笑了兩聲,道:“我又不認識那些人,那些人也不認識我,我去掙這個面子功夫作甚?”

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半路撞了許硯之,三人相見,甚是詫異。

此地距明山寺不過百十來步,方才三人的距離也不過由山腰到山腳的半柱香腳程,然這一林中相遇,當真恍如隔世。許硯之遙想他上一次見著臨衍,還是他被朝華從王旭勇家的枯井拉出來的時候。那時他一身妖氣,渾身是血,眼看就要斷了氣,許硯之被嚇得失了半面魂,眼看就要給他哭喪。

這半月不見,臨衍竟似變了些模樣。較來時那溫文之相則更為……許硯之說不上來。更具銳氣了些,只不過此銳氣如一把匣中長劍,被他以溫潤之色刻意包裹著,輕易不示人。

當真恍如隔世,許硯之太過興奮,上躥下跳,驚了一窩鳥與明山寺里的狗。狗叫聲此起彼伏,許硯之倒不認輸,三人一路暢聊,一路唏噓,不覺又回到了明山寺的門口。

“不行,我要餓暈了,得去討點飯。”朝華二人同往,臨衍這才想到,自己方才是要下山的。“師妹他們還在小公子家,不如我傳個紙鶴讓他們一道過來,此地梨花勝雪,霧靄沉沉,景色甚好,當暢聊一番。”臨衍這一提議,許硯之連聲應是。明山寺的山門已經合上了,許硯之敲了敲門,朝華忽然想起一事,對臨衍道:“我到這南安佛塔附近是因為這里有一故人之墓碑,你又來做什么?”

臨衍一時囁喏,尋不到好的借口。方丈應了們,見三人,低訴了一聲阿彌陀佛。三人說說笑笑,笑意還沒收干凈,卻見季瑤與明汐二人一路跌跌撞撞,氣喘吁吁,也朝南安佛塔而來。

朝華還沒開口,明汐一馬當先,道:“師兄不好!方才我接了師父來信,說一群妖魔在山門外集結,說是要攻城!”

臨衍大驚,而許硯之早被驚得呆若木雞。臨衍沉吟片刻,腦中輾轉了好幾百個念頭,最后方道:“我們現在就走,趕到門中還需五日,此五日若是不夠……”

“那便一炷香。”朝華道。臨衍的手心太熱,勒得她的手腕上一道紅。他驚而放手,朝華嘆了口氣,道:“你且叫季瑤他們過來吧。我們現在回去,一炷香。”——你既好容易喊了我一句“內人”,你的事又怎能不上心?

“什么?”

朝華沒有理他。她自腰間錦囊里掏出一枚黑色剔透鱗片,又把鱗片往嘴邊一吹,剎時光華流轉,嗡鳴之聲大作。“此乃辟邪,你在豐城時曾見過一面。”她對臨衍道。

未過多久,眾人忽覺頭頂的月光一物擋去,云霾遮天蔽日。一聲長嘯震得漫山梨花瑟瑟地抖,許硯之抬起頭,只見正北一方,一條巨大的黑影踏云而來。它身形矯健,目光如炬,爪上子擒了一簇綠色的暗火,其勢洶涌,其聲如雷霆,一時烏云當空,天地變色。那物轟地一聲落在幾人面前,山道兩旁的花枝搖落了一地,黃鸝振翅驚起,沙塵四散飛揚,更有寒白的梨花被此物的長尾一掃,連根拔起。

許硯之站立不穩,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什么辟邪,這就是一條活生生、巨大無比、騰云駕霧、乘奔御風的黑龍!

那龍對著三人一咧嘴,許硯之瞠目結舌,連退了好久步。佛院的磚瓦亦被簌簌震下了不少,朝華走上前,對著黑龍張開手,右手捏訣,默念著不知是何咒語。那龍聞之,方才還甚焦躁,此時卻又緩緩低下了頭,喘著粗氣。北方的雪水還沒化干凈,黑龍一喘就是一團熾熱的白霧。

“噓,沒事,沒事。”朝華如哄孩子一般,緩緩走上前。黑龍又粗喘了幾聲,她小心翼翼撫著它頸部的鱗片,仿佛在安撫一只焦躁的馬。黑龍低下頭,龍尾一擺,又卷下成片的梨花。“辟邪。”朝華以臉貼著它的龍鱗,她的側臉在月光里陡然柔了不少,臨衍遠遠見之,忽感奇異。

仿佛此黑龍同她血脈相連,而她只在這如山一般的黑龍的身側方才感到安定。

朝華抬起頭,對二人道:“辟邪送我們回天樞門,你們且小心些,別踩了他的尾巴。”她見二人許硯之瞠目結舌,便又笑道:“它還沒成年,距通天徹地還有些時日。辟邪行蹤不定,我們這也是運氣甚好,恰好撞了他在附近。你們快爬上來吧。”她話音方落,黑龍聞之,又重重哼了一聲。——它竟能聽懂人話?

二人甚是惴惴,許硯之扶著墻,顫抖著雙腿好容易站了起來,方一起來,這才大喊了一聲:“……這這這,這到底是何物啊啊啊!”

乘奔御風,扶搖直上九萬里。四人在龍背之上騰空而起,南安寺的佛院中梨花勝雪,紅墻青瓦頃越縮越小。朝華朝下看去,卻見一人,站在佛院正中,一樹梨花下,一身黑衣,身形甚長,也抬起頭來看著她。

呼嘯的長風將他的斗篷掀了下來。四目相對,頃刻即逝,朝華在龍背上越飛越高,佛院大殿里的香還沒滅,裊裊吹著,羅漢怒目,菩薩慈悲,一一逼視著眾生。那人看了她半晌,忽然哈哈笑了笑。此笑聲太過詭異,驚得院子里的兩條狗也跟著狂吠起來。

朝華看了他許久,忽然大驚失色。朝華不認得他,卻識得他身上神界的氣息——此乃神界舊人!

“你放……!”

“你要跳下去么?!”朝華驚而回過神,臨衍正拽著她的手腕,目露詫異。待她再回過頭朝下看去,佛院越縮越小,一方小院之中除了一樹潔白的梨花,哪里還有啞先生身影?

乘奔御風,遨游四海,云間浮月,山川瞬息遠去,江山盡收眼底。

趙桓坐在帝京曉風山的涼亭里,山腳下是綿延無際的軟紅燈火,人間繁盛與烏泱泱的人群。上元還沒到,華燈還不夠紅艷,而這帝京的烽火,還沒有來得及入掌。他將扇子一張,笑意親和,低聲道:“大風起,大風起。安得猛士……”他想到了日光里翱翔九天的鳳凰,又想到金秋的桂花與瓊海山莊。一旁的啞先生一揮手,便有小童抬著個托盤,為趙桓獻上了一塊青銅虎符。

“殿下曾問我要一支軍隊,在下無能,實在沒有辦法。”啞先生話鋒一轉,道:“然而活人的軍隊沒有辦法,死人的軍隊倒還可以一試。現在這百萬陰兵缺個主帥,殿下可想試試?”

薛湛負手站在昆侖虛的廢墟之中,長風烈烈,天地寒白,他的長斗篷亦難以抵擋昆侖雪原的寒氣,他感到了從地脈深處透出的冷,冷透了骨,冷浸如血液中,進入他的眼里。連翹怯怯道:“主人。”

“莫慌。”薛湛十四歲的稚嫩容貌在此冰原之中實在太過脆弱。他等了片刻,只見大雪之中走來一物,那物足有一人高,身形如狼,毛色姜黃,毛絨絨的巨尾在身后長長地拖著,雙目間有一簇幽藍色的火焰圖騰,忽明忽暗。此為一只乘黃。

薛湛冷眼看著那乘黃,又看了一眼此物身后的茫茫雪原,沒由來地想,若是凌霄閣尚在,慕容凡尚在,自己此舉,又會否被其師拆皮剝骨,飲其血,寢其皮。

“弟子不肖。”他輕笑一聲,道。

寒風刮在臉上,山河與時光盡被拋在腦后。許硯之趴在龍脊之上,扯著臨衍的衣服,對他說了一句話。

“什么?”風聲太大,他實在聽不太清。

許硯之又重復了一遍。臨衍看了個口型,依稀分辨出了一個“駕”字。他搖了搖頭,許硯之急了,大喊道:“我說,你嫁給朝華姑娘吧。”他一頓,又補充道:“莫說那神鳥鳳凰,這他娘的可是貨真價實的黑龍啊衍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