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

第六十二章 未雨綢繆忙屯糧

春紅生怕再提起自家男人不干活,就道。

“娘真是想不開,李家不幫就不幫唄。

那地沒長腿,就在那里。

秋天時候,咱們幫著收幾畝。

不是什么都頂了!”

郭氏和素娘聽得都是眼睛發亮。

這主意好!

李家三十畝地呢,分散在好幾處。

想偷偷收一些回來,簡直太容易了。

但打算是好的,家里的地還是要種啊。

第二日,拼著家里雞飛狗跳。

郭氏也把兒子和兒媳都折騰到地里。

足足磨蹭了三日,種了兩畝地。

剩下三畝,劉鐵柱是死活不動了。

一定要留給劉來福!

劉來福在城里廝混。

自從吳家姐弟搬去城里,他更有了落腳地了。

十日半月都不回來一趟。

怎么會回來種地?

于是,劉家這三畝地,眼見是空下來了。

但清水村人少,地多。

之前幾年死人太多,村子敗落,人人嫌棄晦氣。

就是有人買地,也不會到這里來。

所以,空個幾畝地沒人種,也不算多出奇。

李家老少吃了餃子,家仁就上學去了。

李老四見家里無事,也跟家義一起去走鏢了。

李老三閑著無事,進城找些泥瓦的雜活兒。

偶爾一日能拿個三五十文回來。

陶紅英也忙了起來,帶著趙玉茹和家歡接酒席。

她為人爽快,干活實在,做的菜也好吃。

只要接過一家生意,這家的親戚朋友就都上心了。

但凡家里有事,都奔來清水村。

而春種之后,難得清閑這一個月,也是各家嫁娶的旺季。

以至于,月底一算賬,陶紅英居然賺了十八兩的工錢。

李老太樂開了花,恨不得把兒媳供起來。

佳音趁機給自己戒了母乳。

省得娘親在外邊忙碌,還要惦記回來給她喂奶。

她如今也是大孩子了,四肢著地,就屋里屋外都去得。

有時候,被家安家喜一左一右扯著手,她還能直立走幾步。

別看這只是幾步,卻表示她已經脫離爬行動物的行列。

簡直是可喜可賀!

李老太在家,主要任務就是做飯,帶孫女。

大鍋飯好做,無非是高粱飯,小米粥,餅子,燉菜。

偶爾桃紅英帶回葷菜,就給大伙兒加個餐。

其余時候,她就專心給孫女琢磨吃的。

紅棗泡軟去皮,放進小米粥里熬成一體,又香又甜。

蛋羹,一天兩碗,絕對不能缺少。

細面加上雞蛋蔥花,烙成軟軟的小餅。

白菜肉末炒熟,放到白米粥里。

偶爾家里無人,再把孫女拿出來的魚蝦處理干凈剁碎。

總之,祖孫倆配合默契。

一切都為了快快長大,為了佳音身體棒棒噠!

最開始陶紅英還舍不得,八個月的孩子,斷奶有些早。

結果看到閨女不粘她,吃粥吃蛋羹都香噴噴。

更是長的白胖兒,臉蛋紅潤。

她也就放心了。

轉眼就是五月了,各家田地里,都有細嫩的小苗長出來。

山林間也徹底穿上了綠色的衣袍。

村里婦人孩子,閑著無事就要上山。

挖些也野菜回來,洗干凈蘸醬吃。

再講究一些,加些糖醋鹽涼拌。

這些都是桌子上,下飯的好東西。

好似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

天地間一片生機勃勃,只等秋日豐收了。

但老人們心里卻有些不踏實。

包括村長在內,每日都要去田里轉轉。

因為,從過了年到如今,一丁點的雨都沒下。

如今田里的墑情,全靠融化的冬雪。

但天氣越來越熱,再不下雨,田里就要干旱了。

不只如此,村外的大河也漸漸淺薄起來。

有心寬的村民,笑嘻嘻勸著大伙兒。

“大河是從南邊流過來的,南邊都種稻子。

需要的水多,說不定把水都分去了。”

這說法,安撫了不少人。

但老人們還是覺得不妙,卻不好多說。

李老太背了孫女,也會每日到河邊溜達一圈兒。

佳音做個樣子,從小院拿了兩次鴨蛋。

讓奶奶明晃晃的用衣襟兜回去。

畢竟家里沒人撿鴨蛋,卻隔三差五的吃咸鴨蛋。

怎么想來都有些詭異…

佳音也皺著小眉頭,有些犯愁。

自家地里的莊稼苗,她看過了。

同村里一般,不算好也不算壞。

但對比空間那五畝地,就有些不夠看了。

今年,也許真的不是好年頭!

日子一天天過去,越來越多人覺得不對勁了。

因為熱的太嚇人了。

往年這個時候,還要穿外衫。

但今年淘氣小子們已經光著脊背了。

節氣好似足足提前了一個多月。

而雨還是一滴都沒落下…

這一晚,李老太躺在孫女身邊,一邊搖蒲扇一邊嘆氣。

“福妞兒啊,你說今年是不是不好啊?”

“啊。”

佳音熱的扯著小肚兜兒,也是煩躁。

長的太胖,這時候可看出缺點了。

她的腿彎股溝,都是汗珠子。

已經長了濕疹,癢的不舒服。

李老太難得沒看出孫女難受,繼續犯愁。

“這可怎么辦呢,家里這么多地呢。

若是旱災,收不到糧食可就壞事了。”

“啊,啊!”佳音想說家里趕緊屯糧。

但她不會說話啊,只能從空間里拿出一把高粱。

這還是當初偷的種子,剩了這么一點兒。

老太太生怕扎了孫女,趕緊起身收拾。

末了握著這把高粱想了想,她又摸出了錢匣子。

家里人多,吃飯多,賺錢也不少。

留出二十兩備著急用,其余能動用的,還有五十兩出頭。

這時候開始屯糧,起碼要買夠家里人吃一年的糧食。

做好秋日時候顆粒無收的準備。

堅持到明年春天,野菜出來,才能松口氣。

李家老少十幾口,加隔壁六個老爺子。

就是一日兩餐,七分飽,也要兩千多斤糧食…

這五十兩買最便宜的高粱,也是勉強。

佳音舍不得奶奶犯愁,趕緊往她懷里擠。

想要奶奶別擔心,還有她這個堅強后盾呢。

果然,老太太抱了孫女在懷里,勉強安心一些。

有孫女這個寶貝疙瘩在。

關鍵時候總不能讓家里餓死人吧?

但該做的打算還是要做,不能都指望孩子。

第二日一早,吃了飯。

李老太就喊了老二和老三,還有陶紅英和趙玉茹。

“我瞧著這天氣不好,今年怕是要大旱。

村里人家都有去年留下的口糧,就咱們家沒有。

我想著,還是要進城多買點兒糧食回來備著。”

李老二和李老三都是點頭。

“我們瞧著也不太好,萬一真是…

起碼家里不能餓著。”

李老太拿了銀子出來。

“這是咱們家大半銀子。

都買了糧食吧,給福妞兒買二十斤白米。

其余什么便宜,什么頂餓買什么。”

李老二拿了銀子,就和李老三出去套車。

陶紅英和趙玉茹也心慌,趕緊說道。

“娘,我們去山上挖野菜,曬曬放起來。

到時候放進粥里,也能頂餓。”

“行,去吧,別進林子太深。”

婆媳幾個正說話,院里李老二和李老三已經驚喜嚷起來。

“娘,老四回來了!”